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早籼788为供试品种,开展不同播期、不同播种密度和不同施肥方法早翻晚栽培对水稻产量和安全齐穗的影响的试验,通过不同栽培,研究其对早翻晚的产量及安全齐穗的影响,探寻在不同播期下早翻晚的最佳播种密度和施肥方法,为早翻晚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在沿江地区遇到洪灾后,进行早翻晚栽培,为本地区恢复粮食生产提供抗灾救灾技术支撑,2014年在桐城市范岗镇杨安村安排了在同一试验田里不同品种、不同播期和不同播种方式下早翻晚试验,探索在本地区早翻晚栽培选择最适合品种和最适宜播期。  相似文献   

3.
王海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4):126-127
对洪涝灾后"早翻晚"栽培不同播种方式、不同播期、不同施肥水平的产量与效益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种播种方式"早翻晚"栽培产量以机旋耕机条播方式为最高,经济效益以免耕人工撒播方式为最好;播种期在7月25日前,且栽培管理重视的,宜采用机旋耕机条播播种方式,播种期在7月25日以后,且管理粗放的,宜采用免耕人工撒播方式;规模种植大户由于面积大、抢时间、劳动力紧张,适宜采用机旋耕机条播播种方式栽培"早翻晚",一般农户宜用免耕人工撒播方式种植。  相似文献   

4.
早粳品种作早、晚两季直播栽培具有以下优点:(1)省工、省本、省种;(2)有利于解决晚季直播栽培去除早籼稻植株的困难;(3)早粳稻耐低温能力较强,早季栽培,不易烂秧。晚季栽培安全齐穗期亦可比籼稻品种适当推迟;(4)早粳品种的米质一般优于早籼等。为此,我们选育的浙农大103早粳品种在鄞县农科所作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适宜作早、晚两季直播栽培。一、早、晚季直播栽培表现1.早季直播栽培表现。早季于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衢州市早翻早稳产、安全生产栽培技术,设置了早翻早4个播期和5个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参考5 250 kg/hm2的目标产量,金早47在7月25日之前适宜在衢州市作早翻早播种;中早39在7月20日之前适宜在衢州市作早翻早播种;金早09和甬籼69在7月15日之前适宜在衢州市作早翻早播种;嘉早311不适宜在衢州市作早翻早播种。  相似文献   

6.
张波 《农家致富》2014,(14):33-33
本技术通过选用优新品种,采用高光效树形、合理配置授粉品种及起垄栽培和大棚设施栽培等核心技术,解决生产中普遍存在栽培品种结构不合理、授粉配置不当、栽培技术体系简单、容易遭受花期低温伤害导致结果晚、平均单产低等问题。1.选用紫红色、大果型、硬肉、丰产新品种,主要有"红灯"、"布鲁克斯"、"美早"、"桑提纳"、"萨密脱"、"胜利"、"友谊"、"甜心"等,实现早、中、晚熟品种合理搭配,通过地域和早中晚熟品种配置,延长鲜果供应期。根据S基因型选配授粉品种组合,选择与主栽品种授粉亲和、花期一致的授粉品种。  相似文献   

7.
张研  晓培 《吉林农业》2002,(9):21-21
一、特早。要注重发展成熟期特别早的果树或某类果树中成熟特别早的品种。前几年,苹果中、晚熟品种发展过多,而早熟品种被人忽视.结果造成一些老牌早熟品种仍有良好的市价和市场前景。此外。除在树种。品种选择上下功夫外.还可以从反季栽培方面做文章。谁不愿品尝早春第一果呢?只要抓住“早”字,就可能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二、特晚。要注重选择成熟期特别晚的果树品种。一般来说.成熟期晚的果实营养积累充足、品质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冷  相似文献   

8.
葡萄设施栽培,按照果实上市时间的不同,分为促成栽培和延迟栽培。促成栽培指的是果实成熟期比露地栽培的早,如5月份果实成熟上市;延迟栽培指的是果实成熟期比露地栽培的晚,如12月份果实成熟上市。我县葡萄种植属于促成栽培,本文从葡萄品种、种植密度、定植后温度控制、施肥、浇灌与气体调节等方面作一促成栽培技术介绍,供我县葡萄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一、品种选择大棚栽培的菜豆品种应选择结荚期长、高产、优质、耐贮运的蔓性品种。但若春茬蔬菜倒茬晚,又要及时上市供应,也可以选用早熟、结荚早、结荚期短的矮生种。我省栽培的品种主要有丰收1号、老来少、棚架豆2号、油豆、绿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籼粳杂交稻在湖南汨罗作双季晚稻的生产适应性,摸索与之相配套的水稻丰产栽培集成技术,加速推动早籼-晚粳双季栽培模式的形成,特引进甬优538等5个粳稻品种开展适应性和播期试验,从中筛选适应当地栽培的高产、高抗、优质型晚粳品种。试验结果表明:甬优538、甬优1540作为晚粳栽培具有较好的增产潜力和生产适应性,可作为当地晚粳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周建松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7):90-90,171
"金菊2号"为桐乡特产杭白菊传统品种"早小洋菊"优良芽变株系中系统选育而成的杭白菊新品种。该品种熟期早,分枝力强,抗病性好,花瓣鹅黄色,品质佳,丰产性好,作为新型的以饮用为主的菊花新品种,适宜在菊花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
"苏州青"青菜的几个杂交组合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推广"苏州青"青菜几个杂交组合的种植。[方法]对苏州青杂一号、苏州青杂二号、苏州青杂三号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栽培技术等要点进行阐述。[结果]苏州青杂一号、苏州青杂二号、苏州青杂三号植株直立,株形紧凑,束腰性好,商品性好,纤维少、口感好,抗病性强,生长迅速,产量高于常规"苏州青"品种,已于2009年通过苏州市科技局主持的成果鉴定。[结论]"苏州青"青菜3个杂交组合适合江苏省及类似气候地区分别作早中秋、晚秋冬栽培。其中,苏州青杂一号、苏州青杂二号适合晚秋冬栽培,苏州青杂三号适合早中秋栽培。  相似文献   

13.
针对长江中下游晚粳稻区和太湖稻区急需熟期适中、可用于机栽、优质、高产、早熟、晚粳型新品种的现状,选择了8个新育成的品种(系)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适宜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太湖稻区种植的品种有"D510"、"28135"、"武运粳23号"、"镇稻661"、"武育粳20号",适宜作迟熟中粳的品种有"D516"、"武55...  相似文献   

14.
用中晚熟早稻品种(组合)与郴晚3号等晚稻品种混合栽培,研究不同品种搭配及种子不同混合比例下的早晚稻产量.结果表明,混合比例以早七晚三较为理想,中晚熟早稻品种(组合)配郴晚3号混栽的产量最高,两季产量为11130~13560 kg/ha。这种混合栽培是一项稳产、增收、省力、低耗、高效的栽培方法.  相似文献   

15.
周国强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9):67-67,112
秀水33是嘉兴市农科院育成的常规晚粳稻品种,具有优质、高产、生育期适中、抗倒性强等优点,2006、2007年分别通过上海市和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适宜在上海、浙北及相似生态晚粳稻区作单季直播稻种植。2006年在濮院镇开展直播栽培试验示范以来,表现出熟期适中、耐肥抗倒、抗稻瘟病,米质优特点。其直播栽培技术为封杀草害、适期早播、增施穗肥、干湿交替水浆管理,综合防治病虫害等。  相似文献   

16.
"紫祥优26"是由上海弘辉种业有限公司和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联合选育的优质早熟晚粳稻新品种,于2018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该品种熟期较早、熟相好,米质优、食味佳,植株矮、抗倒性强,分蘖能力强,丰产性好,适合在上海、苏南、浙北、皖南等地作单季晚稻或早茬口双季晚稻种植。"紫祥优26"可直播栽培,也可育秧移栽,高产栽培中要注意适时早播、合理密植、科学用肥、加强病虫草害防治。  相似文献   

17.
王海霞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4):118-119
分析了洪涝灾后水稻受损恢复大田以及"早翻晚"病虫草害的发生特点及原因,并总结了洪涝灾后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单季稻通过选用生育期适中的品种、适当推迟播栽期、统一时间播种移栽、合理种植密度、控制氮肥用量等栽培措施,可有效减轻病虫发生。仙居县推广以选用长生育期品种、早播早栽、少本稀植为主要内容的水稻强化栽培技术和单季稻"五改"技术后,随即导致多种病虫种群数量上升。不当的栽培措施是造成病虫越治越重的主要原因。建议改进栽培技术措施,达到高产与防病虫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中果型西瓜品种比较试验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鉴定西瓜品种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抗逆性和其他重要品种特性,筛选出适合本地区设施栽培的中型西瓜品种,笔者开展了中果型西瓜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雪峰早蜜"、"早佳8424"、"抗病948"3个品种表现较好,但"早佳8424"抗性差,"抗病948"果型大、果皮稍厚,而"雪峰早蜜"的品质、抗性、产量都不错,综合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20.
宣粳9397是宣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香粳9325和晚粳97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晚粳新品种,2007年2月13日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分析常规粳稻原种繁育特点和影响因素,提出混合株行冷藏法,应用"掌握品种特征特性、选用非稻茬繁殖田、严格隔离、适时播种、加强单株选择和株行鉴定、优化栽培措施、防混杂、冷藏"等举措,并研究制定技术规程,实现宣粳9397原种优质高效标准化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