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本文通过分析甘肃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科学规划布局、创新建设机制、改善基础条件、做强制种企业、提升监管能力、加强政策扶持的对策建议,对做强甘肃种业、保障粮食生产用种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制种基地是保障粮食生产用种的基础,推进制种基地建设是种业强基础、保安全的关键。甘肃是全国最大、最具优势的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是全国种子生产的战略要地,对保障全国种子质量和数量安全具有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2.
推进甘肃现代种业发展的思路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是全国现代种业三大核心基地之一,肩负着保障全国农业用种安全的重任。研究分析甘肃省现代种业发展对策,对进一步推进甘肃由种业大省向种业强省迈进,做大做强现代种业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影响甘肃省现代种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有:(1)基地基础设施还不完善;(2)育种创新能力不强;(3)耕地质量逐年下降;(4)监管服务水平不高。针对问题提出了发展措施:(1)加快科研创新,提升种业创新能力;(2)强化基地建设,增强供种保障能力;(3)做大做强种子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4)强化市场监管,规范种子生产经营秩序;(5)抓好品种技术服务,确保农业种植安全;(6)加强种业行业建设,保障种业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向纵深演进的背景下,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粮食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和基础。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玉米是吉林省第一大作物,肩负着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责任。对吉林省玉米种业发展现状与基础进行研究分析,对比国内外玉米种业发展,提出了当前吉林省玉米种业和种业科技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研判出吉林省种业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新时期玉米种业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这对加快实施吉林省“千亿斤粮”生产工程,坚决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提供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4.
常宏 《种子世界》2013,(2):13-16
制种基地建设是保障良种供应的重要基础,承载着满足农业生产用种的重任。2011年国务院颁布并实施《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和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均明确要求加强西北、西南、海南等优势种子繁育基地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逐步启动甘肃玉米、四川水稻和海南南繁三大国家级制种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5.
种业连线     
正区域种业甘肃:张掖市欲打造全国玉米种业监管首善之区2016年2月24日,甘肃省张掖市政府组织召开2016年度张掖市种子工作会,来自市县各级主管部门、基地乡政府、制种基地村及种子企业的约20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确立了2016年把张掖市制种基地打造成全国玉米种业监管首善之区的建设目标。为实现这一建设目标,张掖市政府布置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指导企业精细运营,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甘肃张掖、武威等地玉米制种基地的“亩产值”、制种面积和收获等情况的考察,结合2011-2020年的玉米制种面积、制种产量、种子库存、大田种植面积、产量等情况,对2021-2022年度玉米种业进行了判断和预测,并对种业同行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21世纪以来,笔者每隔两三年都要去西北玉米制种基地考察,掌握制种形势,探究存在问题,从宏观和微观视角评价玉米种业的发展。2014年两次应邀参加西北玉米种业考察活动,且行且记,撷英共享。张掖种业:探索制种土地流转之路张掖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适宜玉米制种的优越条件,招徕内地69家种子企业入驻,其中包括中种集团公司、北京奥瑞金公司、登海种业等种业上市公司。争夺有限制种基地的暗流凸  相似文献   

8.
高云 《中国种业》2018,(10):4-8
玉米是我国第二大粮食品种,更是全国农产品供给侧改革的典型代表。随着当前玉米临储政策取消、价补分离、调减非优势区玉米等政策的推行,玉米种子推动供给侧改革就更加至关重要。目前,国内玉米种子供给大于需求,且预测供需形势将会持续,高库存短期内不会有大的改变,但是玉米种子结构性短缺问题依然存在,如何通过种业推动产业发展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对玉米种业供需结构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提出应分散玉米制种、培育大型制种主体、加大基地玉米种子开放力度、创建完善的玉米制种体系等措施,提升国内玉米种业竞争力,争取全球玉米种业话语权。  相似文献   

9.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作物,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在近日举行的"加快生物育种创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全国媒体报道沙龙上,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李新海指出,原创性的基因、种质和技术是玉米种业发展的基础,应不断强化优异种质自主创新,确保我国玉米种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1原因在农业部和省政府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张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玉米种子产业,积极培育骨干龙头企业,稳步扩大基地规模,切实加强市场监管,精心打造质量品牌,伴随着中国种业的蓬勃发展,张掖玉米种业在改革中快速发展,在创新中不断提升,玉米制种面积多年稳定在6.7万hm2,年产优质杂交玉米种子4.5亿kg,占全国大田玉米年用种量的40%以上,能满足全国1 333.3万hm2大田玉米生产用种,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市级玉米制种基地。  相似文献   

11.
玉米是大理州第一大作物,玉米种业同时亦是全州最大的种子产业。历经数十年的发展,以杂交玉米生产制种营销为代表的大理州现代玉米种业,不论在数量、规模、速度、质量、效益、科技还是生产经营方式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绿色高质量的新要求和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高品质的市场需求尚有较大差距。文章在阐述大理州玉米种业发展主要成就和特点的基础上,从发展观念、制种基地、企业素质、品种质量、种业监管和产地环境等诸方面,阐释了影响或制约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深层原因;进一步提出更新发展理念、优化产业布局、强化基地建设、推动科技创新、扶强龙头企业、严格监督管理和推进绿色产销等若干对策建议,力保产业绿色、高效、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广西高度重视玉米生产,玉米是广西第二大粮食作物。近年来,广西实施了一系列支持种业创新发展的政策,玉米品种科技创新能力、良种供应保障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取得一定的成效。通过对 2011-2021 年广西玉米种质资源创新、品种审定、玉米品种权登记、玉米种业获奖情况、品种推广应用等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广西 2011-2021 年玉米种业创新成效概况、存在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种业连线     
<正>区域种业甘肃:种业整体水平快速提升经过多年努力,甘肃省种业整体水平快速提升,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基地和全国重要的瓜菜、花卉对外制种基地,特别是以河西走廊为主的玉米种子150万亩生产基地,年产种量约占全国玉米生产用种量的60%,成为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三大核心基地之一。玉米、小麦、啤酒大麦、胡麻和马铃薯改良分中心及一批品种区域试验站的建成,有力促进了甘肃省育种创新能力的提高。甘肃省共选育审定(认定)农作物新品种1 469个,其中审定玉米品种175个、马铃薯品种47个,种子企业单独选  相似文献   

14.
山区玉米是我国玉米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否应该有自己的玉米种业? 这是一个有争义的问题。本文研究表明:历史上的山区确实没有发展玉米种业的条件。退耕还林、还草以后,发展种业的条件已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其玉米种业也应该得到应有的发展。农业推广也应为发展山区玉米种业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务。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玉米种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粮安天下,种铸基石,玉米是我国第一大农作物,种植面积高达5亿多亩,总产2亿多t,深刻影响着粮食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大局。玉米种业是我国种业的主力军,玉米种子销售额占我国种子企业销售总额的35%以上,市值占全国主要农作物总市值的40%左右,全国经营玉米种子的企业1500多家,种业大企业中玉米占一多半。2016年东北玉米临储政策取消,非优势区大幅调减玉米种植面积,玉米种业遇上重大  相似文献   

16.
开发专用玉米 培育玉米种业新的增长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现有玉米产品本身的物化商品价值低,农民不能获得更大的实际经济效益,种植玉米积极性不高,玉米种业形势不容乐观.从整个种业的全局看,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玉米种业仍将是种子企业的主体,但围绕这个主体,如何把它做大、做足、做好是公司应着力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面对WTO,中国玉米种业应积极引进高新技术,提高玉米育种水平,改革国有种业体制使其产权多元化,扶持民营种业的发展,建设现代的中国种业集团。  相似文献   

18.
为助力新形势下内蒙古自治区玉米种业转型升级,推进种业振兴和乡村振兴进程,对内蒙古自治区玉米种业发展现状、优势条件及存在问题剖析探讨,分析发现:种子企业为内蒙古自治区玉米品种选育的主体;内蒙古自治区众多育种单位在特色玉米品种选育、育繁基地建设、资金政策支持、团体协会协作等方面存在明显发展优势;但在企业管理营销、育种模式创新、科研资金投入等方面协调性较差。未来内蒙古自治区玉米种子企业发展应围绕企业管理及科研人才引培、种质资源与核心技术创新利用、科研平台与育繁基地建设优化、种业发展模式多元化创新、相关政策法规宣传落实及扩大特色科研育种优势等方面进一步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种业》2006,(1):19-21
玉米制种业是确保种子数量和质量的基础产业,它不仅只是一项技术流程,应该把它视为中国玉米生产发展的基础、中国种业市场竞争的基础、中国玉米种业怎样与国际种业接轨的基础.河西地区是中国玉米制种业新兴起集中产地之一,存在的问题是难种、难收、难运.问题出在下面,责任还在上面.要立足于全国农业生产的高度,纳入中央农业发展总体规划议事日程,把河西地区建设成为现代化玉米制种基地.中国玉米制种业的发展方向是规模化、企业化、产业化.  相似文献   

20.
戴晋 《中国种业》2018,(4):15-17
近年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主线,要围绕这一主线稳定粮食生产、推进结构调整、推进绿色发展、推进创新驱动、推进种业改革,任务紧迫。对玉米种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行了分析,准确把握了玉米种业供给侧改革的总体思路,以构建育种创新体系、育种创新高地,形成种业利益共同体为玉米种业供给侧改革的主要目标,展望了我国玉米种业供给侧改革的新模式、新思维、新技术,并提出培育玉米创新育种新技术是未来提高玉米种业效益的有效路径,为玉米种业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