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稻瘟病在水稻各个生育期都可发生,其中以叶瘟和穗颈瘟对产量的影响最大,但两者对产量影响关系和程度怎样?却很少有报道.在1990年早稻稻瘟病综合防治示范中,我们在平南县同和乡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于分蘖期、始穗期、齐穗期施药防治,以了解不同时期施药对稻瘟病的发生及其造成产量损失的效应,从而进一步探索叶瘟和穗颈瘟对产量影响的关系,为更好地提供指导防治依据,现将试验结果及分析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2.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贵州省主要水稻产区,每年稻瘟病(稻叶瘟和穗颈瘟)发病面积约4.67万hm2。2012年黔东南州水稻穗颈瘟发生面积2.14万hm2,造成绝收面积235.2hm2,使全州水稻产量损失严重。为进一步做好水稻穗颈瘟的防治工作,笔者对2012年水稻穗颈瘟偏重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1症状水稻穗颈瘟发生在穗茎、枝梗处。受害部分呈淡褐色或  相似文献   

3.
稻瘟病是我省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我省双季晚稻常年因穗颈瘟和枝梗瘟的为害造成产量下降。一般年份病穗率为1—12.9%;严重年份病穗率高达80%以上,并造成大量白穗。其发生普遍、损失极大,严重地障碍着双季晚稻产量的提高。为了进一步明确穗颈瘟和枝梗瘟对产量的影响,提供损失率估计的科学依据,我们在大田调查的基础上,分别对穗颈瘟和枝梗瘟造成的损失情况进行了测定和验证。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2010年惠水县穗颈瘟大流行原因与综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瘟病为真菌性病害.属半知菌中的梨孢菌。在水稻各个生育期都可发生.按发病部位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枝梗瘟和谷粒瘟,其中以穗颈瘟对产量影响最大。穗颈瘟只能预防,一旦发生,常造成白穗,不能正常结实。  相似文献   

5.
不同药剂对水稻穗颈瘟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芳  陈菲  刘剑青  杨娟 《江西植保》2011,(3):127-128
稻瘟病是水稻生产的主要病害,其中以穗颈瘟对产量的影响较大。笔者进行多种药剂防治水稻穗颈瘟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7%春雷霉素.王铜WP 900g/hm2、25%咪鲜胺EC 1200ml/hm2、40%稻瘟灵EC 1500ml/hm2、1000亿/毫克枯草芽孢杆菌WP 300g/hm2、2%春雷霉素WP 1500g/hm2、42.5%三环唑.蜡芽SC 1500g/hm2等对稻穗颈瘟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实际生产上可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稻瘟病是水稻上的主要病害。大田危害叶片及穗部,引起产量损失,为了明确叶瘟、穗瘟对产量损失的影响,为病害损失的预报和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本站于1983年进行了本项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供试品种:感病品种“筑紫晴”。2、处理:在自然发病条件下,用25%多菌灵500倍液按不同间隔时间喷药,至病害流行终止期。喷液量35—60公斤/亩(依植株大小而定)。具体间隔天数为5、10、15、20和  相似文献   

7.
李大庆  刘辉 《植物医生》2002,15(4):32-33
稻瘟病是贵州省余庆县水稻主要病害之一,常年都有一定程度的发生。为了搞好水稻穗颈瘟的防治,筛选出一种对水稻穗颈瘟防治效果好的农药,供 大田生产推广应用,我们于2001年7~9月在贵州省余庆县龙家镇曙光村进行了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等农药防治水稻穗颈瘟小区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  相似文献   

8.
黄振兴 《植物保护》1984,10(3):25-26
上海郊区的地理环境条件,对稻瘟病菌产孢情况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供稻瘟病测报和防治参考。 供试材料 从1976—1983年郊区部份社队,在当家品种收获前采集典型穗颈瘟样品,保存于真空干燥器内。 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水稻是雷山县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5 333 hm~2,每年稻瘟病(叶瘟和穗颈瘟)发病面积在1 000 hm~2以上。2014年水稻穗颈瘟的发病面积为872 hm~2,造成120 hm~2水稻绝收。为进一步做好水稻穗颈瘟的防治,笔者分析2014年水稻穗颈瘟偏重发生原因,并提出防治对策。1.为害症状水稻穗颈瘟发生在穗颈、枝梗处。在稻株穗颈上,初期生褐色小点,扩展后变为褐色或黑褐色,当  相似文献   

10.
2012和2013两年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申嗪霉素1%悬浮剂对水稻稻瘟病(叶瘟和穗颈瘟)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施用13.5g(a.i.)/hm2处理对叶瘟的防效分别为88.92%和86.83%,对穗颈瘟的防效分别为90.72%和88.58%,保产率均在17%以上。该药剂是防治水稻稻瘟病较为理想的药剂,有较好的保产效果,在推荐用量下使用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11.
14%绿清灵可溶性粉剂防治水稻稻瘟病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维海 《广西植保》2000,13(3):28-29
14%绿清灵可溶性粉剂 ( 2——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1 2——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是一种新型高效广谱性杀菌、杀虫剂 ,由湖南省绿色无公害农药研究所研制开发。 1 999年作者在防城区附城乡用该药进行了防治水稻稻穗颈瘟的试验 ,现将试验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药剂   1 4%绿清灵可溶性粉剂 (湖南省绿色无公害农药研究所提供 ) ;75 %三环唑可湿性粉剂 (市售 )。1 .2 供试作物及防治对象  水稻。穗颈瘟 ( Piricularia oryae )。1 .3 试验方法  试验药剂按每 6 6 6 .7m2 用量计 ,设 1 4%绿清灵可溶性粉剂 1 0 0 g、 1 2 0 …  相似文献   

12.
水稻品种的抗性鉴定:1973~1977年在稻瘟病圃中,筛选出对穗颈瘟4~5年保持中抗以上的品种15个,1975~1977年又鉴定出对穗颈瘟3年均保持中抗以上的品种47个。在病圃中对大量水稻品种抗性鉴定材料的统计分析表明,籼稻品种的叶片对稻瘟病菌抗侵入和抗扩展能力强的品种数量比粳稻多。穗颈和主轴则不同,在病圃中粳稻叶瘟发生较重的年份,籼稻抗侵入的品种数量比粳稻多,反之,籼稻比粳稻少。但在同一抗病等级中,粳稻造成的损失多比籼稻轻,表现耐病性强的品种数量比籼稻多。根据多年和多点试验,绝大部分品种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年份之间抗性表现不一致。就叶瘟和穗颈瘟抗性变化情况相比,叶瘟抗性变化较穗颈瘟大。  相似文献   

13.
8种药剂对水稻穗颈瘟的田间防效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评价分析8种杀菌剂防治水稻穗颈瘟效果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在试验设计用药量下,对水稻穗颈瘟最终防效由高到低的药剂依次为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9%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13%春雷·三环唑可湿性粉剂、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40%稻瘟灵乳油、250 g/L嘧菌酯悬浮剂、2%春雷霉素可溶性液剂。9%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和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对促进水稻增产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2016年4~9月在贵州余庆县进行了100g/L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防治水稻穗颈瘟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0g/L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每667m~2用30、45、60mL对穗颈瘟的防治效果和水稻产量随用药量增加而提高,与对照药剂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g/667m~2、40%稻瘟灵乳油100mL/667m~2相比,防治效果和产量均较对照高。防治效果、产量以100g/L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60mL/667m~2最高,其次是100g/L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45mL/667m~2。在防治稻穗瘟病时100g/L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可作三环唑、稻瘟灵的替换或替代产品,建议施用量45~60mL/667m2。  相似文献   

15.
稻瘟病是鹿寨县水稻主要流行性病害。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水稻制种面积逐年扩大和施肥水平的提高,制种田稻瘟病的发生也逐年加重。特别是穗瘟,已成为提高制种田产量的一大障碍。穗瘟病情指数一般为10~20。个别田块高达71.6,减产六成以上。严重地影响水稻制种生产。为了找寻更有效的防治穗瘟病的药剂,根据本地药源情况,我们于1997年在晚稻制种田进行了7种药剂防治穗瘟的药效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药剂及处理  本试验设置8个处理,即每666.7m2用40%硫环唑胶悬剂200ml(广州金珠江化学有限公司)、40%富士一号乳油100ml(…  相似文献   

16.
寒地水稻主栽品种稻瘟病流行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瘟病是危害我国水稻生产的四大主要病害之一。在自然发病条件下,研究了黑龙江省抗、感不同和熟期不同的6个生产主栽品种稻瘟病的流行规律,分析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降雨量、雨日数以及初始发病率等多种流行因素对发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熟期品种,感病品种叶瘟及穗颈瘟发病时间早、发展速度快、发病程度高,发病时间比抗病品种早7~10 d,供试品种田间稻瘟病的流行规律可用Logistic模型描述。分别建立了不同抗、感品种的稻瘟病叶瘟和穗颈瘟的预测模型,其中在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季节雨日和相对湿度对田间稻瘟病的流行速度影响最大,是稻瘟病流行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7.
部分中国栽培稻资源对稻瘟病的抗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苗期16个稻瘟病生理小种的抗谱测定以及成株期叶瘟、穗颈瘟鉴定结果为依据,分析了75份中国栽培稻稻瘟病抗性资源的抗瘟性。结果显示,不同抗性品种的抗谱以及对成株期叶瘟和穗颈瘟的抗性反应差异较大。相关分析表明,苗期抗谱测定结果与成株期叶瘟抗性显著相关,而与穗颈瘟,以及叶瘟与穗颈瘟间相关不显著。根据聚类分析结果,抗性资源可分成9个类群,其中以第6类群包含品种最多,抗谱最广(81.3%~100%),并高抗A、B、E、G群生理小种和抗穗颈瘟,可作为水稻稻瘟病抗性育种优先利用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8.
郭新华  肖放华  肖毅 《植物保护》2007,33(5):143-145
2006年在湖南桃江进行了52.5%丙环唑十三环唑悬浮剂防治水稻穗颈瘟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用52.5%丙环唑十三环唑悬浮剂80~100mL/667m2可有效地防治穗颈瘟的危害,其防治效果优于对照药剂30%苯醚甲.丙环乳油用20mL/667m2、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用80g/667m2和30%敌瘟磷乳油用100mL/667m2的处理效果,而且稻谷产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水稻品种‘空育131’和‘垦鉴稻6号’稻瘟病发病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稻瘟病的发生程度与施氮量有关, ‘空育131’在施氮量为150 kg/hm2时, ‘垦鉴稻6号’在施氮量为150~170 kg/hm2时, 叶瘟、穗颈瘟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低且病情发展进程慢。稻瘟病发生程度与水稻品种有关,‘空育131’的叶瘟发病率、病情指数比‘垦鉴稻6号’高, 但‘空育131’的穗颈瘟发病率、病情指数比‘垦鉴稻6号’低。通过掌握‘空育131’和‘垦鉴稻6号’的施氮量, 可有效控制稻瘟病, 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20.
应用20%瘟曲克星防治水稻稻曲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瘟曲克星可湿性粉剂 ,又名 2 0 %三苯基乙酸锡可湿性粉剂 ,通用名 :fentinacetate,是一种防治水稻稻曲病的新农药。为了进一步明确该药防治水稻稻曲病的最佳剂量 ,以及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我们在单季中稻上做了大田期应用试验。1 材料和方法供试药剂 :2 0 %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