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草狸獭是一种水陆两栖哺乳类草食性珍贵毛皮动物。其陆地活动笨拙,水中行动自如,潜水能力较强,一次潜水可持续5~6分钟。一般自然寿命8~9年。其饲料成本低,饲料报酬高,皮昂贵,是广大饲养户致富的最佳途径之一,也是畜产品出口创汇的好品种之一。辽宁省大石桥市1991年从沈阳等地引进种獭,现已在大石桥市城乡广泛饲养,为了使广大饲养户正确、规范地饲养草狸獭,现就草狸獭的饲养管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农村养殖技术》2005,(9):35-36
近年来,野猪、野鸡、鹧鸪、肉食犬等特种养殖品种纷纷走进农村,给农民带来不少“实惠”。但面对日益热闹的特种养殖业,人们更应冷静思考。特种养殖业是常规养殖业的补充,处于相对次要地位。但农民普遍存有一个误区,即把特种养殖看成迅速致富捷径,加上一些媒体过分炒作,致富心切的农民很容易“误入歧途”。遇有新品种往往一哄而上,盲目引进,忽略专业知识、技术的及时补充。还有不少养殖户采用近亲杂交的方式扩大规模,造成品种退化。一些曾养过貂和鸵鸟的养殖户亲身体验过特种养殖的“跌宕起伏”后,他们说,初搞特种养殖,因为信息闭塞,技术不到…  相似文献   

3.
冷静看特养     
近年来,野猪、野鸡、鹧鸪、肉食犬等特种养殖品种纷纷走进农村,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经济效益,给农民带来不少“实惠”。但是,面对日益热闹的特种养殖业,我们也应该去冷静思考。特种养殖业市场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只能是常规养殖业的补充。但目前农民普遍存在的一个误区,即特种养殖是迅速发家致富的一条捷径,加上一些媒体的过分炒作,致富心切的农民很容易“误入歧途”。有一个新品种往往一哄而上,盲目引进,忽略专业知识、技术的及时补充,还有不少养殖户采用近亲杂交的方式扩大规模,造成品种退化。几位曾养过貂、鸵鸟的农民在亲身体验过特种养殖的…  相似文献   

4.
我省特种动物饲养热潮一浪高一浪,养殖品种多,推广面积大,确实为农民致富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由于饲养决策上的盲目性,带来问题也不少.许多特种动物养殖户纷纷来信倾诉苦衷,要求帮助他们正确选择特种养殖项目.回顾10年来我省特种动物饲养业发展情况,起落快而大,有的饲养户增了收,有的亏了本,弄得一些从事特种动物养殖者心有余悸,生产发展不稳定.禽类从80年代的使粪、珍珠鸡、使鹤,到90年代的乌骨鸡、肉鸽、山鸡;兽类从80年代的银狐、兰抓、貉,到90年代的狸獭、竹根鼠、果子理,起得快.落得也快,让养殖者吃不准,摸不透.现…  相似文献   

5.
<正>黑龙江省德都县狸獭养殖开发事业,经过“产前阵痛”的发展,至今已步入平衡发展阶段。该县为帮助当地居民,尤其是农民发展脱贫致富,曾先后搞过狐等特种经济动物的饲养,但都因无人回收等多种因素而失败。1995年夏,经多方联系考察,选择了狸獭养殖项  相似文献   

6.
继美国青蛙、白玉蜗牛养殖热后,目前又刮起养殖竹鼠(竹狸)风。只要随手翻张报纸就会看到有关的广告,说什么“家养竹狸能致富;养殖竹狸早日富裕;一狸抵三鸡”。养殖竹狸真能致富吗?笔者认为引种竹狸的朋友一定要慎重,防止上当受骗。  相似文献   

7.
《农村养殖技术》2004,(18):37-37
近年来,野猪、野鸡、鹧鸪、肉食犬等特种养殖品种纷纷走进农村,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经济效益,给农民带来不少“实惠”。但是,面对日益热闹的特种养殖业,我们也应该去冷静思考。 特种养殖业市场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只能是常规养殖业的补充,在整个畜牧业中,特种养殖处于相对次要的位置。但农民普遍存在的一个误区,即特种养殖是迅速发家致富的一条捷径,加上一些媒体的过分炒作,致富心切的农民很容易“误入歧途”。一出现新品种,往往一哄而上,盲目引进,忽略专业知识、技术的及时补充,还有不少养殖户采用近亲杂交的方式扩大规模,造成品种退化。一…  相似文献   

8.
农业词典     
最近几年,我国各地的“小尾寒羊”养殖业发展很快,农民尝到了养殖小尾寒羊的甜头,纷纷引进饲养,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于是,一些不法羊贩子抓住一些农民发财心切、不懂养殖技术、难以辨认真假小尾寒羊的空档,在种羊交易市场上,以假乱真用湖羊和杂交改良羊冒充小尾寒羊种羊出售,欺骗养殖户,致使一些农户遭受很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近两年,我国各地一些养殖户从国外引进鸵鸟约20万-30万只,由于一些商贩的“炒作”,哄抬价格,使1只鸵鸟的价格由1万元“炒”至10多万元,致使一些人认为有利可图,纷纷办起了鸵鸟养殖场,炒得沸沸扬扬。“鸵鸟养殖热”引起了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等有关专家的关注,他们经过周密的市场调查和详尽的科学论证,认为:鸵鸟养殖了符合中国国情,主要原因是养殖成本太高,产品国内无销路,国外无订货,“鸵鸟养殖热”应该冷下来.再度降温。 但专家的告诫并未使一些养殖户冷下来,去年至今国内仍有一些地方.如河南、河北、山东、辽…  相似文献   

10.
“鸵鸟养殖”答读者问问:鸵鸟会不会像海狸鼠,前景如何,市场在哪里?答:由《饲料研究》编辑部转来的信中,询问最多的就是这个问题,由于近年来的哈白兔、绿毛龟、蚯蚓、蚂蚁、海狸鼠大战,加之不正当的广告宣传,一些人乘企业和养殖户致富心切之机,到处诈骗,牟取暴...  相似文献   

11.
1 前言 人们养殖狸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终产品—毛皮、肉等,并使之为人们所消费,人们对终产品的需求、消费反过来又可刺激狸獭养殖业的更大发展。这种养殖→终产品开发生产→产品消耗→促进养殖的模式是狸獭养殖业在我国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笔者认为狸獭屠宰取皮后的胴体及其内脏器官大有开发利用的价值。现将利用狸獭小肠粘膜提取肝素的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京凤狸獭开发集团公司为贯彻国务院发展草食经济动物养殖的战略方针,为了使广大农民早日奔小康,为加强狸獭资源保护,积极驯养繁殖,合理开发利用,在33个养殖基地的基础上继续扩大养殖规模,扩建新的基地,为促进我国野生动物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狸獭的饲养     
狸獭又名海狸鼠(Myocasyor coypusMolina 1782),属啮齿目(Rodentia),硬毛鼠科(Capromyidae),河狸鼠属(Myocastor)。原产南美,吉林省人工养殖狸獭始于1957年,实践证明,人工养殖狸獭具有饲料广,易管理、生长快、繁殖多、抗病力强等持点。狸獭的皮可用、肉可食,毛皮适做各种防寒物品,如皮帽、皮领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别具  相似文献   

14.
本刊今年第9期刊登了《养殖骗子公司为何能屡屡得逞》一文,报道了广州墨龙公司蚂蚁诈骗案,沈阳“代养奶牛”特大团伙集资诈骗案,辽宁朝阳市养獭兔诈骗案,旨在告诫养殖者在选择项目时,须谨慎从事,防止陷入养殖骗局。近日,又接连曝出“蚂蚁致富”神话破灭的新闻,虽然相关责任人已被绳之以法,但是警钟还余音不绝:在特种养殖业上,有一些见利忘义者,利用人们致富心切的心理,设下了种种陷阱,使得养殖户受骗,养殖者一定要提高警惕啊![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近两年,我国各地一些养殖户从国外引进鸵鸟约 20万至 30万只,由于一些商贩的“炒作”,哄抬价格,使 1只鸵鸟的价格由 1万元“炒”至 10多万元,致使一些人认为有利可图,纷纷办起了鸵鸟养殖场。鸵鸟养殖热引起了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等有关专家的关注,他们经过周密的市场调查和详尽的科学论证,认为:鸵鸟养殖业不符合中国国情,主要原因是养殖成本太高,产品国内无销路,国外无订货,鸵鸟养殖热应该冷下来,再度降温。   但专家的告诫并未使一些养殖户冷下来。去年至今国内仍有一些地方,如河南、河北、山东、辽宁、黑龙江、吉林等省…  相似文献   

16.
“传销”虽被国家明令禁止,但在我们这里的农村类似于“传销”炒种、卖种、传种的热潮不减,让一些求富心切的农民眼花缭乱,不知如何是好。譬如海狸鼠、鹧鸪行情好,只不过是售种售得多的结果,而直接上市的很少,到时一旦上市没有买主,吃亏的还是农民。   农业结构调整,养殖业成为农民比较看中的发家致富项目,特种养殖也悄然兴起,一些有胆识的种养大户由于紧盯市场,取得丰厚的利润。一些心术不正的人,不能围绕市场抓发展,而是把目光瞄向左右邻居,利用他们求富心切的心理,向他们兜售高出高市场价格数倍的养殖品种,并作出承…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一些奶农说养殖效益不高,奶牛不好养,也有一些养殖户却称养奶牛仍有利可图。将他们的养殖条件、饲养管理、挤奶等细节对比后,不难发现。赚钱的奶农都在细微之处下了功夫,而效益低下的奶农多是忽视了细节问题,想当然地认为,“奶牛有什么养的,给点草、玉米秸就行”。为此,我们给奶农提个醒。今后养奶牛再不能“想当然”了。  相似文献   

18.
毛皮动物养殖已经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重要途径。俗话说“快马敢不上毛皮行”,很多养殖户一两年能赚几十万,而也有一两年赔掉几十万的。毛皮市场变幻莫测,不容易掌控。现就针对养殖毛皮动物,谈一谈规避市场风险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有些农民靠养殖珍稀动物走上了致富路,但也有一些农民因种种原因惨遭失败。现将一些农民在发展特种养殖中存在的几个误区及对策介绍如下: 轻信广告盲目养。一些农民在信息不灵的情况下,便想通过特种养殖寻找致富捷径。有些见利忘义的“炒”种者利用电台、报刊等媒介呼风唤雨、大打广告误导战:“要致富,养獭兔”、“山鸡叫,财神到”、“小小蚂蚁窝,农家聚宝盆”等等。在广告的诱导下,一些当前尚未形成商品销售市场的动物品种,被“炒”种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 ,传统养殖业遭受重创 ,陷入艰难境地 :养猪业跌破血本 ,养牛、养羊业持续低靡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以鹧鸪、贵妇鸡、山鸡等为首的特种动物养殖业却一枝独秀。在中国大地正可谓“特戏”连台 ,低投入、高回报的特种养殖搅得许多致富心切的农民和下岗职工眼热心跳 ,跃跃欲试。但在高利润的背后也潜伏着一定的风险。在这铺天盖地的“特养”热潮中 ,有必要说明一些问题 ,以防人们走上歧路。那么 ,在新世纪里特种养殖路该咋走呢 ?1 选准项目 ,适应市场。在发展特种养殖中 ,首先把目光投向市场 ,选准养殖项目 ,不能一听价格多高多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