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沉香是一种珍贵乔木,喜生活在海拔较低的山地以及丘陵地带。本文对土沉香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介绍,并且对土沉香的种子育苗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为土沉香培育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药用植物土沉香的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沉香是我国濒危二级重点保护药用植物,本文介绍土沉香播种催芽、容器培育、苗期虫害防治等技术,为土沉香的引种、推广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黄野螟Heortia vitessoides是珍贵树种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的重要食叶害虫,通过大面积林间调查土沉香受害情况,筛选可能存在的抗虫植株,为黄野螟的科学预防和土沉香抗虫品种的选育奠定基础。【方法】在黄野螟危害盛期,对野外土沉香林定期进行大面积调查,在严重受害的土沉香林中,观察不同受害水平土沉香的外观形态和叶片物理结构,同时采集具有不同抗虫性植株的叶片饲养黄野螟幼虫,观察初孵幼虫对不同抗性植株叶片的选择和拒食情况,取食不同抗性土沉香叶片后,测定黄野螟幼虫存活率、生长发育、化蛹和羽化的差异。【结果】在土沉香严重受害的林分中发现了2株未受害的土沉香植株,其表现出较好的抗虫性(抗1和抗2)。抗性植株(抗1和抗2)与感虫植株在叶片长度和厚度上差异显著(P0.05),而叶片长宽比无显著差异。在叶片物理结构上,抗2土沉香叶片的上表皮角质层厚度显著高于感虫叶片。抗2土沉香植株对幼虫取食抑制率高于抗1土沉香植株,两者均达44.81%以上。强迫取食抗性土沉香试验的幼虫存活率、成虫羽化率、蛹质量、成虫寿命均显著低于取食感虫土沉香叶片幼虫的相应指标,而取食抗性土沉香的幼虫、蛹发育历期均显著长于取食感虫土沉香叶片的害虫。【结论】叶片嫩绿的土沉香植株较易受黄野螟的为害,而叶片厚的或叶片颜色偏黄、墨绿的土沉香植株对黄野螟具有较强的抗性。抗性土沉香植株对黄野螟幼虫取食活性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幼虫的发育有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4.
土沉香实生苗苗期生长节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国校  钟瑜  刘晓蔚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509-18511
[目的]更好地了解土沉香苗期生长节律,培育优质种苗,适应市场需求。[方法]对土沉香半年生容器实生苗苗期生长规律进行研究,并分析气象因子对苗木生长的影响,采用有序样本聚类分析法对土沉香容器苗苗期日生长率进行分析。[结果]将土沉香半年生实生容器苗的高生长划分为生长前期、速生期、缓生期、生长后期4个阶段,地径生长划分为生长前期、速生期、生长后期3个阶段。应根据不同阶段的生长特性,采取不同的阶段性育苗措施,具体为生长前期注意遮阴、除草、喷药防病、喷淋等日常管护,促进地下根系生长;速生期施用高氮低磷低钾肥,薄肥勤施,保持土壤湿润,全面除草;缓生期减少氮肥施用比例,增加磷钾肥施用比例,适当减少淋水,注意病虫害防治;生长后期停止施肥,减少淋水,以促进苗木木质化,提高抗旱性和抗寒性,继续保持遮阴防霜害。[结论]该研究为科学合理地培育土沉香苗木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土沉香幼苗对硝普钠(SNP)—酸铝(AlCl3)互作的生理响应,为探讨土沉香的耐AlCl3胁迫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完全随机设计,以不同浓度AlCl3胁迫土沉香幼苗并进行SNP-AlCl3互作处理,测定不同处理幼苗的光合色素和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同时采用隶属函数模糊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土沉香幼苗叶片的光合色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0.2 mmol/L AlCl3胁迫下均出现最大值,在0.8 mmol/L AlCl3胁迫下均出现最小值;丙二醛(MDA)含量在0.2 mmol/L AlCl3胁迫下最低,在0.8 mmol/L AlCl3胁迫下最高,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相反.添加SNP后,土沉香幼苗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SOD、POD和CAT活性等均明显高于未添加SNP处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SOD、POD和CAT活性等指标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低浓度(0.2 mmol/L)AlCl3胁迫可促进土沉香幼苗生长,外源添加SNP对高浓度(0.8 mmol/L)AlCl3胁迫土沉香幼苗产生的毒害具有一定缓解作用,可在土沉香幼苗培育及抗性研究等相关领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土沉香,瑞香科沉香属植物,正名白木香,又名女儿香、沉香。土沉香以其含树脂的木材入药,是我国中药材沉香的正品来源。土沉香花可提取浸膏用于配制香精,树干及根部受伤后分泌的树脂——沉香,是我国传统名贵药材和天然香料。沉香不仅药用价值极高,还是著名的熏香料,在工艺品以及宗教和  相似文献   

7.
N素指数施肥对沉香苗期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设置每株0、1 000、2 000、3 000、4 000、5 000 mg 6个施肥量处理(编号为Ⅰ~Ⅵ),进行珍贵树种马来沉香与土沉香苗期N素指数施肥试验,探究不同N素供应水平对其苗期生长、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入N素对马来沉香、土沉香生长及光合特性有着显著影响。地径、苗高以及生物量随着N素浓度增加而增大,至N施用量每株3 000 mg后其生长表现和生物量趋于稳定。马来沉香(1 995.33 cm2)与土沉香(1 366.57 cm2)处理Ⅳ整株叶面积最大,在苗期生长季内的比叶质量变化趋势是生长初期和末期低,而中期比较高,马来沉香对照(处理Ⅰ)与土沉香指数施肥处理Ⅰ~Ⅴ的比叶质量季节变化曲线是双峰式。马来沉香与土沉香指数施肥处理Ⅳ(3 000 mg/株)的光合能力最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土沉香扦插和嫁接技术。[方法]分别对5年生、15年生及30年生母树的插穗和接穗在早春与晚秋2个不同时间进行扦插和嫁接,研究不同浓度(1 000、1 500、2 500 mg/L)下不同生长调节剂(IAA、IBA、NAA、ABT)对不同成熟程度的穗条(嫩梢、中等梢及老熟梢)处理后,其插穗和接穗的成活率,同时研究大树嫁接的不同砧木株高(50、80、100 cm)条件下老熟梢嫁接的成活率,并对土沉香扦插和嫁接2种无性繁殖方式的成活率进行比较。[结果]使用1 500 mg/L IBA处理穗条的成活率高于其他生长调节剂;老熟梢成活率高于嫩梢及中等梢;土沉香秋季扦插与嫁接的成活率高于春季;在大树嫁接中,当砧木株高100 cm时,插穗的成活率最高;土沉香穗条嫁接相比较扦插成活率更高。[结论]土沉香无性繁殖中采用嫁接方式,并选择老熟梢进行嫁接,在进行大树嫁接时,选择株高100 cm的砧木。  相似文献   

9.
土沉香(瑞香科)的地理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标本馆的标本信息以及实地调查对土沉香的地理分布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我国土沉香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云南、香港及澳门等地。此外,在台湾、福建和四川金沙江干热河谷等地区也有部分的人工栽培。目前导致土沉香濒危的主要原因在于长期以来人们对野生大树的掠夺性采伐,导致土沉香母树的不断减少,从而使其种群更新难以顺利地进行。因此,要对土沉香的资源状况进行研究,为土沉香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氮气对土沉香结香的诱导作用及对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土沉香结香与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以11年生土沉香树为材料,采用树干打孔填充氮气和打孔处理,氮气每隔7 d填充1次,连续填充3个月,以不打孔处理为对照,于处理结束后6个月和10个月,从木质部沉香区和过渡区取样测定醇溶性提取物和沉香区沉香四醇含量;于第1次充气后30,60,90,120和150 d钻取树干木芯,测定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等可溶性糖和总糖、淀粉)含量及淀粉相关酶活性,分析醇溶性提取物和沉香四醇含量与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相关性。【结果】①氮气诱导处理下,土沉香木质部沉香区和过渡区醇溶性提取物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且沉香区高于过渡区。处理后10个月时,氮气处理下沉香区醇溶性提取物含量最高,达17.28%,显著高于打孔处理和对照。②填充氮气和打孔处理均能诱导土沉香木质部沉香区沉香四醇的形成,且氮气处理的效果更佳。处理后10个月时,氮气处理沉香区沉香四醇含量最高,达0.19%,显著高于其他处理。③氮气处理土沉香木质部各类糖含量随处理后时间的延长变化规律明显不同,其中总糖含量整体低于对照,但葡萄糖和蔗糖含量则高于对照;而果糖含量在处理60 d低于对照,随后上升,处理90 d后高于对照;麦芽糖含量呈波浪式变化,与对照差异不显著。④填充氮气可有效促进土沉香木质部淀粉的分解,处理150 d内淀粉含量始终低于对照。同时淀粉分解酶类活性整体逐渐上升,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整体逐渐下降。⑤处理后10个月时土沉香木质部醇溶性提取物和沉香四醇含量与总糖、可溶性糖含量呈正相关,与淀粉含量呈负相关。【结论】树干填充外源氮气可明显加速土沉香木质部组织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代谢,有效促进土沉香结香。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揭示不同恢复模式下林地土壤细菌群落环境的作用机理。【方法】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通过南亚热带丘陵土沉香林(Aquilaria sinensis)、马占相思林(Acacia mangium)和天然次生林地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分析土壤理化性质与优势菌群的关系。【结果】(1)在不同林分土壤细菌分类研究中,土沉香林、马占相思林、次生林土壤细菌分别有44、32和35个门。3种林分土壤细菌组成较为相似,优势细菌菌群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醋酸菌门(Acidobacteria),相对丰度均>1%的群落均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和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2)在不同林分土壤细菌α-多样性分析中,次生林土壤Chao1指数最高,表示该土壤中细菌群落数量最高,土沉香林土壤Shannon指数最高,表示该土壤中细菌多样性高。(3)在不同林分土壤细菌β-多样性分析中,土沉香林和马占相思林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具有差异性,而次生林与前二者土壤细菌结构相似。(4)在不同林分土壤RDA冗余分析中,变形菌群和...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损伤处理对土沉香叶片的光合特性和荧光参数的影响,提高沉香结香率,使结香质量接近天然品质,满足医药卫生需要,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实现野生土沉香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方法】以15年生土沉香为材料,在1月份进行不同程度的损伤处理(A,不去枝去根;B,去枝去根1/3;C,去枝去根2/3;D,截干),对处理后叶片的光合参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测定,以不施行任何处理作对照。【结果】B、C、D处理下土沉香叶片的光合参数与对照相比均有显著差异,这可能是由于损伤后叶肉细胞的光合能力增强所致,尤以截干处理下土沉香叶片的光合参数均显著增加,表明此种损伤处理下土沉香的叶片光合能力最强;A、B、C处理下叶片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 Fm)及PSⅡ潜在活性(Fv/ F0)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差异。【结论】截干处理下土沉香的光合特性和荧光参数与对照相比呈显著差异,截干处理显著提高了土沉香的光合作用,A、B、C处理不会对土沉香树体的生长造成较大影响,而光合能力强弱及光合产物积累量与结香状况之间存在何种联系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土沉香又叫白木香、女儿香,是我国重点保护的濒危植物,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也常作香料广泛应用于香水、香精、香皂的制造。土沉香的木材还能应用于建筑业,可制作梁柱、家具雕刻等。由于土沉香的自然繁殖率低、种子容易死亡、病虫危害及过度砍伐等因素,土沉香的数量大幅减少。目前,国家已将其列为二级重点保护植物。一、种子采集选定10~15年树龄以上、果实成熟时果皮为黄绿色的生长健壮的土沉香母树,于6—7月果壳自动裂开时采  相似文献   

14.
土沉香与印度沉香的生物学特性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沉香与印度沉香苗木的外观形态相似度较高、不易区分,给种植户带来不必要的困扰,但2个品种之间还是有一些各自明显的生物学特性,了解这些特性就容易将二者区别开来。针对土沉香与印度沉香的树干、树叶、花、果实及种子共5个方面进行直观描述,通过对比分析生物学上的细微差别,提高广大沉香种植户的分析辨别能力。  相似文献   

15.
研究团队与化州市沉香协会以及多家沉香种植合作社长期合作,历经22年,选育出白木香优良家系‘热科1号沉香’,本文对‘热科1号沉香’树种和普通白木香采用不同结香方法所产的沉香进行GC-MS检测,从油脂得率和化学成分分析,发现‘热科1号沉香’树种更易产香,沉香产量更高,且品质更好。  相似文献   

16.
一、经济价值土沉香,系瑞香科沉香属植物,又名沉香、白木香,是热带、亚热带常绿乔木,为世界珍稀贵重药用植物,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其树高达10~40米,胸径30~90厘米,全年常青不落叶,3~4月开花,花期约40天,花香沁脾。土沉香生长快,4年生树木胸径可达10厘米。土沉香经济价值很高,全身是  相似文献   

17.
土沉香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经济价值 土沉香,系瑞香科沉香属植物,又名沉香、白木香,是热带、亚热带常绿乔木,为世界珍稀贵重药用植物,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其树高达10~40米,胸径30~90厘米,全年常青不落叶,3~4月开花,花期约40天,花香沁脾。土沉香生长快,4年生树木胸径可达10厘米。土沉香经济价值很高,  相似文献   

18.
<正>土沉香,又名白木香,属瑞香科植物。土沉香以其含树脂的心材入药,药材名为沉香,为国产中药沉香的正品来源,也是我国生产中药沉香的唯一植物资源,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沉香是临床常用的理气药,具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功效,用于治疗胸腹胀痛、胃寒呕吐、虚喘等症。近年来,由于土沉香树自然繁殖率低、  相似文献   

19.
沉香是一种十分珍贵药用植物,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但是,沉香在引种和栽培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如果引种或者栽培过程中出现问题,将会导致整个种植过程的失败。本文在深入分析沉香生长特点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引种及栽培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希望对沉香的种植和研究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土沉香高效栽培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土沉香从采种、育苗和高效栽培的一套技术措施进行总结试验,结果表明:土沉香种子繁殖技术简单,一般成活率为60%以上;土沉香生长旺季集中在6-10月;定植1年后,年均高生长量达1.23 m,地径生长量达2.31 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