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了提高"食品营养学"课程的教学质量,针对"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举措进行教学改革,主要是在授课模式、课堂讨论、实践教学及自主研学等环节进行探索。课程改革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相似文献   

2.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成果为导向,对"食品营养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在对传统教学现状剖析的基础上,通过对课程目标、教学手段、实践能力、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锻炼学生运用食品营养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培养优秀的食品相关行业人才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食品营养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升对培养食品科技人才至关重要。通过"五位一体"教学法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改革与创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入过程性评价为主的评价机制,并利用微信辅助平台加强学生课程参与度,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也充分体现"食品营养学"的课程特色。  相似文献   

4.
慕课是近年来国内外兴起的大规模网络公开课授课模式,在"食品营养学"教学过程中采取了移动慕课混合式教学法,即课程授课方式以网络和面授方式混合授课,通过视频授课、在线讨论、在线作业等缩减面授次数,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改变传统模式授课过程中学生的被动学习地位,给学生最大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PBL教学模式在食品营养学教学中的初步应用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食品营养学教学目的的基础上,在食品营养学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充分的自我思考空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集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并经过课堂实践证明了PBL教学方法值得在食品营养学教学中应用。  相似文献   

6.
结合OBE模式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对传统"食品营养学"的教学进行改革,构建合理的"食品营养学"教学体系,创建先进的教学模式,竭力强化学生工程经验、丰富学生工程素养,积极探索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高素质应用型食品人才培养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针对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应用能力培养视角,对课程教学进行初步改革。在课程教学中,更新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注重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开展以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食品营养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包括开设实践教学环节、案例与专题教学、信息技术运用和改变考核方式等,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食品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主要围绕食品专业学生的学习成果,改进食品专业现有部分教学体系,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研究型学习,构建一套基于学生学习成果的考核评价体系,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素养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实现食品专业的个性化教学,提高食品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使课堂效率及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提高,有效提高食品专业的综合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适应现代教学发展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开展了基于知识关联策略的PBL教学在"食品营养学"中的探索与实践。PBL教学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知识关联策略教学有助于掌握知识点,二者相互补充,提高教学质量。在"食品营养学"中的实践表明,基于知识关联策略的PBL教学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成绩,提高教学质量,是一项积极的教学方法。研究还提出了知识关联策略的PBL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食品营养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食品专业课,将翻转课堂、PBL教学和案例式教学等特殊教学形式引入课堂非常必要。在丰富学生学习模式、改善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计划的同时,增加与学生的交流沟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创新课题,有助于提升"食品营养学"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气相色谱法对稻谷中三环唑残留量的不确定度进行评估。根据JJF 1135—2005化学分析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和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中的相关规定,对测定过程中可能引入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和评估,建立了测定稻谷中三环唑残留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数学模型,分析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并将各分量进行合成。得出当稻谷中三环唑的量为0.262mg/kg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020 mg/kg (k=2)。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健全农业生态补偿制度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建立系统的黑龙江省农业生态补偿机制提供参考,以达到合理利用资源、促进农村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推进经济社会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通过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必须从黑龙江省实际出发,健全农业生态补偿制度,并要结合生态学、经济学等多学科,在深入实证调研基础上,着力探索一条适合黑龙江省的农业生态补偿道路。并从建立健全农业生态补偿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建立多中心视角下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开源型”的补偿方式及建立农业生态补偿示范区4个方面对黑龙江省农业生态补偿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了调动黑龙江省农村沼气使用的积极性,适应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提高黑龙江省农村户用沼气池的使用效率,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应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大庆市、绥化市、鸡西市、牡丹江市、鹤岗市等6市的27个村屯调研所得数据资料,分析黑龙江省农村户用沼气池使用效率,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黑龙江省农村户用沼气池使用效率的因素。结果表明,国家补贴政策、农户受教育程度、技术服务体系、沼气池运行成本、建池成本等因素都会对沼气的使用效率产生显著影响,进而提出提高农村户用沼气池使用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糯米为原料,添加玉米粉和薏米粉,研究杂粮黏豆包加工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各因素对黏豆包品质的影响,得出最适合条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玉米粉添加量20%,薏米粉添加量5%,酵母添加量2%,发酵时间60 min时正交试验所制得杂粮黏豆包黏度适中,品质良好,具有杂粮的独特风味。  相似文献   

15.
分别制备添加0,2%,4%,6%,8%(与瘦肉的比例)绿豆蛋白的香肠,每组香肠肉馅再分为2组,分别在常压(C_0)和0.1 MPa (S_1)条件下搅拌10 min。比较肉馅的盐溶性蛋白含量和香肠的出品率、色泽及质构等指标。结果表明,真空搅拌可显著提高肉馅盐溶性蛋白的溶出量,并使香肠的出品率和水分含量显著增加、质构特性更好;香肠的出品率和水分含量与绿豆蛋白的添加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并且当添加量达到6%时,香肠的硬度、弹性、咀嚼度和回复性即可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化学信息学在培养学生化学信息素养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总结"化学信息学"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使用蓝墨云班课进行教学。通过课前准备、课中内化、课后巩固体现了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的完美融合,为今后化学信息学的教学改革提出建议,培养更多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相似文献   

17.
为准确评价黑龙江省农村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潜力,研究选取全国包括黑龙江省在内的12个省(直辖市),以及黑龙江省内13个地区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4》及《黑龙江统计年鉴2014》的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构建指标体系,并结合聚类分析对农村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潜力进行聚类分层。结果表明,农村地区社会建设程度、经济文化发展情况以及居民生活水平是其主要影响因素。黑龙江省农村商业养老保险在大庆、哈尔滨、齐齐哈尔蕴藏着相对较大的发展潜力,但其他地区的发展潜力较差,仍然面临严峻的养老难题。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企业战略联盟仍处于起步阶段,稳定因素的影响会威胁联盟竞争力,因此研究战略联盟稳定性影响因素尤为重要。笔者在众多学者研究基础上联系黑龙江省联盟实际特点,分析提出伙伴选择匹配性、信任风险、文化契合度、外部环境4个因素是影响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使用博弈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并找出不稳定因素作用根源,总结提出正确选择联盟伙伴、建立详尽契约制度、加强跨文化学习交流、提升外部环境适应能力来增强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为提升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企业综合实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粮食生产与畜牧业发展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既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又是全国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大省,粮食生产和畜牧业发展的关系对黑龙江省商品粮基地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一直是该省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通过粮食生产与畜牧业发展协调度对黑龙江省粮食生产与畜牧业发展的关系从时序和空间两方面进行研究,总结出黑龙江省粮畜生产协调度的变化趋势大体分为3个阶段:(1)1985-1993年波动频繁期;(2)1994-2003年持续下降期;2004-2009徘徊上升期,粮畜生产一直处于相悖模式,具体又分为:极度相悖区、中度相悖区和低度相悖区。最后指出,为协调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和畜牧业发展的关系应该适当调整产业结构,确定合理种植结构,优化畜牧业养殖结构,积极发挥粮食生产与畜牧业互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