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针对生物质热电联产系统烟气直接排放造成的能源浪费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利用吸收式热泵梯级回收烟气余热的系统,分析了生物质直燃锅炉的■平衡,利用Aspen Plus软件模拟了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并基于模拟数据进行■分析和节能环保效益分析。结果表明:生物质直燃锅炉的■效率为40.36%;烟气余热回收系统的■效率达32.89%,■损失主要分布在排烟损失;相比于未回收排烟余热的生物质直燃热电联产系统,加入烟气余热驱动的吸收式热泵辅助供暖后,系统的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率、节能率和综合能源利用率分别提升了11.06%、4.79%和6.70%;每个采暖季供热量可折合标煤2088.56 t,相应地可减排CO_2、SO_2、NO_X和碳粉尘分别为5 206.78 t、17.75 t、15.66 t和1 402.22 t。因此,利用吸收式热泵回收生物质直燃烟气余热具有可观的节能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2.
印染厂污废水热量有较高的利用价值,本文针对现有的废水余热转换系统存在的问题,利用太阳能热源供能与余热梯级回收环节,设计了太阳能直接吸收式印染废水余热转换系统。该系统由污水换热系统、太阳能直接吸收式热泵系统和蒸汽加热系统组成。将太阳能集热器作为吸收式热泵中的发生器,直接利用光热作为吸收式热泵的热源驱动,提高了系统效率;同时利用污水换热系统和蒸汽加热系统实现梯级利用。该系统不仅回收了印染厂污废水的余热,而且充分利用了太阳能,可提供不同温度的热水供印染厂使用,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以R245fa为工质的余热回收系统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车用发动机燃油经济性,设计了一套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回收试验系统,用于回收重型车用柴油机的排气余热能量。通过筛选多种有机工质,选定R245fa作为系统循环工质。构建了由有机朗肯循环回路、能量转换及消耗装置、参数测量及数据采集装置和热源供给部件构成的余热回收试验平台。通过系统试验验证了利用R245fa作为循环工质的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回收系统回收重型车用柴油机余热的可行性,目前系统最大输出功率为490 W。试验结果显示:有机朗肯循环系统与发电机及膨胀器的匹配是制约系统功率输出的关键因素,系统循环效率随着蒸发压力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4.
余热回收换热设备在余热回收利用中占有重要地位,开展余热回收换热器的优化设计是提高余热利用率的重要手段。介绍了点阵式气液热交换器的制造过程,强调了点阵式气液热交换器焊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便于其更好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朗肯循环的柴油机余热能量的回收再利用是未来应对内燃机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余热回收系统的换热器是柴油机余热能量转换的关键部件。本试验研究以一款达标国五排放的10升柴油机作为试验样机,通过设计不同的柴油机稳态运行工况和设置一定的试验约束条件,对经过初步匹配设计的管壳式换热器的主要性能指标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集成了余热回收控制算法的控制器能较准确地控制工质质量流量,匹配设计的换热器的各项性能也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木材干燥的振荡流热管换热器设计与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自激振荡流热管换热器余热回收系统并进行了试验,考察了湿空气和操作参数对热回收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自激振荡流热管换热器能够满足高湿废气余热回收的要求,在给定的操作条件下,系统的热回收效率高于18%.  相似文献   

7.
柴油机在各类机械中得到广泛应用。针对柴油机热力系统组成,对柴油机热力系统进行了热平衡和?平衡分析,从能量的品质方面反映出什么地方产生损失和损失多少,哪些余热可回收以及可用怎样的方式回收,为余热利用提供新思路,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近日,由PHNIX集团和伊利集团利用PHNIX复叠式高温热泵技术、共同研制的"牛奶制冷及余热回收系统"已经通过鉴定,其中该系统的冷藏机组和热水机组在-20℃环温工况运行时能效比高达4.0,该系统将采集到的原奶作为热源,  相似文献   

9.
近日,由PHNIX集团和伊利集团利用PHNIX复叠式高温热泵技术、共同研制的"牛奶制冷及余热回收系统"已经通过鉴定,其中该系统的冷藏机组和热水机组在-20℃环温工况运行时能效比高达4.0,该系统将采集到的原奶作为热源,  相似文献   

10.
柴油机在各类机械中得到广泛应用.针对柴油机热力系统组成,对柴油机热力系统进行了热平衡和(佣)平衡分析,从能量的品质方面反映出什么地方产生损失和损失多少,哪些余热可回收以及可用怎样的方式回收,为余热利用提供新思路,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回顾了降温技术在农用温室领域的应用,讨论了每项技术代表性的方法;根据现有温室的系统特征、使用方法以及表现形式等相关信息,着重阐述了几种主要温室降温方法,即通风降温(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遮阳降温、蒸发降温(湿帘-风机降温、喷雾降温和喷淋降温)及创新型降温技术(机械制冷技术、空气-土壤热交换技术和地下水降温技术);综合所收集的信息,并分析每种降温方法存在的不足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吸收式热泵在农村的节能应用设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吸收式热泵具有节能与环保作用 ,目前 ,世界上大部分热泵用于住宅和商用建筑的供热、通风 ,农业用途的吸收式热泵数量很少。本文提出了吸收式热泵在我国农村地区的应用设想 ,根据热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分析了吸收式热泵的余热经济性 ,为今后农村余热资源的回收利用指出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变工况柴油机余热回收系统中混合工质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柴油机变工况下的排气特点,设计了一套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回收系统.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研究共沸混合工质和非共沸混合工质在不同蒸发压力下对车用柴油机不同运行工况的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回收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柴油机变工况下,非共沸混合工质R415B的ORC系统(火用)损率平均值比共沸混合工质R508A低38%.通过对比分析,非共沸混合工质R415B最适用于变工况车用柴油机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回收系统,最大净输出功率约为27.60 kW.  相似文献   

14.
根据工程实际,对冷藏库废热回收系统的要求进行了分析,得出热泵废热回收技术的优势,进而提出了冷藏库废热回收系统的设计方案,最后对热泵废热回收系统进行了具体设计与分析,并给出了对比结果.该方案具有机组运行效率高和设备利用率高的特点,同时解决了水冷冷凝机组冬季运行防冻的问题,对节能和环保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燃气机热泵余热利用理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燃气机热泵余热利用方式进行了理论分析,从能量平衡角度分析了除霜的可行性,计算结果表明:除霜热量占余热回收总量的比值为6.5%~9.5%;在不同的除霜周内,制冷剂气化热量占回收余热总量的比值变化较大,最大不超过45%,从能量角度利用余热除霜是可行的;燃气机热泵的Cop可以提高30%,一次能源利用率在1.3~1.8,可见利用余热供热对提高燃气机热泵的性能系数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于单螺杆膨胀机的发动机排气余热回收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发动机排气余热的特点,设计了有机朗肯循环(ORC)排气余热回收系统,采用单螺杆膨胀机作为动力输出装置,采用R245fa作为工质,提出了发动机排气余热利用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结合发动机的试验数据,分析了ORC工质蒸发压力和发动机转速对ORC系统性能的影响,确定了适用于ORC系统的工质蒸发压力的最佳值。研究结果表明,当工质蒸发压力为3.0 MPa时,ORC系统能够在发动机全转速范围内正常工作,并且ORC系统的净输出功率最高可达12.1 kW,热力学第一定律效率最高可达11.27%,热力学第二定律效率最高可达25.8%,发动机排气余热利用率最高可达8.9%,发动机排气余热回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有机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志强  朱启红 《农机化研究》2007,(3):216-217,220
有机固体废物是一种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资源",其回收利用技术主要有堆肥、厌氧消化、蚯蚓处理、液化、乙醇化、直接燃烧和固化等.为此,通过对常见几种有机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特点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未来发展趋势.建议有关部门今后要加强液化与乙醇化技术的系统性研究以及工艺过程的开发.  相似文献   

18.
小型有机垃圾生化处理机的开发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石磊  赵由才  李兵 《中国沼气》2004,22(3):15-18
有机垃圾具有易腐烂、热值低、有机质含量丰富等特点,常规的填埋和焚烧难以妥善处理.传统堆肥系统不仅占地大、有恶臭,堆制时间长,且堆肥成品质量不高.本文介绍了小型有机垃圾生化处理机的构造、运行原理和特点,总结了国内外多种生化处理机的研发和应用,最后指出小型有机垃圾生化处理的出现遵循了垃圾处理"三化"的要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远郊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远郊村自身特点及生活垃圾的产出特征,指出运输成本高、可选处理技术单一、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程度低是生活垃圾处理面临的重要问题。在调查远郊村农民对垃圾处理服务需求意愿的基础上,提出了就地消纳的设想并分析了其可行性,最后构建了远郊村生活垃圾准就地消纳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