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农业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关键,作为影响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农业科技导向应受到广泛的重视。文章从农业科技角度出发,探讨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特征和发展中面临的农业科技问题,提出了适应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科技导向。  相似文献   

2.
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紧密结合我国国情,探索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本依据提出由于我国资源禀赋不足,决定了我国农业必须走可持续集约发展道路;科技滞后,农民素质低下,决定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强化“科技兴农”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农民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性,决定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的基础性、弱质性,决定了我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建立健全农业保护机制;农业生产的区域特征,决定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必须具有多样性。  相似文献   

3.
农业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未来,也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文章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出发,探索了中国农业可持续性的特征以及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致力于实现高产、低耗、优质、高效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农业机械是先进农业生产力的代表,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技术手段。为了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重视发展农业机械化事业。本文介绍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重点研究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所起的作用,从而肯定了农业机械化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是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山东是一个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加快山东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步伐,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具有重要意义。 山东农  相似文献   

6.
农业信息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农业大国,从最初的小农经济到现在的现代化农业,农业在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而生产力水平低下一直是困扰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政府大力倡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就必须要提高农业的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的出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发展现代化农业,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促进作用。本文主要对农业信息化在农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农业可持续发展包括生产、经济、生态和社会等四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农业自然资源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农业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8.
冀永祥 《北京农业》2011,(3):189+194
简单分析了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从而得出农业机械化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技术手段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如何实现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阐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问题,并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和目标;耕地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加强耕地保护是当务之急;加强农业科技的研究和推广,不断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加强国家的宏观管理,运用法制、经济和市场同制等手段,保障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农业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关键,作为人类生存和农业发展基础的农业资源应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本文从农业资源角度出发,探讨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特征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农业资源问题,提出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有必要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和指标体系构建进行探讨。针对当前农业发展所处阶段,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其影响因素作出客观的解释和理论概括,以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为基础,论述了可持续发展农业指标体系的基本要素及其构建的基本原则、方法、设计框架和指标选择标准,以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2.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王君萍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9):2713-2715
做好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工作,不仅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农业资源永续利用、保持农业发展后劲的现实选择,更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从当前的农业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出发,探讨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机理,最后提出解决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界定农业可持续发展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目标及评价指标体系,籍助于循环积累因果原理,分析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经济持续性、社会持续性和生态持续性的内在联系及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提出了西部地区应采用精细密集农业和特色集约农业的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董谦  刘宾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22-123
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我国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着自然资源贫乏、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耕地资源、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立农业资源核算体系等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李勇 《农业展望》2014,(2):27-29,34
农业现代化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综合的过程。通过对农业现代化基本内涵的梳理分析,认为农业现代化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过程,并对农业现代化的几个显著特征进行了概述。最后对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进行了展望,指出中国应从科技兴农、推动农产品深加工、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制定完善农业相关政策、完善服务体系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陈陵康  夏抱本  陈海霞  张伟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10115-10118
在分析西藏农业发展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地形地貌、气候、农业支柱产业、人文环境等相似原则对西藏地区进行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区划,将西藏化分为3个农业可持续发展大区和8个亚区,并对各个分区进行了可持续发展潜力分析,最后根据各个分区的特征,提出了西藏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即"一江三河"流域现代化农耕模式、藏东-藏东南农林牧结合模式和藏北限量牧业模式。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进行多角度的定性分析 ,认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农业完成“三大任务”的需要 ,是我国农业顺应经济发展“三大趋势”的需要 ,是我国农业迎接“三大挑战”的需要 ,是我国农业克服“五低矛盾”的需要 ,是我国协调区域间农业资源利用关系的需要。从而得出实行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现代科技革命与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未来,也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从现代科技革命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以及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出发,论述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及农业科技革命对维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