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评价扶正解毒颗粒的临床治疗效果,试验设扶正解毒颗粒低、中和高剂量组、扶正解毒散对照组、黄芪多糖对照组(黄芪多糖口服液)、阳性对照组(攻毒不给药)、阴性对照组(不攻毒不给药)。结果显示,扶正解毒颗粒低、高剂量组鸡成活率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扶正解毒颗粒中、高剂量组相对增重率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扶正解毒颗粒各剂量组免疫器官指数均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扶正解毒颗粒各剂量组病变指数均极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P0.01);扶正解毒颗粒各剂量组法氏囊病毒含量均低于扶正解毒散对照组和黄芪多糖对照组。结果表明,扶正解毒颗粒对治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有效,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扶正解毒散超微粉1%、0.5%、0.25%浓度拌料给药,通过死亡率、血清中抗体滴度及增重等指标评价预防效果。结果表明:扶正解毒散超微粉高、中剂量组对抗体、脾脏代偿性增重以及平均增重效果均较突出。临床推荐剂量为0.5%浓度拌料,自由采食饮水,连用5 d。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自拟的紫黄散对免疫抑制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含量的影响,试验将60只小鼠随机分成6组,即紫黄散组(高、中、低3个剂量组)、扶正解毒散组、模型对照组、空白对照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分别在给药后第8,10,12天腹腔注射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制造免疫抑制模型,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小鼠灌胃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小鼠分别灌胃高、中、低剂量紫黄散和扶正解毒散,共灌胃14 d,于末次给药后第2天摘眼球取血制备血清,检测小鼠血清IL-2、IL-4和IFN-γ的含量。结果表明:紫黄散和扶正解毒散均能明显提高免疫抑制小鼠血清IL-2、IL-4和IFN-γ水平,紫黄散的免疫增强效果优于扶正解毒散,且以中剂量的紫黄散效果最佳。说明自拟紫黄散能够提高免疫抑制小鼠血清IL-2、IL-4和IFN-γ水平。  相似文献   

4.
为验证法氏囊散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的治疗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选取30日龄自然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炎雏鸡400只随机分成4组:法氏囊散高、中、低剂量组、扶正解毒散药物对照组,拌料给用,连用三天。结果表明,法氏囊散高、中两个剂量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的治疗效果与对照药物扶正解毒散相当,高、中两个剂量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临床推荐剂量为2%拌料。  相似文献   

5.
将100℃浸泡制备的扶正解毒微粉和扶正解毒散溶液分别用生理盐水稀释成5个浓度,每个浓度经绒毛尿囊膜接种10~12月龄SPF鸡胚6枚,每胚0.2 mL,测定其对鸡胚的安全浓度;然后将由扶正解毒微粉和扶正解毒散制备的溶液在安全浓度下倍比稀释至500、250、125μg mL-13个浓度,分别与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在37℃共同培育1 h后,每个浓度中药和法氏囊病毒混合液经绒毛尿囊膜接种10~12月龄SPF鸡胚6枚,每胚0.2 mL,测定其ELD50,计算各病毒滴度。结果表明,在所选浓度范围内扶正解毒微粉和扶正解毒散制备溶液都可以降低病毒滴度值,且高浓度效果优于低浓度;同浓度扶正解毒微粉效果优于扶正解毒散。  相似文献   

6.
将1日龄健康雏鸡80只,随机分为四组,每组20只.其中1~3组为试验组,分别在饮水中全程添加推荐剂量1倍(4 g/L)、3倍(12 g/L)和5倍(20 g/L)的扶正解毒颗粒;4组为不用药对照组.试验期8周,每天观察并记录各组鸡的临床体征,每周末称重1次,8周末试验结束时心脏采血测定各组鸡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剖检鸡只...  相似文献   

7.
为了评估扶正解毒散对猪主要疫病免疫效果,本试验采取对比试验猪群口蹄疫、猪瘟、猪伪狂犬病与猪蓝耳病免疫抗体比较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饲喂河南洛阳兽药厂生产扶正解毒散试验能显著提高免疫水平,尤其是能显著提高猪群猪伪狂犬病及猪蓝耳病免疫抗体合格率,方案为每袋1kg扶正解毒散拌料1500kg,连用15天,每间2个月用1次。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扶正解毒散及其组方各味中药对乳酸菌生长的影响,提高扶正解毒散中乳酸菌的数量,将乳酸菌分别接种于扶正解毒散及单味中药中,并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对发酵条件及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显示乳酸菌可以在扶正解毒散及组方各味中药中生长,最优发酵条件为:温度32℃,含水量40%,接种量10%;最适营养物质添加量为每千克培养基中含红糖5g、酵母粉3g、蛋白胨3g。结果表明,乳酸菌能发酵扶正解毒散,与初始发酵条件及培养基相比,乳酸菌活菌数提高了10.59倍,为2.11×10~9 CFU/g。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浓度的发酵扶正解毒口服液对蛋鸡生产性能、血清抗氧化能力和肠道组织结构形态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设计,选用300日龄农大三号蛋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饮用自来水,试验组分别饮用1 000、2 000、3 000倍稀释的发酵扶正解毒口服液。预试期3 d,正试期15 d。结果表明:2 000倍稀释组的产蛋率高于对照组(P0.05);2 000倍稀释组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性最高且均高于对照组(P0.05);各稀释组十二指肠肠绒毛高度(VH)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2 000倍稀释组空肠VH值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1 000倍稀释组相比,2 000、3 000倍稀释组十二指肠隐窝深度(CD)值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稀释组空肠CD值均降低(P0.05);1 000倍稀释组回肠CD值低于其他3组(P0.05)。各稀释组十二指肠、空肠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2 000倍稀释组十二指肠、空肠V/C值均高于1 000倍稀释组(P0.05);1 000、2 000倍稀释组回肠V/C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结果表明,在蛋鸡饮水中添加一定量的发酵扶正解毒口服液,能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及抗氧化水平,并能改善蛋鸡肠道结构形态。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对各猪只肌注PHA,通过测定不同时期血清中补体C3、C4的浓度,来判定PHA是否对补体有影响作用,并测定有显著影响的PHA剂量。试验中,把PHA分成5个剂量组:低剂量组(0.4mg/kg)、中剂量组(0.8mg/kg)、高剂量组(1.2mg/kg)、超高剂量组(1.6 mg/kg)、对照组(0.8mg/kg生理盐水)进行肌肉注射。各试验猪均按正常管理、饲喂,并在注射后的第1、7、14d对各组猪只采血,测定其血清中补体的含量。结果显示,不同剂量的PHA对猪只的补体系统刺激作用不同,其中中剂量组可以提高机体的补体水平,并保持一定时间的高水平,低剂量组的猪只补体水平稍有升高,而高剂量组和超高剂量组则使机体的补体水平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1.
正扶正解毒散是兽医临床常用的一种中药散剂,主要是由板蓝根、黄芪、淫羊藿等中药材组方而成,《中国兽药典(第二部)》对扶正解毒散主要功效的阐述是:扶正祛邪,清热解毒;主治传染性法氏囊病。诚然,扶正解毒散对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治疗效果是毋庸置疑的,在临床上使用也很广泛。扶正解毒散在临床上充分发挥了"扶正祛邪"的特性,同时我们又开发出了扶正解毒散的许多新的应用方向,如作为预防保健药物的使用,其在家禽和家畜的养殖过程中都表现不俗。1无论是在肉禽还是蛋禽,扶正解毒  相似文献   

12.
不同血清型的致病性大肠杆菌是引起幼畜腹泻的主要病因之一。笔者拟对采用微囊包被技术制备的羊大肠杆菌灭活口服疫苗对大鼠的免疫效果进行评价。将制备的羊大肠杆菌蜂胶佐剂灭活苗作为芯材,天然高分子材料海藻酸钠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微囊化口服疫苗。微囊化口服疫苗的含菌量为7.52×1011菌·g-1。100只成年健康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注射组和微囊包被口服疫苗组(再分为基础剂量、10倍基础剂量和20倍基础剂量三组),免疫后采用微量凝集试验和本室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检测免疫血清抗体效价并对细胞和黏膜免疫进行检测。微量凝集试验检测结果显示,免疫后7d各试验组即可产生抗体,免疫后28d时抗体效价达到高峰,随后开始下降。间接ELISA方法检测结果显示,免疫后14d各试验组特异抗体转阳,并持续到28d。口服组的抗体效价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与注射组无差异(P0.05),且各口服剂量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免疫后35d口服试验组特异抗体转为阴性,而注射组可维持到35d;T淋巴细胞转化结果显示,免疫7d后,三个口服剂量组的SI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注射组(P0.05)。免疫后口服各剂量组的肠黏膜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含量均高于同期的对照组和注射组,21d后sIgA含量达到高峰。微囊包被口服疫苗能够产生与注射组同样的体液免疫,同时还可以刺激大鼠机体产生较好的细胞免疫和黏膜免疫。  相似文献   

13.
为了评价黄连解毒颗粒对靶动物鸡的安全性,将80只黄羽肉鸡随机分为四组,每组20只。分别添加1、3和5倍推荐剂量(3g /L、9g /L、15g /L) 的黄连解毒颗粒,连续饮水给药7天,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试验期间观察记录各组鸡的精神、饮食、粪便情况与试验前后的体重变化,测定给药前、给药第7天及停药后第7天各组鸡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同时在停药第7天进行剖检,测定脏器指数,观察病理及组织学变化。结果显示,黄连解毒颗粒各剂量组鸡的临床体征均正常。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给药第7天及停药第7天各给药剂量组血液生化指标,仅丙氨酸转氨酶显著降低(P<0.05),血常规指标变化在正常范围内,1倍剂量组胸腺指数显著升高(P<0.05),其他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解剖5倍剂量组,肉眼及组织学观察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法氏囊均未发生病变。结果表明,黄连解毒颗粒在5倍(15g/L)剂量范围内使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扶正解毒散在加强猪非特异性保护功能及促进生长速度等方面的作用,我们开展了本试验。结果表明,扶正解毒散对荣昌猪的血液生理指标和体重影响显著,可作为促进生长发育的保健药物在养殖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探索发酵型扶正解毒口服液对保育猪生产性能、抗氧化和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方法,选取180头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基础日粮)、试验Ⅰ组(基础日粮+扶正解毒口服液)、试验Ⅱ组(基础日粮+发酵型扶正解毒口服液)、试验Ⅲ组(基础日粮+乳酸菌),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头仔猪,试验期25 d。结果显示,试验Ⅱ组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末重最高,分别比对照组、试验Ⅰ、Ⅲ组提高了19.44%(P0.05)、7.5%(P0.05)、13.16%(P0.05)和11.35%(P0.05)、5.00%(P0.05)、8.41%(P0.05);试验Ⅰ、Ⅱ、Ⅲ组的料肉比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了5.61%(P0.05)、14.95%(P0.05)和3.88%(P0.05)。与对照组相比,Ⅱ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以及血清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显著升高(P0.05)、丙二醛(MDA)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且明显优于试验Ⅰ和Ⅲ组(P0.05)。试验Ⅰ、Ⅱ组IgM和IgG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22.13%、143.51%和35.10%、41.43%(P0.05)。结果表明,在保育猪基础日粮中添加发酵型扶正解毒口服液能显著提高保育猪的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和免疫球蛋白含量,且作用效果优于普通扶正解毒口服液和乳酸菌。  相似文献   

16.
试验选用70只健康小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试验1~7组分别为口服0 mg/kg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对照组、口服0 mg/kg空囊组、口服1 mg/kg CCK-卵黄抗体(yolk immunoglobulin,IgY)-低剂量微囊组、口服5 mg/kg CCK-IgY-高剂量微囊组、注射0 mg/kg CCK对照组、注射1 mg/kg CCK-IgY-低剂量非微囊组、注射3 mg/kg CCK-IgY-高剂量非微囊组。单笼饲养,试验期40 d。以小鼠体重、日采食量及血液中CCK抗体D值为评价指标,对CCK-IgY及其微胶囊进行促生长及免疫效果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从试验全期来看,试验3组平均体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均极显著高于试验4组(P<0.01),但与试验1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注射CCK-IgY剂量的增加,D值也随之升高,试验7组D值极显著高于试验5组(P<0.01),而CCK-IgY微囊组均未达到与注射一致的效果。口服微囊化CCK-IgY和腹腔注射非微囊化CCK-IgY均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免疫应答反应,腹腔注射非微囊化CCK-IgY具有较明显的促生长效果,但CCK-IgY微囊饲喂效果不够明显,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1.内毒素作用。内毒素作用,猪肠胃运动减弱,无法将内毒素完全排出导致低温。可用龙胆泻肝散拌料,以肝肾排毒、开胃健脾为治疗方向。2.营养代谢失衡。营养代谢失衡,造成能量代谢紊乱,体内的酶无法正常运转,无法维持正常的体能从而导致低温。可用扶正解毒散拌料,升阳固本,提高猪只抵抗力。  相似文献   

18.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扶正解毒微粉中(R,S)告依春的含量检测方法。结果显示,扶正解毒微粉10批样品(R,S)告依春含量在0.021%~0.032%范围内,平均值为0.026%。提示该检测方法简便可行、准确可靠、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扶正解毒微粉中板蓝根成分告依春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9.
牲猪经常感染蛔虫、肺线虫、姜片虫、结节虫等多种寄生虫,从而影响猪只的生长发育,甚至引起发病死亡,给养猪户带来经济损失。因此,必须及时、定期地给予药物驱虫,以利于猪只的发育和增长,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可以选用如下药物进行驱虫: 一、敌百虫:剂量按每公斤体重用药0.1克,混入饲料内喂服,有时可发生呕吐、腹泻和痉挛等反应,可用阿托平解毒。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纳米蛹虫草活性肽靶向型微囊的降血糖活性,通过复相乳液法制得蛹虫草肽聚乳酸微囊,进行了蛹虫草肽聚乳酸微囊对小鼠降血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STZ干预后,连续灌胃4W,模型对照组以及M CP组小鼠体重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MCP中剂量组降血糖浓度效果最佳可达38.12%,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与MCP组小鼠的血糖水平和AUC均显著降低(P<0.05),除心/体比各组间无明显差异,其它脏/体比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考察TG、CHO、BUN指标影响,MCP各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均显现明显的下降现象(P<0.05),且中剂量组效果最佳.可见,纳米蛹虫草活性肽靶向型微囊对小鼠血糖调节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