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源赤霉酸对杂交水稻亲本种子萌发的生理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述波  贺立静  林伟  贺立红 《种子》2016,(12):35-38
外源赤霉酸GA3对杂交水稻亲本金23 B和V20B种子进行处理,其生理变化结果表明,外源GA3在浓度为50~110 mg/L时,随着浓度增加,可明显促进2个水稻品种亲本种子的萌发,当外源GA3浓度为110 mg/L时,提高了萌发种子中可溶性糖的含量,α-淀粉酶的活性,降低了种子内源IAA和ABA的含量,增加了内源GA3含量.  相似文献   

2.
2种化学药剂处理对老化桑种子发芽力及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自然老化桑种子为材料,用2种不同浓度的化学试剂:赤霉素( GA3)、抗坏血酸(ASA)浸种处理,对桑种子的发芽力、α-淀粉酶活力以及幼叶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种试剂对桑种子萌发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且不同试剂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与使用的浓度密切相关.ASA处理以500 mg/L效果最好,GA3处理以50 mg/L效果最好.其中500 mg/L ASA处理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α-淀粉酶活力、桑幼叶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比对照分别提高了13.87%、16.18%、55.68%、17.20%和30.53%;50 mg/L GA3处理分别比对照提高了4.63%、14.72%、28.41%、12.45%和12.98%;丙二醛含量500 mg/L ASA处理和50mg/L GA3处理分别比对照下降了56.32%和37.62%.500 mg/L ASA处理下,除α-淀粉酶活力外,其余指标各处理间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50 mg/L GA3处理则表现为除发芽率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外,其余指标各处理间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综合分析可知,500 mg/L ASA的处理效果比50 mg/L GA3好.  相似文献   

3.
外源ABA对杂交水稻种子萌发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雍太文  杨文钰  王小春  徐精文 《种子》2002,(5):26-27,30
本文就ABA浸种对种子萌发的生理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10mg/L)ABA能提高发芽势而促进发芽,高浓度(70mg/L)ABA能降低发芽势而抑制发芽,ABA处理后使内源GA3含量在各个处理下降低,使内源ABA与ipA含量在高浓度处理下升高,在低浓度处理下降低,使ABA/GA3比值在各个处理下升高;使α-淀粉酶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在低浓度处理下升高,在高浓度处理下降低,使可溶性蛋白含量在低浓度处理下降低,高浓度处理下升高,相关分析时,F1种子发芽势与ABA/GA3比值和ip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1=-0.957**,r2=-0.912**),与可溶性蛋白呈显著负相关(r=-0.821*),与淀粉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r=0.754*)。与可溶性糖在10%水平正相关(r=0.664^(*))。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芹菜种子的萌发机制,采用不同试剂组合(5 g/L NaOH+10% PEG、10% PEG+500 mg/L壳聚糖、5 g/L NaOH+500 mg/L壳聚糖)和不同温度(18、24、30℃)对芹菜种子进行处理,观察芹菜种子的萌发指标,并探究种子萌发过程中的抗氧化系统及内源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30℃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加快种子萌发进程。与蒸馏水对照组相比,试剂组合处理在18、24℃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升高,促进种子萌发,18℃时5 g/L NaOH+500 mg/L壳聚糖处理下的发芽势最高,24℃时5 g/L NaOH+10% PEG处理下发芽势达到最大值;30℃时不同试剂组合处理间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无明显差异。18、30℃对种子具有一定程度的胁迫作用,种子SOD和CAT活性较24℃条件下有所增加;18℃时MDA含量和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5 g/L NaOH+10% PEG处理能显著降低MDA含量。萌发过程中,芹菜种子内部ABA含量下降,GA3、ZA含量增加。试剂组合及适当高温有利于提高芹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促进种子萌发,提高种子萌发整齐度;芹菜种子萌发过程中抗氧化系统和激素水平会积极响应不同的处理条件。  相似文献   

5.
对线叶唇柱苣苔种子的萌发特性进行了研究,同时用不同浓度的GA3、NAA、IAA和6-BA对种子进行浸种处理,研究不同外源激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线叶唇柱苣苔种子为光敏性种子,发芽适温为20℃;GA,浸种处理可显著提高线叶唇柱苣苔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其中以200 mg/L的GA3浸种处理效果最佳.NAA、IAA...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以不同品种沙棘种子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水温、光暗处理、不同浓度赤霉素(GA3)溶液浸种条件下的种子发芽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以探索出沙棘种子萌发的最优条件,并对最优萌发条件下沙棘种子萌发期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及调控酶活性进行测定。研究表明,2种沙棘种子最优萌发条件为GA3浓度500 mg/L、光照16 h、浸种温度江孜沙棘是40℃、大果沙棘为50℃,此种处理条件下江孜沙棘和大果沙棘发芽率与无GA3添加相比分别增加了29%和42%。与对照(H2O)处理相比,萌发过程中不同品种沙棘种子经最优萌发条件浸种后可提高α-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的活性及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并且降低可溶性糖的含量,可见沙棘种子经浸种处理后加速种子生理反应进程,从而有效促进种子萌发。本研究结果对沙棘种子萌发的实际生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种子》2018,(12)
以花叶苋菜(Amaranthus tricolor)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IAA、NAA、2,4-D和6-BA对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为0.5mg/L IAA和6-BA、0.1mg/L的NAA和0.01mg/L 2,4-D有利于种子发芽,发芽率和发芽势效果明显,0.5mg/L浓度的IAA、NAA、6-BA和0.1mg/L浓度的2,4-D对于幼苗生长发育促进效果明显,高浓度的4种激素处理对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决明子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霞  胡勇  王晓丽 《种子科技》2009,27(8):24-25
分别采用GA3、6-BA和NAA处理中药决明子种子,结果表明:GA3、6-BA、NAA可增加幼苗的全株鲜重和干重;对幼苗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糖的含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100 mg/L的NAA处理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浓度处理,可溶性糖的含量以100 mg/L的6-BA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除黄瓜种子的休眠,缩短黄瓜种子的发芽时间,提高发芽效率.本实验选取2个品种的黄瓜种子,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3种植物激素赤霉素(GA3)、吲哚乙酸(IAA)、萘乙酸(NAA)进行浸种,比较促进黄瓜种子发芽的最适植物激素浓度.结果表明:低浓度的赤霉素(GA3)100~200 mg/L、吲哚乙酸(IAA)5 mg/L、萘乙酸(NAA)0.5 mg/L浸种既可以减少黄瓜种子的发芽时间,同时明显地增加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高浓度的赤霉素(GA3)350 mg/L、吲哚乙酸(IAA)200 mg/L、萘乙酸(NAA) 50 mg/L对种子的发芽起到抑制作用,而且对种子萌发的抑制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越明显.在相同条件下,植物激素对豫艺黑优黄瓜品种的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外源腐胺对盐胁迫下菜豆种子萌发的影响,本研究以菜豆品种‘P16028’为试验材料,设置蒸馏水对照(CK)、100 mmol/L NaCl处理(NaCl)以及NaCl处理条件下添加1 mmol/L Put浸种(NaCl+1 Put) 3个处理组,对其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及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CK相比,盐胁迫导致菜豆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显著降低,抗氧化酶SOD、POD、CAT均呈下降趋势,其O2-、MDA、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和脯氨酸含量上升,种子萌发受到抑制。而添加外源Put显著提高了盐胁迫下菜豆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也提高了SOD、POD、CAT氧化酶活性,降低其O2-和MDA含量,提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提高菜豆对盐胁迫的抗性。由此可见,使用外源Put浸种可以缓解盐胁迫带来的伤害,提高菜豆种子的耐盐性,从而有效的促进菜豆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11.
以不同浓度的GA3、6-BA和IAA浸种24 h,通过比较浸种后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长各项指标来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浸种对金荞麦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处理浓度范围内,150 mg/L的GA3浸种后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平均鲜重、平均株高、平均根长、叶绿素含量、POD活力分别提高37.7%、39.6%、68.3%、75.6%、17.7%、20.5%、18.7%、68%.而用0.1 mg/L 6-BA和25 mg/L IAA浸种后各项指标与对照相比均显著增加.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综合比较表明,150 mg/L的GA3对金荞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作用效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2.
探讨水果黄瓜幼苗对铅胁迫的响应机制,为揭示水果黄瓜抗铅性提供理论依据。在200 mg/L硝酸铅胁迫下,研究了不同浓度的(50,100,300,500μmol/L)外源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对水果黄瓜种子萌发以及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0 mg/L的硝酸铅对水果黄瓜种子的萌发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使可溶性蛋白与丙二醛的含量升高,POD、CAT活性以及叶绿素相对含量显著降低;加入硝普钠(SNP,NO供体)对水果黄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降低了丙二醛的含量,增加POD、CAT、SOD活性以及叶绿素相对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外源NO能显著促进Pb2+胁迫下水果黄瓜种子萌发,增强细胞的渗透调节能力,提高保护酶活性,明显缓解幼苗叶片受到的氧化损伤,其中以100μmol/L SNP处理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不同浸种剂对低温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复配浸种剂处理玉米种子,在人工气候箱设置10℃低温,研究各处理对玉米种子萌发特性、幼苗形态、生理指标的影响,对多成分复配浸种剂提高玉米种子抗低温萌发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浸种剂提高了种子发芽率,缩短发芽时间1~3d,提高发芽指数,种子发芽整齐,提高活力指数,提高了胚芽α-淀粉酶活性,增加了胚芽可溶性糖含量,加快了种子贮藏物质转运率,提高了胚芽IAA、GA3、ZR含量。6GA浸种剂浸种显著提高玉米种子抗寒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不同层积条件下滇重楼种子的生理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滇重楼种子休眠的生理生化变化规律,为滇重楼的栽培提供科学依据。对两种条件下层积160天内种子的胚率变化、贮藏物质的变化、POD与SOD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整个层积过程中,滇重楼种子胚率显著增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淀粉含量显著降低,POD活性显著升高;在云南西双版纳自然大田条件下种子,胚率高达11.59;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淀粉含量分别降低到3.14mg/g、 2.72mg/g、 24.56mg/g, POD活性增高到10.35 U/(g*min)。与恒温层积相比,大田条件下种子各生理指标变化规律较好,更有利于其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15.
不同甘草种源种子萌发和幼苗期生理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来自甘肃高沙窝和内蒙古杭锦旗的乌拉尔甘草种源为材料,对种子萌发和幼苗期的形态和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沙窝种源在种子萌发期和幼苗期大体均具有较高的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蛋白含量,与其具有较好的发芽能力和幼苗期生长性状密切相关。高沙窝种源在幼苗期也具有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研究表明,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可作为评价甘草种源种子萌发能力和幼苗生长特性的重要生理指标,SOD活性和POD活性是影响上述生理参数的重要生化基础。在河北省平原区,高沙窝种源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能力和潜在的较高产量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6-苄氨基嘌呤(6-BA)、吲哚乙酸(IAA)、萘乙酸(NAA)、吲哚丁酸(IBA)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土人参种子萌发及幼苗早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土人参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不同,同一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浓度不同其影响也不同.与ck对比,6-BA促进土人参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的最佳浓度为2 mg/L; IAA、NAA和IBA的最佳浓度分别为50、100、50 mg/L.其中,2 mg/L的6-BA对土人参种子发芽的促进效果最好;50 mg/L的IAA促进土人参幼苗生长的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7.
《种子》2021,(9)
为了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浸种对柴胡种子发芽的影响,测定分析种子发芽过程中4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差异,为柴胡种子萌发调控及提高种子发芽率提供理论依据和可行方法,采用0 mg·L~(-1)、50 mg·L~(-1)、100 mg·L~(-1)、150 mg·L~(-1)和200 mg·L~(-1)的赤霉素溶液浸种处理柴胡种子,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种子发芽过程中ABA、GA_3、IAA和ZR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赤霉素浸种的柴胡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均差异显著,150 mg·L~(-1)浸种的发芽势(30.1%)和发芽率(64.5%)均最高。与对照相比,其他浸种处理种子发芽过程中的ABA、IAA含量均显著降低,GA_3、ZR含量均显著增加。种子发芽过程中,各浸种的IAA+GA_3+ZR/ABA比值均呈"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且其他浸种的该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以150 mg·L~(-1)浸种的最高。研究表明,柴胡种子发芽过程中ABA、GA_3、IAA、ZR的含量呈现不同变化,赤霉素浸种可通过调节IAA+GA_3+ZR/ABA比值上升,进而促进种子发芽。  相似文献   

18.
以西瓜品种“小皇冠”和“早佳8424”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种子萌发袋发芽的方法,研究在不同浓度(0,50,75,100,125 mmol/L) NaCl溶液胁迫下,蛭石引发处理对西瓜种子发芽指标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探讨引发处理对缓解西瓜盐胁迫伤害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增加对西瓜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逐渐加剧,引发处理提高了NaCl胁迫下西瓜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NaCl胁迫下,西瓜胚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升高,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引发处理下胚根的SOD、POD、CAT活性增强,MDA和H2O2含量减少,可溶性糖含量增加。研究表明,引发处理能促进NaCl胁迫下西瓜种子萌发,促进可溶性糖的积累,诱导抗氧化酶活性,降低MDA和H2O2的积累,增强西瓜幼苗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不同渗透势浓度的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探讨干旱胁迫对花生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根长、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的影响.结果显示:干旱胁迫显著降低了花生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根长;PEG浓度为0~100 g/L,花生种子的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增加,可溶性蛋白降低,浓度超过100 g/L时可溶性糖含量逐渐下降,而可溶性蛋白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0.
钾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郑单958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氯化钾浸种对衰老玉米种子的萌发和萌发种子抗氧化酶活性、脱氢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0.1~10.0 mmol/L氯化钾处理,能提高玉米种子的发芽势、活力指数和单株幼苗干质量,还提高了种子萌发时抗氧化酶和脱氢酶活性,降低了MDA含量,增加了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含量.这说明氯化钾处理提高了玉米种子萌发期间的抗氧化水平,减缓了脂质过氧化作用,维持了质膜结构的完整性,加快了种子萌发时的物质代谢速率,这可能是钾处理促进衰老玉米种子萌发的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