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肃盐池湾湿地种子植物多样性及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查清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湿地种子植物多样性及植物区系特征.【方法】采用实地踏查结合样方调查的方法,选择典型的湿地群落设置样方,对样方内和踏查路线中出现的所有植物个体均采集标本并鉴定,统计保护区内湿地种子植物种类和生活型多样性,确定湿地种子植物科、属的区系地理成分.【结果】该保护区湿地中共有种子植物36科158属366种,分别是保护区种子植物科、属、种数的80.0%、86.8%和87.4%;菊科和禾本科两个科为优势科,共计48属、116种,分别占湿地种子植物总属数和总种数的30.4%和31.7%;单种属和少种属共148属,占总属数的93.7%;保护区湿地种子植物中有地面芽植物197种,占保护区湿地种子植物总数的53.8%;世界分布型23科,占保护区湿地种子植物总科数的63.9%,温带分布型共10科,占总科数的27.8%;温带性质的属有126属,占保护区湿地种子植物总属数的79.7%;中国特有成分匮乏,仅有2属2种.【结论】湿地是保护区内种子植物种类最为丰富的地区;保护区内湿地主要由草本植物组成;该湿地具有典型的高寒草原湿地性质;保护区内湿地种子植物区系年轻,温带性质显著.  相似文献   

2.
岩下大鲵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岩下大鲵自然保护区进行种子植物调查和标本采集的基础上,进行该地区种子植物区系基本组成科、属、种的分析,并与贵州东部、南部、西部、北部和中部5个邻近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区系及其相似性系数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该区内有种子植物131科、380属、630种,优势科较为明显,但优势属不明显。(2)区系分析表明,该地区区系性质以温带成分占优势,其中温带分布属有197属,占总属数的57.94%。热带分布类型亦占相当优势,有141属,占总属数41.47%,说明该地区种子植物区系具有热带到温带过渡的性质。(3)地理成分复杂,特有成分贫乏。(4)该保护区与其邻近地区植物区系相似性很大,其中与关山、宽阔水植物区系的相似性最大,太平山、茂兰、草海次之。  相似文献   

3.
太原市域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太原市区绿地植物进行摸底调查,对市域各县区的植物进行选线调查,对市域内其他重点地区植物种类进行重点调查,在统计的基础上对植物区系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太原市域种子植物共有117科608属1 641种,其中,裸子植物5科11属26种,被子植物112科597属1 615种。大科、大属在植物区系占有重要地位,在群落中常为优势种或建群种。太原种子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为:种类较丰富、区系地理成分较复杂、北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包括15个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温带分布属共405属,占总属数的74.6%;热带分布共121属,占总属数的22.3%,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植物区系起源较古老,含有许多原始类群,单种属297属,占总属数的48.9%,单型属13属。植物区系属种的特有性程度较低。拥有17个中国特有分布属,占总属数的3.1%,占中国特有属总属数的6.6%。含有31个山西特有种,占山西特有种总数的30.1%。太原有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21种,山西珍稀濒危植物38种,其中,包含着具有特殊抗性的生理和生态类型,应在生态建设和植被恢复中重点保护。  相似文献   

4.
濒危植物小黄花茶群落区系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对小黄花茶群落进行野外调查,对其伴生维管植物区系特征和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伴生维管植物共148种,隶属于71科116属。其中蕨类植物16科19属21种,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53科95属125种,占保护区科、属、种的百分比分别为35.32%、13.23%、6.98%。(2)对种子植物的科、属进行分级比较发现:中等科占总科比例为78.18%,少种属和中等属占总属比例分别为36.08%、35.05%。对种子植物科、属进行分布区类型的统计发现,科、属地理成分以热带分布为主,温带成分占有一定比例,反映了该区从热带向温带过渡的性质。该物种群落分布范围较小,生境脆弱,部分群落人为干扰严重,就地保护是维持群落稳定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5.
2000-2007年,采用系统调查和资料收集相结合的方法对云南武定县的种子植物区系进行了调查,共统计到种子植物173科、774属、1737种(包括变种、亚种和多年栽培种)。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属的地理成分中,热带地理成分略高于温带地理成分,分别为364属和347属,分别占总非世界属数的51.2%和48.8%。热带地理成分中以泛热带分布及其变型所含属数最多,为154属,占总非世界属数的18.57%;温带地理成分中以北温带分布及其变型所含属数最多,为132属,占总非世界属数的21.66%,其次是东亚分布及其变型,为73属,占总非世界属数的10.27%。说明武定县植物区系不仅具有热带性质,而且具有温带性质,是二者兼容的地区,属于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区、云南高原地区、滇中植物省,为古热带植物区系与泛北极植物区系的结合。分布区类型的组成也表明此区系古特有种丰富。  相似文献   

6.
对福建省野生豆科植物资源调查表明,福建省野生豆科植物有233种80属(包括变种、亚种),其中单种属、2~4种属居多并占绝对优势,分别占总属数的47.50%和30.50%。对福建省野生豆科植物资源生态地理区系分析表明,植物区系成分在属、种的水平上有13个类型,4个亚型,植物区系特征在属的水平上以热带成分为主,其中热带分布属有53属,占总属数的68.83%,可见本区系属的热带成分占明显优势,具有明显的热带性质。在种的水平上以泛热带分布类型占较大比例,其他多种分布类型并存,表现为丰富的物种多样性特征。  相似文献   

7.
通过实地调查以及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掌握四川嘉陵江源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区系分布及特点,根据中国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的划分标准,对区域内植物属和种的区系地理成分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嘉陵江源湿地自然保护区内有维管植物175科730属1 700种,其中,大部分为种子植物,生物多样性丰富。区内的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科组成都以少型科为主,占比分别为66.67%和52.70%,少型科是该保护区的优势科。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其中蕨类植物以世界分布为主,种子植物在科的区系组成中呈现出较高的热带性质,在属的区系组成中呈现出温带性质,还有一定数量的中国特有成分,体现了该保护区内植被的地带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明月山风景名胜区种子植物的调查及其科、属的分布区类型统计,得出其种子植物区系特征如下:区系成分复杂,类型丰富;保护区内种子植物起源古老;保护区内种子植物地理成分复杂;保护区内优势科明显;保护区内种子植物区系有明显的从热带到温带过渡的性质;中国特有分布突出.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大中山有种子植物749种,隶属于137科,396属.区系成分中,世界分布33属,占总属数的8.33%;热带分布206属,占除世界分布属以外的56.75%;温带分布148属,中国特有9属.该地区植物种类丰富,古老、孑遗植物多,优势科、优势属明显,其中樟科、壳斗科、山茶科等是该区系的表征科;种子植物区系起源古老,地理成分复杂,具有明显的亚热带特性.  相似文献   

10.
丰林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丰林自然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89科299属597种(含种下单位),其中:种子植物76科275属560种,分别占黑龙江省种子植物科、属、种数的73.79%、45.30%和34.15%,占小兴安岭种子植物科、属、种数的77.55%、67.07%和55.94%;本区有珍稀濒危植物8种,分别占黑龙江省和小兴安岭珍稀濒危植物种数的57.14%和80.00%,是黑龙江省和小兴安岭珍稀濒危植物集中分布区之一,为小兴安岭植物区系的典型代表区域。在种子植物中,仅分布有1属的科有41科,其中只有1种的科为24科,仅含1种的属多达164属。科的分布区类型有6个,主要为世界广布(48.68%)、北温带分布(25.00%)和泛热带分布(21.05%);属的分布区类型有11个,温带性质的属占优势,有209属,占76.00%;种的分布区类型有16个,除世界分布和中国特有种外,温带性质的种415种,占该区总种数的74.11%,亚寒带 寒带性质的种92种,占该区总种数的16.43%,热带性质的种34种,占该区总种数的6.07%。区系基本特征为:植物种类相对丰富,地理成分较复杂,具有“科多、属多、种少”的特点,反映出区系的相对古老性和保守性;有较多的寡种属和单种属,反映出植物物种多样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以北温带植物区系成分为主,并混有亚热带、热带及亚寒带、寒带植物区系成分,形成南、北混合型。本文对丰林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的分析,可为该区种子植物的保护和利用及保护区的科学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湘西南山地植物区系特征,分析了龙底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组成及其单(寡)种属的组成与特性,结果表明:保护区有野生种子植物188科859属2 174种,其中裸子植物8科15属21种;植物区系中有单(寡)种属183属,归属于83科,含209种,占区系中总属数的21.30%。单(寡)种属能表征该区植物区系的古老残遗性、特有性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植被组成特点,能表现出植物的演化阶段与过程;单(寡)种属同植物区系中所有属的生长型组成比例与生活型谱间存在差异,但也具有一些相同的组成变化规律;植物区系属的分布区类型以热带成分为主,而单(寡)种属以温带成分为主。单(寡)种属以中国特有属、东亚特有属和热带亚洲特有属占优势。  相似文献   

12.
运用植物地理学方法,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及相关文献资料,对辽宁努鲁儿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组成和地理成分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共有维管植物97科412属1 006种,其中被子植物在科、属和种的水平上分别占到区域植物总数的866%、95.3%和95.5%,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在科的水平上,寡种科和中型科优势明显,占总科的73.2%;在属、种的水平上,含20种以上的较大型科所含的属和种数分别占总数的51.3%和56.2%,在植物区系组成中具有明显的主导地位。种科比(种/科)指标能较好地反映植物区系的分化强度,该保护区种科比为10.37,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分化强度高,说明该区特有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对植物多样性具有重要影响。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多样,以明显的温带性质为主,其属数占总属数的80.29%,同时与热带植物区系也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其属数占总属数的19.71%。世界分布属占有较高比例(13.53%),远高于全国该类型所占比例的3.34%,由此表明该植物区系及地理成分具有高度的过渡性。   相似文献   

13.
贵州梵净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药用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梵净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共分布药用种子植物110科298属622种。科、属分布区类型分析结果表明:110科可划分为9个分布区类型和8个变型,其中热带性质的科占52.81%;温带性质的科占42.7%;中国特有分布科占4.49%。东亚特有科5科,占中国东亚特有科的27.8%。298属划分为13个分布区类型和变型。热带分布属共99属,占总属数的36.94%,其中泛热带分布41属,占总属数的15.3%,占热带属的41.41%(除世界分布);温带分布属159属,占总属数59.33%,东亚分布及其变型有42属,占该区总属数的15.67%,占温带分布属的26.42%;中国特有属10属,占总属数3.73%。该区区系成分较复杂,与其他植物区系联系较广泛,植物区系起源古老,古老区系成分较多。  相似文献   

14.
茅荆坝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茅荆坝自然保护区内共有种子植物98科、408属、901种(含种下等级,下同).区系组成中优势科有13科(含20种以上),226属,578种;优势属(含10种以上)有8属,133种;单属科仅5科,占保护区总科数的5.1%;区域单属科较多,总计47科,占保护区总科数的48.0%;单种属11属,占保护区总属数的2.7%.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统计中,北温带成分157属,406种,占保护区总属数(世界分布除外,下同)的44.9%,总种数的57.5%;热带成分共有63属,92种,占保护区总属数的18.0%,总种数的13.0%,表明该植物区系具有显著的温带性质.  相似文献   

15.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草本植物区系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西双版纳地区热带雨林20 hm2监测样地林下草本的调查,研究草本植物区系组成.在样地中共记录有草本种子植物23科44属61种(包括变种和亚种),其中,以姜科(15种)、天南星科(8种)、禾本科(5种)和荨麻科(5种)为优势科.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中以泛热带分布科最多,达15个,占总科数的78.95%.属的分布区类型中,以热带分布属为最多,共计39个,占总属数的92.86%.在热带分布属中又以热带亚洲分布属为最多,达15个,占总属数的35.71%;其次为泛热带分布属,共计有8个,占总属数的19.05%.种的分布类型中,各类热带分布的种最多,占总种数的66.67%,其中又以热带亚洲种数占优势.分布区类型的分析表明了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林下草本植物区系具有热带亚洲植物区系的特点,属马来西亚植物区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6.
在野外调查、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区系特征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该保护区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保护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资源丰富,包含33科88属178种,优势科内属种分化程度较高,6个大型科内属数、种数分别占总属数和总种数的46.59%和53.93%,但属的组成以单种属和寡种属为主,属内分化程度不高。保护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呈明显热带性质,热带性科、属、种的比例分别为100%、88.46%、74.42%,在科、属水平上以泛热带分布、热带亚洲分布为主;在种水平上,热带东南亚至印度—马来,太平洋诸岛分布型优势性明显。保护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有16种中国特有分布型种,种级水平特有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医巫闾山植物区系组成及与其他山地间大尺度植物类群的相互关系及分布格局。【方法】以位于辽西走廊低山丘陵区的医巫闾山植物区系为研究对象,基于植物地理学理论和外业调查,采用植物区系谱、主成分分析、排序及最小生成树、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医巫闾山植物区系组成,并分析了医巫闾山与其他山地植物区系属的分布格局及相似关系。【结果】(1)医巫闾山有野生维管植物105科374属804种,其中蕨类植物10科12属21种,裸子植物3科5属7种,被子植物92科357属776种。优势科属现象明显,单种属和少种属所占比例较大,表现出一定的古老残遗性。(2)种子植物属的地理成分主要以温带成分为主,占总属数的78.83%,其次为热带成分,占19.22%,温带成分以北温带分布和旧世界温带分布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温带分布总属数的52.07%和17.36%。(3)对医巫闾山等20个山地植物区系的主成分分析表明,前3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87.2%,纬度与14个植物区系成分中的13个均呈显著相关,14个植物区系成分与经度的相关性弱于其与纬度的相关性。主成分排序和最小生成树均将20个山地区系分为4个组别,聚类分析基本上与主成分分析结果一致,即医巫闾山与东灵山、雾灵山、努鲁儿虎山等山地植物区系相似关系最为密切。【结论】医巫闾山野生维管植物种类丰富多样,辽东半岛植物区系可划归为华北植物区系,纬度是影响医巫闾山山地植物区系分布格局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8.
马成亮  宋桂全 《安徽农业科学》2012,(18):9577-9579,9581
庙岛群岛有种子植物81科288属504种,发现2新变种,2属、19种为山东省新记录。以属的分析为主,结合种的分析,认为该地区种子植物区系为温带性质。该地区温带分布型属占总属数的56.6%,热带分布型属占总属数的33.2%,缺乏典型的热带科属。庙岛群岛南北植物交汇,具有复杂区系成分,优势现象明显,且拥有较多的滨海植物。该地区特有现象不明显,共有中国特有属3个,无地区特有属。庙岛群岛种子植物区系与邻近地区研究表明,在属级水平上,庙岛群岛种子植物区系与河北、辽宁的相似性较高,与安徽、江苏和北京的相似性依次递减。Raunkiaer生活型组成大小依次为地面芽植物(27.4%)高位芽植物(25.8%)1年生植物(25.0%)隐芽植物(19.3%)地上芽植物(2.6%)。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海南石灰岩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组成、性质等基本特征.【方法】野外实地调查、标本采集与鉴定,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和结论】海南石灰岩地区现共记录种子植物1 176种58变种1变型,隶属于142科645属,其中裸子植物5科5属7种,被子植物137科640属1 169种58变种1变型.具有明显的热带性质,以热带、亚热带成分尤其是热带亚洲成分为主,热带、亚热带成分分别占总科数和总属数的73.24%和87.75%;温带成分在海南石灰岩地区得到一定的发展,温带性质科占总科数的11.97%,属占总属数的7.29%.该地区物种丰富,以占不到全岛2%的面积,分布高达27.26%的种类,但属内种类较为贫乏,以单种科和寡种科为主,共计113科,占总科数的79.58%;中国特有属有2属.  相似文献   

20.
云南思茅翠云石灰岩山地区森林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思茅翠云石灰岩地区森林是一种热带北缘森林类型,群落面积462.07 km2. 经野外详细的采集调查,共有维管束植物133科248属348种,其中种子植物107科240属340种、亚种和变种。森林群落为原生性状和次生性状两种类型构成。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组成是:热带、主产热带或主产亚热带的科占总数的71.0%,热带分布属占总属数的72.5%,其中,16.7%为热带亚洲分布属,分布区类型组成表明,该植物区系属于热带边沿性质,是热带亚洲区系的一部分。由于该区地理位置特殊,是许多热带植物的分布北界,同时又是几种热带和亚热带植物成分的交汇地带,使翠云石灰岩森林植物区系带有热带边沿性质和几种地理成分交汇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