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西北地区饲料中霉菌的实验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西北地区10个规模化饲料加工厂采集126份饲料原料及其产品,经霉菌学检验污染率为96.8%,从样品分离的霉菌鉴定为9个个属22个种,在优势菌中常见产毒素菌少。经霉菌学检验,126份样品中的117份属轻度霉菌污染,其中85.7%的饲料原料和85.7%的饲料原料产品可喂畜禽。在调查的10个饲料加工厂的饲料,仓储条件差。7个大中型畜禽饲料场的饲料场的饲料跟踪调查,饲料产吕喂畜禽安全。9份黄曲霉群优势的  相似文献   

2.
饲料霉变的预防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霉菌污染饲料、粮食和食品造成大量报废已成为全世界一大忧患。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算,全世界每年由于霉菌污染饲料和粮食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达数千亿美元。1996年我国饲料霉变现状调查结果表明,配合饲料及饲料原料污染率分别为100%和99%,其中严重污染而被禁用的占20%。南方地区饲料霉变更为严重,其饲料霉变率比北方高出几倍乃至几十倍。霉菌在饲料中大量繁殖,产生大量霉菌毒素,动物采食这些饲料后造成动物霉菌毒素中毒,产生霉菌病。受霉菌感染的饲料,由于霉菌生长需消耗饲料中的营养物质,以及在霉菌所含酶的作用下使…  相似文献   

3.
据报道,全世界每年约有1/4的谷物和饲料原料被霉菌毒素污染,给养殖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霉菌毒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饲料原料中并对人体和动物有毒害作用的化学物质,其所造成的危害容易与其他疾病产生混淆,易被广大养殖户忽视。阐述了霉菌毒素给养殖业造成的危害,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饲料的霉变及其防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及其所造成的危害现在仍是养殖者易于忽略的问题,且容易与其它疾病产生混淆。目前全世界饲料谷物中出现霉菌毒素的比例高达25%以上,除了对畜牧产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外,部分霉菌毒素还具有致癌性或致畸胎性,可经由食用肉、乳汁传至人类(王老军等,2003)。饲料及其饲料原料无肉眼可见的霉变,然而霉菌毒素是肉眼看不见的,它的产生至今仍是全世界畜禽及谷类饲料安全无  相似文献   

5.
霉菌毒素是由生长在饲料谷物上的霉菌所产生的次生性代谢物,据估计,全世界有25%以上的谷物受到霉菌毒素的污染,霉菌素素引起的畜禽中毒,在世界各地均发生,尤其是热带、亚热带地区十分常见,这是由于饲料原料在贮藏和配制过程中以及运到养殖场后,霉菌产生大量毒素使饲料受到污染所致,见表1。周围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较高、饲料含水量大以及贮藏时间延长等都会增加霉菌毒素的产生。下图给出了农作物生长和贮藏期间产生霉菌毒素的可能因素,此外,霉菌毒素的类型和含量、畜禽年龄和品种的易感性、饲粮品质、间发性疾病以及环境因素等都会影响中毒的严重程度,霉菌能促使饲料脂肪迅速氧化变质,蛋白品质下降,严重降低饲料中赖氨酸水平,使饲料代谢能损失达25%之多,霉菌毒素对动物的主要影响包括:生长受阻、饲料利用效率下降、产蛋量减少、代谢器官损害以及死亡率提高等。  相似文献   

6.
饲料和饲料原料中常见的霉菌有曲霉菌属、青霉菌属、镰刀菌属、麦角菌属的霉菌。在适宜的条件下,这些霉菌就大量迅速繁殖,引起饲料及原料的发热、发霉变质,影畸饲料品质,同时在饲料及原料中产生有毒的次级代谢产物霉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呕吐毒素、赭曲霉毒素、T-2毒素、F-2毒素、麦角毒素等,对畜禽及其产品产生危害。  相似文献   

7.
从全国28个省、区、市104个饲料加工厂和饲养场采集饲料样品627份,其中饲料产品341份、饲料原料286份。按统一的采样方法、霉菌检验方法进行了霉菌数量、种类的分析检验,对部份饲料及原料进行了镰刀菌毒素和黄曲霉毒素B_1含量测定。分离鉴定出霉菌23属73种,其中霉属23种、青霉属21种、毛霉属3种、镰刀菌属2种及其它霉菌24种。检出率最高的有曲霉属87.7%、青霉属73.8%、镰刀菌属36.6%、毛霉属35.4%。全国的配合饲料一般带菌量为10~2-10~5个/g之间,最高可达10~7个/g,颗粒饲料为10~1-10~3个/g,粉状饲料比颗粒饲料霉菌数高10─100倍。全国主要饲料原料玉米一般带菌量在10~2-10~5个/g之间,在80份玉米中符合饲料原料卫生标准的有54份,占67.5%,霉菌数量超过允许量范围的有26份,占32.5%,超过禁用指标的有16份,占20%。从饲料和原料中分离的产毒菌主要有黄曲霉、杂色曲霉、赭曲霉、串珠镰刀菌。采用气相色谱的方法检验194份样品中三种镰刀菌毒素,其检出率DON为49.6%、T-2为17.0%、ZEN为21.5%。采用薄层分析法(GB8381─87)检验90份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_1其检出率为87.8%,检出值≤0.02mg/kg。  相似文献   

8.
Nyco意为真菌.mycotoxin为真菌毒素,而生产中常用于指常见的几种霉菌毒素,所以又称为霉菌毒素。现已知霉菌毒素超过300种,而对其中的大部分毒素相对毒性还不知道。产生毒素的真菌可在不同环节污染谷物类如玉米、高粱且产生毒素,如田间、收获期间、仓储期间。谷物在收获、仓储、饲料加工、农场不同环节霉菌毒素浓度通常逐步增加(表1)。对霉菌毒素水平的早期控制对降低到达禽舍前的饲料霉菌霉素浓度极为重要。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资料,全世界每年有约25%的谷物遭受霉菌不同程度的污染。  相似文献   

9.
1 简介霉菌毒素是霉菌代谢的次级产物,这种物质很可能在饲料的制造与贮存过程中污染到饲料。目前已知至少有300种以上霉菌代谢产物会使动物及人类中毒,全世界谷物中有25%受到霉菌毒素的污染,而且达到可量测的浓度。在这些毒素中,已知有很多种物质明显影响动物的健康,对动物生产造成重大影响。2 霉菌毒素的产生在自然状态下霉菌毒素的产生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但是世界上某些特定地区霉菌毒素产生的情形比其他地区频繁。在较冷或气候较温和的地区,例如加拿大、美国的北部及多数欧洲国家,黄曲霉毒素并不是主要问题,除了进口的饲料原料…  相似文献   

10.
随着春天的到来,畜禽接触和采食被霉菌毒素所污染的霉败变质饲草、饲料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因而发生中毒的也越来越多,往往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为了帮助畜禽饲养者了解这方面的知识,笔者就畜禽霉败饲草、饲料中毒问题做一简单介绍。1 霉菌及其毒素霉菌按其结构来分,属于真菌类。霉菌有的可产生毒素,有的不能产生毒素。有资料表明,可以产生毒素的霉菌几乎无处不有。截至目前,已发现  相似文献   

11.
程伟 《饲料工业》1991,12(5):19-20
<正> 霉菌毒素引起的畜禽中毒,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尤其在热带地区十分常见。这是由于饲料原料在贮存和配制过程中以及运到饲养场后,霉菌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浓度增加而使饲料受到污染所致。周围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较高、饲料含水量大以及延长贮存时间都会增加霉菌毒素的产生。此外,霉菌毒素的类型和含量、畜禽年龄和品种的易感性、饲粮品质、间发性疾病以及不良的环境因素等都会影响中毒的严重程度。霉菌能促使饲料脂肪迅速变质,降低蛋白质品质,严重降低饲料中赖氨酸和精氨酸水平;使饲料代谢能损失达25%之多(Jacques,  相似文献   

12.
霉菌毒素是真菌产生的具有毒性的代谢产物,粮食作物受霉菌毒素污染带来的经济损失十分严重。部分粮食会作为饲料原料使用,这就导致饲料不可避免地被霉菌毒素污染,进而引起饲料资源的浪费或者动物健康的受损。本文就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情况及防控措施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广大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二饲料生产大国,饲料工业的深加工向更科学、更经济性的纵深发展,提高畜禽饲料质量及防止饲料霉变和保持畜禽单位营养.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在饲料原料的加工、配料程序及运输、储藏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引起的霉变,进而产生霉菌毒素中毒及抗营养作用。对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以便提高养殖质量。  相似文献   

14.
霉菌毒素是饲料原料及配合饲料中常见而危害严重的真菌代谢物。霉菌毒素一旦被畜禽采食后,就会降低生产性能,改变新陈代谢,甚至引起畜禽和人体的霉菌毒素中毒。很多霉菌都能产生霉菌毒素,而毒素的产生则取决于饲料原料来源,农作物种植条件,贮藏温度,有效湿度等。近年来,中国饲料  相似文献   

15.
孙安权  H.C.Ng 《饲料广角》2001,(21):50-52
世界上每年大约有25%的谷物遭受各种霉菌污染,因污染程度不同,造成不同地区损失差异较大。西方国家多对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有规定,且丹麦不仅限制饲料中而且也检查肉品中的黄曲霉毒素。中国是霉菌毒素的重灾国。因为我们谷物生长条件不成熟,饲料原料收获及干燥过程中设备条件不够,管理不当及一些无法避免的原因如机器翻晒过程中的压碎造成霉菌污染程度的增加,以及养  相似文献   

16.
饲料黄曲霉毒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胡兰 《饲料工业》2001,22(3):20-22
自然界中的霉菌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大多数霉菌都能引起粮食、饲料、食物等多种物质霉变。据统计,目前世界上至少有 25%的谷物已被已知的霉菌毒素污染。饲料中的霉菌毒素主要有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单端孢霉烯族毒素、伏马毒素、赫曲霉毒素等。其中黄曲霉毒素对饲料的污染最为严重,对畜禽的危害最大。黄曲霉毒素是于 1960年首次于英国伦敦郊区发现的, 20世纪 60年代后期的研究发现黄曲霉毒素具有致癌性。许多国家对黄曲霉毒素的产生、代谢、毒性、分析方法和去毒方法等进行了大量研究。 20世纪 70年代末,研究重点逐步转移到检测…  相似文献   

17.
饲料中霉菌霉素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料原料和饲料中普遍存在霉菌毒素,霉菌毒素的检测与动物健康以及其产品安全息息相关。文中简述了霉菌毒素检测的常规操作过程,介绍了几种建立在常规技术上进行改进的霉菌毒素检测的新技术,并对未来霉菌毒素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饲料中霉菌及霉菌毒素的危害与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凌 《饲料研究》2000,(12):29-30
一、霉菌及霉菌毒素的危害性霉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 ,种类繁多 ,大多数霉菌都能引起粮食及饲料在内的多种物质的发霉变质。但不同饲料所产生的优势霉菌是不同的 ,而且有一定的规律性。目前 ,饲料中常见的产毒霉菌多为曲霉、青霉和镰刀霉。象黄曲霉毒素在玉米和花生中检出率较高 ,且花生上分离的黄曲霉有 80 %~90 %能产生毒素 ;麦类则以镰刀菌及其毒素污染为主 ;青霉及毒素易在大米中出现。这些真菌毒素直接影响畜禽的健康 ,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 ,危害性极大。1 1 对饲料的危害饲料原料收割后 ,往往从外界污染一些霉菌。它们所产生的酶 ,将…  相似文献   

19.
饲料中霉菌毒素对家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建军 《中国家禽》2000,22(7):33-35
作为养禽业的主要饲料原料 ,玉米、豆饼(粕)等 ,从田间生长、收获、贮藏、加工等一系列过程中 ,都可被霉菌所污染。霉菌在适宜条件下生长代谢、繁殖时 ,一方面分解饲料中的营养物质 ,另一方面排出一些代谢产物 ,包括霉菌毒素。受到霉菌污染的饲料不仅饲料品质和营养价值降低 ,而且某些霉菌产生性质不同的霉菌毒素 ,可引起家禽生长速度减缓、饲料转化率降低 ,出现急性或慢性中毒 ,消化、呼吸、免疫、生殖机能等受损。同时 ,残留在肉、蛋等畜产品中的霉菌毒素及其代谢物还会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潜在危害。由于不同性质的霉菌毒素对家禽的影…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饲料在养殖业中的大量应用,畜禽霉菌毒素中毒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着畜牧业的健康发展。牧草及饲料作物在收割期正值梅雨季节,存储不当或积压陈旧原料,都会造成饲料原料霉变,产生大量霉菌毒素。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有时肉眼很难发现,投喂畜禽后会造成严重的免疫抑制,从而继发畜禽繁殖障碍等疾病,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有效控制饲料的霉菌毒素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