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环境保护是为了全世界人类的生存,是世界人民的大事。生态环境保护包括自然的物质和能量总的需求,会影响人类生产活动的状况,生态环境会影响人类生活,生态环境保护就必然成为人类科学研究的重要方面,生态环境保护是与人类生存的需求相关,当人类的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  相似文献   

2.
严黎 《灌溉排水学报》2021,40(4):154-154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是人类生存中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特殊资源。虽然地球表面约70%的区域为水域,但人类能够开发并利用的水资源则极为有限,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的发展,人类社会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日益提高,人类发展和水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现阶段我国水资源缺口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科技与人类生活越来越密不可分,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便捷。但是随着科技的普及,人类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对自然环境的伤害也逐渐增加,人类活动给自然环境的自然恢复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必要环境条件,环境问题现已成为世界上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对于环境的伦理道德问题,现今引导和传播的影响力还不够,需要人们建立起正确的环境伦理道德观,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与此同时,人类社会面临的考验也越来越严峻。为了防止情况的恶化,人类提出了"绿色建筑"这一名词,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类提供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以达到人与自然地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5.
危机时刻也是反思的关键时刻。在SARS的普遍威胁下,中国的人类安全(人的安全)问题已经是一个切身的严峻问题。也许,我们正处在一个发展的、促进中国安全观念继续发生积极变化的历史时刻。人类(个人与社会)安全意味着许多事情。例如,保护个人基本自由,免除各种威胁以及威胁的情势,加强人类自身的各种保护能力,提高人类生存的质量、价值与尊严。1994年,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首次试图重新定义安全,提出人类(人的)安全广泛构成要素,包括免除人类在以下7个方面的脆弱性、不确定性(风险):经济安全(基本收入保障)、食品安全、健康安全、环境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智能机器人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辅助,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实践的各个领域,智能机器人正在逐步取代人类劳动力。智能机器人同时具备部分人与物的属性,但其并不具备完整的人的主体性,也不可能取代人的主体性地位。研究智能机器人的主体性问题有助于人类规范智能机器技术的使用,让智能机器人更好地为人类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7.
工业文明以来,环境破坏频繁发生,环境污染、水土流失、雾霾天气等问题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为拯救环境,同时也是为了拯救人类自己,保护自然爱护环境刻不容缓。由于人类的严重毁坏,依靠自然恢复举步维艰,环境生产是摆在人类面前的大问题。人类由过去的生活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两种生产,又增加了环境生产,即由"两种生产"演化成"三种生产"。文章对此展开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粮食是人类生活、生存的必要物质基础,人类一直在为生存而不断的利用自然条件、改造自然条件,不断为人类生存生产生活物质资源。因此粮食生产是人类的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谷物播种是粮食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年来我国的小杂粮生产发展迅速,尤其是谷子,种植面积在不断的扩大。然而谷子的机械化播种和收获技术,是谷子生产的瓶颈,...  相似文献   

9.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大环境。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与大自然形影不离,人与自然的关系曾一度出现原始的和谐。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类开始了向大自然疯狂索取的历程。绿色在消退,灰色在蔓延,地球千苍百孔,致使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于是人类的灾难接踵而来,让人触目惊心。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加强环保意识,采取有力的环保措施,再创人与自然的和谐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人类已经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数万年,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学会了种植植物,学会了养殖动物,来让自己度过不利的季节。在生产过程中,人类也发现并认识到一些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如中国古语中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和"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这是最早的关于遗传和变异的描述。在自然界中变异是非常慢的,人类利用杂交获得更优良的植物需要很多年的时间。现如今,基因工程的出现,大大缩短了人类对于植物选种的时间。转基因在现代的生物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利用GIS和RS技术,对柬埔寨洞里萨湖流域2003、2008和2013年土地利用数据进行解译,从土地利用的自然景观和人类景观两个方面,揭示洞里萨湖流域近10年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特征,并以研究期的柬埔寨国家法律体系和政策、经济变化特征为基础,结合实地考察调研,分析洞里萨湖流域土地利用景观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揭示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景观的影响及其程度。研究表明,受人类社会和经济活动的影响,柬埔寨洞里萨湖流域自然景观整体面积减少、人类景观面积整体增加,减少和增加的面积基本相等;自然景观中,减少以人类活动与自然交接区域的灌木林、疏木林和草地等脆弱的自然景观为主;人类景观中,增加以农业用地为主。洞里萨湖流域近十年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特征,说明了人类的社会和经济活动严重影响并左右着土地利用景观的变化趋势和程度。  相似文献   

12.
孙欣 《湖南农机》2007,(6):35-35
一只狼被猎人用计生擒,绳捆索绑扔在地上,狼深知自己已深陷绝境。这时,猎人家的看门狗跑过来,对狼不失时机地发出感叹:“唉,你们狼何苦与人类为敌呢?人类是世界的主宰,与人类为敌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狼也觉得人类很强大,点头称是。  相似文献   

13.
科学哲学大师卡尔·波普尔曾说,由于人们根本无法预知人类知识的增长,而历史进程又受制于人类知识的影响,所以人类无法对未来进行预测。即便波普尔的这一说法是真理,也只不过是相对真理。因时代的局限,当时他所看到的只能是零零碎碎相互分割的知识。然而,在如今互联网时代,对各种知  相似文献   

14.
旧石器时代末期,三晋地区开始出现了农业的萌芽状态。人类进入新石器时期,产生了原始农业,人类随之进入定居生活。这时,人们虽然还是通过采集、渔猎等活动来获  相似文献   

15.
微笑的价值     
"微笑代表了友善、亲切、礼貌与关怀,它不用花什么力气,就能使人浑身舒畅." 小狗为什么会成为人类的好友呢?它博得人类欢心的秘诀就是摇尾巴.每当看到主人时,它立刻猛摇尾巴,于是主人马上产生愉快的联想--善解人意.人类没有尾巴,但却有一样比摇尾巴更管用的东西,那就是"微笑".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人类生活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的高效、便捷共享,使人类生活的交流与沟通越来越简便,在无形中拉近了人与人心灵的距离,因此人类生活依赖于信息技术.随着人们对信息量需求的增加,对信息传递的准确性要求更加严格,光纤通信技术应运而生.文章主要讲解光纤通信技术的特点,光纤通信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石。20世纪末开始,水资源问题引起了全世界关注。因此,研究人类活动对水文水资源影响,对区域水资源检测管理,合理规划,合理利用,开展建设节约用水型社会主义社会,协调人类与自然资源平衡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永高 《南方农机》2019,(5):130-131
造林绿化对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可以利用造林绿化净化空气、防风固沙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更加美好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19.
人们在物质和精神交往过程中发生、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人际关系,贯穿于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中,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前提。而人类交际最重要的工具就是语言。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  相似文献   

20.
赵弢 《农业机械》2013,(17):19-22
食品安全问题是上至国家领导下至普通百姓共同关注的话题。由于工业化的发展以及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使得农田环境日益恶化,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农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一些初级农产品中发现有重金属残留。农产品污染不仅影响其出口贸易,还直接威胁着人类健康,农产品食物消费是人类重金属污染的最主要途径,人体长期暴露于重金属污染物会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