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秋季水温适宜,是鱼种快速生长的大好季节,抓好秋季鱼种培育十分关键。秋季培育鱼种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2.
侯海涛 《齐鲁渔业》2004,21(10):37-37
秋季水温适宜,是鱼种快速生长的大好季节,抓好秋季鱼种培育十分关键。秋季培育鱼种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3.
李正民 《淡水渔业》1975,(10):26-26
内蒙古地处高寒,一年中冰冻期长,鱼类生长期短。由手气温和水温回升较晚,使家鱼人工繁殖季节推迟,在正常情况下,七月份才是主要繁殖季节,这在我区苗种池塘数量不足的情况下,培育一般规格的鱼种很不利,要求培育大规格鱼种更为困难。  相似文献   

4.
培育鱼种最为来年的养殖打基础,所以鱼种的质量好坏不但影响当年的经济效益,也影响来年的养殖效果。一般鱼种经过春夏的饲养培育,到秋季色种已长到一定的规格,但肥满度大多不能满足鱼种越冬的需要,所以在秋季一定要抓好鱼种的秋膘,其技术要点为:1保持水质稳定到了秋季,天高气爽,鱼地早中晚的温差也较夏季悬殊,加之气温逐渐厂降,水中耗氧市物的群体和数量也趋减少,所以一般情况下,鱼池不太会出现水质败坏缺氧泛地现象,也没有必要经常换水调节。鉴于这个生态特点,秋季鱼种他的水质(层)要求保持相对稳定,这样不但。可减少山…  相似文献   

5.
我国北方鱼种场的鱼种池,一般每年6至10月份培育鱼种,其余7个月闲置。为改变鱼种池半年闲,解决夏季成鱼供应困难,提高鱼种池复养指数,缩短养殖周期,达到增产、增收,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的目的,在鱼种池闲置季节先生产一季以鲤鱼为主的成鱼,成鱼出塘后培育以鲤鱼为主的鱼种,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6.
石鲽犤P.bicoloratus(Basilewsky)犦,地方名石板、石镜、石江子等(山东、河北)。在我国主要盛产于黄渤海区,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食用鱼,自然海区一般个体可达500克以上。近几年随着大规格鱼种远销韩国、日本,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池塘冬闲季节进行中间培育的主要品种。所谓池塘冬闲季节,是指当池塘的鱼、虾等品种养殖结束后,在晚秋或冬春闲置的季节。一般这个季节,池塘水面都未进行养殖,造成池塘荒废。为提高池塘冬闲季节利用率,我们2001年10月中旬到翌年的5月份,利用现有的池塘资源,培育大规格石鲽鱼种,收…  相似文献   

7.
《水产科技情报》1978,(1):18-18
黑龙江省地处祖国东北,结冰期长达半年之久,鱼类繁殖季节较晚,鱼种培育期短,多年来繁殖鱼苗、种遇到许多困难。近几年来,黑龙江省水产科学研究所积极利用电厂温排水促进家鱼早熟,培育鱼苗、种,攻克了这个难关。  相似文献   

8.
鱼种多茬培育,就是在鱼种生产季节,在同一培育池中采取多次放养多次出塘的强化培育。一茬培育的弊病在于前期密度小,鱼生长快,但后期相对密度过大,水体的供氧、供饵能力与鱼体本身生活消耗需要基本平衡,鱼停止生长。采用多茬培育则每次放养密度都较小,鱼迅速生长,到相对密度过大时,鱼种已长到所需要的规格而出塘,使池塘中的鱼种始终保持适当密度和高速生长状态,因而能够提高池塘生产力,降低饵料消耗。  相似文献   

9.
<正> 近几年来任丘市鱼种场由于重视亲鱼的产前、产后培育,采取科学的饲养方法,使亲鱼性腺发育较好,成熟较早,催产孵化日期比前几年提前了15~20天,为提高水花鱼苗的生产量和培育大规格鱼种争取了时间。 1985年前家鱼的催产孵化日期一般从6月7日开始,年产水花鱼苗1300万尾左右。1985年后,催产孵化时间提前到5月20日,这提前的18天,正值鱼种培育的黄金季节,可由水花培育成夏花,当年即可全部培育成13.2cm以上的大规格鱼种。对鱼种培育场来说提前18天进行家鱼的人工催产孵化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措施。它可以夺取当年鱼种生产的主动权,提高鱼种生产规格,增加鱼苗生产产量,提高经济效益,也为养鱼专业户提供当年投放。当年起捕的鱼种亲源条件,基本上解决了南苗北调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我市泉州湾有双斑东方天然的产卵场和苗种索饵场,每年清明节前夕,性成熟的亲鱼会出现在泉州湾一带。由于在繁殖季节的酷捕,双斑东方的资源量急剧减少、面临枯竭。2001年起,泉州市成立课题组,对该鱼进行了一系列相关的研究与试验。我们于2001年3~4月份进行双斑东方人工繁殖试验,获得成功。紧接着,笔者对低盐度条件下培育鱼种进行试验,本文就鱼种培育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鱼种来源及投放本试验采用的鱼种为该试验场2001年4月份自行繁育的。到7月份时,挑选体质健壮、色泽鲜艳、活动能力强、肥满度大…  相似文献   

11.
冬季既是水产养殖的收获季节,也是下一个养殖周期的开始。抓好鱼种管理,确保鱼种安全越冬,是鱼类养殖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技术环节,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强化鱼种秋季培育,促进摄食,使之膘肥体壮,积蓄能量,是提高耐寒力、抗病力、成活率的一项重要措施。进入秋季后,气候、水温适宜,应多投喂一些适口性强、富含蛋白质、淀粉较多的精饲料,日投饲量为池鱼体重的3%~5%,以提高鱼种的肥满度,使之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12.
淡水养殖业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培育鱼种。从我国现阶段来看,均利用池塘培育,据了解,每m^2水面一年只培育鱼种20尾左右。我们采用机械化高密度培育草、鲤、白鲢鱼种,112m^2面积,培育出38950尾,平均每m^2水面培育鱼种350尾,规格为2.5~3寸,成活率达80-90%。  相似文献   

13.
自1976年7月崇安县鱼种场培育冬片鱼种时发现草鱼出血病之后,我区邵武县鱼种。场、邵武县一都商品鱼基地、浦城县永南农场、南平市峡阳公社等地鱼塘先后发现此病。目前已成为我区淡水养鱼生产中一种为害严重的鱼类病毒性传染病,尤其对一龄草鱼种致病最强,不仅发病季节长,  相似文献   

14.
我国池塘养鱼习惯于传统的三级饲养,即从鱼苗培育成夏花,夏花培育成鱼种,最后由鱼种饲养成商品鱼。基于目前大多数湖泊、水库尚缺少培育鱼种的生产基地,因此,不论鱼种的数量或规格还都供不应求,使湖泊水库的自然生产力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相似文献   

15.
三、苗种培育技术1.鱼种培育美国鮰的鱼种培育是将当年繁殖的鱼苗(含4厘米左右的夏花鱼苗),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经过100~120天的养殖,培育至体长10~15厘米、体重50克/尾以上、体质健壮的大规格鱼种。鱼种培育池以2~5亩为宜,水深1.5~2米,池水溶氧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调节水质及控制pH为6.5~8.5;在7-8月高温季节或阴雨低气压天气,如发现水中溶氧低于3毫克/升或发现鱼有浮头征兆,应减少投喂量并加注清新水,及时开启增氧机增氧。  相似文献   

16.
草浆培育鱼种,就是将水浮莲、水葫芦、水花生等高产水生植物及其它水旱草。经过青饲料打浆机加工成草浆来饲喂培育鱼种的方法.据有关单位推算,50-75公斤水花生鲜草打浆可培育成1公斤鱼种.可节约精料1.5-3公斤。因此.草浆培育鱼种可以青料精用,节约精饲料,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1997年春夏季节,北方长期干旱缺雨。鱼池水位普通偏低。加之高温光照强,个别鱼种池青泥苦生长繁茂,对鱼种生长影响很大。我们采用"割、拉、水、肥"综合清除措施,收到良好的效果。一、青泥苔的危害青泥苔是江南农村对转板藻、双星藻、水绵等丝状藻类的总称。它喜欢在含有机物丰富的浅的静止的小水体中生长、繁殖。初发时着生在水底,长成后漂浮于水面形成碧绿色漂浮藻团。青泥苔在鱼池中大量繁殖,因大量吸收营养盐类,使水质变瘦,浮游生物难以滋生。影响鱼池中的物质循环,对鱼类生长不利。尤其在鱼苗至夏花鱼种培育阶段。由于青泥苔的…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将乐县水产技术部门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树立病害防控理念,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根据养殖户以往每年7~8月份培育的水产鱼种常常暴发草鱼病毒性出血病,且并发草鱼烂鳃、肠炎、赤皮三病等发病死亡率高的实际情况。技术人员积极探索鱼病防治新办法,改原在冬春季节对草鱼种注射疫苗为对夏花草鱼种注射疫苗的办法,  相似文献   

19.
农户利用小水面培育鱼苗鱼种农户养鱼一般所需鱼苗数量不太多,可利用房前屋后、村庄附近的小水面培育鱼苗鱼种。自己繁育鱼苗,自己培育鱼种,那么饲养成鱼的经济效益就会大大增加。为了提高鱼苗鱼种的成活率和单位面积产量,必须采用科学方法才行,一般应做好以下几个环...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通化地区海龙鱼种站位于我国气候严寒,无霜期短的地区,自繁鱼苗从夏花分塘到鱼种阶段仅有七十多天的时间。以往一直认为“自繁鱼苗生长季节短,培育大规格鱼种办不到,要想获得大规格鱼种,非得靠南(鱼)苗北运不可。”伟大的批林批孔运动,激发了鱼种站工人和干部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