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面喷施磷钾肥对紫叶矮樱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紫叶矮樱(Prunus×cistena cv.pissardii)在炎热的夏季,叶片颜色会由紫红色变为绿色,降低了紫叶矮樱的观赏效果。本研究进行了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磷钾营养元素来降低紫叶矮樱叶片叶绿素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喷施磷元素的紫叶矮樱叶绿素含量均比对照高,其净光合速率也比对照强,但差异不显著;而钾元素极显著的降低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降低,磷钾元素共同作用效果与钾相似;喷施磷钾元素的紫叶矮樱花色素苷含量均比对照高,与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净光合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外源磷酸二氢钾对紫叶矮樱叶片显微结构的影响,试验在田间条件下,3年生紫叶矮樱为试材,磷酸二氢钾浓度设置为0.1%,0.2%,0.4%,清水为对照,3次重复。试验结果表明:紫叶矮樱叶片内栅栏组织厚度与海绵组织厚度外观表现是随着浓度的增加细胞变小,细胞间隙变小,细胞排列紧密;叶片喷施磷酸二氢钾后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厚度显著低于对照,细胞长度显著低于对照,叶片厚度显著低于对照;外源物质显著改变了紫叶矮樱叶片显微结构,喷施浓度越低效果越好,浓度越高改变越小。综合分析认为,较低浓度的磷酸二氢钾处理能够较好的改变紫叶矮樱的叶片显微结构。  相似文献   

3.
通过5种微量元素对紫叶矮樱叶片内花色素苷含量影响的变化规律研究,以期为开发新的紫叶矮樱专用瓶插液提供理论依据。以生长有15片叶的新生紫叶矮樱枝条为试材,分别含有Mn,Cu,B,Zn,Mo5种元素高中低3个浓度的营养液为试剂,清水培养为对照,3次重复,测定叶片在第1,3,5,7天的叶片中花色素苷含量。实验结果表明,B元素会使整个处理期间花色素苷含量逐渐升高的趋势,其他4种元素表现出各自特有的变化规律;Mn元素处理不利于花色素苷的形成,而B,Cu,Zn,Mo元素处理有利于花色素苷的产生;处理后的第5天,Cu处理的花色素苷含量下降,Zn,Mo处理则在第7天开始降低;第7天试验结果的方差分析表明,3个浓度的Mn处理叶片内花色素苷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其他4种元素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综合比较后得出,较好的紫叶矮樱瓶插液配方以含有较低浓度的Mn元素,较高浓度的Cu,B,Zn,Mo微量元素为佳。  相似文献   

4.
土壤干旱胁迫及复水对紫叶矮樱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盆栽3年生紫叶矮樱为试材,采用称重控水法,研究土壤干旱胁迫及复水对紫叶矮樱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条件下,随着胁迫程度的加重,紫叶矮樱的叶水势、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下降,叶绿素、花青苷含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先升高再降低;复水后,叶水势、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绿素含量、花青苷含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升高,表明紫叶矮樱具有胁迫后补偿生长特征。  相似文献   

5.
以6年生紫叶杜仲和对照绿叶杜仲扦插苗为试材,测定了杜仲叶片中花色素苷、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可溶性糖等叶色相关物质含量及叶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和pH值在叶色表达期随时间(8-10月)的动态变化,分析了叶色变异与叶片叶绿素、花色素苷、可溶性糖、PAL活性、pH值的相关性,同时对紫色杜仲叶进行遮光处理并探讨光对叶色变异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叶杜仲叶片内花色素苷含量、PAL活性均高于绿叶杜仲的,而紫叶杜仲叶绿素含量和pH值却低于绿叶杜仲;在8-10月,其叶绿素含量、pH值呈下降趋势,花色素苷含量、可溶性糖含量、PAL活性表现出升高趋势;通过紫叶与绿叶杜仲的对比可以看出,紫叶杜仲叶片变异的主要原因是其花色素苷含量和M值显著高于绿叶杜仲;影响花色素苷和叶绿素含量的主要因子有PAL活性、温度、pH值、光照等,而可溶性糖含量与花色素苷相关性不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元宝枫叶片颜色属性与不同叶色叶片各组织中色素含量和分布,以及与细胞超微结构的关系,为明确元宝枫叶片呈色的内部机制提供细胞学依据,为揭示红叶植物变色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分析元宝枫叶片颜色属性,测定各颜色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色素苷含量,观察叶片各组织中色素分布情况,使用透视电镜观察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和其他细胞器的超微结构。【结果】元宝枫不同叶色叶片色素含量、分布和超微结构均存在差异。1)红叶花色素苷含量极显著(P<0.05)高于黄叶和绿叶,叶绿素含量较低。黄叶叶绿素含量最低,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P<0.05)高于红叶,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含量比值显著高于绿叶和红叶(P<0.05)。绿叶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P<0.05)高于黄叶和红叶,花色素苷含量显著(P<0.05)低于红叶,与黄叶之间无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元宝枫叶片色素含量比值均与叶绿素含量呈负相关关系。2)元宝枫叶片上下表皮细胞均无色素分布,花色素苷主要分布于栅栏组织。红叶花色素苷分布明显,绿叶和黄叶花色素苷分布较少。黄叶类胡萝卜素分布明显,在海绵组织也有花色素苷分布。3)嫩绿色...  相似文献   

7.
不同光质对美国红栌叶色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美国红栌为研究材料,使用4种不同颜色的转光膜对其进行35 d的遮光处理,然后测定其叶片内色素含量与营养物质组成。结果表明,不同光质处理会影响叶片的色素含量:1)红光和绿光处理下,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花色素苷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2)蓝光处理下,叶绿素b含量显著低于对照,花色素苷含量高于其他3种光质处理的。3)黄光处理下叶片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及花色素苷含量均低于其他处理。4)叶片中氮在红光处理下含量最高,在黄光处理下含量最低;磷在蓝光、红光和绿光处理下含量均高于自然光处理,在黄光处理下含量最低;钾含量在蓝光处理下最高。5)除绿光外,其他3种光质处理下的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自然光处理。  相似文献   

8.
钾营养对元宝枫秋季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研究了K_2SO_4对元宝枫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月25日,K_2SO_4浓度为1.50%的处理叶绿素、花色素苷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95.25%,62.78%,与K_2SO_4含量为1.00%的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可溶性糖含量比对照提高了18.27%,与K_2SO_4含量为1.00%的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PAL活性比对照提高了47.68%.因此,钾营养的喷施浓度以1.50%最佳。  相似文献   

9.
中红杨光合特性与色素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分析中红杨与2025叶片光合特性和色素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中红杨叶片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色素苷含量均显著高于2025,净光合速率明显低于2025,说明光合能力降低并不是叶绿素含量的差异造成的,并且可以认为中红杨叶片呈现紫红色的直接原因是同时含有较多的叶绿素和花色素苷。  相似文献   

10.
为诱导产生突变植株,利用不同辐射剂量的~(60)Co-γ射线对‘火焰'茶条槭休眠期的种子进行辐射处理,并观测辐射处理对种子萌发后实生幼苗的叶色及叶绿素、光合特性及荧光特性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在夏季,各辐射处理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含量、花色素苷含量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在秋季,各辐射处理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总量均在20Gy处理时降到最低,且均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在秋季,类胡萝卜素含量在20Gy辐射处理时达到最低,比对照低了44.62%,与对照差异极显著(P0.01);在秋季,60Gy和200Gy辐射处理时,各辐射处理叶片的花色素苷含量比对照分别低了36.68%、70.59%,与对照差异极显著(P0.01);叶片光饱和点(LSP)和表观量子效率(AQY)均在20Gy辐射处理时达到最大,而光补偿点(LCP)在20Gy辐射处理时降到了最低;实生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蒸腾速率(Tr)日变化以及气孔导度(Gs)日变化均为"单峰"曲线;与对照相比,Fv/Fo值、Fv/Fm值、ABS/RC值及DIo/RC值差异不显著,Fo值在200Gy时最大,达到极显著(P0.01)差异,TRo/RC值在100Gy和200Gy辐射处理时与对照差异极显著(P0.01),ETo/RC值在100Gy辐射处理时达到最大且与对照达到显著(P0.05)差异。低剂量(20Gy)辐射‘火焰'茶条槭休眠期种子,可以增强叶片的光合能力,过高的辐射剂量(100-200Gy)抑制了叶片的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11.
抗蒸腾剂是指作用于植物叶表面,能降低蒸腾强度,减少水分散失的一类化学物质。文章在常见的园林绿化植物华北紫丁香的叶面上喷施抗蒸腾剂,测定喷药后不同阶段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绿素相对含量和叶片含水量。结果表明:喷药后,植物叶片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与对照相比,出现了显著的下降,而叶绿素相对含量和叶片含水量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不同树种叶片秋季变色期的呈色机理,以4种树木秋季变色期的叶片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各树种在变色期叶色参数(L~*、a~*、b~*)、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及可溶性糖含量变化情况,并通过相关性分析探讨叶色参数与色素含量、可溶性糖的关系。结果表明:4个树种的a~*值与花色素苷含量呈正相关。叶色参数与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无显著相关性。在秋季整个叶色变化过程中4个树种叶片呈现不断变红的趋势,主要是由可溶性糖不断积累促进花色素苷合成,花色素苷与叶绿素含量之比不断上升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乌桕秋叶色素含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秋叶变色后分别呈黄色和红色的乌桕叶片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变色前后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色素苷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入秋后叶绿素开始降解,总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含量显著降低;黄色系秋叶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大幅升高;红色系秋叶在叶绿素含量降低的同时,花色素苷合成加快,含量大幅升高;黄色秋叶比红色秋叶色彩维持期长。  相似文献   

14.
紫叶稠李叶片色素及氮含量与其光谱反射特性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紫叶稠李为试材,通过盆栽方式,在紫叶稠李叶片变色前进行控释肥处理,并定时测定叶片色素含量、氮含量及反射光谱。结果表明:紫叶稠李叶色由绿转紫后,其叶片的光谱反射特征发生显著变化,其反射峰明显向长波方向移动且反射率变小,叶片花色苷含量越高其反射峰向长波方向移动越明显。相关性分析表明:紫稠李叶片光谱反射率与花色苷含量在550~580nm波段呈极显著负相关,可初步作为遥感监测叶片花色苷含量变化差异的敏感波段;紫叶稠李叶片的光谱反射率与叶片氮含量、叶绿素含量相关性基本一致,其中在可见光波段(720~760nm)和近红外区(760~800nm)的相关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可初步作为遥感监测叶片氮含量、叶绿素含量变化差异的敏感波段。  相似文献   

15.
光胁迫对中华金叶榆叶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明确光照对中华金叶榆叶色发育的影响,以2a生的中华金叶榆作为试材,进行不同梯度的光照胁迫。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中华金叶榆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都不断增加,而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含量的比值、花色素苷与叶绿素总量的比值则不断的下降;叶片花色素苷含量不断增加;叶片pH值小于7,pH值不断增大,逐渐偏向中性;光照强度的降低抑制PAL的活性;可溶性糖含量随光照强度的降低不断增加,与花色素苷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揭示黄山栾树金焰彩栾品种叶片呈色的生理机制,对叶片中色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叶片中色素组成与叶色的表达显著相关。类胡萝卜素含量较高导致金焰彩栾春季叶片呈现黄绿色;色素含量变化幅度差异可能是引起金焰彩栾秋叶呈现金黄色的主要原因,金焰彩栾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使得类胡萝卜素和花色素苷的相对含量提高。  相似文献   

17.
吕玉兰 《热带农业科技》2006,29(3):16-17,31
对出现缺镁症的台湾青枣树进行镁肥试验,结果表明:土壤施肥和叶面喷施硫酸镁均能提高台湾青枣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和叶片氮、磷、钙养分含量。单株施镁量200~400g,叶片镁含量最高,株施400g时达到最大值,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22.14%、34.38%、25.31%、17.86%,并能促进叶片中氮、磷、钙、镁含量的均衡提高。  相似文献   

18.
银杏叶面增产素对银杏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喷施适宜浓度的银杏叶面增产素,可显著提高叶片的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提高叶片的光合速率及气孔导度,增加叶面积和比叶重,促进新梢生长,增加叶片产量。研究表明:喷施增产素是通过改善银杏叶片的光合性能来增加银杏采叶产量的。  相似文献   

19.
该文研究了海藻肥对金矮生苹果坐果率、叶绿素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不同浓度的海藻肥对金矮生苹果坐果率、叶绿素含量及果实产量均较对照有所增加,其中喷施浓度为8×10-4mol/L的海藻肥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叶面喷施氮肥对油松生长及电导率、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叶片喷施氮肥对油松生长及电导率、丙二醛含量的影响规律,以期为生产中确定适宜的喷施浓度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喷肥处理株高均高于对照,其中1.60%处理处于最高值,9月份比对照提高了39.75%,差异显著;9月地径0.80%和1.60%处理分别比对照提高32.41%、52.78%,两个处理均显著高于对照;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1.60%处理最低,显著低于对照。综合分析认为,油松育苗中尿素喷施浓度以1.60%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