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改良双层琼脂法培养人癌干细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Hamburger-Salmon双层琼脂法为基础,CNE-2Z细胞系为对象,筛选了培养基,改良了人癌于细胞双层琼脂培养方法,并对38份人体实体瘤手术标本(12种肿瘤)进行了培养.培养成功率:细胞系为100%,瘤标本为20.6%.集落形成率:细胞系为41.61±0.6%.瘤标本介于0.02‰~0.82‰之间.  相似文献   

2.
利用电镜比较观察了经细胞培养的低分化鼻咽癌细胞系(CNE-2Z)及其2个单克隆株(4-2-H_5,5-1-F_1)对羊膜浸润的特点和浸润能力,结果表明:4-2-H_5及CNE-2Z浸润羊膜的能力比5-1-F_1强;浸润羊膜具有粘附、伸出伪足、溶解破坏及侵入羊膜等几个阶段;讨论了浸润羊膜的某些机理。  相似文献   

3.
从人低分化鼻咽癌细胞系(CNE-2Z)中分离出4-2-H_5单克隆细胞株,进行体外培养。应用玻璃微电极细  相似文献   

4.
利用有限稀释法,进行人低分化鼻咽癌上皮细胞系(CNE—2Z)的单克隆化培养,成功地建立了25个单克隆细胞株,并根据细胞电泳率、细胞体外培养的倍增时间、分裂指数及低血清培养等筛选指标,从中筛选出电泳率差异较大及体外生长特性有明显差异的两个克隆化细胞株(F1、H5)。将该两株及母系的癌细胞分别接  相似文献   

5.
从人低分化鼻咽癌细胞系(CNE-2Z)中分离出单克隆株4-2-H_5、5-1-F_1,5-2-F_7进行体外培养,分别计算各克隆株细胞倍增时间和分裂指数,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方法测量细胞膜电位,结果表明:(1)随培养时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葡萄籽提取物(GSE)对鼻咽癌细胞生长及HIF-1α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100 μmol/L CoC12处理鼻咽癌CNE-2Z细胞,建立细胞拟缺氧模型;不同质量浓度GSE干预一定时间后,MTT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IF-1α表达.结果 GSE抑制低氧环境下CNE-2Z细胞生长,12.5、25mg/L GSE处理细胞发生G1/S期阻滞,不同质量浓度GSE处理减少CNE-2Z细胞表达HIF-1α蛋白.结论 GSE抑制低氧环境下CNE-2Z细胞HIF-1α表达.  相似文献   

7.
CNE-2Z细胞系一直被广泛应用于鼻咽癌研究的几乎各个领域,本文就CNE-2Z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鼻咽癌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及实验治疗方面的应用进展情况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已知放线菌素23—21给药浓度50μg/kg时,对人低分化鼻咽癌(CNE-2Z)裸鼠移植瘤有明显抑制效应,抑瘤率为58%。电镜观察见瘤细胞有核仁分离和微球体形成的超微结构改变。为进一步探讨其抑瘤作用机理,本文应用AgNOR技术,观察了对照组与给药组每例移植瘤的各100个细胞核内AgNOR的数量变化,计算平均每核AgNOR颗粒数。对照组为2.26±0.16,给药组1.60±0.18(p<0.01),表明给药组AgNOR平均计数减少。证实了放线菌素23—21很可能是通过抑制瘤细胞核仁rRNA合成,使细胞增殖活性降低,致细胞核内AgNOR均数显著减少,从而发挥其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导了用~3H-TdR掺入、染料排斥与细胞集落形成三种实验方法,检测湛江沿海的海洋生物对人低分化鼻咽癌上皮细胞系(CNE-2Z)体外生长的作用.所检测的海洋生物包括褐藻、红藻与多孔、软体、节肢、棘皮及脊索动物等共33个品种。  相似文献   

10.
作者应用~3H—TdR 掺入试验,染料排斥试验和细胞集落形成试验,检测了人低分化鼻咽癌上皮细胞系(CNE—2Z)的短期生长能力,同时研究了该细胞生长对54种中草药及海洋药物的反应。结果表明:细胞的~3H—TdR 掺入率为1.8±0.02%,增殖率为60.9±13.0%,集落成形率为40.8±3.5%。比较细胞的三项指标对药物反应的比值,发现以集落形成比及细胞存活比降低的药物为多(分别为64.8%及40.7%),显示多数药物具有细胞增殖抑制及细胞毒作用。各项指标的综合反应,可归纳为下降型、上升型、峰型、谷型、抑制型及稳定型六种模式。抑制型药物具有抗鼻咽癌细胞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沙尘暴尘源形成及分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沙尘暴(sand—duststorm)系指强风把地表大量沙尘卷入到空中,使空气特别浑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000m的灾害性天气现象。是1种危害性极大的灾害性天气。它的发生和发展是加速土地荒漠化的重要过程,又是土地荒漠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具体体现。沙尘暴尘源物质的形成及分布是形成沙尘暴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本文在查阅分析了大量关于沙尘暴研究等文献的基础上,从沙尘暴尘源形成因素、尘源种类及分布等方面,对沙尘暴尘源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反映沙尘暴尘源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