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粮草轮作中土壤酶活性的变化与土壤肥力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吉林省西部地区砂质石灰性草甸黑钙土上几种轻作方式中不同茬口土壤的各种酶活性强度、土壤肥力状况与作物产量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凡插入绿肥(草木犀或油菜)作物的,无论土壤酶活性、土壤肥力状况以及作物产量都是最好的,而对照(轮作中无绿肥作物)无论土壤酶活性、肥力状况及作物产量都是最差的;酶活性与各项肥力指标及产量的关系,以过氧化氢酶、脲酶、磷酸酶为最密切,多酚氧化酶、转化酶的关系不大;翻压草木犀第二年种玉米,第三年种高粱,玉米增产51%,高粱增产37%;从用地及养地角度来看,粮草轮作周期以三年为宜,同时还应特别重视配施磷肥。  相似文献   

2.
《新农业》2015,(23)
绿肥作为一种全能型生物有机肥料,具有优质、高效、环保等特点,在减少化肥使用、减轻环境污染、提高土壤肥力和增加作物产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绿肥对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两方面,就绿肥对土壤生物活性的效应进行综述,旨在为开发利用绿肥改善土壤生态环境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作物产量是反映土壤肥力最好的综合指标,而作物产量与土壤胶体原土复合量间呈明显的相关性(r=0.7032**,t=4.53>t0.01=2.83。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质还田与土壤有机质增值呈明显正相关,土壤培肥后实际复合量增值(%)与土壤有机质增率(%)密切相关(r=0.8964**,t=7.84>t0.01=2.95),其产量水平的变迁与土壤有机无机复合量增减动态相一致。绿肥、麦秸还田和粮草轮作、绿麦间套等栽培,有利土壤有机无机复合量的提高,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强土壤酶活性,是保护土壤生境,涵养水源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同时,土壤有机无机复合量和土壤酶活性也是衡量农业措施及地力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绿肥是国内农作物种植制度中重要的轮作倒茬作物,也是养分较为全面的优质生物肥源之一,施用绿肥可改变土壤化学及生物学性状,并对作物生长产生影响;土壤微生物性状作为土壤肥力评价的重要指标,对维持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绿肥有效利用及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农业发展奠定基础,从土壤微生物量、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和酶活性等方面对翻压绿肥对土壤微生物性状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绿肥是国内农作物种植制度中重要的轮作倒茬作物,也是养分较为全面的优质生物肥源之一,施用绿肥可改变土壤化学及生物学性状,并对作物生长产生影响;土壤微生物性状作为土壤肥力评价的重要指标,对维持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绿肥有效利用及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农业发展奠定基础,从土壤微生物量、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和酶活性等方面对翻压绿肥对土壤微生物性状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沿海滩涂土壤肥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方法]在稻田布置了连续3年的冬种紫云英、蚕豆翻压还田,研究水稻-绿肥轮作对滩涂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与冬闲处理相比,绿肥还田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经过3年的稻-绿肥轮作,紫云英对土壤肥力的提升效果优于蚕豆,紫云英区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分别提高了16.13%和14.81%。[结论]稻-紫云英轮作是一种较好的轮作模式。  相似文献   

7.
盆栽和田间试验表明,当年种植草木樨可暂时使土壤养分减少,一旦翻压后,会使土壤肥力恢复和提高;油菜翻压后,土壤全氮,磷解氮,速效磷、脲酶活性均高于对照,土壤全磷、碱性磷酸酶活性反而减少。土壤肥力数值化综合指标也表明,绿肥腐解后,无论土壤肥力单项指标,还是综合指标也优于对照。因此,采用数值化综合指标能够全面地评价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8.
轮作制度对土壤生态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一作物连作方式易造成土壤质量下降、土壤环境恶劣、田间害虫增加、作物出现新的病害等,严重影响作物的安全性。作物轮作方式则具有增加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侵蚀、改善土壤肥力和土壤结构、提高土壤酶活性、提高作物产量、利于进行病虫害管理以及田间除草等优点。本文阐述了轮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土传病害等土壤特性的影响,并综述了轮作制度土壤生态影响的研究现状,以期为有效缓解连作障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黑土开垦种植后,土壤肥力呈下降趋势。单施化肥能提高作物产量,但土壤孔隙性,结构性较差。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土壤有机质呈增加趋势,有利于土壤物理环境的改善。玉米与大豆,牧草,绿肥等轮作,间作也有利于物理性状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豫南稻区1997~2003年7年间水稻连作、稻麦轮作和麦豆轮作条件下施肥情况、农田土壤肥力及作物产量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监测。结果表明,单季稻施肥区土壤有机质有较明显的上升趋势,年平均增加0.35g/kg,稻麦轮作区土壤有机质下降,麦豆轮作区有机质变化不明显,不施肥区有机质含量下降较多;土壤全氮在不同耕作系统中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单季稻土壤速效氮下降,稻麦轮作和麦豆轮作速效氮增加;不同耕作系统施肥条件下有效磷含量增加,不施肥条件下有效磷含量降低;速效钾含量普遍降低。施肥区作物产量增加,无肥区作物产量下降剧烈。建议在研究区域内建立稳定氮肥、补充磷肥、增施钾肥的施肥制度。  相似文献   

11.
正探索了在上高县综合利用绿肥还田、施用生石灰等酸化土壤改良培肥技术结合化肥减施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肥还田区和施用生石灰区产量比常规施肥区高;从增收效益来看,常规施肥配合绿肥还田区的增收效益最佳。绿肥还田、施用生石灰调酸等酸化土壤改良培肥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也很广泛,绿肥还田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保障作物高产稳产;生石灰可以调节土壤pH、增加土壤钙含量以及降低土壤毒素等,提高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12.
绿肥-水稻轮作体系中氮肥适宜用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连续3年定位试验研究了绿肥-水稻轮作模式下,不同氮肥施用量的土壤肥力、水稻产量和肥料利用率效应。结果表明:绿肥连续还田提高了土壤的基础产量和最高产量,降低了最高产量施肥量。与冬季休闲模式相比,紫云英和蚕豆还田模式的最高产量分别提高10.27%和9.99%,而最高产量施肥量分别降低30.34%和29.65%。综合分析水稻产量、肥料效应、氮素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等因素,冬季休闲-水稻,冬季紫云英-水稻和冬季蚕豆-水稻3种种植模式的水稻氮肥适宜用量分别为16、12kg/667m2和12kg/667m2。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绿肥与秸秆配合还田对土壤改良培肥的效果,以稻麦轮作为对照,通过连续3a的定位试验,研究了绿肥与秸秆配合还田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连续3a的稻麦轮作与稻肥还田,不同类型土壤肥力对绿肥与秸秆配合还田的响应程度不同。综合来看,绿肥与秸秆配合还田有利于提高丘陵地区土壤p H和土壤有机质,但对土壤肥力的提升程度还受到不同土壤类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几种土壤类型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潴育性水稻土、淹育性水稻土及红壤旱地等12块不同土壤肥力水平及种植不同作物的土壤,研究了土壤水份含量,土壤肥力因素与土壤酶活性及后者与甘蔗产量的相互关系,以及土壤酶活性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规律。结果发现,由于土壤水份含量与土壤层次及土壤肥力的不同,土壤酶活性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且这种差异直接影响了蔗茎产量。经统计检验,土壤肥力因素与土壤中脱氢酶、过氧化氢酶、蛋白酶、磷酸酶、脲酶等酶活性有明显的正相关,供试六种土壤酶活性与蔗茎产量也呈明显的正相关,相关系数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5.
栽培模式对甘肃旱区胡麻地土壤酶活性及胡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定位试验,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胡麻土壤酶活性及产量变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20cm耕作层,胡麻与小麦轮作、胡麻连作、胡麻与小麦间作模式下土壤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规律具有明显的相似性,蔗糖酶活性不断增加,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先降低后增加,碱性磷酸酶活性略有所不同;在20~40 cm亚土层,胡麻与小麦轮作、胡麻连作、胡麻与小麦间作模式下的土壤脲酶活性变化规律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其余3种酶活性变化规律发生改变,说明深层土壤酶活性受到外因的干扰增多。合理的作物种植模式可以明显影响作物的产量及产量构成,轮作制度有效的缓解了胡麻连作带来的连作危害,而间作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连作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但是效果有限。  相似文献   

16.
在综合几种旱田作物在轮作中地位各专项研究的基础上,现提出以下科学轮作体系。科学轮作体系应在4年以上,如有向日葵参加,则应只少5年。2.各作物允许连作年份极限3.茬口的产量指数根据4年3点的数据计算出各茬口产量指数(%),以比较各茬口在轮作中的产量效应。作物茬口好坏是对后作而言,故有选择性;不同地区土壤肥力不同茬口反应也不同,如向日葵茬在肥力较高的沈阳、营口则为好茬,  相似文献   

17.
种植绿肥既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和后茬作物产量,又能减少化肥投入、防止水土流失,是建立良好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通过总结近年来有关绿肥油菜对后茬作物生长、土壤肥力、土壤微生物、土壤线虫、土传病害和杂草影响的研究成果,提出今后绿肥油菜产业的发展方向,以期为绿肥油菜产业和可持续农业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绿肥紫云英在豫南稻区种植历史悠久,是稻田的主要肥源,不仅产草量高,而且肥分含量高,养分全且合理。紫云英鲜草和秸秆直接或间接翻压到稻田土壤中作为肥料,不仅起到轮作倒茬作用,还可以改良稻田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优化农业生态环境,增加后茬作物水稻的产量。当今,豫南稻区有大量的冬闲田,紫云英作为一种良好的冬季覆盖作物,对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保护生态环境、打造生态绿色农业,为市场提供优质、环保、安全、无污染有机稻米及农业增产增收起到重要作用,可获得更高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在草甸白浆土上对草木樨、秣食豆、黑麦草根茬的培肥增产效应进行了5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强大的绿肥根系,能够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后作物产量。以5年粮豆总产量计,粮草轮作的产量较之粮豆轮作的产量相等或略低;但在粮草轮作中,绿肥地多收鲜草(饲料)1350~1500公斤/亩;总效益高于粮豆轮作。把绿肥全部翻压作肥料同只用绿肥根茬还田的对比中,后者的效益大于前者。  相似文献   

20.
大力发展绿肥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肥养分齐全,含有氮、磷、钾等农作物所需养分和有机质,是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一种生物有机肥料,是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维持地力的关键,也是发展畜牧业的优质饲料,特别我县是牧业大县,因此大力发展绿肥生产势在必行。一、大种绿肥是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的关键农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