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马铃薯收获机的应用和研究已经有80年的历史,随着经济的发展,马铃薯收获机的应用日趋成熟.笔者介绍了马铃薯收获机研究历程及国内研究情况,分别对挖掘铲式马铃薯收获机和联合式马铃薯收获机研究情况进行阐述,结合贵州马铃薯机械化情况,分析了目前贵州马铃薯收获机在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贵州山地马铃薯收获机提出下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的种植区域比较广泛,在各地区均有所种植,随着农产品市场的不断扩大,对于马铃薯需求量也在不断上升,农业生产中对于马铃薯机械化种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类机械化技术在马铃薯种植以及收获中的应用为其种植产量、作业质量、作业效率以及便捷程度产生了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主要对现阶段马铃薯收获机技术的研发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其在实际收获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说明了部分解决措施和维修注意事项,以期能够为马铃薯收获机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部分参考建议,并且为马铃薯收获机相关使用人员说明了一些操作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针对丘陵山区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短缺、履带底盘通过性较差等问题,设计了一款包括底盘行走装置、多级输送分离装置的自走式马铃薯收获机,开展了底盘通过性和机器收获性能理论分析。首先,对收获机底盘坡地行驶、越障性能进行理论分析,获得底盘通过性的临界参数;其次,对收获过程中马铃薯运动学进行分析,得到关键工作部件的相关参数。与此同时,运用RecurDyn仿真软件对整机进行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获得自走式马铃薯联合收获机适用于丘陵山区横向与纵向坡地及跨越壕沟与直壁的相关运动参数。仿真结果表明:纵向坡地行驶的最大爬坡角度为28°、横向坡地行驶的最大坡度角为20°、整机跨越垂直障碍的最大高度为150 mm、最大跨越壕沟宽度为300 mm。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收获作业时伤薯率为1.92%、破皮率为2.86%。收获机满足纵向坡度25°稳定行驶要求,跨越300 mm壕沟,翻越150 mm直壁,与仿真结果保持一致,验证了仿真的准确性,满足履带马铃薯收获机行驶通过性的设计要求。该研究可为丘陵山区根茎类履带式收获机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收获机的清选分级技术与工作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马铃薯生产过程向机械化作业转变,马铃薯收获机的使用量不断增加,使马铃薯的收获效率得到了快速提升,而且先进的大型马铃薯收获机不仅具备收获功能,还能同时完成对马铃薯的清选分级工作,有利于马铃薯产品的优化利用。针对现阶段马铃薯收获机的技术情况,说明了清选机构的工作原理和分级标准,并分析了清选分级作业的性能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收获机主要问题机理分析及其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大中型及小型马铃薯收获机的结构特点,分别对其壅土、垄高适应性差以及伤薯和埋薯等常见主要问题的产生机理进行了分析,并从相关结构设计及工作参数设置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对马铃薯收获机的设计和应用提供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收获机适用性影响因素分析与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研究分析了影响马铃薯收获机适用性的显著性因素,试验方法依据 NY/T 648-2002《马铃薯收获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通过对检测数据采用方差分析发现,影响马铃薯收获机适用性的显著性因素有挖掘深度、马铃薯品种、茎秧状况、土壤含水率和种植模式,而马铃薯成熟度只对马铃薯收获机的伤薯率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收获机械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铃薯在粮食领域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随着马铃薯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产量的不断提高,使用马铃薯收获机可以大大提高收获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减少损失,为马铃薯大面积生产奠定良好的基础.介绍马铃薯的收获方法,概述机械化收获的研究现状,分析各类型马铃薯收获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指出我国马铃薯收获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收获机主要结构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马铃薯收获机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按照马铃薯收获过程的各个环节流程,阐述了马铃薯联合收获机主要结构,马铃薯收获机向智能化、自动化发展的趋势,为进一步研究马铃薯收获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马铃薯收获机的结构、性能参数和工作原理,对设计确定马铃薯收获机的挖掘铲、链杆式分离器和横向输送器相关部件的参数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在我国种植十分广泛,近年来农产品市场对于马铃薯的需求量逐年提升,导致农业生产对马铃薯机械化作业的依赖越来越强烈,马铃薯收获机作为马铃薯收获的主要机械,其在作业质量、效率和便捷程度上具备明显优势。通过对现阶段马铃薯收获技术的研究,指出了马铃薯收获机发展的主要技术难点,并总结了马铃薯收获机的使用和维护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正>课时2h知识目标:了解马铃薯收获机的分类、构造及工作原理;掌握马铃薯收获机的使用与调整;掌握马铃薯收获机的维护与保养;掌握马铃薯收获机的故障与排除。能力目标:掌握马铃薯收获机的使用与调整;掌握马铃薯收获机的维护与保养;掌握马铃薯收获机的故障与排除。教学重点:马铃薯收获机的使用与调整;马铃薯收获机的维护与保养。教学过程1.马铃薯收获机概况马铃薯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同时也是重要的饲料和工业原料。在我国,马铃薯的播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面积的9%,产量约为粮食总产量的8%。近年来,在马铃薯越来越多地给人们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马铃薯播种、收获和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马铃薯机器挖掘与人工捡拾工作效率不匹配的矛盾,本文设计一款具有升运装车功能的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整机给成主要包括组合挖掘机构、分段输送装置、秧薯分离机构和侧输出升运装车机构等,可一次完成对马铃薯的挖掘、输送、分离及侧输出装车作业,装车后的马铃薯直接运回仓库进行清选、分级、摆放等作业。  相似文献   

13.
挖掘和输送是马铃薯收获过程中的两个最重要工序,掘进性能和输送性能是衡量马铃薯收获机综合可靠性的重要指标。为此,针对目前缺乏对马铃薯收获机综合可靠性试验装置这一现状,研制了一种马铃薯收获机综合可靠性试验台。采用该试验台对4U-83型马铃薯收获机进行综合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台能够对马铃薯收获机进行悬挂并在10°~40°的范围内调节收获机挖掘铲的入土角度,能够为输送链提供动力及检测输送链的转速和动力载荷的大小,能够分别对马铃薯收获机的挖掘铲和输送链进行不超过25kN和1kN的持续或脉冲载荷的加载试验,以检验其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马铃薯主粮战略的推进,马铃薯收获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分析近年来我国马铃薯收获机总体数量、机收水平、机收面积和马铃薯种植面积的变化趋势,对马铃薯收获机械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述。根据马铃薯收获机动力方式将其分为牵引式和自走式两种类型,对各类型收获机的工作原理、作业特点进行阐述与分析,指出现有马铃薯收获机存在的一些问题,为马铃薯收获机械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机架是4U-1200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的关键部件,其设计关系到机具的整体机构布置和各个部件的安装以及作业的稳定性。为此,根据该机作业幅宽和系列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模块化设计的原理,对4U-1200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机架采用Solidworks焊接工具虚拟设计,并在收获机以3~4.83km/h速度作业时应用Simulation对设计的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确定力学特性,对薄弱环节进行改进,为物理样机的试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机架设计合理,机架上应力、应变和位移变化合理,分布均匀,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在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优化设计了以下2种新型马铃薯收获机。(1)4UL—1型马铃薯联合收获机为背负式联合收获机。该机与上海—50型拖拉机配套,采用前置挖掘铲、三级振动输送和摘薯、排茎等机构,可一次完成垄作、平作马铃薯的挖掘、分土、摘薯、排  相似文献   

17.
吴清分 《农业工程》2015,5(3):161-164
介绍了德国Grimme公司GT170系列牵引式马铃薯收获机各主要部件的结构特点及技术性能,为我国进一步研究和开发马铃薯收获机新产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张家口地区马铃薯种植面积广,畜力犁收获时效率低,漏收和破损较为严重,外购的马铃薯收获机不适合当地农民的种植方式.为此,设计了马铃薯收获机.该机可实现马铃薯挖掘、薯土分离和薯秧分离.同时,对该机部分关键零件进行了设计,对样机在玉米茬地和马铃薯地的工作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满足当地农民的使用要求,试验数据对设计多行马铃薯收获机具有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一、马铃薯机械化收获现状我国马铃薯每年的总产量,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而居第四位。马铃薯每年的播种面积和产量虽然很多,但在收获的机械化程度上相对落后。现在我国农机市场上出售的马铃薯收获机和马铃薯联合收获机(具有清选功能的马铃薯收获机叫马铃薯联合收获机)虽有十几种,但普遍使用马铃薯收获机,仍需要人工拣拾马铃薯。  相似文献   

20.
针对马铃薯收获机由于传动速度偏高造成的收获机阻塞和马铃薯损伤问题,对马铃薯收获机进行了优化设计,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自适应学习的设计方法,解决了马铃薯联合收获机输送和分级装袋流动不畅和有滞留堆积问题,提高了收获机的生产效率。为了验证马铃薯收获机优化设计后的可靠性,在不同类型的地块上对马铃薯的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地块类型分别为平播旱地和全覆膜双垄播旱地两种。通过试验测试发现:对传动系统进行改进后,联合收获机对全覆膜双垄播旱地和平播旱地的适应性均较好,各项测试指标均比优化之前好,从而验证了传动系统优化的可靠性,对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的改进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