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伴随我国养殖行业的发展,羊包虫病的治疗与预防技术发展极快。羊包虫病是棘球蚴虫感染?,造成器官功能障碍性疾病,该病为人畜共患病,感染性强,危害性大。羊群一旦感染羊包虫病,蔓延速度极快。必须对病羊进行精准治疗,同时对羊群彻底驱虫。当前羊包虫病的治疗方式多元,中医与西医对羊包虫病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养殖行业的进步带动了兽医行业的发展,羊包虫病的治疗理念被不断更新。主要研究羊包虫病的预防和中西医治疗方法,并提出一些预防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羊脑包虫病也称为羊多头蚴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绦虫蚴病。本文就2013年1月-2014年1月进行羊脑包虫病治疗的49只病羊实施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共治愈47例,治愈率为95.92%。本文对羊脑包虫病的临床病因、症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以此提高羊脑包虫病的治愈率,保障养羊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羊脑包虫病是一种寄生虫病,由于绦虫寄生在羊脑及脊髓中,可能会引起脑膜炎、脑炎等。当病情比较严重时会导致病羊死亡。所以,一旦出现羊脑包虫病,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免影响羊群的正常生长。本文介绍了羊脑包虫病的诊断和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4.
哈萨克羊脑包虫病治愈率较高,及时治疗基本可以完全痊愈。本文对哈萨克羊脑包虫病实例进行分析,对羊脑包虫病的临床诊断以及防治方法进行分析探讨,旨在提高羊脑包虫病的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5.
羊脑包虫病是由于绦虫感染羊后进入羊的脑内,形成羊脑包虫病。羊在感染后会导致病羊行走不协调,容易受惊以及死亡,给羊养殖场带来巨大的养殖风险和经济损失。本文总结了羊脑包虫病的病原、临床症状以及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2种治疗方法,并提出了提升饲养管理意识和饲养管理技术、做好环境卫生以及消毒工作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用吡喹酮治疗羊脑包虫病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患有羊脑包虫病的藏系羊病例样本61只,为其提供口服吡喹酮与肌注吡喹酮两种治疗方法,探究两种治疗方法下对于羊脑包虫病治疗效果.结果 纳入本次实验研究的61只患有羊脑包虫病的藏系羊病例样本共取得了70.5%的治疗总有效率.结论 为患有羊脑包虫病的藏系羊提供吡喹酮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病羊疾病症状,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正>羊脑包虫病,其实也就是多头绦虫的幼虫,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羊的大脑中寄生了大量多头绦虫的幼虫,一旦羊群中的个别羊出现这种病症,扩散范围比较大,且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发病率,给养殖户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本文重点探讨了羊脑包虫病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1羊脑包虫病的临床症状表现一般情况下,羊如果出现了食欲逐渐减退,精神状态不好,并具有强迫运动或者胡乱走动等现象,这就说明羊患有脑包虫病。养殖人员可以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掌握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铁盖乡藏羊包虫病的流行现状,为包虫病净化和综合防治工作奠定坚实依据,于2018、2019年采用屠宰检查和血清检查的方式,对辖区范围内藏羊包虫病的感染情况进行全面调查。通过对铁盖乡23个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场和中小规模养殖户养殖提供的藏羊及屠宰藏羊开展藏羊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2018、2019年研究的藏羊数量分别在2333、432和2456、321只。调查结果能看出当地包虫病的发生情况相对较为严重,整体防控形势较为严峻。2018、2019年屠宰场和养殖场的感染率在5.32%、9.37%和4.98%、8.31%,藏羊感染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但还是需要继续加大对包虫病的防治投入力度,强化宣传教育,普及包虫病防控知识,加强对犬科类动物的有效管理,定点屠宰牛羊,有效防范包虫病发生流行。  相似文献   

9.
羊脑包虫病在畜牧地区呈地方性流行,且极为常见,严重威胁畜牧业健康发展和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本文简单介绍羊脑包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预防和治疗措施,旨在为羊脑包虫病的科学防治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羊脑包虫病是由羊多头绦虫引起的一种体内寄生虫疾病,对羊养殖产业的危害十分严重。藏系羊是青海地区特有的羊品种。最近几年,随着地区藏系羊养殖产业不断发展,饲养户在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羊包虫病的报告病例呈现增多趋势,常常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藏系羊脑包虫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1.
在羊养殖过程中,羊脑包虫病是常见的一种寄生虫病症。发病羊的症状主要表现在神经症状方面,患病时导致意识消失最后死亡,羊脑包虫病的引发往往会直接影响到羊类的生存,给羊类养殖者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同时还会危害整个羊群的健康,所以,通过对该病的早期预防和治疗,能够有效防止羊脑包虫病对于羊群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羊脑包虫病即羊多头蚴病,羊多头囊尾蚴寄生在羊脑所发生的,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寄生虫病。本病分布广泛,发病率与死亡率都比较高,给养羊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从羊脑包虫病的病因、临床症状、治疗等方面总结出一些心得与大家共同分享,从而提高对羊脑包虫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羊脑包虫病是常发生的寄生虫病,我镇每年因羊脑包虫病死亡达300多只,是目前羊病中死亡率较高的一种疾病。笔者利用中、西药品试治,全无效果。从1981年以来,用手术摘除羊脑包虫病75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地绵羊脑包虫病发病率增高,有的育成羊群达15%。每个病羊寄生的虫体一般1—5个,曾发现寄生32个虫体的病羊。笔者在1982年应用吡喹酮治疗本病取得初步效果后,为了进一步探索疗效和预防脑包虫病,从我场选脑包虫病羊98只,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15.
羊脑包虫病作为一种寄生虫病,致病根源在于多头绦虫的幼虫,寄生多发生在病羊脑部及羊的脊髓内部,会导致一系列神经方面的症状,还有脑炎和脑膜炎等器质性病变。本文总结了羊脑包虫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预防措施,并提出了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两类方法。  相似文献   

16.
羊脑包虫病也称羊多头蚴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寄生虫病,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本病分布广泛,发病率和死亡率比较高,给养羊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国内外对羊脑包虫病的诊断及防治技术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有些免疫学诊断方法尚未在生产实际中推广应用,治疗方法仍停留在常规手术摘除阶段,造成诊断困难,治愈率低,为研究出切实可行的羊脑包虫病诊断及防治技术,笔者自1979年以来,开始研究羊脑包虫诊断及防治技术,现已成功地摸索出较为实用的羊脑包虫病诊断及防治技术,此方法操作简单,便于实地推广应用,是目前国内外对羊脑包虫病实现早期科学诊断和早期治疗较为理想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羊多头蚴病是由多头绦虫的中绦期幼虫寄生于羊的脑部和脊髓所引起的一种绦虫蚴病,俗称羊脑包虫病.它严重危害绵山羊,特别是2岁以下的绵羊. 近年来,四川省美姑县羊脑包虫病发病率较高,影响了养羊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羊脑包虫病也称脑多头蚴病,是脑多头蚴寄生于羊的脑脊髓中导致的寄生虫病,且人畜共患.患病羊表现为脑膜炎、脑炎,呈周期性转圈运动,该病多呈地方性流行,发病率较高,不仅会影响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也会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一定的威胁.本文阐述了羊脑包虫病的危害性,介绍了羊脑包虫病的病原、临床症状、诊断方法以及综合防治措施,意在帮助广大...  相似文献   

19.
羊多头囊尾蚴寄生在羊脑中的现象,即为羊脑包虫病。该病多发于羊,尤其是幼龄羔羊,患病率相对较高。该病的最终宿主是狼或犬。羊脑包虫病的特征是出现鸡蛋大囊泡,泡内为透明状液体,囊泡壁相对较薄,形状呈白色栗粒大的结节状。本文对羊脑包虫病的治疗方案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0.
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接受治疗的羊脑包虫病羊100只为研究对象,探讨羊脑虫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并对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羊脑包病虫的治愈率为95%。应用手术与药物相结合的治疗方法效果显著。提前预防措施能够有效降低羊脑包虫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