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0 毫秒
1.
通过对蔬菜大棚可持续种植过程和循环种植进行分析,针对当前蔬菜大棚存在光照无法控制,滴灌水分供应不足的现象,提出了一种采用设施农业优化方式的蔬菜大棚改造方案。按照蔬菜大棚结构形式的不同,设计出一种小空间内遮阳、小空间外遮阳及大空间外遮阳的蔬菜大棚,同时将大棚灌溉方式由滴灌优化为喷灌。试验验证表明:带有遮阳装置的蔬菜大棚能够有效对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进行控制,采用喷灌方式可以快速进行蔬菜种植过程土壤湿度的调节,并能辅助进行棚内温度的调节。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废弃物是指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必然产生的副产品。为此,对云南省农业废弃物资源和沼气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云南省发展沼气工程的必要性;并针对云南省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提出了几种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工程模式,其不仅解决农村能源问题,而且对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度假村有机废弃物资源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一个农游结合型的度假村中,利用系统内部循环对产生的废弃物资源进行处理,减少污染物的对外输出,对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蟹岛生态度假村内以沼气为纽带,进行有机废弃物资源利用的模式进行了研究.介绍了沼气工程的建设、秸秆的处理、沼液沼渣的利用、人畜粪便的利用、旅游业中废弃物的处理以及能源的利用情况.研究表明,蟹岛生态度假村以沼气为纽带的有机废弃物资源利用模式,降低了污染物的输出,净化了环境,节约了能源,并使度假村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是一种新型的都市农村生态模式.  相似文献   

4.
张华 《河北农机》2023,(20):142-144
随着种植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逐渐提升,人们对蔬菜的产品质量与种类提出了更为多样化的需求,因此,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应运而生。辣椒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蔬菜作物,不仅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还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大棚种植技术的出现为辣椒产量和质量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种植过程中技术水平的不足导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病害,因此,要充分重视大棚蔬菜辣椒种植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有效防治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从而实现辣椒产品与质量的双提升。基于此,文章将对大棚蔬菜辣椒种植技术进行研究和分析,掌握辣椒种植的技术要点,并对病虫害出现的根本原因和防治策略进行深入的探究。  相似文献   

5.
鲁遥 《河北农机》2022,(1):89-90
大棚蔬菜又称为温室蔬菜,是利用塑料薄膜覆盖大棚,并在棚内种植蔬菜,通过人工干预方式控制大棚内部温湿度,以此来达到理想的种植效果.本文将结合以往大棚蔬菜种植经验,对种植过程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大棚蔬菜种植关键技术和病虫害防治对策,希望能够为专业人士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居民对所食用的食物安全质量要求不断增长。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在当前农作物种植过程当中大多会采用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这也是我国蔬菜的主要来源与渠道。但随着蔬菜安全问题的曝光,大棚蔬菜种植下的农作物质量及安全备受关注。因此,在这种背景之下,关注大棚种植蔬菜安全,提高大棚种蔬菜种植技术是当务之急。本文从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出发,对病虫害提出防护措施,以期对大棚蔬菜的种植以及相应病虫害防治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0概述沼气主要成分为甲烷(CH4),是一种具有较高热值的可燃气体,也是抗爆性能较好的清洁燃料。沼气传统上多用于取暖、炊事和照明,自然或人工发酵产生的沼气如不加以有效利用,直接散发到大气中,会增加温室效应,对环境负面影响更大。随着沼气产生量的不断增加,应更高效地利用沼气。沼气发电技术是集环保和节能于一体的能源综合利用新技术。它利用工农业生产或城镇生活中的大量有机废弃物,经厌氧发酵处理产生沼气,然后驱  相似文献   

8.
传统经济是一种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开发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导致了许多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并酿成了灾难性环境污染后果。与此不同,生态工业发展模式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为此,介绍了以沼气工程为纽带建立起来生态工业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合阳县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模式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丹侠 《中国沼气》1999,17(1):47-48
陕西省合阳县在生态农业建设试点中,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结合实际,进行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建设,并对生态农业技术进行不断的总结,提高和推广,形成了适合当地生态特征的多种生态农业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1果园“沼气五配套...  相似文献   

10.
生态农业技术及绿色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转变了我国传统农业的发展方向,使农业生产对环境破坏及农业资源浪费得以减少,且有利于各地区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及农业经济健康可持续化。但就目前来看,我国很多地区在绿色蔬菜种植模式与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应用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现实问题,包括技术推广体系不够完善、推广方法传统单一、资金投入不足以及人才技术方面存在限制,而只有细致剖析这些问题的具体成因,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才能为绿色蔬菜种植及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保障。本文将从山东菏泽地区农业发展现状着手,探究如何推广及应用生态农业技术与绿色无公害蔬菜种植模式,以期能够提供一些农业发展参考。  相似文献   

11.
北方蔬菜温室及沼气加热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韩少平  田斌  王红丽 《农业机械学报》2006,37(9):116-118,111
北方蔬菜温室全年生产的关键是冬季夜晚加热保温问题。应用生态学的理论,设计了一个白天利用太阳能加热,夜晚利用沼气燃烧加热保温的生态蔬菜温室。分析其运行过程可知,该温室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研究沼液经济性消纳对提高沼液资源利用率、维持沼气工程稳定运行、缓解养殖带来的环境压力、提升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推动种养循环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结合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式,基于盈亏平衡分析和秸秆资源化利用模型,以沼液经济性消纳半径为核心,探究了沼气工程投资金额和处理规模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沼液经济性消纳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沼气工程投资金额与处理规模之间关系性较强(R 2=0.9842);沼液经济性消纳半径R bsa选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运输费用和沼液中N含量,不同消纳区域农业生产系数的差异性也会对经济性消纳半径的评估产生影响。利用模型对江西新余南英垦殖场规模化沼气发电工程(SBPGP)沼液经济性消纳半径进行估算,在保证氮平衡基础下,其沼液最小消纳范围在31.94 km 2左右。沼液经济性消纳模型的构建,为以沼气工程为纽带的种养一体化循环模式提供了技术参考,从经济性视角为循环农业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协调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在传统农业循环经济“四位一体”模式中,结合现代分布式能源系统,提出禽畜养殖-沼气生产-能源供给-温室大棚-农业种植的“五位一体”农业循环经济新模式。根据我国粮食主产区的分布和地理环境,提出采用生物能源对系统内部进行结构优化设计。在该模式中,可有效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农业生产中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促进温室大棚和农业种植的增产增收,改变农业只能产出农产品的格局,形成工农商联合的新模式。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增加农村清洁优质能源供应量并转化为收益。   相似文献   

14.
基于机械化生产视角的中国蔬菜成本收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和重要要素,为研究中国蔬菜种植效益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机械化生产方式下农机化发展对策,运用1998—2012年统计数据对蔬菜生产成本收益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等方法研究了典型区域蔬菜生产机械化现状及问题。结果表明,中国蔬菜单位面积净利润主要受价格和人工成本因素影响,价格影响程度大于人工成本,通过政策扶持完善蔬菜市场机制,有利于保障种植收益;农药和农膜的投入对蔬菜产量影响大,农药投入影响程度大于农膜投入,农业装备投入对产值影响大,化学农业对蔬菜增产的边际效用逐渐递减,而农机科技的推动作用日益突出;按投入产出指标可将中国主要蔬菜品种分为设施茄果类、露地茄果类和露地叶菜类,蔬菜品种对机械化需求紧迫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露地茄果类、设施茄果类、露地叶菜类;中国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较低,因作业环节、区域条件和蔬菜品种的不同而呈现较大差异,政策投入、推广机制和技术创新对机械化技术发展有较大影响,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探索农机农艺融合的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对于研究通过蔬菜省力化机械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蔬菜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魏挺 《农业工程》2018,8(6):51-54
针对当前农业大棚蔬菜种植的信息化和自动化需求,利用物联网技术,提出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的大棚蔬菜温湿度采集系统。为实现蔬菜大棚温湿度采集功能,分别从硬件和软件的角度对系统进行构建。在硬件方面,结合蔬菜大棚中传感器节点较多的问题,采用温湿度传感器节点与无线射频模块结合的方式,完成蔬菜大棚中温湿度的自动采集和数据发送;在软件方面,利用IAR集成开发环境对上机位软件进行开发。通过对部分功能的测试,验证开发方案在农业蔬菜大棚中应用的可行性,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和推广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随着传统农业技术的不断提升,“五位一体”温室大棚种、养殖规模得到了进一步扩大,大规模温室群的耗电量陡增,研究可再生能源温室群供电技术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以光储小型供电系统为研究对象,搭建1种山区型温室群光储供电系统仿真模型,根据地区峰值日照时数和温室群的用电规律,设定光伏阵列安装容量及型号、电路配置、储能系统充放电电路等参数,具体研究光伏电池工作原理和最大功率追踪点控制、混合储能系统功率分配与充放电控制策略,并在相关仿真软件中搭建仿真模型,验证山区型温室群光储供电系统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为后续搭建温室群供电系统硬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宋樱  陈芳 《农业工程》2011,1(1):52-55
通过对天津市设施农业生产废弃物处理背景、现状及发展概况的研究,提出针对设施农业蔬菜种植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模式和设施农业废弃菌棒固化燃料技术模式。针对目前设施农业废弃物整体处理技术还不成熟、应用面窄、前期投入较大和经济效益低的问题,建议加大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发、试验、示范以及推广工作,制定合理的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机制。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及化石能源的日益紧缺,厌氧消化制沼气技术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受到重视.固态物料两相厌氧消化工艺由于整个反应系统没有外排废液,克服了单相发酵工艺及传统两相厌氧消化工艺的缺点,适宜我国资源丰富的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及农村生活垃圾等废弃资源高效处理及能源化利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两相厌氧消化工艺及固态物料两相厌氧消...  相似文献   

19.
中国沼气综合利用潜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培栋  杨艳丽  李新荣 《中国沼气》2007,25(5):32-34,37
沼气综合利用是农村沼气建设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综合性技术措施,本文以我国2004年的沼气综合利用情况,分析了沼气综合利用的生态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沼气综合利用潜力进行估算。结果表明,中国沼气综合利用生态经济效益显著,2004年沼气综合利用增加经济效益43.57×108元,保护森林167.1×104hm2,减少CO2排放655.17×104t,减少SO2排放5.94×104t。目前中国沼气发酵产物综合利用程度较低,经济潜力开发率不到1%,生态潜力开发率仅在4%左右,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0.
在日光温室番茄种植过程中,笔者设计了5组肥料配比对比试验、5组沼液喷施对比试验,筛选出了沼渣作基肥时的最佳沼渣化肥使用配比及使用量,沼液作喷施肥时的最佳使用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