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非洲猪瘟是一种高死亡率和高传染率的疾病,现有全球蔓延的趋势;其传播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各个传播因素(猪、野猪、蜱虫等)之间相互影响;其传播能力和存活能力极强,也导致了其控制难度更大。当前由于国际间贸易和交流日益频繁,加之气候变化等多个风险因素的存在,非洲猪瘟对我国食品安全和经济发展产生了越来越现实的潜在威胁。为进一步量化非洲猪瘟风险输入的传播模型,通过科技文献查阅对目前非洲猪瘟流行病学和风险因素的现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以期为风险分析模型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生猪感染非洲猪瘟病毒后,引发机体产生发热、出血等症状,是一种发病率高、传播途径广、传播速度快和死亡率高的传染性疾病。为做好非洲猪瘟疫病检疫和综合防治,该文总结非洲猪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通过虫媒传播的急性高传染性疾病。其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死亡率极高。对养猪业产生了极大的威胁,如果没有有效的防御措施,非洲猪瘟会大范围的蔓延,造成难以承受的后果。除此之外,非洲猪瘟还能通过多种方式来传播,所以在生活中必须重视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落实与完善。  相似文献   

4.
《猪业科学》2019,36(7):23-23
<正>美国得梅因爱荷华国家猪肉生产者委员会首席兽医Liz Wagstrom博士解释了非洲猪瘟(ASF)是如何在世界各地传播的。"非洲猪瘟是通过与猪密切接触传播的。与我们所知道的一些气雾传播和远距离感染的疾病不同,这是密切接触的传播,通俗讲是通过一个鼻子到另一个鼻子传播的;另外,病猪的分泌物也可以传播非洲猪瘟病毒。但是另一个关于传播非洲猪瘟的因素是它可以通过肉类传播。"Wagstrom博士说。  相似文献   

5.
非洲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传染性疾病,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高达100%.2018年,我国确诊首例非洲猪瘟疫情后,全国进入非洲猪瘟的疫情防控工作.非洲猪瘟给我国畜牧养殖业带来了非常大的冲击,严重损害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由于非洲猪瘟传播性极强,因此做好非洲猪瘟的防控措施非常重要.本文主要就基层兽医站对非洲猪瘟疫情防...  相似文献   

6.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剧烈传染性、高致死率的病毒性传染病,该种疾病具有传播速度快、发病过程短、致死率高的特点。我国将非洲猪瘟划定为一类重特大传染性疾病,发病后通常不需要治疗,应该进行紧急封锁隔离,进行严格的扑杀卫生处理。2018年8月,辽宁省沈阳市首次报告了非洲猪瘟。疫情随后逐渐向黑龙江、河南、江苏、浙江、安徽等省份传播蔓延。疫情发生后,农业部紧急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发生非洲猪瘟疫情相邻的省份暂停生猪调运,关闭相关疫情省份的所有生猪交易市场,有效控制了疫情传播蔓延。笔者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首先分析了非洲猪瘟对国内猪肉市场产生的影响,然后论述了对河南省猪肉市场产生的影响,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非洲猪瘟是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性疾病,具有很高的致死率,对养猪造成的危害巨大,几乎任何年龄和品种的猪均可感染该变种病毒诱发疾病。我国将非洲猪瘟划归为一类重特大传染性疾病,是重点防控的外来疾病。自2018年8月,非洲猪瘟在我国各地快速传播蔓延造成的疫情严重,疫病防控压力大。因此需要高度重视该种疾病的诊断和防控,落实好相关疫病防疫管理工作,确保生猪健康生长。该文结合目前我国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压力巨大的现状,分析了非洲猪瘟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相应的防治措施,进一步防范非洲猪瘟的传播蔓延。  相似文献   

8.
苏双  吕雪峰  李萌 《兽医导刊》2011,(11):30-31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其特征是高热,皮肤发绀以及淋巴结和内脏器官的严重出血。死亡率高达100%。非洲猪瘟在临床上与猪瘟极为相似,但是这两种疾病的病原体完全不同。因其发病快、传播迅速、死亡率高,对养猪业造成了巨大危害,被国际动物卫生组织(OIE)  相似文献   

9.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所导致的一种急性、热性、高接触性传染病,当前依然缺乏比较有效的疫苗和治疗措施,养殖过程中,面对该疾病依然需要采取防控为主的策略,构建有效的生物安全体系,有效抵御非洲猪瘟的大肆传播。基于此,文章对我国非洲猪瘟的防控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0.
非洲猪瘟是常见的动物传染病,该病具有传播速度快、病程进展快、死亡率高等特点,猪群患病后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绀、食欲不振和各器官出血等症状,其中出血为本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为进一步保证居民食品健康和促进我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需要综合掌握非洲猪瘟的风险因素,进一步健全非洲猪瘟预防体系,落实各项疾病的防治工作,防范非洲猪瘟传入我国...  相似文献   

11.
正非洲猪瘟(ASF)是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是OIE规定的疾病,在很多非洲国家和地中海撒丁岛呈地方性流行。非洲猪瘟病毒目前已传播至俄罗斯和格鲁吉亚,引起了东欧和西亚国家的高度关注。非洲猪瘟病毒目前属于非洲猪瘟病毒科中仅有的一员。我国是猪肉生产和进口大国,对本病应引起重视。非洲猪瘟能够产生大量与古典猪瘟极度相似的临床症状。由于非洲猪瘟(ASF)与古典猪瘟(CSF)  相似文献   

12.
非洲猪瘟是一种高传染性和高死亡率的动物类传染病,对养猪业的危害非常大.做好非洲猪瘟的防疫工作具有重要价值.本文阐述了非洲猪瘟的特点、传播途径和防控措施,目的在于更好地控制非洲猪瘟.  相似文献   

13.
非洲猪瘟,具有死亡率高、传播速率快等特点。基于此,本文结合非洲猪瘟的相关理论,着重对规模养殖场建设的生物安全体系防控要点进行剖析,以达到明晰疾病治疗要点,促进国内畜牧业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发的猪的一种烈性传染病。旅游及国际商业贸易往来等因素促进了非洲猪瘟迅速传播。许多无非洲猪瘟暴发的国家也面临着该病随时可能侵入的危险局面。猪科动物在非洲猪瘟传播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从比较猪科不同宿主生态习性入手,对其在非洲猪瘟传播中的作用及不同宿主中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比较,揭示非洲猪瘟的传播生态学,从而为非洲猪瘟的防控奠定基础。虽然中国境内从未发生过非洲猪瘟,但从宿主角度,特别是野猪宿主出发,加强预防,目前来看是较为可行和必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非洲猪瘟是影响我国生猪养殖产业安全的重特大传染性疾病,目前已在我国很多省份报告流行,造成十分严重的危害。规模化养殖场生猪养殖规模较大,一旦出现非洲猪瘟疫情,将会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甚至会威胁到一个地区生猪养殖产业的安全。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了非洲猪瘟传播因素,介绍了非洲猪瘟的临床症状、病理学变化、诊断方法与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6.
金鸿 《中国猪业》2022,17(2):102
摘要: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猪死亡率高,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发展,该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也可经媒介昆虫叮咬传播。目前,非洲猪瘟病毒已在我国“定殖”,防控形势仍然严峻,短期内难以全面根除。创建非洲猪瘟无疫小区和非洲猪瘟无疫区是实施动物疫病区域化防控的重要手段,也是控制和消灭动物疫病的国际通行做法。本文针对非洲猪瘟在我国发生和散发情况给生猪养殖业带来的影响,从基础设施建设、引种、饲养管理、免疫、粪污无害化处理等生物安全因素考虑,探索非洲猪瘟无疫种猪场创建的方法及措施,旨在为贵州生猪健康养殖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陈国荣 《兽医导刊》2020,(4):114-114
非洲猪瘟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引发的在猪群内部具有传染性的疾病,此类病毒除了在猪群内部传播,还会在很多动物之间进行传播。目前由于养猪业的不断发展,使得非洲猪瘟的发病率大幅度增加。非洲猪瘟具有非常强烈的发病时间较短发病热的特征,一般情况下一旦猪群内有猪患有非洲猪瘟,猪圈里的所有猪都将会有可能患上猪瘟病毒,这种病毒的传播不论年龄与品种,而且猪一旦传染此病毒,基本上都面临死亡的威胁。本文就非洲猪瘟的基层防控工作做出简单研究。  相似文献   

18.
正一、动物卫生组织关于非洲猪瘟的指导意见非洲猪瘟具有快速传播和高致病特性,按国际动物卫生组织要求,非洲猪瘟需要予以通报。国际动物卫生组织要求通报的猪疫及其感染主要包括非洲猪瘟、典型猪瘟病毒感染、绦虫感染、尼帕病毒性脑炎、蓝耳病、传播性肠胃炎等常见病种。全国性兽医工作机构,应掌  相似文献   

19.
正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致死率极高的传染病,既可以感染家猪,还可以感染野猪,是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动物传染病。据不完全统计,非洲猪瘟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高达100%。特别是进入冬季猪呼吸道疾病和非洲猪瘟都可能发生,成为影响我国畜禽养殖的一类动物疫病。1流行特点1.1传播速度慢相较于猪流感,非洲猪瘟在肥猪阶段的传播速度并不  相似文献   

20.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较高的动物疾病,其传播途径多,发病和死亡率高,一旦发病,猪只只能进行无害化处理,在我国被列入一类动物疫病;检疫是官方兽医筑牢动物疫病防控防线,保障猪肉等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一道重要关口,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者们,对非洲猪瘟的及时鉴别诊断与处置,可有效地切断非洲猪瘟病毒传播,降低疫情发生风险,减少疫病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