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温度对发草(Deschampsia caespitosa)种子萌发的影响,本研究以采自青海省和四川省5个地理种群的发草种子为研究对象,研究温度对发草萌发、幼苗生长特性影响及预测发草萌发的温度阈值。结果表明:25℃是发草萌发的最适温度。四川省松潘县牟尼乡的发草种子发芽基本温度(1.84℃)明显高于其它4种发草种子萌发的基本温度(-8℃~-5℃);其萌发最适温(23.06℃)明显低于其它4种发草种子萌发的最适温(25℃~26℃);萌发最高温(41.1℃)显著低于其它4种发草种子萌发最高温(48℃~57℃)。同时,除四川省松潘县牟尼乡的发草种子外积温模型能准确预测供试发草种子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种子萌发进程。由此可见,采集地的年均气温温度会影响种子萌发的可塑性。上述研究结果将为不同地理种群发草种质资源筛选、确定不同生境发草最佳播期及利用发草进行高寒退化草地生态修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温度及盐胁迫对7个野生观赏草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肃地区采集的7个野生观赏草种子为试验材料,设6个恒温及7个不同浓度NaCl溶液处理,研究了温度及盐胁迫对其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以期为野生观赏草引种驯化和繁殖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0~35℃恒温范围内,7个材料种子最适发芽温度为发草(天祝)、发草(渭源)和芨芨草(武威)为25℃,狼尾草(宁县)、芨芨草(兰州)和书带苔草(渭源)为20~25℃,云雾苔草(渭源)为20~30℃。NaCl溶液浓度在0~1.1%内,7个野生观赏草种子萌发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胚芽和根长、鲜苗重均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在0.7%NaCl重度胁迫下,7个野生观赏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胚芽和根长、鲜苗重6个指标显著低于对照(P0.05)。NaCl溶液浓度为0.9%时除狼尾草(宁县)和发草(天祝)种子可以萌发外,其余材料种子未萌发。用发芽率、发芽指数、胚芽和胚根长、幼苗鲜重6个指标的相对值作为7个野生观赏草种子萌发期耐盐性综合评价值,7个野生观赏草种子萌发期耐盐性强弱依次为:狼尾草(宁县)发草(渭源)发草(天祝)芨芨草(武威)芨芨草(兰州)书带苔草(渭源)云雾苔草(渭源)。  相似文献   

3.
以画眉草(Eragrostis pilosa)为试验材料,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25、30、35、40℃)种子萌发对水分和盐分胁迫的响应,并利用水势模型比较不同温度条件下种子萌发所需的基础水势。结果表明:除温度与盐分互作对画眉草种子萌发率无显著(P>0.05)影响外,温度、水分/盐分及两者互作均极显著(P<0.01)影响画眉草种子的萌发率和萌发速率;不同水分和盐分条件下,25℃抑制画眉草种子萌发,而40℃虽能促进种子萌发,但却抑制其幼苗生长;画眉草种子萌发的基础水势值随温度升高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其中水分胁迫条件下,30℃时种子萌发的基础水势最低,为-0.75 MPa;盐分胁迫条件下,35℃时种子萌发的基础水势最低,为-0.78 MPa。表明适宜的高温能够降低画眉草种子萌发对水分的需求,更有利于其在干旱、盐碱地萌发和建植。  相似文献   

4.
甘肃地区10个野生观赏草种子萌发期抗旱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甘肃地区10个野生观赏草种子萌发期的抗旱性,本研究设量聚乙二醇(PEG-6000)0~-1.3 MPa进行渗透胁迫,随渗透势的降低,10个野生观赏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芽长和胚根长先增大后下降,苗鲜重逐渐下降;活力指数除狼尾草(宁县)Pennisetum alopecuroide(Ningxian)、狼尾草(灵台)P.alopecuroide(Lingtai)和知风草(灵台)Eragrostis ferruginea(Lingtai)外,其余材料呈逐渐下降的趋势。-0.1 MPa轻度胁迫促进10个野生观赏草种子的萌发,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胚芽和胚根长达最大,芨芨草(兰州)Achnatherum splendens(Lanzhou)、芨芨草(武威)A.splendens(Wuwei)、知风草(灵台)、发草(天祝)Deschampsia cespitosa(Tianzhu)初始发芽天数较未胁迫对照缩短1d。≤-0.5 MPa,10个野生观赏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芽和胚根长明显受到抑制。≤-1.3MPa,10个材料种子均未萌发。运用隶属函数法对10个野生观赏草种子萌发期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强弱依次为芨芨草(兰州)狼尾草(宁县)芨芨草(武威)狼尾草(灵台)芨芨草(肃南)A.splendens(Sunan)书带苔草(渭源)Carex rochebrunii(Weiyuan)发草(渭源)D.cespitosa(Weiyuan)发草(天祝)云雾苔草(渭源)C.nubigena(Weiyuan)知风草(灵台)。  相似文献   

5.
以无芒隐子草(Cleistogenes songorica)花序不同部位的种子为材料,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不同水势(0.0,-0.2,-0.4,-0.6,-0.8 MPa)研究种子萌发期光照需求并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花序各部位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以及活力指数等指标随着渗透势的降低而减小。适度的干旱胁迫促进胚根生长,然而干旱胁迫对胚芽生长则始终起到抑制作用。无芒隐子草花序各部位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均需要光照条件,在黑暗环境下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等指标均显著下降,胚根长度与胚芽长度亦显著低于光照条件。用模糊数学隶属法综合评价各部位种子的抗旱性,结果表明其抗旱性自高至低依次为:中部下部上部顶部,鞘藏小穗中种子的抗旱性远高于顶穗中的种子,在无芒隐子草的建植中应该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6.
辛慧慧 《新疆畜牧业》2022,(5):19-21+47
以扁穗冰草和沙芦草为研究对象,采用5℃、10℃、15℃、20℃和25℃的低温胁迫处理,测定发芽率、发芽势、胚根长、胚芽长、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探讨2种牧草种子萌发期抗寒性。结果表明:扁穗冰草在5℃低温胁迫不能发芽、沙芦草能够发芽,10℃和15℃低温胁迫处理下沙芦草的发芽率、发芽势、胚芽长和胚根长都高于扁穗冰草,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低于扁穗冰草,20℃低温胁迫处理下沙芦草发芽率、发芽势、胚芽长和胚根长与扁穗冰草比,不形成显著差异,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也与扁穗冰草不形成显著差异;25℃低温胁迫处理下扁穗冰草的发芽率、发芽势、胚芽长和胚根长高于沙芦草。综合表明,沙芦草种子萌发期抗寒性强于扁穗冰草种子。  相似文献   

7.
虎尾草(Chloris virgata)是我国北方地区广泛分布的优质牧草,对东北地区盐碱地改良与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用NaCl,NaHCO3和PEG分别模拟土壤的盐、碱和干旱条件以明确基于相同水势的不同胁迫特征对虎尾草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各胁迫处理下,随着水势的降低,虎尾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速率以及芽长与根长均不断下降,且碱胁迫下下降幅度最大。盐胁迫处理下,虎尾草种子复萌率在-1.2Mpa最高,干旱胁迫处理中未发芽的种子80%以上也可以继续萌发,但在此水势的碱胁迫中未发芽的虎尾草种子均难以复萌。研究结果表明,盐、碱和干旱胁迫对于虎尾草种子的发芽有着不同的影响,由于高pH作用,碱胁迫对虎尾草发芽的抑制作用强于盐胁迫与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8.
黄帚橐吾是高寒草甸分布广泛的毒杂草,研究黄帚橐吾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适宜条件对探索黄帚橐吾在青藏高原的扩散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设置不同的温度和水分梯度,比较黄帚橐吾种子在不同条件下的发芽情况与幼苗的生长状况,以探讨黄帚橐吾种子和幼苗对温度和水分胁迫的耐受能力。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黄帚橐吾种子在30℃条件下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最高,在15℃、20℃和25℃时仍维持相对较高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胚根长在20℃时具有最高值,胚芽长则在25℃时具有最高值。随着渗透势的降低,黄帚橐吾的发芽率、发芽指数、胚根长和胚芽长均逐渐降低,其中在-0.3MPa条件下,黄帚橐吾的发芽率和胚根长与对照(0MPa)相比差异不显著,在-1.2MPa条件下,黄帚橐吾的发芽率、发芽指数、胚根长和胚芽长相比-0.9MPa而言均有少量的回升。综上所述,黄帚橐吾的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可以耐受较大的温度变化范围(15℃~30℃)以及一定程度的干旱胁迫,这为其种群的维持和更新提供了保证,也部分解释了黄帚橐吾在青藏高原得到快速扩散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以塔乌库姆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 cv.Tawukumu)种子为材料,采用人工模拟碱(NaHCO3)胁迫,设10、30、60、90、120mmol·L-1 5个浓度作为碱处理,各浓度添加1.0mmol·L-1 Na2SiO3溶液作为碱+硅处理,研究碱胁迫下硅对冰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不同浓度的碱胁迫下添加外源硅显著增加了冰草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和胚芽生物量(P0.05),明显缩短了萌发时间,提高了发芽整齐度。这一结果初步说明在碱胁迫下硅参与种子的萌发过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渗透胁迫和离子毒害,增强了冰草种子在碱胁迫下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高丹草在种子发芽阶段对盐分、温度的响应,采用4个NaCl浓度(0、50、150、250mmol/L)和3个温度(15℃、25℃、35℃)处理高丹草种子。结果表明:25℃时,NaCl溶液处理均使高丹草种子的萌发延迟,而发芽温度为35℃时NaCl处理并不影响种子的正常发芽时间。15℃时,150mmol/L和250mmol/L NaCl处理种子均未萌发。25℃时,在0~250mmol/L范围内随NaCl浓度的提高高丹草种子发芽率、发芽势、胚根长、胚芽长以及幼苗干鲜重均呈下降趋势,其中250mmol/L NaCl处理组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较对照降低了85.9%和93.9%。在高NaCl浓度(150mmol/L和250mmol/L)时,与25℃相比,35℃可显著提高高丹草种子的发芽率、胚根长以及幼苗干鲜重。NaCl浓度为250mmol/L时,35℃处理组的种子发芽率为66.7%,比25℃处理组提高了50%。总体来说,在0~250mmol/L范围内随NaCl浓度的提高,高丹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受到的抑制作用增强,35℃的发芽温度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NaCl溶液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不同盐碱胁迫对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在Na+浓度为10、30、90、270 mmol/L的NaCl、Na2SO4、Na2CO3和NaHCO3胁迫下进行白羊草种子萌发试验,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分析白羊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平均发芽时间,以及白羊草幼苗的活力指数、胚根长和胚芽长的变化规律,揭示白羊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对不同盐碱胁迫的响应。[结果]不同盐碱种类、Na+浓度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白羊草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平均发芽时间、胚根长及胚芽长存在极显著(P<0.01)影响,白羊草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胚根长及胚芽长均随Na+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平均发芽时间则随Na+浓度的增加而延长。不同Na+浓度对白羊草种子的幼苗活力指数也存在极显著(P<0.01)影响,其幼苗活力指数随Na+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但不同盐碱种类对白羊草种子幼苗活力指数的影响仅有显著(P<0.05)差异,而盐碱种类与Na+浓度的交互作用对白羊草种子幼苗活力指数的影响无显著(P>0.05)差异。白羊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能力会随Na+浓度的升高而下降,且在NaCl和Na2SO4胁迫下要高于Na2CO3和NaHCO3胁迫时。[结论]白羊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可耐受Na+浓度为10 mmol/L的NaCl、Na2SO4、Na2CO3和NaHCO3胁迫,对中性盐的耐受性要高于碱性盐,且盐碱胁迫对白羊草种子胚根生长的影响要大于对胚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外源IAA浸种对干旱胁迫下红豆草(Onobrychis viciifolia Scop.)种子萌发及早期幼苗生长的影响,本研究利用不同浓度生长素吲哚3-乙酸(indole-3-acetic acid, IAA)浸泡处理红豆草种子24小时,测定干旱胁迫后红豆草的种子萌发、幼苗表型及其生理生化等指标。结果表明,25 mg·L-1IAA浸种处理对干旱胁迫下红豆草种子萌发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最大,并且能够促进主根延伸,改善根冠比和叶绿素的含量。此外,25 mg·L-1 IAA浸种处理能够提高干旱胁迫下红豆草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的含量,以及降低丙二醛和过氧化氢含量,缓解干旱胁迫引起的氧化损伤。但是,高浓度的外源IAA(100 mg·L-1)浸种则抑制了红豆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的生长发育。因此,25 mg·L-1 IAA浸种有助于红豆草种子萌发及早期幼苗的耐旱性,为优质牧草红豆草在干旱地区的高效种植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歪头菜(Vicia unijuga)为研究材料,在恒温培养箱控制的不同温度(15,20和25℃)下,设置聚乙二醇(PEG-6000)浓度梯度分别为0、–0.2、–0.4、–0.6、–0.8和–1.0 MPa的6个渗透胁迫处理,研究不同温度下PEG-6000渗透胁迫对歪头菜种子发芽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20℃条件下,歪头菜种子的发芽参数(发芽率、发芽速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生长指标(胚芽长和胚根长)显著高于15和25℃(P 0.05)。2)渗透胁迫抑制歪头菜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通过适当的增温可以缓解渗透胁迫对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不利影响。在较低水势下(–0.6~–1.0 MPa),20℃条件下,种子发芽速率、活力指数、胚芽长和胚根长均显著高于15℃(P 0.05);25℃条件下,发芽率、发芽速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显著低于15℃(P 0.05)。3)基于水势模型的分析表明,歪头菜种子的基础水势值(Ψb)的变化随温度的升高呈先升后降的趋势;20°C条件下种子发芽的Ψb最低,为–1.27 MPa,表明该温度下,种子在相对干旱环境条件下更易于发芽。  相似文献   

14.
PEG胁迫对白羊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野生型和栽培型白羊草为材料,采用PEG模拟干旱法对其种子萌发期吸水规律及耐旱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种子萌发时的吸水过程分为吸胀阶段(0~8h)和萌动阶段(8~22h),之后种子进入萌发状态。干旱胁迫下,白羊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胚根长、胚芽长均随PEG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呈下降趋势。低浓度的PEG(-0.2Mpa)对种子萌发有引发作用,随着PEG浓度的继续升高有抑制作用。在干旱胁迫下,野生型白羊草种子比栽培型种子表现出更强的干旱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15.
冬季层积处理对5种高寒草甸植物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晰冬季层积对高寒草甸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同期收获的室内贮藏种子为对照,对甘肃天祝高寒草甸土中、藏羊粪和牦牛粪中冬季层积的5种高寒草甸植物种子萌发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层积对矮生嵩草(Kobresia humilis)、华扁穗草(Blysmus sinocompressus)、细叶鸢尾(Iris tenuifolia)、无脉苔草(Carex enervis)和线叶嵩草(K.capillifolia)种子发芽率、初始发芽天数和发芽指数的影响因种皮的完整性、层积基质和草种不同而异。和对照相比,冬季层积提高了破皮的矮生嵩草、华扁穗草、细叶鸢尾和无脉苔草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降低了其初始发芽天数。冬季层积对完整种子萌发的影响小于破皮种子。牦牛粪中层积的破皮华扁穗草种子发芽率显著高于在绵羊粪和土中层积的种子(P0.05),而破皮的矮生嵩草、细叶鸢尾、无脉苔草种子在各层积基质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冬季层积对完整及破皮线叶嵩草种子的萌发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干旱荒漠区4种一年生植物种子萌发期耐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对4种一年生草本植物雾冰藜(Bassia dasyphylla)、白茎盐生草(Halogeton arachnoideus)、沙米(Agriophyllum squarrosum)和画眉草(Eragrostis pilosa)种子进行处理,通过测定种子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发芽指数等指标,分析了种子萌发期耐盐差异性。结果表明:1)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增大,种子发芽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在蒸馏水中第3天达到了发芽高峰,发芽基本结束,在NaCl溶液中第7天结束发芽。2)随NaCl溶液浓度逐渐增大,4种植物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同一植物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存在显著差异(P<0.05)。NaCl溶液浓度对白茎盐生草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影响较大,画眉草次之,其余两种较小。3)随NaCl溶液浓度逐渐增大,4种植物种子发芽指数呈下降趋势,雾冰藜活力指数显著高于白茎盐生草、沙米和画眉草种子;盐胁迫对画眉草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影响较大,当NaCl溶液浓度达到2.1%时,幼苗活力指数降到最低。4)4种植物幼苗长度均随NaCl浓度增大表现出先增加后快速降低的趋势,0~0.3%NaCl浓度有促进幼苗生长的作用。0.6%及以上NaCl溶液浓度对画眉草幼苗长度产生了较大影响,而0.9%及以上NaCl溶液浓度对雾冰藜、白茎盐生草和沙米幼苗长度影响较大。综合各项指标分析表明,4种一年生植物种子萌发期耐盐性大小依次为沙米>雾冰藜>画眉草>白茎盐生草,根据发芽率、发芽势、幼苗长度等指标综合分析,最适宜萌发NaCl浓度分别为雾冰藜0~0.6%、白茎盐生草0~0.6%、沙米0~0.9%、画眉草0~0.6%。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分析了Cu2+对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浓度低于80 mg·L-1的Cu2+胁迫对象草发芽率、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发芽指数和5 mm胚芽鞘伸长均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Cu2+浓度高于或等于80 mg·L-1则表现为抑制作用,当浓度达到100 mg·L-1时,象草种子仍有78%的发芽率。随Cu2+浓度升高,象草种子活力指数、幼苗高度、根长、鲜质量和干质量逐渐降低。象草幼苗高度和根长生长抑制率与Cu2+处理浓度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80 1和0.940 7。Cu2+对象草幼苗根系的抑制作用强于对苗高的抑制。研究结果说明,象草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期对Cu2+有一定的耐受性,在对受Cu2+污染的土壤进行植物修复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旷宇  南志标  田沛 《草业学报》2016,25(2):160-168
本试验以带Epichloё内生真菌(E+)及不带内生真菌(E-)中华羊茅种子为研究材料,研究其水引发后,在NaCl胁迫条件下的萌发情况。结果表明,NaCl胁迫显著降低中华羊茅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芽长、胚根长和干重。除对照处理外,相对于不带内生真菌的中华羊茅种子,内生真菌能显著提高不同NaCl浓度胁迫条件下中华羊茅种子的萌发力及幼苗生长。水引发与内生真菌可产生互作,在引发时间为20 min时与内生真菌的互作效果最为明显,在不同NaCl浓度胁迫下中华羊茅种子各萌发指标及幼苗生长情况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在对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显示,中华羊茅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芽长、胚根长和干重相互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利用不同渗透势的Na Cl和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模拟盐胁迫和干旱,研究了不同干旱和盐胁迫对黑麦和燕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胁迫与水分胁迫的加剧,黑麦和燕麦种子的发芽率下降,发芽时间推迟,胚根与胚芽的生长减缓。渗透势为0 MPa时,燕麦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高于黑麦;在-0.3~-1.8 MPa的Na Cl和PEG渗透胁迫下,黑麦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高于燕麦。当Na Cl渗透势下降至-1.2 MPa时,燕麦的萌发受到抑制,下降至-1.5 MPa时,黑麦的萌发受到抑制。当PEG渗透势下降至-1.2 MPa时,黑麦和燕麦的萌发均已受到严重抑制。通过种子萌发期的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相对根重和芽重,应用隶属函数法对黑麦和燕麦种子萌发期耐盐性和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得出黑麦的耐盐性、抗旱性均强于燕麦。  相似文献   

20.
对采集自甘肃省17个地区的盐生草(Halogeton glomeratus)种子进行萌发期的盐胁迫试验,测定种子发芽指标、幼苗生长指标、离子含量以及根系活力,研究NaCl胁迫对不同地区盐生草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17个地区的盐生草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均降低,其中,12和15号地区盐生草种子的萌发率最高,分别为对照的88.20%和91.92%,3号和17号地区盐生草的萌发率最低,分别为对照的74.98%和73.85%;各地区盐生草幼苗的株高对盐胁迫的响应不同,有6个地区盐生草的株高增大,其他地区的株高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其中17号地区盐生草株高受抑制最严重,为对照的82.35%。盐胁迫处理下,有9个地区的盐生草幼苗鲜重高于对照,其他地区的幼苗鲜重均低于对照;与对照相比,盐生草幼苗的干重明显升高,升幅最高的是白银市靖远县的盐生草品种,达到200.48%,最低的是民勤县收成乡的盐生草品种,为112.98%;分别测定两个发芽状况最好和最差的盐生草幼苗的离子含量,发现盐胁迫下盐生草幼苗的Na+含量增多、K+含量减少,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