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石羊河下游天然胡杨林分布特征及土壤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石羊河下游天然胡杨资源及分布区土壤特性,采用询问、聘请向导等方式对石羊河下游天然胡杨进行了地毯式的调查,分析了天然胡杨分布特征及土壤养分、水分、地下水位等因子。结果表明:1)石羊河下游天然胡杨在原水系和河道周围呈零星、分散的点片状分布,以土地利用现状和立地条件为依据,将现存胡杨林地划分为渠路旁、耕地旁、沙丘地、老河滩地、弃耕地等5个类型,其中耕地旁胡杨林分布点(块)数最多且长势优于其他胡杨林类型。2)不同类型胡杨林0~20 cm土层中的速效P、全N、有机质含量最高,然后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少,且只有在0~20 cm土层中耕地旁胡杨林显著高于其他类型(P<0.05),其余各土层差异性不显著(P>0.05);不同类型胡杨林pH差异性不显著(P>0.05);不同类型胡杨林土壤颗粒物体积百分比随土层不同而不同,粘粒和粉粒在土层40~60 cm中,沙丘地胡杨林与其他类型间差异性显著(P<0.05),细沙粒和粗沙粒在同一土层不同类型间差异性显著(P<0.05)。3)耕地旁胡杨林土壤水分高于其他类型,且在20~40、60~80、80~100 cm土层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4)胡杨分布区地下水埋深在2.86~33.28 m,各灌区之间差别较大,对胡杨分布和生长没有造成直接影响。5)杜绝毁林垦种,合理分配水资源,适度补充胡杨分布区土壤水分是维护区域天然胡杨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可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适度开展胡杨林人工种植,以保护地方特色天然林种。  相似文献   

2.
运用50个胡杨林样地调查资料对民勤沙区的胡杨林健康状况进行模糊判别分类,并以其中19个样地的土壤取样测定数据,分析胡杨健康指标及伴生植物健康指标与土壤水分、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土壤全N、土壤速效P以及土壤粒度的关系。模糊判别分类结果表明,健康序列1的胡杨无枯枝枯梢且更新苗相对最多;健康序列2的胡杨植株最高且龄级数最全,更新苗次多;健康序列5的胡杨过熟株、成熟株、中龄株和幼龄株均有枯枝枯梢,且样地上无更新苗。胡杨林健康指标与土壤水分、土壤pH值、土壤养分及土壤粒度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越是靠近农田水分条件好的地块胡杨林的健康状况相对越好;土壤pH值在8.0左右时胡杨林的健康状况相对较好,土壤pH值>8.5胡杨林健康状况最差;胡杨林的健康状况与土壤有机质和全N及速效P含量正相关;健康状况较好的胡杨林地土壤中细砂、粉粒和粘粒含量较高。在民勤沙区,土壤干旱缺水是导致胡杨林退化的主要原因,土壤pH值在8.0左右的微碱性细沙地上的胡杨林相对较健康。对目前退化的胡杨林应适当补充人工灌溉,使土壤含水率保持在5% 以上。营造人工胡杨林要选择靠近农田边缘水分条件较好的地块。0~60 cm的土壤速效P和0~20 cm的土壤细砂含量较多的土壤胡杨更新苗相对较多,可作为选定胡杨造林地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查明为害新疆胡杨三种木虱的形态及为害特征,为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和综合防控奠定基础.[方法]在胡杨林区定期定点观察和普查相结合,对采集的昆虫标本进行显微镜观察、鉴定.[结果]经过实地调查研究,初步确定了为害胡杨的木虱有三种,即蔡氏胡杨个木虱(Egeirotrioza ceardi)、纤细真胡杨个木虱(Evegeirotrioza gracilis)和无斑滑头木虱(Homalocephala uncolor).[结论]三种胡杨的木虱,在胡杨树上混合发生.在同一棵胡杨树上可见三种木虱及为害状,只是为害时间有所差异.蔡氏胡杨个木虱发生最早,其次为无斑滑头木虱和纤细真胡杨个木虱,无斑滑头木虱的若虫为害时间早于纤细真胡杨个木虱.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和田河流域胡杨林更新复壮技术,为荒漠河岸胡杨林的恢复提供技术支撑.[方法]设置2 m×2 m样方调查引洪后河漫滩胡杨、柽柳的恢复情况;设置4 m×50 m样方对胡杨开沟断根萌芽和引洪后胡杨萌芽更新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淤泥+砂土的立地条件有利于洪水过后胡杨幼苗的存活;断根后幼苗更新数量是对照的23~40倍;在断根的阳面幼苗更新的数量是阴面的两倍以上.[结论]开挖断根时,距母树的距离不宜超过5m,深度以50~70 cm为宜;断根对幼苗数量的更新效果优于引洪,开沟断根是恢复胡杨林的有效措施之一;引洪后对幼苗更新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春尺蠖是一种严重危害新疆胡杨林的暴食性害虫,近几年爆发成灾。该虫害一年发生一代,每年春季暴发危害,幼虫吃光新叶嫩梢,造成胡杨枯枝、丛梢、新叶被迫重发,树势衰退,生长缓慢,严重时造成天然胡杨林整株枯死。  相似文献   

6.
《新疆农业科学》1989,(2):32-33
<正>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是塔里木盆地的古老树种.《前汉书·西域传》中记载,两千多年前塔里木河下游“多芦苇、柽柳、梧桐、白草”,梧桐即胡杨.100年前,塔里木河上游阿拉尔一带被描述为“长百里皆成一色林”,“胡杨遍野,而成深林”.解放后,我国有关科研、教学及生产部门对塔里木盆地的胡杨林资源、类型、发生演变及在干旱荒漠生态地区的作用做过多次考察和研究,为科学经营及合理开发利用这一自然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林生态效益评价及其保护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胡杨是塔里木河流域唯一的成林树种,也是世界上古老而珍贵的植物.通过不同角度对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林的生态效益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林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的作用,甚至在人类和社会的健康及可持续发展中也发挥着巨大功能.但是由于近50年来人类活动的干扰,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林面积日益减少,处于濒危状态,因此,应该适时生态输水、退耕还林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来保护下游日益萎缩的胡杨林,保持下游绿色走廊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8.
塔里木胡杨林主要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与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疆塔里木阿瓦提县天然胡杨林内设置50 m×50 m标准样地1块,应用相邻格子法进行野外调查获取资料.应用方差/均值比的t检验法、聚集强度指数和理论分布模型对胡杨林主要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与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乔木层的2个优势种群空间分布均呈聚集分布,胡杨种群的聚集强度大于灰叶胡杨;灌木层的2个伴生种群也均呈聚集分布,柽柳的聚集强度较大;草本层中甘草种群呈聚集分布,西北天冬呈随机分布.Taylor幂法则、Iwao m*对X的回归模型均显示胡杨、灰叶胡杨种群呈聚集分布.灰叶胡杨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空间格局均呈聚集型,随发育进程其聚集强度逐渐减弱.胡杨种群不同发育阶段呈随机→聚集→随机分布.不同种群和不同发育阶段的空间分布格局差异与其生态生物学特性和种群间的竞争排斥有关,而且与物种的生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胡杨是塔里木河流域荒漠河岸林的建群树种,在胡杨林区进行植被监测,对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利用RapidEye影像及地面调查数据对研究区地物特征信息进行了提取,并分析了胡杨林区地物的光谱特征,结果如下:建立了胡杨林区主要地物(胡杨、柽柳、河流、沟渠、裸地、居民地和其它植被)的遥感解译标志,对典型地物在影像上能相互区分的原因进行了解释,同时提取了RapidEye波段的典型地物光谱曲线和面积信息,分析了植被空间分布的特点及规律。为塔里木河流域的植被监测提供一种新的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胡杨是乔木优良抗逆性基因资源库.以胡杨蒴果形态特征为研究对象,开展胡杨种群生态类型多样性的研究,为胡杨资源保护、遗传多样性维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疆巴音郭楞州尉犁县塔河流域胡杨林为研究对象,选择南北宽3~6km,东西长度约为80 km区域内的带状连续或片状分布的胡杨林,在胡杨朔果成熟期对胡杨雌株分别进行了标定与果实样品采集,以蒴果色泽为表型指标、蒴果长度为数量指标,对胡杨蒴果形态特征进行分析,将胡杨种群划分为不同类型.[结果]胡杨蒴果表皮色泽可以明显分为红色蒴果与黄绿色蒴果两类.果序长度和蒴果长度的雌株数量分布,呈现多峰曲线特征,表明胡杨蒴果形态数量特征具有多态性.胡杨果序长度变异范围最大,平均值6.28 cm,变异系数为21.16;;果序蒴果个数,平均有果粒21.22个,变异系数为15.56;;胡杨果序宽度、蒴果长度和宽度平均分别为3.56、1.49和0.51 cm,变异系数分别为12.26;、12.29;和11.76;.采集不同类型雌株数量比,黄绿色大果、红果和黄绿色小果类型样本数量,分别约占蒴果类型雌株数量比的14;、2.1;和83.9;.[结论](1)胡杨蒴果形态特征具有多态性.根据色泽与长度为分类指标,可以将胡杨类型划分为红色大果、红色小果、黄绿色大果、黄绿色小果4个类型.相同类型蒴果长度变异系数较小,因此,类型的划分具有较好的稳定性.(2)红果、大果类型胡杨自然分布数量相对较少,特别是红果类型.  相似文献   

11.
基于时间序列塔里木河中游胡杨林春尺蠖危害的遥感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适用于塔里木河流域胡杨林春尺蠖危害中等尺度遥感监测方法。【方法】基于国产卫星HJ 星 CCD数据时间序列,构建监测模型,以塔里木胡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进行遥感病虫害监测研究。【结果】2017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胡杨林NDVI均值呈上升趋势,4月下旬至5月上旬呈明显下降,5月中旬后时,其NDVI再次上升;4月中旬至5月上旬,春尺蠖幼虫以3龄、4龄、5龄为主时,胡杨林被危害较为严重,其监测精度高达85%,但是,3月下旬至4月上旬,当春尺蠖幼虫以1龄、2龄为主时,胡杨被危害程度较轻,其监测精度较低为5%;研究区西侧轮台县胡杨林较先受到危害,东侧尉犁县胡杨后受到危害。【结论】我国HJ卫星,通过植被指数可有效评估塔里木河中游胡杨林受春尺蠖危害情况,当且仅当植被受害较为严重时其精度较高。4月中旬至5月上旬,春尺蠖幼虫以3龄、4龄、5龄为主时,是春尺蠖严重危害胡杨林的主要时期。由于研究区西侧轮台县春尺蠖发生较早,胡杨林较先受到危害,东侧尉犁县春尺蠖发生相对较晚,胡杨林后受到春尺蠖危害。  相似文献   

12.
在敦煌绿洲天然胡杨林内设置5个样地(共计6.25 hm<'2>),应用相邻格子法,进行每木调查,结合7种聚集度指标,研究了不同生境胡杨种群的年龄结构与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研究区幼苗缺失,幼树极少,年龄结构大体呈倒金字塔型,为衰退种群;林分偏老,十分稀疏矮小.不同生境胡杨种群年龄结构差异显著,其中后坑胡杨种群的年龄结...  相似文献   

13.
旅游胜地     
<正>额济纳胡杨林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额济纳河两岸,分布着中国最为壮观的胡杨林。每年9、10月,当第一场秋霜来临,大片的胡杨树叶由绿变黄,一眼望去,阳光下金色的树叶衬着湛蓝的天空于风中婆娑起舞,那强烈的反差,鲜明的色调,亮丽的色彩,足以令任何语言文字显得苍白无力。胡杨是生长在沙漠的  相似文献   

14.
张炳坤  李瑜  周黎  王萍莉 《新疆农业科学》2021,58(10):1893-1899
【目的】研究温湿度对蔡氏胡杨个木虱越冬成虫存活的影响,为蔡氏胡杨个木虱的综合防治技术和保护胡杨资源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温湿度自动记录仪,监测蔡氏胡杨个木虱成虫越冬环境中温湿度,并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在室内模拟胡杨林区小环境研究不同温湿度对蔡氏胡杨个木虱越冬成虫存活的影响。【结果】蔡氏胡杨个木虱入蛰场所的温度在5~15℃区间变化,而入蛰场所的相对湿度在25%~75%变化,5~25℃范围内,蔡氏胡杨个木虱越冬成虫的存活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各温度间差异显著;在5℃时,成虫存活时间最长,达150 d(相对湿度25%)和200 d(相对湿度75%),而25℃时,分别为7 d(相对湿度25%)和12 d(相对湿度75%);相对湿度75%条件下成虫存活时间明显高于相对湿度25%条件。温度和湿度对蔡氏胡杨个木虱越冬成虫的存活有明显交互影响作用。【结论】在新疆北部蔡氏胡杨个木虱9月下旬至10月下旬陆续羽化,11月中旬以成虫进入越冬场所,主要在胡杨林区落叶层下越冬,翌年4月中旬出蛰活动。较高温度和缺水环境不利于新疆胡杨林区蔡氏胡杨个木虱越冬成虫的生存。  相似文献   

15.
<正>胡杨河旅游区位于奎屯市以北30千米的130团境内,景区古河道内天然次生胡杨林面积千余公顷。近几年,上游来水减少,景区内胡杨树有整体衰弱点片死亡现象,林内土壤整体出现盐渍化,且呈上升趋势。春季林内点片出现春尺蠖、杨梦尼夜蛾危害现象。4~10月白杨叶甲在胡杨林内大面积发生,幼虫、成虫大量蚕食萌蘖和实生小苗叶片,造成3~4米高胡杨枝干光秃,直至死亡。为使胡杨老树复壮,幼树茁壮成长,现从病虫害防治角度提出以下复壮措施:  相似文献   

16.
塔里木河下游断流区胡杨密度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根据塔里木河下游不同断面、离河岸不同距离胡杨的现地调查数据,得出随着离河岸距离增加胡杨林密度降低、株间距加大的规律。以推断塔河下游断流30年问,地下水对胡杨的支撑极限和胡杨对干旱的耐受极限,为塔河下游生态治理以及应急输水方案的调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研究通过保水促根嗜盐碱营养液、有机肥、化学改良剂对土壤的改良,以及换客土、蘸根、滴灌技术的应用等措施,可使胡杨在荒漠戈壁重盐碱地进行批量大面积种植和移栽,成活率可达100%。又通过合理的胡杨栽植养护管理措施使胡杨林持续生长表现良好,构建荒漠戈壁重盐碱地胡杨造林及管护新技术体系,这对延缓和阻止土地沙漠化、保护生态环境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基于新疆肖塘地区农牧交错带天然胡杨林下18个采样点216个土壤样品和2.00 hm~2的胡杨样地,研究了胡杨林土壤盐分及pH特征和胡杨林种群结构。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全盐含量在10 cm深处达到最高然后随着深度的增加,全盐含量降低;pH值在垂直方向没有明显差别。研究区胡杨林生长受土壤盐分胁迫,林分稀疏,种群结构残缺,表现出衰退趋势,如果持续仅有少量根蘖个体更新,胡杨林将向衰退方向演替,直至消亡。  相似文献   

19.
干旱胁迫下胡杨生理适应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杨具有很强的抗旱能力,是生长在沙漠地区少有的乔木树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为了更深入阐明胡杨的抗旱机制,我们对生长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天然胡杨林进行了实地调查、现场采样和室内相关实验.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胡杨叶片的蒸腾作用减少,气孔阻力增加.严重干旱胁迫后,叶片中的K+和Ca2+含量增加,分别为对照的1·43倍和2·99倍,而Mg2+和Na+变化不明显.和对照相比,中度干旱胁迫下胡杨叶片质膜H+--ATPase的质子转运活性没有差别,但严重干旱胁迫则使其活性降低,质膜H+--ATPase转运质子的能力下降.以上结果表明,胡杨可通过增加气孔阻力来降低胡杨叶片的蒸腾作用,选择性的吸收无机离子以及降低ATP消耗来适应干旱环境的胁迫.  相似文献   

20.
胡杨是干旱荒漠地区唯一能生存的乔木树种,号称“沙漠英雄树”。兴庆区胡杨林是目前宁夏境内唯一的一片在野生条件下自然生长的相对集中连片的胡杨林。合理保护并研究推广可使其发挥重要功能,对稳定黄河沿岸的生态平衡及生物多样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