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保护地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形成与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保护地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原因是过量施肥和缺少大水淋洗,其显著特点是硝酸盐积累。土壤可溶性盐分浓度过大会阻碍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造成作物生理失水而萎蔫、死亡。实行平衡施肥、进行灌水洗盐、利用秸秆改土可以防治保护地土壤次生盐渍化。  相似文献   

2.
由于大栅内土壤盐渍化问题严重,芦笋不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出现水分倒流,根系因细胞失水而枯死,即“烧根”现象,表现出芦笋叶色变深甚至卷叶、发育不良、甚至植株死亡等现象。本文在分析大棚芦笋土壤盐渍化成因和特性的基础上,提出土壤盐渍化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一、忌施肥盛夏高温,叶面失水较快,此时施肥会使桩体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环境浓度,导致植物细胞水分反向土壤流动,桩体因肥害失水而死。二、忌干旱想起来浇水,想不起来不浇水,有时一连几天不管,一旦发现叶片萎蔫,才迅速补水,叶面便恢复正常,这是桩体  相似文献   

4.
<正>保水剂又叫固化水剂,被誉为“不流动的水,能呼吸的水”。具有惊人的超强吸水性和保水性,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吸收贮存超过自身重量达100-300倍以上的水分,使植物的根部形成一个“微型小水库”,当土壤干涸(早)时,它会将吸收的水分缓缓的释放出来,持续供给植物长达3个月以上,使植物免遭干旱,且足以保证植物正常生长所需水分。保水剂在吸收水分的同时,膨胀为富有弹性的凝胶体.使土壤得到改良,在此期间如遇雨水,保水剂又可快速将其周围土壤中的水分吸收贮存起来,干旱时又缓缓释放出来,如此在土里面反复使用达1-  相似文献   

5.
控水条件下番茄种质资源苗期耐旱性综合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番茄种质资源苗期的耐旱性,在穴盘育苗条件下,选取8个番茄种质资源,测定其幼苗在控水条件下的萎蔫率、离体叶片失水速率、叶片水分饱和亏缺和叶片质膜透性。结果表明:不同材料在0~6 h与6~24 h的离体叶片失水速率变化趋势基本相似,均表现为前期(0~6 h)失水快,后期(6~24 h)失水慢;在控水条件下,1号、4号、5号和6号材料的幼苗萎蔫率、离体叶片失水速率、叶片水分饱和亏缺变化率和叶片质膜透性变化率均较小,耐旱性较强;番茄苗期萎蔫率与叶片质膜透性变化率的相关系数为0.811,两者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认为控水条件下的番茄幼苗叶片质膜透性变化率可以作为番茄种质资源苗期耐旱性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一、裂果原因,裂果产生的原因,一是果实生长前期土壤过分干旱,水分供应不足,而后期常常遇到暴雨或连阴雨,使得果实吸收过量水分,产生异常膨压,超过了果皮与果肉组织细胞壁所能承受的限度而胀裂。二是土壤中营养元素含量不均衡,缺少N、K、Ca、B、Zn等元素,导致果树体内代谢不平衡,引起果树新梢果实发育不良,尤其使果皮组织发育不完善,不能适应果肉组织发育的需要,最终产生裂果。  相似文献   

7.
保水剂又叫同水剂,被誉为"不流动的水,能呼吸的水".它具有惊人的吸水性和保水性,能在极短时问内吸收贮存超过自身重量达100~300倍或以上的水分,使植物的根部形成一个"微型小水库".当土壤干涸时,它会将吸收的水分缓缓释放出来,持续供给植物长达3个月以上.保水剂在吸收水分的同时膨胀为富有弹性的凝胶体,使土壤得到改良.  相似文献   

8.
从旱育秧苗离土萎蔫反应及其生理响应方面初步研究了旱育秧苗的水分生理特性和对其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时育秧苗离土后达到临界萎蔫时间比水育秧早60min左右,失水速度较快,但旱育秧苗临界萎蔫后失水速率比水水秧苗低55.2%,且临界萎蔫后旱育秧苗在水中恢复展叶所需时间短于水秧苗160 ̄214min,吸水速率是水秧苗的2.4 ̄6.3倍。旱育秧苗在离土-临界萎蔫-再吸水恢复展叶过程中,叶片中硝酸还原酶活性  相似文献   

9.
崔生  王淑波 《吉林农业》2004,(11):32-32
如何防止果蔬萎蔫 果蔬保鲜很大程度上是保持水分。当果蔬贮藏环境中的水蒸气压低于果蔬表面水蒸气压时,会引起果蔬水分蒸发,细胞膨压降低,果蔬便产生萎蔫现象,使得果蔬表面皱缩,光泽消退,组织变成海绵状。防止果蔬萎蔫的具体办法有:一是加强预冷处理,尽量减少入库后的"温差";二是加强贮藏期湿度控制,保证果蔬所需的适宜相对湿度;三是控制气流速,用塑料薄膜包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农家致富》2008,(9):47
新鲜果蔬的含水量可达65%~96%.但采后失去了水分的补充.在贮藏和运输中逐渐失水萎蔫,使产品重量不断减少,直接造成经济损失。此外,失水还会引起产品失鲜,一般情况下,果蔬失水5%就出现萎蔫和皱缩,在温暖、干燥的环境中几个小时,大部分果蔬都会萎蔫。有些果蔬虽然没有达到萎蔫程度.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海州常山Clerodendrum trichotomum的耐水涝胁迫能力,以海州常山1年生扦插盆栽苗(苗高为80~100 cm,盆的直径为20 cm,高25 cm,盆土高度为22 cm)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水位高度对其叶片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4和1/2盆土厚度水分处理对海州常山植株形态影响不大,各生理指标与对照的差异不显著(P>0.05),植株生长正常;2/3盆土厚度水分处理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形态和各生理指标变化明显,叶片起皱、边缘卷曲、逐渐失水萎蔫、下垂,12 d后植株死亡;水位达到盆土表面和盆土表面以上5 cm时,短时间内形态和生理指标变化剧烈,叶片迅速失水萎蔫,8 d后植株死亡。海州常山耐水湿能力较强,1/2盆厚度水分是其极限水位,耐水淹能力一般且持续时间不长。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加,可溶性糖质量分数、脯氨酸质量分数、相对电导率、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不断增加,相对含水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持续下降,叶绿素质量分数、可溶性蛋白质质量分数先降后增。海州常山植株具有很强的渗透调节能力,能通过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大量积累来适应水涝环境。图8参21  相似文献   

12.
Carbon and water flow between plants and the atmosphere is regulated by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of minute stomatal pores in surfaces of leaves. By changing the aperture of stomata, plants regulate water loss and photosynthetic carbon gain in response to many environmental stimuli, but stomatal movements cannot yet be reliably predicted. We found that the complexity that characterizes stomatal control in seed plants is absent in early-diverging vascular plant lineages. Lycophyte and fern stomata are shown to lack key responses to abscisic acid and epidermal cell turgor, making their behavior highly predictable.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 fundamental transition from passive to active metabolic control of plant water balance occurred after the divergence of ferns about 360 million years ago.  相似文献   

13.
干旱胁迫对菠萝苗期生长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菠萝主栽品种巴厘为试材,以菠萝栽植主要土壤类型玄武岩发育而成的粘土为栽培基质,采用盆栽土培控水法。研究干旱胁迫对菠萝苗期生长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土壤(粘土)含水量为13.39%时,菠萝出现枯萎症状,叶片出现红紫色;当土壤含水量为6.60%时,菠萝出现严重枯萎症状,大部分叶变为红紫色,干旱胁迫的菠萝D叶叶绿素含量比对照下降34.2%,D叶长度下降18.5%,宽度下降8.8%,干旱胁迫严重抑制菠萝生长。  相似文献   

14.
晚红葡萄在反复干旱胁迫下的水分生理反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盆栽2年生自根苗对晚红葡萄在反复干旱胁迫和充足供水条件下的水分生理参数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晚红葡萄在反复干旱胁迫下叶片水势(Ψw)降低。但在相同相对含水量下,其Ψw比对照高。随着Ψw的下降,膨压(Ψp)逐渐降低,但在相同Ψw下,Ψp高于对照,最大Ψp比对照高0.15MPa。晚红葡萄具有渗透调节作用,但其调节能力仅有0.16MPa。反复干旱下,细胞最大体积弹性模量(εmax)增大,细胞壁刚性升高。  相似文献   

15.
柠条林径流聚集工程的土壤水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降水少是植被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采取径流调控工程发展径流林业是提高降水 资源利用率、增加局地供水的有效途径;所以对甘肃省定西市荒山造林实施的隔坡水平阶径流调控工程,在最大与 最小降雨年份对土壤水分、植被生长的影响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长期干旱条件下,隔坡水平阶与对照区、 隔坡与水平阶不同部位的土壤含水率呈现出规律变化,对照区略高于隔坡水平阶,水平阶区域均高于隔坡区域,但 均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在持续受旱的情况下,柠条林及对照区土壤水分处于低位运行,土壤含水率平均只有5% 左右。今后还需再加大径流调控工程设计的聚流比,加强径流调控工程的养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毛乌素沙地4种典型植物沙蓬、软毛虫实、刺藜和苦豆子的叶片凝结水吸收能力,阐明植物叶片对凝结水浸润的水分生理响应.[方法]将受试植物置于用高丰度氘水配置的人工标记凝结水环境中,进行凝结水浸润处理,通过比较处理组和对照组植物叶水、根水及根际土壤水的稳定氢同位素丰度变化,确定受试植物叶片是否具有吸水能力,示踪叶片...  相似文献   

17.
以神东矿区塌陷区退化土壤为供试基质,以玉米为宿主植物,研究在干旱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对玉米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以及对矿区退化土壤的改良作用。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接种AMF显著提高了玉米根系侵染率和生物量,玉米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色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接种组玉米地上部分磷、氮、钙和根系部分磷、钾、钙含量显著增加;接种AMF后,玉米根际土壤总球囊霉素和易提取球囊霉素含量分别增加了36.2%和33%,且根际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由此可见,接种AMF促进了玉米对矿质养分的吸收,缓解了干旱造成的玉米生长的不利影响,提高了根际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对矿区退化土壤改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比棉田覆膜灌溉与传统地面灌溉条件下土壤坚实度、土壤温度、田间耗水、土壤养分及植株生长量和产量的差异 ,阐明了覆膜灌溉可改善田间土壤环境 ,减少无效耗水 ,促进棉株生长 ,提高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19.
农田土壤氮素循环及其对土壤氮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琴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310-3312
分析了土壤氮素循环及其对土壤氮流失的影响,提出了加强氮肥管理、重视平衡施肥、提高作物氮素吸收能力、优化耕作制度及灌溉方式等降低我国农田土壤氮素流失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严兴 《农学学报》2018,8(4):28-31
为探讨施用微生物有机肥复苏枯萎2年的榆树(树龄6年)效果,设置不施肥(B1)、微生物有机肥(T1)、普通有机肥(T2)、化肥(T3)4个施肥处理,4个施肥处理前采用普通生态肥(主要成分为作物秸秆)调制土壤,确保土壤含有等量的N、P、K成分。检测施肥后第0、7、14、21、28、40天土样中的微生物数量,并观察枯树的生长状况。结果显示,施用微生物有机肥可明显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数量,随着时间的延长,微生物数量进一步增加,最高可达100亿cfu/g,数量巨大的功能性微生物加强了植物对碳源的利用率,且微生物有机肥中的复合菌株和生物生长因子对青枯病、根腐病、枯萎病、疫病等几种主要土传病害有良好地预防和改善,对榆树的复苏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