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孙玉德 《油气储运》2007,(12):34-34
梅花花芽分化完成后,为控制其花期,可将其放在室外,直至深秋。经过露天低温,让梅花花芽得到充分休眠.小雪前后移入低温房间,花芽可逐渐膨大。这时,可根据目的需要进行花期控制。  相似文献   

2.
梅花品种繁多 ,但耐寒的品种极少 ,河北省李梅密蔗研究中心长期研究、培育出能耐零下 42℃低温 ,适应北方栽培的梅花 ,该梅花树在长春地区又自然安全越冬无任何病虫害 ,该花为深粉色 ,重瓣 ,最大花直径 6cm,比樱桃花早 7~ 1 0 d,花期 40 d,适宜各种土壤栽培 ,干旱的沙土地也可  相似文献   

3.
赤霉素(GA3)对武汉市露地梅花部分品种花期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8—2001年,研究了不同时间、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处理对露地梅花的始花期、盛花期、末花期及观赏期的影响,同时考察了梅花观赏质量(花径、展叶期、落蕾率)的变化,结果表明:2000mg/L的赤霉素处理对梅花花期具有调节作用,作用的方向与处理时间密切相关:10月底至11月处理提前;而1月处理又使始花期、末花期均延迟。赤霉素促使梅花花期提前的同时通常伴随开花量的下降;而在推迟梅花花期的同时开花量增加、且观赏期延长。赤霉素处理极显著地使‘江南朱砂’的花径缩短1.2—5.4mm;‘粉红朱砂’的展叶期提前3—4个月;‘粉红朱砂’出现明显的落蕾效应。研究还探讨了温度作为梅花开花的主导因子对试验研究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梅花在我国北方地区的花期为早春。要想使其在春节期间如期绽放,需对其进行催花处理。石家庄市植物园在春节期间举办了梅花展。本文重点论述了梅花品种的选择,并探讨了梅花的花期调控技术及其布展的核心环节。  相似文献   

5.
梅花在我国北方地区的花期为早春。要想使其在春节期间如期绽放,需对其进行催花处理。石家庄市植物园在春节期间举办了梅花展。本文重点论述了梅花品种的选择。并探讨了梅花的花期调控技术及其布展的核心环节。  相似文献   

6.
采用形态测量法,利用2009年3月北京中山公园‘丰后’和‘中山杏’梅花芽的物候观测数据,建立了12个梅花花期预报模型,经回报检验,效果良好,可用于北京地区梅花的花期预报。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4种球根花卉郁金香、风信子、洋水仙及朱顶红的生育特性、园艺学性状及花期调控进行研究。[方法]以不同方法栽培郁金香、风信子、洋水仙及朱顶红球根,观察生育特征;通过冷藏、去皮及赤霉素处理,调控花期。[结果]4种球根花卉品种的生育期差异较大,但在昆明地区种植均表现优良,成花率达98%以上。用2℃低温冷藏盆花,可有效地延迟郁金香、风信子、洋水仙的花期;赤霉素处理和去皮处理,可提早郁金香的花期。[结论]该研究可为郁金香、风信子、洋水仙及朱顶红的大规模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贵州荔波野生梅花花期预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花在荔波各个乡镇均有生长,主要生长在茂兰喀斯特原始森林保护区内,在此从气象角度分析,研究预报荔波野生梅花花期,找出最佳梅花观赏期,为县委政府开展梅花观赏旅游活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1982年冬昆明地区由于寒潮袭击,出现了一次历史上罕见的严寒,市区气温降至—6.8℃。许多栽培树木,甚至包招一些野生树木都受到低温危害。这次严寒对昆明地区现存一切树木是一次低温大检验,因此,我们对这次低温危害的树木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并收集整理了资料,以便为昆明地区今后引种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梅花耐热品种"美人梅"的盆栽技术,包括上盆前的栽培、上盆后的水肥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再介绍了"美人梅"的花期调控技术,包括调控设施、花期调控前的养护、促成栽培及延后栽培,以期为梅花耐热品种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从而进一步丰富花卉市场,推动梅花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刘开庆  丁开宇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5879-5880
[目的]有效利用滇牡丹培育牡丹品种。[方法]采用点面结合方式,对云南省澄江县梁王山40 m2样方内野生滇牡丹居群的开花特性进行了定量观测。[结果]滇牡丹花期长达2个多月,从4月初开放至6月初,远远长于目前栽培的牡丹品种;整个花期内共出现了215朵花,花蕾败育比例为8.37%,盛花期为4月14日~5月14日。滇牡丹不同植株花期变异比较大。单朵花的开放时间一般不超过1周。滇牡丹的花期较长可能与其所处环境有一定关系,也可能是其遗传背景的反映。[结论]滇牡丹是培育早花和晚花牡丹品种的重要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来自中国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主产区的94个油茶品种(无性系)花期物候的观测,将花期物候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94个油茶品种(无性系)明显分为三大类:早花类、中花类和晚花类。早花和中花类型油茶品种(无性系)的盛花期持续时间明显早于晚花组,授粉期间受低温霜冻影响较晚花组可能要小。在此基础上筛选出经济性状好、抗性好的油茶对于提高湖北油茶产量有重要意义,同时亦可为湖北油茶造林品种配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荷花花瓣衰老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荷花娇容三变、青菱红莲为材料,对其花瓣在自然衰老过程中的若干重要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两品种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都有一个迅速下降的过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前期上升后期下降,丙二醛(MDA)含量、超氧离子自由基(O2.-)产生速率则随着衰老的加剧而大幅升高。两品种之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中存在的差异可能是造成两品种单花花期长短不同的原因所在。初步认为,膜脂过氧化作用是导致荷花花期短的主要生理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梅花是我国重要的观赏植物。无锡梅园将梅花作为特色花卉观赏已有百年历史,本文通过介绍无锡梅花在种植栽培、整形修剪、品种改良及养护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和经验,以提高观赏梅花的栽培技艺,加快梅花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使梅花在中华大地发扬光大,推动梅花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大豆开花落花及时空分布的观察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大豆开花、落花全过程,分析不同品种开花、落花特点和规律,为高产育种和高产栽培提供依据。【方法】在大田条件下,对6个品种的72株植株逐日(42 d)观察开花、落花及节位。【结果】材料开花过程呈现每天开花数量“少-多-少-极少”的变化规律,可分为初花、盛花、慢花、末花4个阶段:初花期阶段很短(3 d左右),每天开花量4朵以下,阶段开花量5.73朵,占总花量4.09%,开花集中在植株中部节位;盛花阶段每天开花多在5—12朵,持续时间较长(12—18 d),阶段花量108.75朵,占77.60%,开花由中部向上下两端延伸分布,其中以中部最多;慢花阶段每天开花1—5朵,持续时间在品种间有较大差异,阶段花量21.24朵,占15.16%,分布在植株各个节位;末花阶段每天只有部分植株开花,平均不足1朵,直至开花结束,阶段开花4.42朵,零星分布在植株上。初花期3 d后至终花期或终花期后落花普遍发生,落花节位遍及开花的所有节位,落花率为末花阶段(77.96%)>慢花阶段(65.54%)>初花阶段(51.76%)>盛花阶段(36.97%);每天平均落花3—9朵的不正常脱落高峰与该阶段阴雨寡照的气候有关。有限结荚习性品种最早开花部位为中部,随后向上部、下部扩展,开花3—7 d以后扩展到底部,9—15 d扩展到顶部。无限结荚习性品种最早开花部位是中下部(7—10节位),随后向下部、上部扩展,初花2—3 d后达到最下部,随后向上部扩展,初花24—26 d以后扩展到顶部。【结论】大豆不同开花阶段每天开花数量差异明显,开花节位、持续期有所不同,不同阶段花的脱落率也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16.
低温下黄瓜花粉生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不同的开花温度和萌发温度的组合下,测定了11个黄瓜品种的花粉萌发率,结果表明:低温下不同品种黄瓜花粉萌发率均有所下降,开花温度对花粉萌发率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而萌发温度对花粉萌发率的影响则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开花温度和萌发温度的交互作用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萌发温度比开花温度对花粉萌发率的影响要大;区别黄瓜不同品种低温下花粉活力的适宜温度为9℃(开花温度)、12℃(萌发温度)。  相似文献   

17.
以3个杏李品种为研究对象,观察开花物候期、花器官形态特征及发育特征并测定花粉量、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结果表明,3个杏李品种花期相对集中,均于4月初开花,较对照杏品种晚8~12 d,与对照欧洲李品种花期较为相近。3个杏李品种的花器官特征差异不大,与2个李品种较为相似,均具有较高比例的中长花柱花。3个杏李品种的单花药花粉量与各李品种间差异不大,但均低于对照杏品种。花粉活力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恐龙蛋"的花粉萌发率相对较高,为51.6%;"风味皇后"的单花药花粉量相对较高,为880.8粒/花药;"味帝"的花粉量较少且花粉活力极低,只有2.1%;3个杏李品种开花当天均具有极强的可授性,且可授性一直持续到花后5 d,三者柱头可授性变化强度及持续时间与对照李品种差异不大,略高于3个杏品种。  相似文献   

18.
采用树木学物候期的观察方法,对3个蓝果忍冬品种EYL-1、EYL-2、EYL-3的开花结实特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3个品种中EYL-1开花最晚,花期最长。EYL-2开花较早,花期较短,散粉最早,散粉时间短。EYL-3比EYL-2早1天开花,花期长短与EYL-2一致,但单花开花习性与EYL-1较一致。蓝果忍冬主要结果枝条是树冠外上、中部的当年生中枝条及短枝条,结果部位均在枝条基部倒数1-2节的叶腋处。  相似文献   

19.
中国梅(Prunus mume)的植物学分类与园艺学分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系在对梅所作之分类总结基础上所提出的一套全新方案。梅的植物学分类包括对已发表的29个变种、变型的整理,并增添了新发表的3变种、1变型;其园艺分类则将不同品种(栽培变种)纳入中国梅分类系统(1991)中。新系统的特点有二:一是把植物学分类与园艺学分类既区分开又适当联系起来,二是对果梅与花梅品种实行统一的2元(演化关系为主,形态、应用为次)4级(4系、7类、14组,24型)分类。  相似文献   

20.
研究始于1987年,基地设在浙江省最大的实生梅栽培区——长兴县。选出的4个株系,平均单果质量14~22g,生态适应性强,具有早果高产性能,产量明显高于其他品种,果实可作为多种梅加工品的原料。用梅砧嫁接苗造林,适当密植,加强园地土壤管理和树形管理,防治疮痂病等,为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