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总体均值向量检验法应用于不同季节英德红茶鉴别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春、秋两季茶叶中Ca、Mg、Fe、Mn、Zn、Cu这6种矿质元素含量,并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茶样中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及可溶性糖的含量。应用t检验法及两正态总体均值向量检验法,判断春秋季节茶叶矿质元素及生化成分结果是否存在差异。[结果]春、秋两季英德红茶中Ca、Mg含量最高,其次是Mn、Fe、Zn、Cu。单因素方差分析中,春秋两季茶叶的矿质元素中Zn元素存在显著差异,其他元素均无显著差异。生化成分分析中,春秋两季茶样中的茶多酚、氨基酸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但以矿质元素或生化成分含量作为总体进行分析,春秋两季英德红茶的矿质元素、生化成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该方法可为区分各季节间英德红茶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新疆葡萄果实矿质元素的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ICP-MS测定新疆葡萄主产区果实中Cu、Zn、Fe、Mn、Ca、Se、Al、Na、Mg、K、Rb、Sr和V共计13种矿质元素的含量,研究新疆葡萄主产区果实中矿质元素的含量分布特征,并运用SPSS对果实矿质元素含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葡萄产地元素的含量有所差异,鲜食葡萄中铜、钾、铝等元素含量的差异表现为吐鲁番哈密鄯善;铁、锰、镁等元素含量的差异表现为哈密吐鲁番鄯善。酿酒葡萄中铜、钾、铁元素含量的差异表现为玛纳斯和硕焉耆;钠、镁、铷等元素含量的差异表现为和硕玛纳斯焉耆。经主成分分析将葡萄果实中所测的13种矿质元素降维、提取出4个主成分,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5.43%。第一主成分以Mg、Ca、Mn、Sr贡献最大,第二主成分以K、Cu贡献最大;因总方差50.54%的累积贡献率来自前两个主成分因子,故可认为新疆葡萄主产区的特征元素为Mg、Ca、Mn、Sr、K和Cu。根据不同地区葡萄果实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差异性,可初步区分葡萄产地。  相似文献   

3.
通过比较不同品种和不同地区黑穗醋栗叶片中矿质元素含量发现,同一地点不同品种和同一品种不同地区黑穗醋栗叶片中矿质元素含量存在着差异。同时指出,由于品种和生态条件的不同而引起的元素含量的差异具有相对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红托竹荪与覆土土壤矿质元素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食用菌红托竹荪菌柄和菌裙以及红托竹荪种植土壤的矿质元素铜(Cu)、硒(Se)、锌(Zn)、钙(Ca)、钾(K)、镁(Mg)、锰(Mn)、钠(Na)测定,探讨红托竹荪中营养元素含量和土壤矿质元素之间的关系,并对不同元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红托竹荪中矿质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KMgCaNaMnZnCuSe,土壤中矿质元素含量高低顺序为MgKCaMnNaCuZnSe。红托竹荪对不同矿质元素的富集能力有明显差异,除硒和钾强烈富集之外,其他的6种元素都相对贫化。并对红托竹荪中矿质元素及与土壤中矿质元素进行Pearson相关性统计,结果红托竹荪与土壤中矿质元素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红托竹荪各矿质元素之间只有Cu与Ca、Mg、Na在0.05水平(双侧)上呈显著负相关,其他元素均无显著负相关关系,表明红托竹荪中Cu能抑制其对其他矿质元素的吸收。  相似文献   

5.
火龙果树体主要矿质营养元素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火龙果的科学施肥及水肥管理提供依据,采用整株枝解法分析了5年生紫红龙和晶红龙火龙果的根系、枝条、花、果中矿质元素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期,树体各部位的矿质元素分布差异明显。在盛花盛果期,根系中的K、Mg元素都在不断积累,到果实采收末期,根系中的大部分Fe元素已被消耗掉或转移到树体其他部位,其含量仅为现蕾前的2.5%(紫红龙)和1.8%(晶红龙)。另外,火龙果基部枝条的矿质元素含量与顶部枝条差异较为明显,与中部枝条的矿质元素含量差异较小。2个火龙果品种的花中的矿质元素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而果实中矿质元素的变化规律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6.
苏州洞庭碧螺春茶园是我国著名的茶果间作区,为研究不同茶果间作模式对茶叶品质的影响,以不同茶果间作茶园茶叶为材料,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茶叶中矿质营养元素和茶多酚等有效成分的差异。结果发现,茶果间作促进茶叶中铁(Fe)、铜(Cu)、镁(Mg)、锌(Zn)、钾(K)、纳(Na)等矿质元素的累积,降低了茶鲜叶可可碱和咖啡碱含量,提高了茶碱和没食子酸的含量;茶叶中非酯型儿茶素(EC、EGC)含量增加,酯型儿茶素(EGCG)含量降低。各有效成分含量之间的差异性在不同茶果间作类型间有差异,表现出不同的变异系数。  相似文献   

7.
对不同产区和等级的昭通天麻22份样品的11种矿质元素含量进行比较、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天麻矿质元素含量差异较大,同一产地不同等级的天麻矿质元素含量差异较小,说明天麻中矿质元素含量与特定的生态环境条件(土壤、水)有关系。对昭通天麻矿质元素含量进行聚类分析,22个天麻样品可分为3个分布区域,即大关3个样品为1个区域,永善和盐津9个样品为1个区域,彝良和镇雄10个样品为1个区域。绘制主成分二维谱图可看出,主成分分析的结果与聚类分析结果相一致,可实现对天麻产地的初步判别,区分不同产区天麻样品,这11种矿质元素可以作为昭通天麻产地区分的判别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同蜜源蜂蜜中矿质元素的特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了米林县5种蜜蜂中9种矿质元素的含量,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对测定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蜜源蜂蜜之间矿质元素含量差别较大; 5种蜂蜜中,Ca、Cu、Mn含量最高的是菊花蜜,Zn含量最高的是益母草蜜,K、Na含量最高的是香薷蜜,Se含量最高的是黄连蜜,Fe、Mg含量最高的是丹参蜜;蜂蜜各矿质元素之间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通过分析,将9种微量元素简化为3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6.924%,Ca、Fe、K、Se为蜂蜜的特征矿质元素;矿质元素综合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菊花蜜香薷蜜黄连蜜益母草蜜丹参蜜。  相似文献   

9.
中国大豆主要矿质元素含量特征与分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法,对32省(市、自治区,除港澳)的大豆样品进行全定量分析,研究中国不同产地大豆矿质元素含量及分布特征,并采用SPSS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其元素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产区大豆中元素K、Mg、P、S含量相对稳定,而Fe、Zn、Mn、Cu地区间差异较大;大豆籽粒元素含量依次为KSPMgCaFeZnMnCu。不同元素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9种元素综合为3个主成分,聚类分析将不同地区分为2个类群,表明不同产地大豆矿质元素含量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云南野生稻对土壤环境中营养元素的吸收能力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不同野生稻植株中氮、磷、钾、铁、镁、硼的含量及其相应生长土壤中矿质元素含量进行分析.所涉及的稻作材料和土壤中各种矿质元素的含量差异较大.根据植株材料中矿质元素含量与相应生长土壤中可利用的元素含量的比值,初步探讨了云南不同野生稻对不同营养元素的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对中国不同地区、不同桃品种果实中主要矿质元素含量与品质指标的关系进行研究,筛选影响果实品质特性的主要矿质元素,为桃果实营养功能评价提供理论依据。以14个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桃果实为材料,测定了桃果实中的糖酸含量及26种矿质元素含量,应用描述性分析、冗余分析、相关性分析对桃果实中矿质元素与主要品质指标(糖酸含量)的关系进行探讨。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地区栽培的不同品种桃果实中,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含量均有较大差异。不同省份的桃果实中矿质元素含量有显著差异且具有地方性,福建省桃果实大量元素中钾和稀土元素中铈的含量最高;湖北省桃果实大量元素中钙、微量元素中铁、铝含量最高;云南省桃果实微量元素锰、锌含量丰富,且稀土元素含量普遍高于其他省份。钾(K)显著影响桃果实的品质,其与桃果实中的奎宁酸、苹果酸、琥珀酸、柠檬酸、抗坏血酸、山梨醇均显著正相关;镁(Mg)能显著影响桃果实中有机酸的含量,其含量与抗坏血酸、柠檬酸、草酸显著正相关,但与糖类物质无相关性;钙(Ca)与葡萄糖、果糖呈极显著正相关;钼(Mo)与酸有较强的相关性;稀土元素铕(Eu)、铒(Er)、镱(Yb)与桃果实中的糖分含量显著正相关。桃果实中的不同矿质元素对果实品质特性的影响各异,降低果实中钙、钠含量,提高果实中钾、镁和稀土元素Eu、Er、Yb含量可能是提高桃果实品质的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施氮时期对酿酒葡萄各生育期叶片及果实中矿质元素分配及积累的影响。【方法】以‘黑比诺’为研究对象,分别在萌芽期(S1)、新梢生长旺期(S2)、果实膨大期(S3)和转色期(S4)一次性施入尿素300 kg·hm~(-2),测定花后20 d (DAF20)、花后60 d (DAF60)和花后110 d (DAF110)叶片和果实中矿质元素含量,并对DAF110时叶片和果实中元素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DAF60时S1和S2处理叶片中K、Mn和B含量无显著差异,相比其他处理,S2处理在该时期叶片N、Mg、Mn、B和Zn含量最低,而在DAF110时,叶片N、P、K、Ca和Mn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果实中P、K和Mn含量在DAF20时差异不显著,DAF110时,施氮时期对果实中Fe含量无显著影响,S4处理显著增加了果实中Ca、Cu和Zn的含量。相关性分析表明,叶片和果实中Cu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叶片Ca和果实中Zn、叶片K和果实B,叶片B和果实P含量极显著负相关。综上,S2处理有利于各生育期叶片和果实中大量元素的积累,而S1处理更有利于促进微量元素的吸收。叶片和果实中元素含量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结论】可以通过调节施肥时期以调控器官中矿质元素分配及含量,进而影响果实中元素的含量,对于果实品质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草芽中无机元素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微波消解-ICP-MS法对草芽中Na、Mg、Al、K、Ca、Fe、Ti、Mn、Cu、Zn、Sr、Mo、Ba共13种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建水草芽中无机元素含量较为丰富,不同地区草芽样品的无机元素总含量相当,Na、Al、Fe这3种元素含量在不同地区草芽中差异明显;相同地区草芽中13种元素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K、Na、Mg、Ca、Fe、Al、Mn、Zn、Ba、Sr、Ti、Cu、Mo,元素间存在明显差异但相关性显著。[结论]该研究可为草芽中矿质营养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梨资源叶片和果实中矿质元素含量差异及其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取30个梨品种(系)的叶片和果实,分析不同梨品种及其种间叶片和果实矿质元素含量及叶片与果实矿质元素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梨不同品种间叶片及果实中Ca,K,Mg,Mn,Fe和Zn的含量存在明显差异;杂交种梨叶片中K含量显著高于西洋梨;叶片中Ca与Mn,K与Mg呈显著正相关,Ca与Zn呈极显著正相关,K与Fe呈极显著负相关;果实中K与Ca,K与Mn呈显著正相关,Mg与Ca,K,Mn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中Zn与果实中Ca呈显著正相关;叶片中Ca与果实中Fe,叶片中Zn与果实中Fe呈极显著正相关。30个梨品种(系)叶片和果实中矿质元素含量差异显著,选出了矿质元素含量高的品种,探明了叶片与果实中矿质元素的关系,为杂交亲本选配和杂交苗的早期筛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协优9308的5个浓度处理盆栽试验,对水稻主茎叶片的生长速率,重金属Cd对水稻分蘖期叶、鞘、根中矿质元素积累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水稻叶片的生长受低浓度Cd处理促进,高浓度抑制其生长,与矿质元素在叶片和叶鞘中的积累有正相关的趋势。(2)矿质元素在水稻的叶和鞘中的积累受重金属Cd抑制.但在根中矿质元素除Cu外与Cd的相关关系不显著。(3)Cu在叶、鞘、根中的含量与Cd含量显著负相关,P的含量与Cd含量再叶中成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在增温和增氮条件下,川西亚高山森林高寒树种红杉(Larix potaninii)新鲜凋落物中矿质元素释放动态。【方法】采用凋落物分解袋法,对增温和增氮不同处理下(对照T1、增氮T2、增温T3、增温+增氮T4)凋落物中矿质元素K、Ca、Mg、Cu的释放动态进行原位研究。【结果】增温显著影响红杉凋落物K、Ca、Mg、Cu的释放,且主要表现在实验初期;Mg释放过程中,增氮与增温交互作用显著(P<0.05);其他处理下,增氮无显著效应;红杉凋落物中矿质元素释放能力为Mg>Cu>K>Ca。【结论】高寒红杉凋落物中矿质元素释放动态与其本身初始含量和移动能力有关,初始含量高、移动能力强则有利于释放。增温显著影响红杉凋落物分解和矿质元素释放,尤其表现在低温季节,而增氮无显著影响。气候变暖对红杉凋落物矿质元素释放的影响远大于氮沉降。  相似文献   

17.
3种五加属植物中矿质元素及紫丁香苷分布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安徽丫山细柱五加根皮、茎、叶、果实,5个居群的细柱五加以及红毛五加、刺五加的根皮为材料,采用ICPAES测定样品中12种矿质元素含量,HPLC测定样品中紫丁香苷含量.结果表明3种五加根皮中矿质元素含量差异显著,紫丁香苷含量刺五加>细柱五加>红毛五加;细柱五加不同部位矿质元素加合量高低顺序为叶片>茎皮>根皮>果实,盱眙...  相似文献   

18.
菊芋种质资源主要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特征与分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对不同来源29份菊芋种质资源块茎主要矿质营养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不同菊芋矿质资源营养元素含量及分布特征,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其主要矿质营养元素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法国、丹麦和中国三种来源种质资源块茎中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具有不同的特征,不同元素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前3个主成分代表了菊芋矿质营养元素87%的信息;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按照5种矿质营养元素含量总值大小分布,将29份菊芋资源分为4个类群,通过本研究为今后进行菊芋新品种的选育和功能产品开发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黄翔  王晓平  陈晓白 《安徽农业科学》2014,(21):6984-6985,6989
[目的]测定中药牛大力中矿质元素的含量。[方法]采用硝酸-高氯酸消解,应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中药牛大力中矿质元素Ca、Mn、Mg、Fe、Cu和Pb的含量。[结果]中药牛大力中Ca、Mn、Mg、Fe、Cu、Pb的含量分别为3 279.05、2 008.30、381.53、450.04、16.36、1.96μg/g。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6.99%~101.38%,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2%,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结论]中药牛大力中Ca、Mn、Mg、Fe含量丰富,Cu、Pb含量较低。该测定结果可为研究矿质元素与牛大力药理作用的关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塔里木盆地荒漠区柽柳属植物生境土壤矿质元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柽柳属植物是塔里木盆地荒漠、半荒漠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物种和建群种,土壤中矿质元素含量及种类直接参与柽柳属植物生长发育过程.本研究对荒漠植被柽柳分布区内土壤进行调查,测定柽柳在塔里木盆地不同生境条件下土壤矿质元素的含量,了解土壤矿质元素对柽柳地域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柽柳种群在不同地点的生境土壤中矿质元素含量有所不同,各地点之间变异幅度较大,因此柽柳种群生境土壤矿质元素成分具有多样性,同时不同分布区内的土壤矿质元素含量高低与分布区地理位置没有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