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正常妊娠妇女妊娠各期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值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其参考值范围。方法:采用日本A u-64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400例早、中、晚期妊娠妇女(实验组)及56名未孕健康育龄妇女的血清ALP值(对照组)。结果:对照组血清ALP值为(67.2±19.8)U/L,早期妊娠时ALP为(47.2±15.1)U/L,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中期妊娠时ALP值为(68.7±21.2)U/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晚期妊娠时ALP值为(156.8±52.3)U/L,比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1)。血清ALP值随孕周的增加而上升。结论:正常妊娠时,孕妇体内ALP值在早孕时降低,中孕时无明显变化,晚孕时快速升高,建议建立晚孕期ALP参考值范围,以利于孕期保健。  相似文献   

2.
山羊早孕因子的测定及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怀孕小鼠血清花环抑制滴度显著地高于未孕鼠(p<0.01),说明怀孕血清中存在早孕因子.山羊血清经DEAE—纤维素柱层析、0.05molPBS液(pH7.0)洗脱,收集最初5ml洗脱液并用蔗糖进行浓缩,然后采用改良的小鼠脾细胞花环抑制实验对其花环抑制能力进行测定,结果发现怀孕山羊血清的花环抑制滴度显著地高于未孕山革、发情山革和公革(p<0.001),说明在怀孕山羊血清中也存在早孕因子.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配种后24h时,山羊血清中即可测出早孕因子活性.而且,怀孕山羊血清早孕因子活性在配种后21天内维持在较高水平,结果提示血清早孕因子可做为山羊早孕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早孕因子(EPF)是哺乳动物受精后最早在血清中检测到的妊娠相关蛋白,具有免疫抑制和生长调节作用,本文结合对早孕因子EPF的来源、生物学特性和作用机制,以及其早孕因子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应用酶标双抗体夹心法分别测定未孕牛、妊娠早期(〈100d)、妊娠中期(100 ̄200d)和妊娠后期(〉200d)的黑白花奶牛各10头的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妊娠阶段各组与未孕牛差异不显著(P〉0.05),这就说明了妊娠时母体外周血清中IL-2R阳性表达细胞无显著变化,从而抑制机体对胚胎或胎儿的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5.
应用酶标双搞体夹心法分别测定未孕牛、妊娠早期(<100d)、妊娠中期(100~200d)和妊娠后期(>200d)的黑白花奶牛各10头的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妊娠阶段各组与未孕牛差异不显著(P>0.05),这就说明了妊娠时母体外周血清中1L-2R阳性表达细胞无显著变化,从而抑制机体对胚胎或胎儿的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6.
实验1的9头母鼠分为三组,分别用不同剂量的外源性激素氯芪酚、孕马血清、前列腺素处理,最后注射促黄体释放激素。实验2的4头母鼠用黄休酮-孕马血清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处理的腹腔镜观察动物的卵巢变化。各组有发育滤泡、成熟滤泡和排卵点的动物比例分别为:氯芪酚组为37.5%,25%,37.5%:孕马血清组为0,33.3%,66.7%;前列腺素组为33.3%,66.7%,0;黄体酮-孕马血清组为0,100%,25%。与对照组动物比较,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病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有关,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在免疫反应中起重要调节作用。通过检测风湿性心脏病患儿不同时期血清sIL-2R水平变化,以探讨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风湿性心脏病患儿45例,其中活动期24例,非活动期21例,对照组30例。24例活动期患儿中心功能Ⅰ、Ⅱ级12例,Ⅲ、Ⅳ级12例。活动期在应用激素前、非活动期停用激素半年后取血。所有血标本室温下静置2h后取血清放低温冰箱保存,3个月内用ELISA法检测其sLL-2R水平。结果:风湿性心脏病活动期患儿血清sIL-2R水平(711.67±163.78)较非活动期(373.811±58.70)及对照组(289.69±102.44)高,差异显著(P均<0.01);非活动期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心功能Ⅲ、Ⅳ级者血清sIL-2R水平(801.67±144.59)较心功能Ⅰ、Ⅱ级者(621.67±132.31)高,差异显著(P<0.01),活动期血清sIL-2R水平与ESR呈正相关(r=0.82,P<0.01)。结论:风湿性心脏病患儿血清sIL-2R水平与病情有一定关系,血清sIL-2R水平可望成为风湿性  相似文献   

8.
影响母狐繁殖力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影响母狐发情与配种的因素 母狐适宜交配的时间较短,蓝狐一般为3~5天,银黑狐更短,仅为2~3天.如果母狐在配种季节不发情或在发情期内未能被交配,就不能妊娠产仔.一般蓝狐的失配率为5%~12%,影响狐发情与配种的因素主要有:1.1 年龄狐狸一般在9~11个月龄性成熟.出生较晚的仔狐到翌年配种季节一部分尚未性成熟,因而不能发情配种.出生较晚的银黑狐约有20%到翌年繁殖季节不能发情;青年母蓝狐发情率仅为65%.  相似文献   

9.
目的: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红细胞免疫功能情况目前未见报道。为了解ITP的红细胞免疫功能,测定了20例ITP患儿及正常儿童的红细胞免疫功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方法:①对象:ITP组20例,年龄7个月~9岁,男11例,女9例。对照组20例,年龄2个月~10岁,男13例,女7例。②方法: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试验(简称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简称RBC-ICR),两种试验均参照郭峰的方法进行。结果:20例ITP患儿的RBC-C3bRR均值为(17.3±8.4)%,与正常对照组(23±5.4)%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1)。RBC-C3bRR降低与血中血小板数呈正相关,r=0.405,(P<0.05)。RBC-ICR均值为(25.9±8.6)%,正常对照组(21±6.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检测患者血小板抗体(简称PAIgG)10例,平均值为(221.6±127.1)ng/L,PAIgG值与RBC-ICR值呈正相关,r=0.908,P<0.01。结论:ITP患儿的RBC-C3bRR明显低于正常(P<0.01),RBC-C3bRR下降与红细胞粘附、IC  相似文献   

10.
用Elisa方法检测1只圈养雌性红猩猩6个发情期粪便中雌二醇(E2)和孕酮(P4)含量,分析二者的变化水平,根据雌二醇变化水平推算该雌性红猩猩的月经周期在31.16±3.18d,此隹二醇变化区间在0.00134~0.71679 g/g DW(干粪便),孕酮变化区间在0.2027~34.7544 g/g DW。在雌二醇高峰值出现后7d(7.14±3.18d)左右可以观察到红猩猩的交配行为。得知该雌性红猩猩雌二醇和孕酮激素水平正常,性周期稳定,为该雌性红猩猩的月经周期和日后的妊娠判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应用超声多普勒诊断仪,以胎儿心脏和脐带血流音(快音)、母体子宫动脉血流音(慢音)及胎儿活动音作为判断妊娠的指证,在测出这四种音响信号中的任何一种就认定为怀孕。对配种后不同阶段的64头母羊共探测了302头次。其中怀孕母羊(根据以后的产羔记录确定)274头次(58头);未孕母羊28头次(6头)。结果怀孕50天以上的母羊全部被检出;未孕母羊除了正在发情的一头测出慢音以外,其余各次均未发现表明妊娠的任何信号。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建立一种快速简易的绵羊早期妊娠诊断方法,提高母羊的繁殖效率,降低繁殖成本。[方法]选择1 317只母羊,为新疆地方品种多浪羊、策勒羊和卡拉库尔羊。于人工授精配种后16~30 d,采用血清酸滴定法进行了早期妊娠诊断。[结果]在试验绵羊中,共检出妊娠母羊1 128只,未妊娠羊189只。与实际妊娠结果相比,妊娠符合率为89.88%(1 013/1 128),未孕符合率为96.83%(183/189),总符合率为90.81%(1 196/1 317)。经卡方检验,这些指标在3个品种母羊或2个品种母羊间差异均不显著。[结论]血清酸滴定法诊断时间早、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以用于绵羊的早孕诊断,极具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采用血清酸滴定法对配种后10~30d的20头梅花鹿和马鹿进行了早期妊娠诊断研究。受配25d以后,10头梅花鹿中8头有白色沉淀已受孕,2头空怀;10头马鹿中6头有沉淀已怀孕,2头未检测出,但1头怀孕,1头空怀,其余2头马鹿未做统计。表明,血清酸滴定法用于梅花鹿、马鹿的早孕诊断具有诊断时间早、方法简便、结果准确等优点,宜于在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14.
附植前后兔子宫和胚胎总蛋白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附植前后哺乳动物子宫和胚胎能分泌多种妊娠相关蛋白,这些蛋白对妊娠的建立了维持十分重要,为了从生化角度进一步研究胚泡附植的机理,从分析附植前后兔子宫和胚胎总蛋白含量着手,探讨了非妊娠和受孕不同时期的子宫和胚胎总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非妊娠兔比妊娠兔子宫冲洗液总蛋白含量低,妊娠组中,胚泡附植前后随着妊娠时间的延长,子宫冲洗兴中蛋白质量逐渐增加,妊娠前4d,增加幅度不大,从第4d到第6d增加幅度增大,从妊娠第6d到第9d,蛋白质增加特别明显,对于妊娠第9d胚泡液,大胚泡(直径1cm左右)中胚泡液总蛋白含量高于小胚泡(直径0.5cm左右),说明囊胚直径可以作判断胚胎发育的一个比较胡切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以毛为样品,应用竞争性蛋白质结合分析法测定孕酮含量,进行摩杂一代水牛早孕诊断试验,结果表明:人工授精后14天以前,孕与未孕牛的毛孕酮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16—18天差异显著(P<0.05),20—24天差异极显著(P<0.01)。据此,确定配种后24天的毛样判断妊娠与未妊娠的孕酮标准是:大于4.5毫微克/100毫克毛为妊酮,小于3.5毫微克/100毫克毛为未妊娠,介于两者之间为可疑。孕与未孕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8.9%和100%。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瘦素(LP)水平的变化。方法检测45例GDM孕妇、45名健康孕妇、45名正常非孕妇女血清TNF-α、LP及胰岛素水平,分析TNF-α、LP与胰岛素水平之间关系。结果 GDM患者的血清TNF-α及LP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孕妇和非孕妇女(P〈0.01),健康孕妇和非孕妇女的TNF-α、胰岛素水平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DM组TNF-α、LP与胰岛素水平呈正相关(r=0.413、0.738,P〈0.05)。结论 GDM患者的血清TNF-α和LP水平增高,这可能是引起GDM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奶牛和绵羊血清羟脯氨酸含量在不同怀孕期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氯胺-T比色法,对33头荷斯坦奶牛和29只藏系绵羊不同怀孕期血清羟脯氨酸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所有奶牛和绵羊不同怀孕期血清羟脯氨酸含量均在正常范围内,但怀孕中期的奶牛血清羟脯氨酸含量明显低于未怀孕、怀孕前期和怀孕后期(P<0.05);怀孕中期的绵羊血清羟脯氨酸含量亦略低于未怀孕、怀孕前期和怀孕后期(P>0.05)。[结论]奶牛和绵羊血清羟脯氨酸含量在怀孕中期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8.
孕体是半非自己的同种异体移植物,妊娠时,母体对胎儿为什么不产生排斥?我们采用了酸性 a—醋酸酯酶(ANAE)反应标记淋巴细胞的细胞化学方法,观察了32例正常孕兔,并分早、中、晚三期和33例正常未孕成年兔作对照,对孕兔细脆免疫功能状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妊娠各期淋巴细胞百分率与未孕组差异不显著(P>0.05);妊娠各期淋巴细胞 ANAE 阳性率均下降,与未孕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临产期又有回升,与妊娠中期差异极显著(P<0.01)。此结果支持了妊娠期细脆免疫功能降低的学说。  相似文献   

19.
In women fasted during the second trimester of pregnancy, concentrations of glucose and insulin in the plasma fell to a greater extent and ketone acid concentrations in the blood rose more rapidly than in nonpregnant controls. Nitrogen excretion in the urine, particularly ammonia, was increased in the pregnant group. Continuous glucose utilization by the conceptus may exaggerate and accelerate the metabolic consequences of starv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