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些年,随着耕地面积缩减和土壤盐渍化程度加剧,研究和开发适合在边际土壤尤其是盐碱地种植的作物,对缓解农业生产压力、改良土质和恢复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芒草具有投入少、产量高、品质优、多年生、抗逆强等优点,作为能源作物和饲草作物开发利用潜力极大。综述了芒草的种质资源状况、开发利用特点、耐盐特性及耐盐生理等,并对芒草的研究与应用前景进行分析和展望,以期为芒草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种植果树比一般的大田作物和绿化植物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要提高果树的产量和品质必须作到适树适栽,充分了解各种果树的耐盐性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另一方面,随着人口增加和耕地的不断减少,合理开发利用盐碱地迫在眉睫,如果能够利用果树来开发盐碱地,无疑是一个很好的盐碱地农业发展方向,但是现有果树还很难直接用于盐碱地,必须要培育更加耐盐的新品种,体细胞耐盐突变体筛选研究是抗盐植物育种研究领域的新热点。对部分已有的果树耐盐性评价及耐盐突变体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以期为生产上合理利用果树资源和开发盐碱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土壤盐渍化严重威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粮食安全,提高作物的耐盐性开展盐碱地高产栽培至关重要。阐明盐分胁迫影响作物的生理机制是开展作物耐盐生产的基础。高粱(Sorghum bicolor L.)为重要的粮食、饲草和能源作物,具有一定的耐盐能力,在盐碱地的开发利用中应用潜力巨大。综述盐分胁迫对高粱种子萌发过程与萌发生理、根系形态构建与生理活性、植株生长与抗逆生理代谢等的影响,总结种子引发、氮肥运筹、外源生长调节物质等减轻高粱盐分胁迫的调控途径与生理机制,绘制盐分胁迫对高粱生长与生理特征的影响及耐盐调控机理的网络图,并讨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重点,以期对高粱等作物的耐盐机理与耐盐调控机制获得新认识,进而为耐盐作物品种的选育和耐盐栽培技术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土壤盐度是影响农林生产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蒙古柳是自然分布于东北松嫩平原盐碱地上少见的木本植物,是重要的盐碱地野生植物资源。在植物的耐逆机理、耐盐基因的开发利用以及改善盐碱土壤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为了全面的了解蒙古柳的耐盐机理和改良土壤作用,本研究分别从形态学、生理生化以及分子水平三个方面对其耐盐机理进行总结,探讨蒙古柳响应盐碱胁迫的机制,分析提高蒙古柳耐盐碱机理的途径及可行性,为盐碱地生态修复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5.
江苏沿海滩涂盐碱地拥有亚洲最大的海岸滩涂湿地,具有调节气候、减缓风暴潮灾害和净化环境等功能。耐盐植物在盐渍土的开发利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一直起着重要作用,其生态环境价值不可低估。分析了江苏沿海滩涂耐盐植物研究方向,主要包括:耐盐植物种质创新与新品种选育、耐盐植物良种快繁技术研发与专业化生产、耐盐植物困难立地栽培关键技术的研发与集成、海岸带复合农林系统经营技术、江苏滨海盐土特性及改良利用技术研究、耐盐植物加工产品的研发与开发应用等。  相似文献   

6.
盐碱地的生物修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盐碱地的治理通常采用水利工程措施、化学改良及生物修复。生物修复是盐碱地治理的有效措施。引进筛选耐盐植物是生物修复盐碱地的基础。我们筛选出7个耐盐植物,耐盐程度较高,利用耐盐植物改良盐碱地,发展养殖业,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农用耕地资源、淡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之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规模工业开发和服务的快速发展,加剧了土地和淡水资源的消耗,但收获甚微。目前在吉林省白城地区试种的改良盐碱地的抗盐耐贫瘠高效植物——菊芋新品种的开发和规模化种植,对于促进东北盐碱地的集约化改造,提高盐碱土地的利用率,改善盐碱地生态环境具有积极作用,同时还将带动耐盐植物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保鲜、贮藏、运输等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利用沿海滩涂、选育和开发利用耐盐碱植物,从土壤改良、盐碱地整理、壮苗移栽、水分管理、肥料管理、返盐处理、涂环、绑扎、扶正、培土等方面对沿海滩涂耐盐观赏植物栽培技术进行了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盐胁迫一直是影响工业大麻产业发展的主要非生物胁迫。为探究工业大麻品种对盐胁迫的耐受性,利用梯度浓度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NaHCO3单盐胁迫对工业大麻品种庆大麻1号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等生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盐浓度对工业大麻生长状况的抑制作用显著,随着NaHCO3浓度的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萌发指数和活力指数以及胚根长、胚轴长、幼苗干质量呈明显下降趋势;NaHCO3盐溶液对工业大麻根冠比有明显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不同类型耐盐植物对盐碱土生物改良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为探求不同类型耐盐植物对盐碱土生物改良效果及其机理,促进盐碱土作为后备耕地资源开发利用和盐碱地产业的发展,在宁夏银北地区以盐碱荒地为对照,选取3种有代表性的不同类型耐盐植物(柽柳、苇状羊茅、油葵)进行试验研究.经过3年(2008-2010)的试验,观测分析了不同类型耐盐植物对盐碱土理化性质、盐分含量及其微生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柽柳、苇状羊茅、油葵对盐碱土(0~20 cm)土壤容重的降低最为显著,分别较对照降低了24.16%、27.53%和24.72%;不同类型耐盐植物对地表的覆盖度不同,表现出“抑制春季土壤返盐,增强秋季洗盐”效应,导致土壤含水率及其垂直剖面分布不同;与对照相比,柽柳、苇状羊茅、油葵土壤的初始入渗率分别提高至9.96、3.74倍和1.49倍,稳定入渗率分别提高至5.33、3.49倍和1.65倍;3种耐盐植物种植有效降低土壤全盐含量,改善土壤肥力水平,种植柽柳、苇状羊茅、油葵分别降低土壤表层盐分86.4%、71.5%、46.1%,分别增加表层有机质73.7%、38.2%、21.3%.同时,种植柽柳、苇状羊茅、油葵改善了盐碱地微生物特征,分别增加表层0~20 cm土壤微生物含量6.4、5.5倍和4.1倍,20~40 cm土壤微生物含量分别增加了7.0、6.6倍和5.5倍.由此可知,耐盐植物通过盐分吸收、运移对盐碱地具有一定生物改良作用,依据耐盐植物的耐盐特性及其作用效果构建盐碱地生物改良模式,是盐碱地产业发展的新方向、新理念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面对黄河流域盐碱地开发利用重大政策机遇期,选育耐盐碱新品种有利于促进盐碱地棉花产业发展。在150 mmol/L NaCl溶液模拟盐胁迫和大田自然盐碱胁迫条件下,对136份棉花种质资源进行萌发期和苗期盐胁迫试验。综合考虑萌发期和苗期的耐盐情况,通过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筛选出12份耐盐材料和6份盐敏材料。通过建立逐步回归方程得到耐盐综合得分最优预估方程F预估=-3.383+RRDM×0.702+RGP×1.147+RER×0.017+RSOD×0.394,筛选出相对地下干物质量、相对发芽率、相对出苗率和相对SOD酶活性等4个能显著体现棉花耐盐表现的指标。通径分析结果显示,相对地下干物质量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表明相对地下干物质量对耐盐综合得分的直接作用最大;相对地下干物质量的决策系数最大,为0.461且大于0,表明其对耐盐综合得分的影响贡献最大且起促进作用。因此,选育棉花耐盐品种,要注重对相对地下干物质量的选择,同时兼顾对相对发芽率、相对出苗率和相对SOD酶活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籽用型工业大麻近年在黑龙江省部分地区开始种植,因其具有抗旱、耐贫瘠、适应性强、高产等优点深受种植户青睐。为促进优良工业大麻品种及技术推广,总结了籽用型工业大麻的应用、田间试验中制约工业大麻种子产量的因素,并提出黑龙江省籽用型工业大麻种植及管理的关键技术。包括优良品种选择、与品种相匹配的栽培措施、因地制宜实行科学种植与管理、加强基本农田建设等,通过加强工业大麻的高产栽培技术管理满足籽用型工业大麻生长需求,实现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3.
耐盐植物的筛选可为滨海盐碱地绿化提供适宜树种,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稳定性。植物耐盐能力评价是耐盐植物引种、育种和筛选的基础,对我国滨海地区耐盐碱植物评价的各项形态和生理指标进行系统总结,综述国内外耐盐植物筛选应用的研究进展,并总结出可用于滨海盐碱地绿化的植物耐盐水平和阈值,以期为广泛而系统的耐盐植物筛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多,近年来土地资源紧张的问题已经在各个行业领域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而对于农业生产来说,要想解决耕地资源不足的问题,则需要对盐碱地、石灰性土壤、酸性土壤等非常规耕地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从而进一步扩大耕地面积,提升常规耕地生产力。为此,本文从盐碱地土壤改良以及耐盐植物引种培育两方面入手,对盐碱地的农业高效利用措施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为云南工业大麻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及战略定位提供决策参考,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云南工业大麻种植、提取加工及产业政策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云南发展工业大麻产业具有自然条件优越、种植加工基础夯实、科技研发实力雄厚、产业政策环境良好、监管部门管理经验丰富的优势;存在工业大麻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种植水平较低、监管难度大、推广种植品种CBD含量低、CBD提取加工成本高、CBD缺乏产业化应用的劣势;具有科技创新成为发展动力、陆续放开工业大麻种植和加工管制的机会;面临来自政策、行业标准、CBD提取技术、原料保障和市场等的威胁;提出立足工业大麻综合开发利用,以高含量CBD工业大麻品种选育、种植和花叶精深加工为重点的科研技术攻关,以工业大麻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打造等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植物耐盐评价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碱地的植被修复一直是一个较难攻克的科学问题。植物的引种驯化及其改良在盐碱地的开发利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这依赖于适生植物的耐盐性评价和筛选。由于不同的耐盐植物遗传基础差异较大,主要抗盐机制各异,至今未形成一个权威的耐盐性评价体系,从而造成了一些耐盐鉴定结果的不科学性,制约着盐生植物的应用和耐盐新品种的开发。因此,以植物的遗传差异为基础,建立一个系统的植物耐盐性评价方法势在必行。综述以植物耐盐生理指标和表型盐胁迫症状指标为基础的植物耐盐性评价的研究进展,探讨耐盐性鉴定标准建立中的核心问题,并展望一些可能用于植物耐盐性评价的新技术,以期加快相关标准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星星草耐盐生理机制及改良盐碱土壤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近年来通过对星星草形态结构、生物学特性、耐盐生理特性及种植后对土壤养分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经人工种植后星星草在盐碱地不仅可以正常生长发育,同时具有较好的饲用价值,最主要的是对盐碱土壤具有很好的改良效果,本文对星星草耐盐生理机制及改良盐碱地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碳管理:盐土治理的一种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江苏人多地少,沿海滩涂盐碱地是其主要的土地后备资源,滩涂盐碱地开发利用的前提是盐土的快速降盐。笔者从碳管理的角度综述了盐土治理方面的研究成果。盐土改良的3个技术措施为耐盐植物、改进土壤SOC库的农艺技术以及可溶性盐的淋溶,而重要的农艺技术包括粪肥、作物残茬管理、建立人工林、农林系统、多年生禾草与饲草、营养综合管理等。最后,笔者对江苏沿海滩涂盐土改良与耐盐作物研究策略作了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从新疆引进唐古特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在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上进行人工种植,研究其适应性和在滨海盐碱地上的耐盐能力及对滨海盐碱地的生态作用.结果表明,唐古特白刺在黄河三角洲滨海盐渍土上的耐盐能力为1.5%,对滨海盐碱地有明显的改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该研究对黑龙江省耐盐植物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调查,共筛选出耐盐植物87种,隶属26科60属。并对筛选植物的耐盐能力进行了分析,对部分耐盐野生植物的生态习性和绿化应用进行了阐述,以期为今后黑龙江省盐碱地应用耐盐植物进行土壤改良、植被恢复与控制水土流失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