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广西贺州市家畜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流行情况,2019—2022年对部分猪、牛、羊规模场开展布病血清学监测,并对阳性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猪场群布病阳性率为0,牛为1.00%(2/200),羊为3.86%(17/440);猪个体阳性率为0,牛为0.03%(8/24 030),羊为0.88%(156/17 732)。2019—2021年未见牛布病阳性,2022年检出牛布病阳性,呈低流行率;羊布病阳性在2021年出现一次小高峰,2022年有所降低。羊只买卖、交换种公羊和混饲是导致布病阳性的主要因素。未整群扑杀阳性场的一次复阳率为33.33%,二次复阳率达50.00%。结果表明:贺州市家畜布病以牛羊感染为主,猪群布病流行风险较低,未整群扑杀场群存在复阳风险。建议积极推进牛羊布病净化场建设,坚持监测和阳性场整群扑杀的防控策略,强化流通检疫监管和生物安全管理,防控布病发生及蔓延。  相似文献   

2.
韦瑛 《兽医导刊》2020,(8):80-81
为全面了解河池市羊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以下简称“布病”)流行现状和特点,进行风险评估,为全市的布病防控和全面净化提供科学依据。2014年—2019年,采集全市11个县(区)1337个场点47062份羊血清,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进行布病检测,检出阳性场点25个,阳性血清417份,群体阳性率为1.87%、个体阳性率为0.89%,采取扑杀及无害化处理阳性羊及其同群羊1431只。河池市2016年检出羊布病个体阳性率高达6.15%,通过采取扩大监测面、强化监测频次、对检出阳性病例进行100%扑杀无害化处理等措施,2019年羊布病个体阳性率下降到0.18%,防控工作卓有成效,但布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要实现所有县(区)达到羊布病净化标准,还需要毫不松懈继续抓好羊布病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3.
正一、基本情况介绍布鲁氏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目前共有6个种,其中对人有致病作用的有羊、猪、牛布鲁氏菌。如果人传染布病病例,畜间一定会有活动性疫源,也可以说人感染布病是畜间发生布病的指示剂。由于人感染布病后会出现附睾炎、流产、不孕症等症状,因此在我国该病一直是重点防控的人畜共患病之一。二、布病防控措施1.完善市场监管和检疫制度,提高病畜扑杀补助标准。一是完善牲畜  相似文献   

4.
<正>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人畜共患传染病,牛、羊、猪等动物最易感染发病,严重危害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威胁公共卫生安全。多年来都有检出,仅2014年,全县共检测出阳性患病羊139只;进行了扑杀处理。在公共卫生安全方面,当年确诊断有4人感染布病,经检测调查,均与患病羊群有接触史。因此,为确保牛羊产业健康发展,保护人体健康免受布病的威胁,开展牛羊布病检测净化工作,提高牛、羊检测净化工  相似文献   

5.
某规模羊场的羊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以下简称布病)阳性率高达25.16%,为了公共卫生安全和提高生产水平,自2012年4月起,采用检测+扑杀的方法,每月对该场羊群检测1次,隔离饲养可疑感染羊,淘汰阳性羊,至2013年4月,每月仍有阳性羊被检出。自2013年5月起,对该场群采用免疫+检测+扑杀的方法,至2014年后的检测中,均没有出现阳性羊,净化了本病,说明对于感染率较高的羊群,采用疫苗免疫是必要的。本文将净化的经验教训加以总结,期望为该病的净化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6.
瓜州县自2009年人间暴发布病以来,每年都有一定人和畜感染。2013年被省兽医局划定为布病防控一类区,连年采取“消毒、调运监管、检测、扑杀净化”的措施进行防控,但收效缓慢。2016年,按照《甘肃省羊布病区域免疫试点工作指导意见》开展了布病免疫试点工作,免疫接种取得了成功。之后羊布病免疫则纳入了动物防疫强制免疫病种,通过三年来免疫试验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人间布病发生率有所降低,畜间布病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7.
血清学检测结果表明布鲁氏杆菌病和衣原体病是造成海晏县放牧牛羊流产的主要原因。流产率和阳性率在2011-2014年达到了最高水平。对布病阳性牛羊进行淘汰扑杀处理,藏羊血清阳性率降为零,但牦牛仍然徘徊在5%左右。目前海晏县藏羊流产主要由衣原体引起,牦牛为2种病原单独或混合感染引起。建议对牦牛进行布病、衣原体2种疫苗注射,藏羊进行衣原体疫苗注射;要求对布病血清阳性牦牛淘汰扑杀适当给予补偿,供种场牛羊进行衣原体病检测,阳性种畜淘汰处理,不得供种销售。  相似文献   

8.
用病原学分离与血清学鉴定的方法,对青海省2009—2011年全省畜间牛羊布病发生情况进行了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近几年,我省畜间布病防控工作总体逐年见效,除种公牛外,其他畜种布病发病数和阳性率都有所下降,其中羊布病发病数和阳性率下降明显;牛布病感染阳性率(1.07%)高于羊(0.81%),奶牛最低(0.28%);种畜布病感染阳性率高于同种其他牲畜,是最危险的传染源。防控:全面实施"检疫、监测、效果考核、消毒、免疫、扑杀"等综合防控措施,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增加资金投入,落实扑杀补助,扩大监测范围,坚持自繁自养。同时,加强布病防控知识宣传和技术推广,群防群治。  相似文献   

9.
天祝县是甘肃省羊布病防控一类区,采取羊免疫为主,检疫、监测相结合的多举共同防控措施。布病是多种动物共患传染病,为了解县域其他动物布病感染情况,2019年对马、鸡、马鹿、猪、羊驼等动物做了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马鹿阳性率较高达23.5%,马初筛阳性2例。据调查分析,有防控措施执行不严等许多原因,并对此提出了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亚丽 《兽医导刊》2020,(9):114-114
2019年12月底,中国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96名师生呈布鲁氏杆菌抗体阳性的消息发布,引发了当地师生甚至居民的惊慌,专家第一时间发出权威解释,消除了群众的恐慌情绪,但是这个事件对我们基层畜牧兽医从业人员的警示还远未结束.近年来布病感染类似的事件不在少数,此次事件虽是一次意外的偶发事件,但布病防控过程中人员的防护工作需要我们认真做好.灵台县曾经是羊布病阳性率较高的地区,经过最近4年的强制口服免疫、阳性羊只扑杀等综合管控,阳性率大幅下降.笔者作为灵台县龙门乡畜牧兽医站专业技术人员,近年来一直从事羊布鲁氏杆菌病的口服免疫接种工作,在此总结了免疫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供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1.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当前严重威胁公共卫生安全的人畜共患病之一,畜间布病发病率较高,人患病例也不断攀升.因此做好畜间布病防控迫在眉睫,防止出现人感染数量急剧增加已经成为兽医部门亟需解决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次调查专门针对乳用羊,原因主要是在城乡结合部一些乳用羊饲养户经常到早市或人流密集地点当街挤奶,卖点主要是"现挤现卖,无任何添加",但这种当街销售的方式为布病防控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对来自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的244份牛羊血清样品(某合作社羊133份、牛7份,相邻散养户羊104份),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进行了布病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在合作社的血清样品中检出阳性25份,阳性率为18.8%,牛的血清样品中未检出;在散养户的血清样品中检出阳性1份,阳性率为0.96%。结合该羊场饲养员确诊已患布病,经综合分析后,认为该羊群存在布病感染,对检出的26只布病阳性羊进行了扑杀等无害化处理。  相似文献   

13.
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临夏州动物布病布鲁氏菌病感染和流行状情况,有效制定防控对策,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和草食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于2015—2018年笔者对临夏州8县(市)开展奶牛布鲁氏菌病检测。通过实验室检测,对阳性畜及时扑杀,以检测扑杀相结合到逐步达到净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实施国家布病净化试点项目,裕安区采用检测-扑杀净化策略,建立完善了布病防控《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优化了布病监测、移动控制、检疫监管、扑杀净化等技术和管理措施,逐步建成一套适宜轻流行区布病防控净化模式。本文对全区布病净化试点项目进展进行介绍,旨在为其他地区布病净化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1虎林市布病防控的工作现状2004年以来,虎林市严格按照《黑龙江省牲畜布鲁氏菌病检疫净化实施方案》的要求,集中开展了家畜布病检疫工作。截至2013年底,虎林市检出布病阳性牛62头、布病阳性羊160只,现已全部扑杀并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对病畜圈舍进行了清圈和  相似文献   

16.
布鲁氏杆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二类传染病。羊布病主要表现在感染母羊流产、死胎,在羊群中相互感染,并通过病羊、污染源传染给人,造成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经济问题。羊布病处在牛、猪布病之首。2015年8月洞口县首次发生羊布病。对洞口县羊布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查清疫源,对全县规模化养羊场,全部采集样品监测,进行实验室虎红平板凝聚试验诊断,并对18份阳性样品病羊和同群羊进行扑杀深埋处理、传染源净化消毒工作。为养殖户和动物防疫检疫工作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2013年底~2014年初,武汉市黄陂区罗汉街、李集街和祁家湾街等地发生羊布鲁氏杆菌病,经确认有6人感染布病病例。黄陂区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高度重视,在全区进行了羊布病大排查工作,查出羊布病阳性27头,扑杀同群羊525头。有效控制了人畜共患病的流行,确保了人民生命安全。经过近两年的预防和控制,羊布鲁氏杆菌病在我区得到有效控制,效果很好。羊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该病以引起雌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当地奶畜(牛、羊)的饲养情况、牛羊布病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人间布病感染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梳理出牛羊布病防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了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防控布病的技术措施和意见建议,对做好畜间布病防控和确保公共卫生安全有较好的借鉴意义。布鲁氏菌病(又称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患病的羊、牛等疫畜是人间布病的主要传染源,做好畜间布病防控,对公共卫生安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正布鲁氏杆菌病(以下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上以牛、羊、猪种布鲁氏菌最为常见,其中羊种布鲁氏菌的致病力最强,约80%的人感染病例由羊布鲁氏菌引起。本文通过对2017~2019年88个山羊养殖场的饲养、引种等生产情况进行调查,采取检测-扑杀-监测-净化等综合防控措施,应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初筛,c ELISA复核确诊,对山区家畜布病监测控制净化具有重大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疫情有反弹迹象,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分析,今年一类地区牛、羊布病群体阳性率超过20%,个体阳性率在5%左右。浙江省作为布病防控二类地区,感染布病人数已超去年同期数量,防控形势十分严峻。湖州市作为浙江省羊主养殖区,通过强化监测力度、推进净化场创建等防控手段,连续多年将羊布病控制在较低水平,但是由于本地羊肉消费量增加,需从外地调入大量活羊和羊肉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