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日,从河北省农业厅获悉,通过秸秆肥料化利用、饲料化利用、能源化利用、基料化利用和原料化利用"五化"并举,变废为宝,该省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居全国前列。2017年,全省秸秆可收集量为5842万吨,资源化利用5656万吨,利用率达96.8%。河北省各地通过组织实施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行动,支持、鼓励  相似文献   

2.
正德阳市大小春主要粮油作物播种面积约31.33hm2,产生秸秆260万t。近年来,德阳市深化推进秸秆肥料化、基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和原料化利用,不断提高秸秆农业循环利用水平和效益,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1秸秆肥料化推广秸秆覆盖还田、腐熟还田和机械化粉碎还田,建立秸秆综合利用示范片1.73hm2。完善秸秆还田利用扶持政策,各县(市、区)安排专项经费补  相似文献   

3.
正河北农业大省,也是农作物秸秆产量大省,农作物秸秆作为重要的生物质资源,其年产量达6600万吨以上,主要包括玉米、小麦、水稻、谷物、棉花、油料作物、薯类秸秆等,秸秆可收集量为5688万吨,资源化利用5440万吨,利用率95.6%,居全国前列,其中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分别占比66.6%、25.2%、5.1%、1.4%和1.7%。过去秸秆被一把火烧掉,不但造成  相似文献   

4.
正扶余市秸秆资源总量约300万吨。据测算,2016年秸秆还田60万吨、用作燃料90万吨、秸秆气化站利用0.14万吨、秸秆固化利用40万吨,秸秆资源未利用总量仍达110万吨。多年来,扶余市非常重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积极促进秸秆"肥料化、原料化、燃料化、饲料化、基料化"。一是编制实施方案,加强组织领导。2016年5月13日,下发了《扶余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扶余市2016秸杆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扶政函[2016]24号),成立了扶余市秸秆综合利用和焚烧工  相似文献   

5.
正建平县地处辽宁西部,耕地面积约11.7万亩,属于农业生产大县,每年农作物种植面积均在276万亩以上,年产出秸秆约144万吨。农作物秸秆如果处理不当、不能实现资源化综合利用,可能会使秸秆成为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的负担。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水平,既能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又可缓解农村在肥料、饲料、能源方面的紧张状况,促进了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1建平县秸秆综合利用现状我县秸秆综合利用主要途径主要是以肥料化利用、饲料化  相似文献   

6.
《新农业》2016,(9)
正建平县地处辽宁西部,耕地面积约11.7万亩,属于农业生产大县,每年农作物种植面积均在276万亩以上,年产出秸秆约144万吨。农作物秸秆如果处理不当、不能实现资源化综合利用,可能会使秸秆成为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的负担。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水平,既能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又可缓解农村在肥料、饲料、能源方面的紧张状况,促进了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1利用现状建平县秸秆综合利用主要途径主要是以肥料化利用、饲料化  相似文献   

7.
正一、秸秆肥料化利用技术秸秆肥料化利用,将秸秆归还农田,不仅可起到改良土壤、增加土壤固氮能力等作用,而且还可以弥补因作物生长养分吸收引起的土壤矿质养分缺失。秸秆肥料化利用已成为秸秆资源化最重要的技术途径。(一)秸秆粉碎直接还田秸秆直接还田包括秸秆翻压还田、秸秆混埋还田和秸秆覆盖还田。秸秆直接还田要配套应用合理的施肥、灌溉技术,如增施氮肥调节碳氮比以保证粮食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盐城市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基本情况、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技术、秸秆还田与离田运行成本和秸秆多种形式利用成本与效益分析等。介绍了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秸秆多种形式利用情况,详细分析了秸秆还田中的水耕水整还田、旱耕水整还田、犁耕水整还田,秸秆离田中的秸秆机械化离田和秸秆人工离田,秸秆多种形式利用的秸秆肥料化、秸秆燃料化、秸秆饲料化、秸秆基料化、秸秆工业原料化,并提出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及对策等。  相似文献   

9.
正内乡县农作物播种面积8.2万 hm~2,主要种类有小麦、玉米、花生等,其中,小麦秸秆、玉米秸秆产量占总产量的80%以上。全县农作物秸秆可利用总产量为77.16万t,利用量为65.87万t,综合利用率达到85.4%。内乡县政府引导群众大力开展秸秆还田和秸秆收储利用,大力推广秸秆青贮、沤肥、制气、食用菌生产等实用技术,通过肥料化、饲料化、原料化、基料化和能源化"五化"利用途径,综合利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高功 《农家致富》2014,(12):46-47
一、肥料化利用 目前秸秆肥料化利用主要以秸秆直接还田为主,包括机械化直接还田、覆盖还田、快速腐熟还田、稻麦双套还田、堆沤还田、加工有机肥等。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年产农作物秸秆约5200万吨,目前有3600多万吨得到有效利用,利用率达到70%以上,居全国前列,这是日前记者从省农业厅了解到的。  相似文献   

12.
周至县现有耕地75.76万亩,年生产作物秸秆40万吨左右。虽然采用了秸秆直接还田及过腹还田、秸秆制造燃气等利用方式,但目前全县秸秆的利用整体仍处在简单粗放的水平,仍然以秸秆燃烧作为主要利用手段,秸秆还田率较低,随意丢弃、焚烧等污染环境的现象仍然存在。针对这些现状,提出了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农作物秸秆是重要的可再生资源。宜昌市夷陵区找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切入点,因地制宜采取得力措施积极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通过推行肥料化利用(全量还田)、饲料化利用、原料化利用、基料化利用、能源化利用,拓宽秸秆利用途径,秸秆综合利用率逐年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针对主要矛盾提出政策扶持、产业支持、资金投入、宣传引导等相应对策,稳步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4.
正本报讯为全力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陕西省农业厅于近日在宝鸡市岐山县蔡家坡镇启动"秸秆利用·保卫蓝天"攻坚行动,将集中开展秸秆利用能力建设、秸秆还田质量提升、秸秆利用科技攻关、秸秆焚烧专项整治等4项专项行动。据悉,陕西省将以国家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为契机,以饲料、肥料、基料利用为主,依托大型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社,建立高标准、大片区、大主体、大带动的示范区,配备一批秸秆收贮先进  相似文献   

15.
正玉米是黑龙江省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旱田作物。玉米秸秆量较大,如何实现秸秆的综合利用成为关键问题。2019年,为全面实现《打赢蓝天保卫战》3年行动计划工作部署,黑龙江省政府提出了"疏堵结合""一主两辅"的总体思路,并将秸秆资源综合利用规划为"五化"技术工程。秸秆综合利用"五化"指的是秸秆燃料化、饲料化、工业原料化、基料化和有机肥料化,但是"五化"利用的秸秆总量不足50%。归根结底,秸秆还田是收口技术。目前,黑龙江省主要有玉米秸秆全量地表覆盖还田、玉米秸秆部分地表覆盖还田、玉米秸秆翻埋还田和玉米秸秆碎混还田4种玉米秸秆直接还田方式。在采用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前,应注意选用秆强、抗倒伏、穗位低、生育后期脱水快的玉米品种,玉米采用配套合理密植、化控抗倒伏技术,确保玉米收获时不倒伏,或者在收获时不影响机械作业。现将4种玉米秸秆直接还田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陈丽芬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6):1054-1056
秸秆还田是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施用量的重要措施。调查发现,2014—2017年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由83.6%上升为92.8%,农村可再生资源利用率由90.0%上升为92.8%,秸秆利用以肥料化、能源化和基料化为主,秸秆主要来源为水稻秸秆、玉米秸秆和豆类秸秆。文章综述了4类秸秆还田技术:秸秆粉碎翻压直接还田、秸秆覆盖还田腐熟技术模式、秸秆集中堆沤腐熟还田、过腹还田,同时指出应注意的问题,对其他地区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和秸秆利用率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浅论秸秆还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我国农民历来就有“秸秆还田”的优良传统。从宏观上说来,“秸秆还田”是“以草养田”、“以草压草”,达到用地养地相结合,培肥地力的有效途径。从微观上说,“秸秆还田”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状况,增加通透性;保存和固定土壤氮素,避免养分流失,归还氮、磷、钾和各种微量元素;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加速土地养分循环。据测算,全国有各种作物秸秆5亿多吨,含氮280多万吨,磷近60万吨,钾570多万吨,相当于我国目前化肥施用量的1/4,如耕地每年每667m~2还田农作物秸秆300~500kg,可增产粮食25kg以上;连续三年秸秆还田,可增加土壤有机  相似文献   

18.
苏州秸秆综合利用现状·产业化发展可能性·重点领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伟  袁中金  杨迪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3043-3045,3050
首先描述苏州秸秆资源及其综合利用现状,分析苏州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的可能性,重点发展秸秆肥料化、能源化、原料化、饲料化利用方式,从而实现秸秆综合利用的资源化、高效化、规模化和产业化格局。  相似文献   

19.
湘西自治州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计了湘西自治州连续4 a(2014—2017年)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情况,分析了区域内秸秆资源总量和种类结构、还田量和还田率、资源化利用总量和利用率、浪费总量及其比例等情况。结果表明:湘西自治州秸秆资源综合利用中以还田为主,存在着秸秆资源化利用率较低、焚烧和丢弃等问题。提出区域内探索可持续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模式、建立秸秆综合利用稳定的运行机制、加速秸秆资源化利用进程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特征、技术模式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为促进我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综述了各区域农作物秸秆资源产生、利用现状及现有技术模式。2016年全国秸秆理论资源量达到9.84×108t,可收集量达到8.24×108t,玉米、水稻和小麦三类农作物秸秆占总量的83.51%。秸秆已利用量为6.73×108t,综合利用率达到81.68%,其中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利用率分别为47.20%、17.99%、11.79%、2.23%、2.47%,形成农用为主的综合利用格局。不同区域之间秸秆利用水平差异显著,华北区、西北区、华东区、中南区、西南区、东北区秸秆综合利用率依次为94.73%、89.21%、88.89%、83.01%、74.27%、63.43%。全国秸秆利用技术模式可分为秸秆还田利用型和循环利用型两大类,其中秸秆还田模式主要有玉米秸秆深翻养地还田模式、棉花秸秆深翻还田技术模式、麦秸覆盖玉米秸秆旋耕还田技术模式、少免耕秸秆覆盖还田技术模式、稻麦(油)秸秆粉碎旋耕还田技术模式、秸秆快速腐熟还田技术模式;秸秆循环利用模式主要有秸-饲-肥种养结合技术模式、秸-沼-肥能源生态技术模式、秸-菌-肥基质利用技术模式、秸-炭-肥还田改土技术模式。为进一步促进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提出了构建整体推进的工作体系、全量利用的技术体系、完善配套的政策体系相互结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