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协优9308单秀稻连片单产超11t/hm2的调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优9308是中国水稻研究所育成的超级杂交水稻组合,诸暨市自2000年引进推广以来,每年种植面积均在700hm2左右.协优9308表现为植株高,株型紧凑;穗大粒多,根系发达;但分蘖力较弱,如技术不到位往往引起退化;虽茎秆抗倒性较强,但由于植株高,倒伏风险较大;叶片颜色较深,易遭虫害.为探索超级稻超高产栽培的技术,从2000年开始,在诸暨市三都镇等地建立10 hm2协优9308超高产示范方,经验收,示范方连续两年平均单产超过11t/hm2,初步形成了协优9308连片单产超过11t/hm2的集成技术.  相似文献   

2.
超级稻生产集成技术示范及其效应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农业部跨越计划中国超级稻试验示范项目的“超级稻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课题于1999年开始实施 ,当年研究超级稻生产技术集成 ,2000年和2001年在研究技术集成的同时 ,开展多点、不同季节的技术示范。通过多学科的协作攻关 ,提出了适合超级稻协优9308的集成技术。集成技术具有科学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使超级稻生产技术在示范中获得成功 ,并在生产中推广应用。一、超级稻生产集成技术体现了科学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与普通的水稻品种和组合不同 ,超级稻协优9308等组合植株高 ,生长量大 ,穗大粒多。超级稻的特性需要相应…  相似文献   

3.
·专题与综述·水稻耐热性研究进展……………………………………(1)推广超级稻提高粮食生产水平………………………(2)我国杂交粳稻的发展及其技术策略……………………(2)我国杂交水稻种子出口贸易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2)超级杂交稻先锋组合两优培九的示范与推广概述……(3)中国水稻品种推广趋向分析……………………………(3)中国籼稻生产区域分析…………………………………(3)长江流域杂交早稻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4)大力推广超级稻确保海南粮食安全……………………(4)野生稻高产QTL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进展……………  相似文献   

4.
“超级稻协优9308的选育、超高产生理基础研究及生产集成技术的示范与推广”是中国水稻研究所程式华博士等人经15年的艰苦奋斗完成的,这是中国水稻研究所继1999年后又一次荣获国家级奖励,也是本次获国家级奖励的两个超级稻品种之一,标志着中国水稻研究所在科技创新能力上实现了质的跨越,超级稻研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5.
2002年12月28日 ,由浙江省科技厅组织 ,邀请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院长谢华安研究员、浙江大学夏英武教授等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 ,对中国水稻研究所主持完成的“超级稻协优9308的选育、超高产生理基础研究及生产集成技术的示范与推广”成果进行了鉴定。“超级稻协优9308的选育、超高产生理基础研究及生产集成技术的示范与推广”成果利用籼粳中间型亲本、形态指数和籼粳特异分子标记检测等 ,育成籼粳亚种间优质三系超级稻组合协优9308;提出了以单茎 (蘖)生物产量优势为基础 ,茎蘖顶端优势、粒间顶端优势和根系顶端优势为中心…  相似文献   

6.
·综述概论· 人参光生理研究进展……………、,………·。……·。··—………。…………。…··。··。……·,·。··杨世海等 1(2) 西洋参引种栽培研究的现状与展望……·。……·、…………………··。…·。…·。…………·。…··刘铁成 1() 论人参积压的重要出路之一在于扩大应用··。·。。……··*。,…………。。··。··。··。…。…………。宋承吉等2(2) 人参中微量成分的研究进展…………·、………··。…………………………··。……。”、……鲁 歧等2(7) 人参化学成分资源精加工及利用………·,。。,·。…  相似文献   

7.
超级杂交稻的生育特性及经济性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5个超级杂交稻组合和汕优63为供试材料,设计从4月20日到6月20日的7个播期,研究超级杂交稻组合的生育特性和经济性状。结果表明,两优培九、P88S/0293、协优9308、协优9320的生育期显著长于汕优63,适宜作一季稻栽培;国稻1号的生育期与汕优63相近,可作一季稻或双季晚稻栽培;两优培九、P88S/0293、国稻1号表现较强的感温性,协优9308和协优9320还表现一定的感光性,协优9320和协优9308的基本营养生长期较长,国稻1号较短;超级杂交稻组合具有明显的穗重优势,表现穗大粒多;协优9308和协优9320具有较高的生物学产量;在适宜条件下,5个超级杂交稻组合的产量优势明显;产量≥10.5 t/hm2的平均穗粒结构是:有效穗222.93万/hm2,每穗总粒数216.15粒,结实率83.75%,千粒重27.42 g。  相似文献   

8.
《中国稻米》2004,(6):49-50
·发展对策·综述·论水稻生产在我国南方经济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中的不可替代作用……………………………………………………………………………凌启鸿 (1 -5)世界稻米加工业发展趋势与我国未来十年的发展战略………………姚惠源 (1 -9)温光因子对稻米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张国发丁艳锋 (1 -11)新时期指引我国稻米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庞乾林等 (2 -5)中国特别是福建的超级稻研究进展…………………………………谢华安 (2 -7)土壤有毒重金属镉毒害及镉低积累型水稻筛选与改良……………胡培松 (2 -10)提…  相似文献   

9.
总 类期(页) _ , 花生蛋白的提取和开发利用··……··………………_··………………··…………”l(15) 河南花生的发展和增产途径……-.。…………………………………………………·2(2 1) 花生丰欠与积温降雨关系浅议………………………………………………………3(2t4) 国内外花生壳研究利用概况誓………………………………………………………·3(28) 关于大花生传入山东的考证·:…………………·……………………………………3(36) 耕作栽培 、 、山区花生优化栽培措施的数学模型及解析…………··……………………………·l(9)稻…  相似文献   

10.
后期功能型超级杂交稻的概念及生物学意义   总被引:69,自引:8,他引:69  
 在借鉴国际水稻研究所新株型育种经验基础上,我国于1996年开始实施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采取的技术路线是理想株型塑造与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至2005年的目标产量是在百亩(6.67 hm2)规模下单季稻达到12 t/hm2(800 kg/667 m2)。介绍了国外水稻超高产育种和国内超级稻育种的基本情况,着重介绍了由中国水稻研究所育成的超级杂交稻组合“协优9308”。该组合表现出高产与优良株型的完美结合,生育后期青秆黄熟,结实率高,籽粒饱满。2000年在浙江新昌验收百亩片平均产量达到11 837 kg/hm2,最高产田块产量达到12 282 kg/hm2。以“协优9308”为例,提出了“后期功能型”超级杂交稻的概念和生理特征,并对今后的超级杂交稻育种策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为了分离鉴定qRL4,以超级稻协优9308衍生重组自交系与轮回亲本中恢9308(R9308)回交多代的高代回交群体为材料,利用琼脂无土栽培技术,开展水稻根长QTL qRL4的分离鉴定研究,最后将qRL4定位在第4染色体分子标记RM5687与InDel49间624.6kb范围内。此基因的定位与分离鉴定将有助于水稻根长相关遗传机理的研究,为探究在基因水平上的水稻根系形态建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超级杂交稻协优9308生理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5  
观察比较了超级杂交稻协优9308和高产杂交稻协优63的生理特性。与高产杂交稻协优63相比,超级杂交稻协优9308表现出两个明显的顶端优势,即营养生长期间的“茎蘖顶端优势”和灌浆成熟期间的“粒间顶端优势”。认为这两优势是协优9308超高产的生理特性和基础,据此提出以单茎(蘖)物质生产优势为基础,以“两个顶端优势”为中心的超级杂交稻协优9308的“生理模型”,即(1) 协优9308 干物质生产能力高,全生育期单株干物质生产量达120 g;抽穗后仍具有较高生产力,此间生物产量占总生物产量的40%。(2) 营养生长期“茎蘖顶端优势”显著,有效分蘖终止期较早,出现在移栽后2周左右,幼穗发育整齐,成穗率>65 %。(3) 灌浆成熟期“粒间顶端优势”显著,优势粒灌浆势高,齐穗后第2周便达到灌浆势的峰值,此后仍保持一定的灌浆能力;劣势粒灌浆进程比优势粒滞后,在临近成熟时,仍未出现灌浆势峰值;支撑劣势粒灌浆势不减的生理机制是:根系衰老迟缓,花后物质运转势较高,功能叶衰老迟缓。这一超级杂交稻“生理模型”的经济产量指标是11~12 t/hm2。  相似文献   

13.
臼产总论北方棉花生产技术座谈会纪要(初稿)······……1(1)试论湖北棉区棉花生产现代化建设问题 ‘’‘’‘’“‘’““’‘二’‘·…‘··…‘···········,··…康麟书i(4)对新疆发展长绒棉生产的认识和建议……朱文金1(29)论实现棉花增产的关键措施 ·······················……湖北省新洲县农业局2(6)1980年科学植棉集锦·········……汪若海郑玉生3(3)从山东棉花大丰收看科学技术的作用……秦杰4(1) 耕作与栽培两熟连作棉花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二‘··…‘··…  相似文献   

14.
协优9308单季稻连片单产超11t/hm~2的调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优9308是中国水稻研究所育成的超级杂交水稻组合 ,诸暨市自2000年引进推广以来 ,每年种植面积均在700hm2 左右。协优9308表现为植株高 ,株型紧凑 ;穗大粒多 ,根系发达 ;但分蘖力较弱 ,如技术不到位往往引起退化 ;虽茎秆抗倒性较强 ,但由于植株高 ,倒伏风险较大 ;叶片颜色较深 ,易遭虫害。为探索超级稻超高产栽培的技术 ,从2000年开始 ,在诸暨市三都镇等地建立10hm2协优9308超高产示范方 ,经验收 ,示范方连续两年平均单产超过11t/hm2,初步形成了协优9308连片单产超过11t/hm2 的集成技术…  相似文献   

15.
$lP玉米叶夹角性状配合力的研究—…………………………………………………·苏书文 白来林 郭新林(1)山东省玉米育种成绩斐然………………………………………………………………………………刘治先(5)玉米根系抗垂直拉力的双列分析—……………………………………·许明学 冯芬芬 董海合 壬 枚(8)夏玉米亩产吨粮的理论与实践—………………·王忠孝 王庆成 牛玉贞 张 军 徐庆章 高学曾(10)春玉米大面积亩产吨粮的产量构成因素浅析—………………………………·饶春宫 王友德 田栓才(13)山西省玉米地膜覆盖栽培区划与效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新昌地处浙江东部 ,曹娥江上游 ,为山区县。在20世纪80年代 ,水田以连作稻占绝对优势 ,年播种面积近2万hm2。近年来随着市场开放 ,社会经济的发展 ,稻田种植结构调整 ,连作稻播种面积已下降到300hm2左右 ,单季中晚稻占主导地位。水稻种植制度的更替 ,为种植业结构调整优化提供了机遇 ,但也对提高土地生产率提出了挑战。它迫切需要少种高产多收高效安全的水稻生产新技术。当前超级稻协优9308的育成及其配套技术的形成为实现单季稻高产提供了生产技术。开展超级稻高产集成技术示范 ,对于推动超级稻的生产应用 ,提高稻田生产…  相似文献   

17.
总类以茶促农,茶茂粮丰-望城县格塘 公社发展茶叶生产的调查…(1一29)把茶叶质量抓上去·····,·····一(1一32)努力提高茶叶品质·······1·,··……(1一34)科学种茶几个问题的商榷····一(1一35)试论茶叶生产现代化·········……(2一9)落实茶园面积,促进茶叶生产4二(2一67)我省“提高茶叶品质学术讨论 会”收到生产实效..····.’..,二(2一72)满足市场需要,为四化积累资金 —改进提高湖南茶叶质 量问题的商榷·····,……(3一21)从实际出发,搞好茶园普查 —兼介绍新化县茶园普 查经验·········…  相似文献   

18.
总论我国植区拚作制度改革的建议..一中国棉花学会i(1)践推海地区杭花耕作秘度改革的探讨 .….~’··……”“·“·····……”·…”刘昌新等1(8)从生态平衡观点搞好棉田建设·····”·~施存偏等1(17)没谈山东楠花持续增产的几个问题··一郑守龙等2(1)河北省棉花生产的新突破 ‘”···········……“二河北省棉花生产办公室2(4) 耕作与栽培发展树食省麦棉套种的意见”·“·”··、卜·一李庆1(5)林花大窦间作大有可为·············”···……王幼辉1(8)试论荆州地区棉田布局的改革“·······……  相似文献   

19.
总 类 期(页)山东省花生生产发展浅析………………··‘……………………………··印………… l( 12)出口花生的加工检验…’··”’……··,…………………………………………………1( 15)国内报刊花生文摘(一)·、·、、…·、…。…………··、…………………………………·二( 38)浅谈花生系列制品加工…………………………·,…………………………………·二(35)囚HI厂刊化上义恫\一)”’””““””“’”“””“’””””“”“”’””’””…’··’…·’…·”“”·’……………·2(36)囚w了匹刊化土义恫上一)·“”…  相似文献   

20.
超级稻壮秧的增产效应与培育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壮秧是高产的基础 ,自古以来就有“秧好一半稻”之说 ,壮秧的重要性可想而知。超级稻育秧要求秧苗矮壮 ,单株秧苗白根多 ,根系旺 ,绿叶多 ,无病虫害 ,分蘖在4个左右 ,无弱苗 ,秧龄不超过30天 ,移栽到大田后返青、分蘖快 ,成穗率高 ,能为超高产创造良好的源基础。一、壮秧的增产效益与多效唑的壮秧效应1.壮秧的增产效应试验表明 ,超级稻协优9308秧苗所带分蘖数对其产量有很大的影响 (表1)。不带分蘖的秧苗 (单茎蘖 )移栽到大田里单丛平均成穗仅9.2个 ,每m2收获籽粒产量为493g。随着秧苗带蘖数的增加 ,移栽到大田里单丛平均成穗数和每m2收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