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研究骏枣栽培模式下枣黑斑病发病程度的关系,不同病情级别及其与果实营养成分含量变化的相关性,为南疆红枣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种不同栽培模式的骏枣为研究对象,建立枣黑斑病分级标准,统计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采用蒽酮比色法、酸碱中和滴定法和分光光度计等方法测定枣果10种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并应用SPSS软件进行一元回归分析。【结果】3种栽培模式下枣黑斑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存在差异;枣果总酸含量与枣黑斑病危害级别呈正相关,而其余9种营养成分与枣黑斑病危害级别呈负相关。【结论】骏枣种植密度越大,枣黑斑病发生越重,且枣黑斑病不同病情级别均会不同程度降低枣果品质。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红枣黑斑病生物防控的有效药剂,以新疆红枣骏枣为供试对象进行田间试验,分别以生物诱导剂水杨酸(SA)、茉莉酸甲酯(MeJA)以及生物源杀菌剂木霉源纳米硒(TSNP)为供试药剂,戊唑醇(WZ)为对照化学杀菌剂,清水(CK)为空白对照,测定不同药剂处理红枣果实的自然发病率及采后红枣果实的营养品质指标,并测定枣果全红期接种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后不同时间抗病相关酶活性和酶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MeJA和TSNP处理红枣果实对黑斑病的防效最好,发病率分别较CK降低76.16%和85.50%。药剂处理提高了采后枣果的部分营养品质,其中TSNP处理枣果氨基酸总量较CK提高0.59%,SA处理枣果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分别提高16.73%和18.27%,WZ处理枣果葡萄糖含量提高19.38%,MeJA处理红枣果实中天门冬氨酸(Asp)和组氨酸(His)含量分别较CK提高13.81%和24.56%。药剂处理枣果接种链格孢菌后,抗病性相关酶活性也有所提高,其中,SA处理接种后第3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最高,是CK的6.56倍;TSNP处理接种后第5天,SOD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3.
39份向日葵种质资源在甘肃省的抗病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确定不同向日葵种质资源在甘肃省的田间抗病性,对不同生态区域的39份向日葵种质资源的主要病害如向日葵菌核病,黑斑病,褐斑病,锈病等进行了观察统计。结果发现,向日葵品种间存在明显的抗病性差异,食葵品种新食葵27、JK103、T902田间菌核病发病率较低,对菌核病抗性较高。油葵品种XKY1502、NXY21、陇葵杂6号田间菌核病发病率较低,对菌核病抗性较高。黄萎病、黑斑病、褐斑病及锈病的发病率均较菌核病低,说明菌核病是向日葵的主要病害。  相似文献   

4.
以骏枣、灰枣为材料,通过田间观测方法实时记录红枣各物候发育特性,并利用和田地区1961—2016年4个代表气象站资料,统计分析3~10月红枣物候生育期间的灾害性天气数据。通过进一步了解研究和田主栽枣品种骏枣、灰枣物候发育特性及灾害性天气变化特征,为不同物候发育时期的管理、灾害防御以及气象服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枣果黑斑病对南疆红枣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枣果黑斑病对红枣产量、外观及内在品质的影响。在新疆阿拉尔市第一师农科所枣园分别采集不同发病程度的‘骏枣’和‘灰枣’果实,对其外观及内在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同时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对发病枣果中链格孢霉毒素种类和数量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与健康枣果相比,发病‘骏枣’鲜果质量降低5.33%~45.61%,‘灰枣’鲜果质量略有增加,果形指数增加,但2个品种的红枣在硬度、质量含水量、L*(亮度)、△Eab(色差)等外观品质明显下降;维生素C质量分数、蛋白质、含糖量、可滴定酸等内在品质均明显下降。在‘骏枣’和‘灰枣’病果均检测到交链孢菌酮酸(TeA)、交链孢酚单甲醚(AME)和交链孢酚(AOH)3种毒素,未检测到交链孢烯(ALT)。黑斑病发生后对南疆红枣产量和品质均产生显著影响,同时枣果中含有3种链格孢霉毒素,影响红枣的安全食用。  相似文献   

6.
《现代农业科技》2015,(19):315-317
红枣的物理和化学品质对于优良红枣的选育是至关重要的。为了比较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红枣物理和化学品质的差异,以新疆的若羌灰枣、和田玉枣、哈密大枣,延川的条枣、骏枣,宁夏的中山枣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品种红枣的物理和化学品质进行了系统的表征。结果表明院从单枣重和可食部分含水量来看,和田玉枣最优;从果肉与果皮重量之比和可食率来看,条枣和骏枣相对较优,达到95%以上;从可溶性蛋白含量来看,条枣和骏枣相对较优;从VC含量来看,若羌灰枣最高,为581.3 mg/100 g鲜枣,其次是和田玉枣。不同品种物理和化学品质相差较大,在生产中应该培育具有较高品质的红枣品种。  相似文献   

7.
不同灌溉模式对枣棉间套作微生态区域温湿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灌溉模式对枣棉间套作体系下生态区域的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以期确定不同灌溉模式的生态影响效果,为优化枣棉体系灌溉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在处理1(红枣单作)、处理2(枣棉一行双管)、处理3(枣棉微喷)、处理4(沟灌)和处理5(对照)棉花单作中分别设置不同点的3个EL - USB自动温湿度计,连续3d监测距红枣树不同距离点的微生态区域温湿度的影响变化.[结果]东西走向的红枣树对微生态区域温度影响是树南>树北>树行间,对湿度影响是树行间>树北>树南;不同灌溉模式对微生态区域温度影响是处理5>处理1>处理4>处理2>处理3,对湿度影响是处理2>处理3>处理4>处理1>处理5.[结论]枣树对树南树北的温湿度有影响,温度表现为树南>树北>树行,湿度与温度成负线性关系;枣棉间套作复合种植模式比单作模式田间的温度低,而湿度高,其中以枣棉间套作中红枣采用微喷和一行双管灌溉模式对微生态区域温度降低和湿度增加的影响较大,这种影响有利于提高红枣坐果率.  相似文献   

8.
正枣软腐病是红枣生育后期危害红枣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在枣收获期前发病最为严重,且存在与枣黑斑病交叉传染现象。目前,该病严重地影响了阿克苏地区红枣的品质,成为阿克苏地区红枣外销和未来红枣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在新疆,针对枣软腐病的研究相对较少,对其致病病原的鉴定存在分歧。因此,本文通过病原菌的形态学特  相似文献   

9.
选用性状优良的8个红枣品种喷施新型生长调节剂,定期跟踪观察枣吊长度和枣吊叶片数变化,测定生长调节剂对不同红枣品种结果性状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调节剂对不同品种红枣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不同,但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喷施生长调节剂对枣吊叶片数无影响,但可以抑制枣吊生长速度,增加单果重,提高固酸比、糖酸比,改善红枣品质。  相似文献   

10.
红枣黑斑病是影响新疆红枣产业发展的重要病害之一,但在国内一直无正式登记用药。经过开展多年试验筛选,选择5%氨基寡糖素水剂防治红枣黑斑病,并在新疆兵团、河北省、山东省一年三地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植物免疫诱抗剂5%氨基寡糖素对红枣黑斑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红枣安全。目前已在红枣黑斑病上取得了正式登记。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枣黑斑病菌的分子检测方法,研究枣黑斑病菌田间侵染动态,分析病害防治的最佳时间,为枣黑斑病的高效防治奠定基础。【方法】利用文献公布的枣黑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 HSP70序列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技术进行引物特异性验证与灵敏度检测,优化反应体系,建立病原菌分子检测技术,并应用该技术确定枣黑斑病菌侵染动态监测和越冬场所。【结果】该检测技术对枣黑斑病菌的检测的最低浓度为4.886 pg/μL,可在病害症状未显症之前检测到病原菌,对病原菌的越冬场所进行检测与验证病果、病叶及冠下表层土壤是枣黑斑病菌越冬的主要场所。【结论】建立的枣黑斑病菌检测技术能够快速准确的检测和鉴定病原菌,可应用于枣黑斑病菌田间侵染动态和越冬场所的监测与验证,为阿克苏地区枣黑斑病的流行监测和早期防治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对保存的来自国内外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206份月季资源进行了田间筛选调查,根据其病叶率进行了病级划分,并按照病情指数将月季黑斑病抗性分为高抗、中抗、低抗、感病、高感5个等级。供试品种对月季黑斑病表现差异较大,无高抗品种,中抗品种1份,占供试品种的0.49%;低抗品种15份,占供试品种的7.28%;感病品种87份,占供试品种的42.23%;高感品种103份,占供试品种的50.00%。并且对16份抗性资源进行了主要观赏性状的田间调查,以期为今后月季抗黑斑病品种的引进、园林应用和品种选育提供基础参考。  相似文献   

13.
砂梨品种对黑斑病的抗性鉴定和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引进的85份砂梨(P.pyrifaliaNakai)种质资源进行抗梨黑斑病田间鉴定,初选出24份综合性状优良的抗性资源,然后进行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表明:砂梨高抗黑斑病材料,仅占鉴定总数的4.71%,但不同品种对梨黑斑病的抗性差异很大;中国砂梨品种资源对梨黑斑抗性普遍较差,日本砂梨品种资源抗性最强,韩国砂梨品种资源居中;筛选出抗性较高有5份早熟梨、5份中熟梨和4份晚熟梨品种,“圆黄”、“黄金梨”“丰水”、“秋黄”和“秋荣”,不仅抗性强,而且丰产性、农艺性状均优。  相似文献   

14.
枣黑斑病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连续3年的病果致病菌分离和病原菌回接试验,结果证明,引起枣果实黑斑病的致病菌是Alternaria tenuissima(Fr)Wiltsh和Alternaria sp,属弱寄生菌;由于使用GA增加产量,降低了叶果比,果实营养不良导致免疫力下降是黑斑病发生的内因;8月下旬多雨引起的果实生理紊乱症(皱胴病)是黑斑病发生的重要诱因;成熟期遇雨是黑斑病发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阿克苏枣黑斑病的病原分析与药剂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组织分离法,对阿克苏地区周边枣园具有典型枣(Ziziphus jujuba Mill.)黑斑病症状的病果进行病原鉴定,测定戊唑醇、吡唑醚菌酯、氟硅·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多菌灵和多抗霉素对枣黑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根据其形态特征鉴定其致病病原菌为细极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sima)。多抗霉素1 500倍稀释液对枣黑斑病发病率的防治效果最好,为91.2%;其次是43%戊唑醇5 000倍稀释液,防治效果为89.5%;再者是25%苯醚甲环唑1 500倍稀释液,防治效果为75.4%。  相似文献   

16.
红河地区枣树主要病害种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查清了红河地区主要枣树栽培区枣树上发生的主要病害种类为枣锈病、枣黑斑病、枣烂果病等,枣焦叶病、白粉病、缩果病、裂果病等病害在红河地区也有发生,但发病情况较轻;调查了部分枣树病害在该地区的发生规律,并对其发生特点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引进烤烟新品种抗病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鉴定引种的烤烟新品种的抗病性。[方法]采用苗期温室病圃和大田病圃的自然诱发和人工接种诱发方法,对引进的10个烤烟新品种进行烟草赤星病、烟草黑胫病、烟草普通花叶病(TMV)的抗性鉴定。[结果]各烤烟新品种对烟草普通花叶病、烟草赤星病的抗病性在0.01和0.05水平上均有显著差异,对烟草黑胫病的抗病性在0.05水平上有显著差异。8902-42对烟草赤星病表现出较好的抗病性,其他品种表现都较差。[结论]综合抗性较好即兼抗或中抗3种病害的品种有3个,分别是YH02、8902-42和39511。  相似文献   

18.
常用月季品种抗黑斑病能力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部分月季品种间抗病性差异的原因和筛选出抗黑斑病的月季品种,对北京地区的50个月季品种黑斑病发病情况进行观察和抗病性分类,分析影响月季黑斑病抗性的因素.结果显示:月季分为高抗品种群(HR)5个;中抗品种群(MR)15个;低抗品种群(LR)12个;感病品种群(CS) 14个;严重感病品种群(SS)4个.攀援月季、粉红色系月季和三倍体月季抗性较强.试验结果对于月季抗病育种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并比较不同品种枣总提物的体外抗氧化性能。[方法]对湖南衡南地区的药枣、小米枣及祁东地区的药枣、鸡蛋枣、梨枣、子代糖枣、母本糖枣、酸枣共8个品种的枣进行水提取,通过考察其总提物羟基自由基清除力、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力来初步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性能的强弱。[结果]8个品种枣总提物清除自由基能力差别较大,其中衡南的药枣清除自由基能力明显强于其他品种枣,衡南小米枣及祁东梨枣清除自由基能力仅次于衡南药枣,且8个品种枣总提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力均高于其对羟基自由基相应的清除能力。[结论]枣总提物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性,这为筛选优质枣品种提供了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筛选出适合贵阳市花卉产业发展的抗病优良月季品种,采用随机取样法和品种田间自然抗性鉴定法,对贵州省植物园月季资源圃月季的白粉病和黑斑病发生时期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品种田间自然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月季白粉病4—5月份发生一般,6月份明显加重,6月下旬达到高峰,7月份又逐渐下降;月季黑斑病4月下旬至6月上旬发生较轻,6月中旬逐渐加重,7月份明显加重,7月下旬叶片发病达到高峰,8月份又逐渐下降。调查的52个品种中有19个高抗白粉病,有17个高抗黑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