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江西石城赣江源国家湿地公园野生脊椎动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江西石城赣江源国家湿地公园内野生脊椎动物资源状况。[方法]2015年12月至2016年10月,对江西石城赣江源国家湿地公园内野生脊椎动物进行了物种多样性调查。对该区野生脊椎动物资源现状及保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控制湿地开发规模和栖息地保护等保护野生动物的对策和措施。[结果]调查发现,野生脊椎动物205种,隶属32目69科,其中哺乳动物6目6科12种,鸟类17目38科116种,爬行动物2目8科21种,两栖动物2目6科13种,鱼类5目11科43种。该调查区域内有14种野生脊椎动物被列入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56种动物被列入江西省省级重点保护动物。[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江西石城赣江源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以及野生脊椎动物的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鸟类动物的种类及其用途。经查明,茂兰自然保护区药用鸟类有13目22科47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0种;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31种。并对所调查鸟类动物的医药用途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增减变化商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探讨了陕西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确定了3个筛选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原则:1)、极危、濒危、易危或接近受胁的物种;2)、中国特有且稀有的物种;3)、省内种群数量少或分布地区狭窄的物种.把符合某一原则的且还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物种筛选为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从当地分布的非鱼类脊椎动物中共筛选出73个物种拟作为陕西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包括16种兽类、45种鸟类、6种爬行类和6种两栖类动物,其中有45种是当前陕西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的物种.对比此当前名录,本文建议从中删除1种鸟类,并增加4种兽类、23种鸟类和1种两栖类到名录中.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合溪水库湿地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开展调查,发现脊椎动物211种,其中鱼类57种、两栖类15种、爬行类24种、鸟类82种、兽类33种;区域内重点保护动物21种,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5种、省重点保护物种16种。  相似文献   

5.
黄楮林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有针阔叶混交林、暖性针叶林、常绿阔叶林、竹林和灌丛等5个植被型,16个群系45个群丛。维管束植物236科751属1 660种,占福建省物种总数的35.3%;脊椎动物35目98科391种,占福建省物种总数的23.7%,其中鱼类有5目14科54种,占福建省淡水鱼类总种数的27.4%;两栖类2目7科30种,占福建省两栖类总种数的65.2%;爬行类2目12科70种,占福建省爬行类总种数的56.9%;鸟类18目56科193种,占福建省鸟类总种数的35.4%;兽类8目19科44种,占福建省陆栖兽类总种数的41.9%。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南方红豆杉等19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35种。在分析了闽清黄楮林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存在威胁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6.
弄清区域性物种组成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在《江西鱼类的研究》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参照最新的分类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成果,整理、修订江西省鱼类物种组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保护建议。经确认江西鱼类有12目30科107属251种,其中我国特有种有133种,受威胁物种20种,保护鱼类11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水生动物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水生动物2种,省重点保护动物7种),江西鱼类物种以鲤形目鲤科物种最多,其次是鲇形目鲿科物种。针对江西省鱼类资源现状,本研究还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7.
根据2000年以来的监测及2007—2009年对贺兰山脊椎动物综合考察结果,分析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贺兰山的分布状况.贺兰山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3种,包括30种鸟类和13种哺乳类;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8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5种,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2004)的有17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2010)的有37种;由于调查过程中没有发现可以确证的实体或痕迹,雪豹(Panthera uncia)、盘羊(Ovis ammon)、黄羊(Procapra gutturosa)、斑羚(Naemorhedus goral)在贺兰山的存在与否及分布范围有待以后的调查研究;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贺兰山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差异,主要以隼形目鹰科(16种)及隼科(7种)鸟类为主;山地草原带(1 400~1 600m)出现的重点保护动物数量最多,有31种,其次是山地疏林草原带(1 600~2 000m)和山地针叶林带(1 900~3 000m),分别有29种和16种,亚高山灌丛和草甸带(3 000~3 556m)出现的动物数最少,有11种.针对贺兰山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现状与分布格局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8.
完备的物种名录对于理解区域性鸟类多样性是比不可少的。该研究基于大量的文献记载,对江西鸟类物种名录进行了更新。本研究共记录江西鸟类21目74科246属536种,其中雀形目物种占48.7%,鸻形目物种占12.3%;濒危物种有50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1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72种。区系分析表明,江西鸟类区系以古北界成分为主(47.7%),分布型以东洋型为主;江西留鸟以东洋界为主。另外,该研究对某些物种的分布进行了修订。  相似文献   

9.
2008年2月至2013年7月,对天全县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并结合历史文献,确定该区域分布有鸟类18目、60科、327种,包括留鸟155种,夏候鸟77种,冬候鸟39种,旅鸟51种,迷鸟5种。其中,中国特有鸟类16种,国家Ⅰ、Ⅱ级重点保护鸟类和省级重点保护鸟类43种。  相似文献   

10.
完备的物种名录对于理解区域性鸟类多样性是比不可少的。该研究基于大量的文献记载,对江西鸟类物种名录进行了更新。本研究共记录江西鸟类21目74科246属536种,其中雀形目物种占48.7%,鸻形目物种占12.3%;濒危物种有50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1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72种。区系分析表明,江西鸟类区系以古北界成分为主(47.7%),分布型以东洋型为主;江西留鸟以东洋界为主。另外,该研究对某些物种的分布进行了修订。  相似文献   

11.
陕西黄河湿地夏季鸟类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逸群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267-9269
采用样线法对陕西黄河湿地4种生境的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61种,隶属于15目33科。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2种,陕西省重点保护鸟类4种。"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52种。鸟类属于10个分布型,其中东洋型鸟类占22.95%,古北型鸟类占16.39%,反映了该地区的鸟类区系从东洋界向古北界鸟类过渡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为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以马湖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查和查阅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公园的湿地资源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马湖国家湿地公园内植物和动物资源丰富,植被分4个植被型组10个植被型35个群系;高等植物113科263属338种;湿地植物43科76属95种;湿地公园及周边区域有国家I级保护植物3种,为银杏(Ginkgo biloba)、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和莼菜(Brasenia schreberi),国家II级保护植物1种,为连香树(Cercidiphyllum japonicum)。动物有兽类5目11科30种,鸟类17目48科166种,两栖动物1目3科9种,爬行动物2目6科13种,鱼类5目5科13种。其中,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兽类1种和野生鸟类8种;四川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和野生鸟类6种,二者中国特有种分别为1种和2种;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兽类3种;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中国特有种分别有3种和2种,主要分布区在中国的分别有4种和6种。马湖国家湿地公园湿地资源评价总得分为73.7分,占总分78分的94.5%,等级为"优秀",湿地环境质量评价得分为20.8分,占满分23分的90.4%,等级为"优良"。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典型性和稀有性;湿地公园具有较高的生态、科学、教育、休闲、景观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3.
根据已有文献资料,对江西繁殖鸟类食性进行了整理。江西共有繁殖鸟类255种,其中,陆生鸟类219种,水鸟36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39种。纯食动物的鸟类最多(47.06%),且大多数陆生鸟类(80.82%)和水生鸟类(86.11%)均纯食或主食动物性食物。繁殖季节应侧重陆生鸟类的保护,并对珍稀的鸡形目和猛禽提出了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掌握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陆栖野生脊椎动物多样性,建立大数据智能化的海龟栖息地科学保护管理体系。[方法]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2022年3—10月采用样线法和红外相机观测法对区内陆栖野生脊椎动物多样性进行了长时间、多方位的多样性监测调查,其中划分样区13个、布设样线13条,投放红外相机20台。[结果]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陆栖野生脊椎动物68种,分属4纲17目38科55属。分别有哺乳纲2目2科2属2种;爬行纲2目8科10属12种;鸟纲12目23科36属46种;两栖纲1目5科7属8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2种。在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等级中濒危(EN)等级有3种;易危(VU)等级有5种;近危(NT)等级有2种;无危(LC)等级有56种;数据缺乏(DD)有2种。[结论]对动物地理区系划分进行总结分析,其中东洋界40种,占58.82%,广布种18种,占26.47%,古北界10种,占14.71%。通过对不同调查时期各物种进行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和物种均匀度指数分析得知,鸟类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其次是爬行类和两栖类,哺乳类最低;而均匀度指数最高的是哺乳类,其次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大金川切割山地鸟类资源及人类干扰状况。[方法]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调查了大金川切割山地鸟类的物种组成、鸟类多样性及人为干扰等。[结果]共调查到61种鸟类,隶属6目23科49属,其中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皮书名录的鸟类4种,皆为近危(NT),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8种,其中鹰科、雉科、鸫科、鹟科鸟类的多样性较高。不同海拔、生境下的鸟类多样性存在差异,其中2 000~4 000 m中高海拔地区的鸟类物种丰富度较高,针阔混交林、阔叶林、灌丛中的鸟类丰富度高于草甸、针叶林等。放牧是调查区域主要的人类干扰因子,受干扰的主要是鸡形目和隼形目鸟类。[结论]大金山切割山地鸟类资源丰富,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人为干扰。建议当地政府应注重发展当地居民的其他生计,控制放牧干扰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同时相关保护部门也应加强非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的监测与保护。  相似文献   

16.
2011年3~5月,对宁夏沙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记录鸟类160种,隶属于17目33科90属,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4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13种;夏候鸟、留鸟、旅鸟和冬候鸟构成该区鸟类的主体;鸭科、鹭科和鹬科为该区的优势科;区系组成以古北种为主,共43种.此外还对该保护区鸟类资源和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北京地区珍稀鸟类生态分布的GIS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生物多样性恢复态势及其分布特点,借助ArcGIS 9.3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建立了基于GIS的北京地区9目66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的生态分布数据库,并对不同时期的分布范围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珍稀鸟类的总体分布呈现相对集中的态势,在山区多见于植被良好的原生林区、水库与河流附近,在平原区主要见于人为干扰较少的城市公园和绿地,在农耕区则出现大片空白。通过对比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的生态分布发现,动物活动位点较分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出现3个目珍稀鸟类(雁形目中华秋沙鸭、鸡形目褐马鸡、鴴形目遗鸥),原有3个目的分布位点也出现扩展。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的分布位点呈现较为明显的扩张,新出现花尾榛鸡和蓑羽鹤,但黑浮鸥和黑脸琵鹭未见分布。这些结果表明,随着北京市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与重建,珍稀鸟类的总体生态分布呈现良性恢复,但也存在珍稀物种消失的现象,因此,加强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依然是一个长期的生态环境建设过程。GIS数据库为今后建设北京地区珍稀野生动物生态分布管理平台奠定了基础,对于从景观层次提出野生动物种群及栖息地保护对策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山西古城国家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应用植物学、动物学和生态学等方法进行了调查,以期为公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基础。结果表明,古城湿地公园共有野生种子植物63科195属327种,其中,裸子植物1种1属1科,被子植物326种194属62科;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244种146属52科,单子叶植物82种48属10科,其中,国家II级保护植物有野大豆和山西省重点保护植物文冠果;古城湿地公园植被群落可以划分为31个群系。古城国家湿地公园共有脊椎动物32目72科232种,其中,鱼纲6目12科51种,陆栖脊椎动物26目60科181种;陆栖脊椎动物包括两栖纲1目2科4种,爬行纲3目4科7种,鸟纲17目47科159种,哺乳纲5目7科11种;无脊椎动物主要是昆虫纲17目184科1 240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5种,山西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2种。最后,提出了保护山西古城国家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察汗淖尔湿地位于河北尚义县,与内蒙接壤,湿地为大量的动物提供了优良的生存环境,湿地内包含陆生脊椎动物172种,包括鸟类、爬行类、两栖类、哺乳类和各种浮游类动物等,其中还包括3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3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相似文献   

20.
太白山北坡夏季鸟类区系组成及群落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2010年夏季对太白山北坡鸟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2目39科126种,其中雀形目95种(占75.4%),非雀形目鸟类31种(占24.6%).东洋界52种、古北界54种、广布型20种;留鸟84种、夏候鸟31种、旅鸟11种;中国特有种17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和省级重点保护鸟类13种,太白山是东洋界和古北界鸟类区系成分的交汇地.6种生境夏季鸟类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排序为:农田>人为干扰阔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高山草甸,各生境鸟类群落结构的相似性具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