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春季冻害是小麦生产上的一种常见气象灾害,一般为害严重,减产程度大。做好春季冻害的预测预报,并及时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加以防御或补救,是春季麦田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春季冻害的发生春季冻害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依据发生时间不同  相似文献   

2.
正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由于诸多因素造成小麦在越冬、早春期间的冻害制约着小麦产量提高,出现减产甚至绝产。小麦冻害的气候因素和生理因素复杂,本文侧重于分析生产管理方面的原因,对生产操作具有实际指导意义。一、小麦冻害的症状1.春季冻害春季冻害是指小麦在返青至拔节期,因寒潮来临降温到0℃以下所发生的霜冻危害,可分为早春冻害和春末晚霜冻害。早春冷暖空气交替频繁,冻害发生较多,程度有轻有重,一般发生在2月中下旬~3月;春末晚  相似文献   

3.
2006~2007年度小麦生育中、后期,济宁市及周边地区麦田发生了较大面积春季冻害和后期倒伏,给小麦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由于冻害造成有效穗数减少,倒伏造成千粒重下降。为正确认识和解决因小麦冻害和倒伏发生的种子纠纷,现根据小麦冻害和倒伏原因的调查分析,谈一谈小麦春季冻冷害和后期倒伏与品种的关系及防灾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4.
小麦的幼穗、分蘖和茎、叶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复杂的过程。小麦拔节后(3月15日之后)不能再用除草剂。认真浇好拔节孕穗水并追施化肥,是当前需要大力推广的一项增产措施。拔节孕穗期浇水是防治和减轻小麦春季冻害的最有效、最简便的办法。春季冻害常年发生在3月上中旬至4月中旬,此时浇水可以提高土壤和小麦株间空气温度,是预防、减轻春季冻害必须实施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杨琳 《科学种养》2015,(1):16-17
<正>虞城县位于河南省东部,是全国小麦生产大县,常年种植面积130万亩左右。由于该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春季少雨且气候多变,有些年份小麦易遭受早春冻害或低温冷害。早春冻害发生在小麦返青至拔节期,发生几率较小,一般危害较轻;低温冷害发生在小麦拔节至孕穗期,发生次数较多,危害较大。但2013年4月7~21日,我县连续出现4次0℃以下低温,致使部分处于孕穗期的小麦遭受冻害,受害面积、  相似文献   

6.
小麦发生冻害对产量影响极大.近几年来,小麦冻害在黄淮冬麦区连续大面积发生,最为严重的是2005年安阳、新乡、2006年商丘均大面积发生了小麦冻害,直接造成小麦大幅度减产,给农民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探明小麦冻害发生原因并及早预防,或在发生冻害后及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使冻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本文主要介绍小麦冻害发生原因及其预防、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7.
春季冻害是小麦生产上的一种常见气象灾害,一般为害严重,减产程度大。做好春季冻害的预测预报,并及时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加以防御或补救,是春季麦田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8.
2011年春季麦田管理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河南省当前小麦苗期、土壤墒情和天气状况,提出包括因地因苗制宜,科学运筹肥水,镇压中耕划锄,增温灭草保墒,预防小麦冻害和搞好病虫害防治等春季麦田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晋南旱垣春季低温对不同播种期小麦冻害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有效抵御春季低温对小麦冻害的不利影响,提高小麦的抗冻能力,在山西临汾采用大田随机区组方法研究了春季低温对不同播种期小麦叶片、节间、穗部冻害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株叶片冻害率随着播期的推迟而提高,变幅为3.0%~55.4%,单株分蘖叶片冻害率高于单株主茎叶片冻害率,二者相差16.6%,单株鲜重、单株绿叶与单株冻叶率相关性高于其它生物学性状;节间冻害呈现随着播期的推迟而趋重,表现出第1节间轻于第2节间;冻穗率在试验播期范围内则呈现两端轻中间重的现象,以播期10月22日最轻,10月12日最重,变幅为11.58%;同时对形成处理间冻害差异的原因进行了研究,提出培育冬前壮苗是有效缓解和防御春季低温冻害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0.
沧州地区小麦越冬期温度条件的年际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了解沧州地区小麦冻害的发生规律和影响因素,采用查阅小麦越冬期温度条件的历史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1970-2009年该地区小麦越冬期温度条件的年际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冬前积温、秋季降温幅度、年负积温、1月极端高温和春季降温幅度等5个温度指标在年际之间差异很大,某些年份一个或几个指标出现不利的极端值则可能引发小麦冻害;除年负积温与1月极端高温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之外,其他指标之间的相关不显著;冬前积温、年负积温等指标在不同年代之间发生波动。这些结果对深入认识该地区小麦冻害的发生规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王玲  于执国  谭胜利 《种子科技》2010,28(11):37-39
<正>近年来,小麦冻害问题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小麦冻害对小麦的产量产生不利影响,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一些损失。为了减少冻害损失,确保小麦安全越冬,现将小麦冻害的发生原因及防御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史彩霞 《种子科技》2016,(12):37-38
分析了小麦冻害类型以及冻害发生原因,并在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小麦冻害的预防措施,以减少小麦冻害,确保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3.
根据对监测点及全区小麦苗情的调查,小麦进入越冬期以来,旺苗面积占20%,弱苗田块几乎没有,部分田块杂草多,病虫害越冬基数大,给春季麦苗病虫害大面积发生埋下隐患。还有部分田块出现轻微冻害,春季管理要结合受害田块的情况,及时进行化学除草,防治病虫害的发生,一般田块不施返青肥,根据苗情追施拔节孕穗肥,以满足小麦生长及灌浆期产量形成的营养需求。  相似文献   

14.
小麦冻害发生原因及防御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碧霞 《小麦研究》2009,30(1):31-34
对小麦冻害发生的症状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其发生原因,提出小麦冻害防御对策,包括提高播种质量,采取措施抑制小麦冬前旺长,针对实际情况采取防冻措施,及时对冻害田进行补救等内容,旨在为小麦冻害防御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暖冬气候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河南省新乡地区小麦生育期内的积温近17年来比1960~1990年高45~612℃,冬季平均气温高0.9~4.1℃,从而使小麦生育期提前,冬季冻害和春季“倒春寒”的危害频繁发生。针对这种情况分析了小麦生育期内的气候变化特点和对小麦生长影响情况,提出生产上多利用半冬性、抗寒性好、春季起身拔节迟的小麦品种;做到适期播种;通过合理的栽培管理方法,减少暖冬气候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6.
对小麦春季生育进程进行了分析,从中耕保墒、调亏灌溉、氮肥后移、综合防治、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防止晚霜冻害等方面提出了春季管理应变技术。  相似文献   

17.
南阳市小麦冻害的发生存在多种原因,且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给小麦正常越冬和生产带来一定的损失。对南阳小麦冻害发生的原因、类型进行了总结,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李中恒 《中国种业》2014,(11):71-72
南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地处由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属典型的季风大陆半湿润气候。小麦种植面积66.7万hm2左右。小麦冻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冻害对小麦产量的影响,轻则减产5%--20%,重则导致绝收。提高整地质量、选择优良品种、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加强苗期田间管理等措施,培育小麦壮苗,能有效防御小麦初冬冻害的发生。旋耕后及时耙磨镇压保墒,或播种后适度镇压,防止土壤结构桥孔不实、漏风跑墒,能有效控制小麦非典型冻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果树在春季常常会遭到一些季节性的灾害,例如低温冻害、晚霜冻害等,导致果树的产量减少甚至没有收成。为了防止和避免上面情况的出现,需要对果园进行冬前管理,防止低温冻害和晚霜冻害的情况发生。在对春季果树出现的一些危害现象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出关于防范果树在春季受到低温冻害和晚霜冻害的相关举措。  相似文献   

20.
小麦冬季冻害的分类、症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品种因素、气候因素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小麦发生冬季冻害的原因,提出预防冬季冻害发生的栽培技术及发生冬季冻害后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