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统计1996~2016年乌兰县气温、降水等气象资料得出,年平均降水量为211.0mm。雨季时间为50d,非雨季时间为218d;年平均气温为4.2℃,夏季和秋季短暂、冬季漫长;平均相对湿度为41.8%,湿润天数为106d;平均风速为2.2m/s,年内风速相对较大时段所占的比例为24%;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每10a分别增加45.281mm、0.299℃、0.609℃;年相对湿度、年日照时数、年总辐射、年平均气压、年平均风速每10a分别减少0.785%、24.891h、25.074MJ·m-2、0.125hpa、0.261m·s-1。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除草剂对肇东苜蓿耐药性的影响,筛选出对苜蓿无药害的除草剂品种和使用方法。方法:通过小区试验,在苜蓿分枝期,对各除草剂处理苗情和草情进行观察记录。结果:对苜蓿无药害的药剂处理有75%阔叶散播后苗前喷雾、5%金普施特苗后2~4叶期喷雾、4%金豆苗后2~4叶期喷雾、10%利收苗后2~4叶期喷雾。结论:苜蓿无药害的除草剂品种和使用方法,推荐5%金普施特播后苗前和苗后2~4叶期喷雾。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为揭示多效唑对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生长和碳氮代谢的影响,设置了自然光照(光通量密度为200μmol·m-2·s-1)和弱光(光通量密度为40μmol·m-2·s-1),喷施200 mg·L-1多效唑与不喷施的双因素试验,并测定了高羊茅形态、碳氮代谢相关指标。结果表明:高羊茅在弱光下,其株高、叶宽、分蘖数和生物量显著下降(P<0.05),淀粉、还原糖、铵态氮、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及碳氮比均降低。此外,多效唑处理能增强碳氮代谢水平,使弱光下碳氮比、谷氨酰胺合成酶和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分别提高了13.98%,17.38%和69.09%,最终使株高降低、分蘖增加。综上,多效唑处理能增强高羊茅耐弱光的能力,平衡其碳氮代谢,从而使其维持在一个良好的生长状态。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甘蔗(Saccharum of ficinarum)叶梢青贮饲料品质,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化设计,研究了纤维素酶(2 g·kg~(-1))、NaCl(0.5%)、尿素(0.6%)、复合微生物(2 mL·kg~(-1))、甲酸(0.6%)以及玉米(Zea mays)秸秆+米糠混合物(10%+10%)等6种添加物对青贮甘蔗叶梢饲料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蔗叶梢直接青贮品质稍差;添加2mL·kg~(-1)复合微生物对甘蔗叶梢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0.6%甲酸、2 g·kg~(-1)纤维素酶和0.5%NaCl提高了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0.6%尿素和10%玉米秸秆+10%米糠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效果最好。6种添加物对甘蔗叶梢青贮发酵效果的影响依次为:0.6%尿素10%玉米秸秆+10%米糠0.6%甲酸0.5%NaCl2 g·kg~(-1)纤维素酶2 mL·kg~(-1)EM。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内蒙古辉河保护区的草甸草原、温性草原、低地草甸3种草地类型为例,连续3个月测量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光照强度、空气颗粒物、空气负氧离子浓度等指标,同时计算气候舒适度,来研究影响草原康养功能的关键环境因子。结果表明: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和光照强度等草原环境小气候适宜人类活动。各草地类型气候舒适度指数均在4.55以下,达到“很舒适”等级。空气负氧离子高低顺序为:低地草甸(1 770个·cm-3)>温性草原(1 731个·cm-3)>温性草甸草原(1 283个·cm-3)>樟子松森林(1 108个·cm-3)>城市道路(560个·cm-3),草原环境的PM2.5日均值为10.6μm·m-3,PM10的日均值为14.8μm·m-3,均达到国家I级标准水平,适宜进行草原康养活动。综上,本研究认为草原不仅具有康养功能,而且效果显著,其中低地草甸的康养效果最好,其次为温性草原...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复合植物提取物对奶牛产奶量、乳成分、体细胞数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选择月龄(25~27月龄)、胎次(1胎)、泌乳天数相近且健康的泌乳高峰期荷斯坦牛230头,其中高产牛(日产奶量34.00±2.50kg)140头,中产牛(日产奶量27.01±2.38kg)90头。高产牛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70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1g/(头·d)复合植物提取物;中产牛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5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1g/(头·d)复合植物提取物,预试期3d,正试期30d。结果表明:(1)日粮添加复合植物提取物后,中产牛日产奶量提高1.95%(P>0.05),高产牛提高3.42%(P>0.05)。(2)复合植物提取物对中产牛、高产牛的乳脂率、乳蛋白率、脂蛋比、体细胞数及尿素氮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3)日粮添加复合植物提取物,中产牛经济效益增加1.56元/(头·d),高产牛增加3.66元/(头·d)。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添加1g/(头·d)复合植物提取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奶牛产奶量和经济效益,但对乳成分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短期内有机肥不同施用量对退化高寒草甸土壤团聚体的影响,以黄河源区退化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有机肥施用量0 kg·m-2(CK),0.15 kg·m-2(M1),0.45 kg·m-2(M2),0.75 kg·m-2(M3),1.05 kg·m-2(M4),1.35 kg·m-2(M5)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规律,为探讨青藏高原退化高寒草甸恢复过程中有机肥的最适施肥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土壤团聚体的几何平均直径(Geometric mean diameter, GMD)、平均重量直径(Mean weight diameter, MWD)呈现减少-增加-减少的趋势,在有机肥施用量为0.75 kg·m-2(M3)时达到最大值。阴坡样地MWD和GMD高于相同处理的阳坡样地。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随着有机肥的施加呈现增长趋势,适量施用有机肥能够增加土壤大团聚体有机碳的含量。阴坡和阳坡不同施肥处理下>0.25 m...  相似文献   

8.
阿哈水库底泥的重金属潜在危害程度为中等,其中以Cd的贡献最大。以阿哈水库疏浚底泥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70%的底泥与珍珠岩、木屑、蘑菇渣和茶园土组成的基质对种植的三叶草、黑麦草和孔雀草生长情况的影响及Cd在植株内的富集特征。结果表明:1)配制的底泥基质有机质的含量范围为78.30~95.31 g·kg-1,速效氮为109.33~124.45 mg·kg-1,速效磷为17.20~24.70 mg·kg-1,速效钾为178.12~206.46 mg·kg-1,pH为7.62~7.71,总孔隙度为42%~75%,电导率(EC)为1.47~1.62 ms·cm-1,Cd为0.88~1.12 mg·kg-1,满足CJ/T 340-2011的要求,同时,由于木屑、蘑菇渣的养分含量高于珍珠岩和茶园土,所以木屑、蘑菇渣所占比重较大的T_5(70%底泥+10%珍珠岩+10%木屑+10%蘑菇渣)、T_3(70%底泥+15%珍珠岩+10%蘑菇渣+5%茶园土)和T_4(70%底泥+15%珍珠岩+10%木屑+5%茶园土)养分含量大于T_2(70%底泥+30%珍珠岩)和T_1(70%底泥+30%茶园土),此外,调节孔隙度能力为珍珠岩>木屑>蘑菇渣>茶园土,经调节后,孔隙度较大的为T_2、T_5、T_3和T_4,所以,T_5为本次试验理化性质最优基质。2)种植的三叶草、黑麦草和孔雀草的鲜重分别为127.63、37.51、61.02 g·盆-1,干重为15.37、4.62、9.91 g·盆-1,三叶草长势最好,其次是孔雀草。3)三叶草、黑麦草和孔雀草地上部分Cd的含量分别为0.10~0.14 mg·kg-1、0.21~0.31 mg·kg-1和0.93~1.22 mg·kg-1,地下部分Cd的含量分别为0.04~0.15 mg·kg-1、4.32~4.98 mg·kg-1和0.40~0.93 mg·kg-1,除黑麦草地下部分的Cd含量超过一般植物正常Cd含量0.2~3.0 mg·kg-1外,三叶草和孔雀草植株Cd含量均在正常范围内,同时,孔雀草的Cd累积量为7.46~12.60μg·盆-1,远大于三叶草和黑麦草的1.03~2.24μg·盆-1、2.73~3.72μg·盆-1。4)黑麦草地下部分的Cd富集系数为3.96~5.01,孔雀草地上和地下部分的Cd富集系数分别为0.93~1.11和0.37~1.06,而黑麦草地上部分和三叶草的Cd富集系数均小于0.31,且三叶草、黑麦草和孔雀草的Cd转移系数为0.67~3.23、0.05~0.07、1.00~2.52,可见,黑麦草为Cd根富集植物,孔雀草和三叶草是Cd地上部富集植物。综上,可以利用阿哈水库底泥制成基质种植三叶草、黑麦草和孔雀草,同时可利用其去除部分底泥中重金属,为阿哈水库及类似的喀斯特山区湖泊污染整治工程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
刘文  莫兴国  刘苏峡 《草地学报》2022,30(2):446-455
草地地上生物量(Aboveground biomass, AGB)的估算有助于理论载畜量的确定。基于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ANNs),利用遥感植被指数和气候变量与AGB观测值构建函数关系,进行了青藏高原草地AGB的模拟,并基于岭回归分析了每个气候因子对AGB变化的影响强弱。结果表明,在训练期(测试期),ANNs的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的R2为0.92(0.88),RMSE为18.48(23.62)g·m-2。草地类型从草丛到草甸再到草原,AGB依次减少。AGB随海拔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少。海拔3 400~3 800 m的区域AGB最高。ANNs与5个机理模型对比,发现ANNs模拟值偏低和偏高的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1%和10%,主要原因是训练资料的均值与相应地区中机理模型模拟值的偏差所致。影响因子按重要性从高到低的排序分别为大气CO2浓度、饱和水汽压差、前一年降雨量、平均风速和平均气温。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干旱半干旱区沙芦草(Agropyron mongolicum)种子生产适宜的行距和播量配比,本试验采用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分别设4个行距水平(20,30,40,50 cm)和4个播量水平(10,15,20,25 kg·hm-2),研究了不同行距和播量配比对沙芦草种子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行距对沙芦草实际种子产量和理论种子产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播量对沙芦草实际种子产量有显著影响(P<0.05),行距和播量对沙芦草实际种子产量有极显著的正交互作用(P<0.01)。通径分析表明,小穗数、小花数、种子数、穗长和生殖枝数对种子产量的影响具有直接作用,对种子产量贡献最大的是生殖枝数;回归寻优模型分析得出,当行距为20 cm,播量为15 kg·hm-2时实际种子产量最高。因此,在宁夏中部干旱区沙芦草种子生产中建议种植密度应为行距为20 cm,播量为15 kg·hm-2最佳。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沟垄集雨下青贮玉米叶片酶活性与水氮利用效率对种植密度和施氮量的响应,于2019和2020年在甘肃环县开展田间试验,设置4个种植密度(D1:6.0万株·hm-2;D2:7.5万株·hm-2;D3:9.0万株·hm-2;D4:10.5万株·hm-2)和4个施氮水平(N0:0 kg·hm-2;N1:120 kg·hm-2;N2:240 kg·hm-2;N3:360 kg·hm-2)。结果表明:1)在吐丝期和灌浆期,硝酸还原酶(nitrate reductase,NR)、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降低,N2、N3...  相似文献   

12.
优化金环胡蜂蜂房总黄酮(Vespa mandarinia nidus total flavonoids,VMNTF)的提取工艺,并分析其抗氧化性,为VMNTF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VMNTF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通过L9(34)试验优化VMNTF提取工艺条件,同时测定VMNTF对Fe3+还原能力、羟基自由基(·OH)、1,1-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VMNTF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5%、超声温度60℃、液料比60:1(m L/g)、超声时间70 min、纤维素酶用量2%,在此条件下VMNTF平均提取量为20.132 mg·g-1;VMNTF质量浓度为0.0644 mg·m L-1时,使Fe3+还原产生的吸光值为1.262,对·OH和DPPH·的清除率分别为94.46%和95.02%,并且Fe3+还原能力、清除·OH和DPPH·能力均强于阳性对照维生素C。VMNTF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是一种...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二氯喹啉酸、苄嘧磺隆2种除草剂在燕麦(Avena sativa)田土壤中的残留降解特性,2016年4月分别以二氯喹啉酸推荐剂量225 g a.i.·hm~(-2)、1.5倍推荐剂量337.5 g a.i.·hm~(-2),苄嘧磺隆推荐剂量34 g a.i.·hm~(-2)、1.5倍推荐剂量51 g a.i.·hm~(-2)于燕麦3–4叶期喷施,探究2种除草剂在燕麦田土壤中0~60 d的自然降解情况。残留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结果表明,两种除草剂的降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二氯喹啉酸在燕麦田土壤中的半衰期为23.6~26.7 d,苄嘧磺隆半衰期为17.9~20.1 d,均为易降解农药。该方法下,土壤添加水平为0.05、0.5和1.0 mg·kg~(-1)时,二氯喹啉酸和苄嘧磺隆的回收率分别为85.63%~89.27%和80.26%~91.61%,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17%~6.33%和3.28%~6.52%。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探讨沙冬青种子总黄酮的提取纯化、急性毒性和抗氧化活性等特性。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纯化沙冬青种子总黄酮,用AlCl_3-CH_4O显色法进行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含量测定;对纯化后沙冬青种子总黄酮进行急性毒性试验;采用体外Fenton体系产生羟基自由基(·OH)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产生超氧自由基(O^-_2),检测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OH和O^-_2的清除作用;测定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衰老小鼠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的精密度(RSD=0.78%)、重复性(RSD=0.52%)、稳定性(RSD=0.65%)、回收率(99.140%)均在误差范围内,提取纯化后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含量达86.780%。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属于无毒化合物,并对·OH和O^-_2具有良好的清除能力,在总黄酮作用剂量为1 250μg/mL时,对·OH和O^-_2的清除率分别达96.45%和50.39%。与衰老模型组小鼠相比,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可极显著提高小鼠血清SOD活力(P<0.01),其中,在150 mg/(kg·d)总黄酮剂量组,小鼠血清SOD活力高达102.42 U/mL。此外,与衰老模型组小鼠相比,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可极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MDA含量(P<0.01),以150 mg/(kg·d)总黄酮剂量组降低效果最明显。上述结果提示,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具有良好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抗氧化活性,从而有效改善和提高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15.
适当进行施肥和灌溉是提高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人工草场生产力、促进恢复的重要措施,建立施氮混播平台和水氮耦合平台,系统分析不同建植模式、不同施氮水平和不同补水条件对草地群落结构功能的影响机制,进而进一步探讨人工草地管理方式的转变对土壤氮素的综合影响,以期为呼伦贝尔地区人工草地种植模式的建立和高效环保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试验在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试验站进行,选取紫花苜蓿、无芒雀麦两种多年生牧草品种,设置紫花苜蓿单播、无芒雀麦单播、紫花苜蓿无芒雀麦1:1混播3个处理。设置不施氮(NO:0kg N·hm-2·yr-1)、低氮(N1:75kg N·hm-2·yr-1)和高氮(N2:150kgN·hm-2·yr-1) 3个处理水平,补水(不补水,旱季补水16%),共72个试验小区,按时间为节点,共11次分别取土壤0~10cm、10~20cm土层深度,测定土壤全氮、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呼伦贝尔地区建植人工草地时,建议采取紫花苜蓿+无芒雀麦的混播模...  相似文献   

16.
十种荒漠植物种子萌发对温度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度是影响植物种子萌发和出苗最重要的环境因子之一,研究植物种子萌发对温度的响应,对确定物种的适宜播种时期和预测田间出苗率等有着重要的意义。以10种荒漠植物:沙冬青、白沙蒿、沙打旺、中间锦鸡儿、柠条锦鸡儿、无芒隐子草、梭梭、杨柴、花棒和霸王种子为材料,在5~40℃范围设置了8个温度条件,测定种子萌发的动态变化,通过积温模型分析了供试植物种子萌发的温度三基点:萌发的基础温度(Tb)、适宜温度(To)、最高温度(Tc)以及萌发的温度时间值(θ_T)。结果表明:在参试物种阈值中,To以无芒隐子草最高,为33.7℃,其次是沙冬青为28.3℃,其他物种在17.4~24.9℃;Tb以沙打旺最低,为0.3℃,其次是梭梭为1.9℃,其他物种介于6.7~15.0℃;Tc以梭梭最高,为45.3℃,其次是无芒隐子草为43.9℃、沙打旺43.3℃、沙冬青39.7℃,其余物种在25.0~34.2℃;梭梭萌发温度范围最大,为1.9~45.3℃,而霸王最小,为15.0~30.0℃。供试物种在亚适温条件下,种子萌发的温度时间值从小到大依次为:沙冬青(79℃·d)、梭梭(94℃·d)、白沙蒿(114℃·d)、杨柴(127℃·d)、霸王(132℃·d)、花棒(177℃·d)、沙打旺(184℃·d)、中间锦鸡儿(217℃·d)、柠条锦鸡儿(302℃·d)、无芒隐子草(334℃·d)。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探讨沙冬青种子总黄酮的提取纯化、急性毒性和抗氧化活性等特性。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纯化沙冬青种子总黄酮,用AlCl_3-CH_4O显色法进行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含量测定;对纯化后沙冬青种子总黄酮进行急性毒性试验;采用体外Fenton体系产生羟基自由基(·OH)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产生超氧自由基(O~-_2),检测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OH和O~-_2的清除作用;测定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衰老小鼠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的精密度(RSD=0.78%)、重复性(RSD=0.52%)、稳定性(RSD=0.65%)、回收率(99.140%)均在误差范围内,提取纯化后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含量达86.780%。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属于无毒化合物,并对·OH和O~-_2具有良好的清除能力,在总黄酮作用剂量为1 250μg/mL时,对·OH和O~-_2的清除率分别达96.45%和50.39%。与衰老模型组小鼠相比,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可极显著提高小鼠血清SOD活力(P0.01),其中,在150 mg/(kg·d)总黄酮剂量组,小鼠血清SOD活力高达102.42 U/mL。此外,与衰老模型组小鼠相比,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可极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MDA含量(P0.01),以150 mg/(kg·d)总黄酮剂量组降低效果最明显。上述结果提示,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具有良好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抗氧化活性,从而有效改善和提高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甘氨酸锰对产蛋后期蛋鸡盲肠微生物和产蛋性能的影响。选取体况良好、产蛋率接近的70周龄海兰褐蛋鸡72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基础饲粮不额外添加锰源(实测锰含量为21.77 mg·kg-1),试验组饲粮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20 mg·kg-1锰的一水硫酸锰以及40、80和120 mg·kg-1锰的甘氨酸锰(实测锰含量分别为144.46、57.84、96.97和135.59 mg·kg-1),试验期12周(70~82周龄)。结果表明,40 mg·kg-1锰的甘氨酸锰饲粮组蛋鸡77~82周龄产蛋率显著高于120 mg·kg-1锰的一水硫酸锰组和80 mg·kg-1锰的甘氨酸锰组(P<0.05),添加甘氨酸锰对70~82周龄产蛋率有增加的趋势(P=0.071),对70~82周龄其它产蛋性能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40 mg·kg-1甘氨酸锰饲粮组蛋鸡盲肠...  相似文献   

19.
松嫩平原土地盐碱化严重限制了当地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覆沙并在覆沙层种植作物是盐碱化土地的有效利用途径。为此在松嫩平原盐碱裸地上进行不同厚度覆沙(10、20、30、40 cm),并连续2年分别种植玉米(Zea mays)、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大麦(Hordeum vulgare)及苜蓿(Medicago sativa)(第2年补播),探究不同厚度覆沙4种作物的种植效果。结果表明,覆沙后第1年种植4种作物均能生长,但长势较弱,第2年长势较强。覆沙40 cm玉米产量为5621 kg·hm?2,是覆沙10 cm的3.27倍(P<0.05),但与覆沙20、30 cm差异不显著(P>0.05)。覆沙30 cm苜蓿的干草产量和根干重高于其他覆沙厚度,分别达8597和3367 kg·hm?2,且分别是覆沙10 cm的3.00倍(P<0.05)和1.29倍(P<0.05)。覆沙40 cm向日葵和大麦籽粒产量显著高于覆沙10 cm,分别提高33.4%和269.5%,而覆沙20、30 cm与覆沙10 cm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覆沙后种植玉米和苜蓿分别推荐覆沙20 cm以上和覆沙30 cm;种植向日葵和大麦推荐覆沙40 cm。研究结果表明,盐碱裸地上覆沙可成功种植作物。  相似文献   

20.
旨在探究异绿原酸C(ICAC)对乳腺炎及NF-κB炎性通路的抑制作用。本研究以脂多糖(LPS)分别刺激牛乳腺上皮细胞(MAC-T)和小鼠乳腺组织建立体外和体内炎性模型,采用MTT方法筛选ICAC处理MAC-T细胞的适宜浓度,ELISA检测炎性因子(IL-1β、IL-6和TNF-α)和炎性介导因子(COX-2和iNOS)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方法检测NF-κB信号通路关键蛋白(IκB和p65)的表达水平和磷酸化水平。结果发现:1)ICAC在20~100 mg·L-1的浓度下对MAC-T细胞没有显著的生长抑制作用(P>0.05);2)1 mg·L-1的LPS处理引起MAC-T细胞中IL-1β、IL-6的蛋白质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CAC处理(20、50、80 mg·L-1)极显著下调了MAC-T细胞中IL-1β、IL-6、TNF-α、COX-2和iNOS的表达量(P<0.01);3)小鼠腹腔注射的ICAC(60、80、100 mg·kg-1)均降低了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