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一般将自然含水量低于45%,粗纤维高于18%的饲料称为粗饲料,包括干草、秸秆和秕壳等纤维性农副产品。粗饲料在自然状态的条件下是一种劣质饲料。其特点是:粗蛋白质含量低,而且品质不佳;粗纤维含量高,还有一些木质素;无氮浸出物虽然含量高,但其主要成分是半纤维素和聚糖醛酸,几乎不含淀粉。因此,粗饲料质地粗硬,适口性差,不易消化,食入量低,导致其营养价值很低。粗饲料的营养价值主要取决于粗纤维等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程度,而粗饲料中粗纤维含量的降低能显著提高粗饲料的消化率,进而提高粗饲料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2.
粗饲料是粗纤维含量高、体积大、营养价值相对较低的一类饲料.这类饲料来源极广,包括干草和秸秆秕壳两大类.干草是牧草或野青草刈割后晾干或人工干燥而成的,其营养价值高,是牛的主要粗饲料.秸秆和秕壳是农作物的茎秆及皮壳,包括麦草、稻草、玉米秸、豆秸、豆壳、麦壳等,其粗纤维含量较高,但营养价值比干草低. 1 粗饲料的营养特点 1.1 粗纤维含量高,消化率低粗纤维中含有较多的木质素,很难消化.在粗饲料中,特别是秕秸类的无氮浸出物缺乏淀粉和糖类,因此消化率低. 1.2 各种粗饲料的粗蛋白质含量差异很大豆科干草含蛋白质10%~19%,禾本科干草为6%~10%,禾本科秸秆、秕壳仅为3%~5%.秕壳中的粗蛋白质很难消化.  相似文献   

3.
糙皮侧耳对几种粗饲料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以玉米秸秆,小麦秸秆,干苜蓿为主要研究对象,用糙皮侧耳进行菌化并发酵培养,分析对比菌化前后三种粗饲料在感官指标和营养成分方面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三种粗饲料被糙皮侧耳菌化后颜色变鲜艳,质地变软,有淡淡的香味;玉米秸秆粗蛋白提高11.70%,粗脂肪提高6.18%,粗纤维降低17.25%,木质素降低6.62%;小麦秸秆粗蛋白提高9.21%,粗脂肪提高5.42%,粗纤维降低17.47%,木质素降低8.07%;干苜蓿粗蛋白提高9.32%,粗脂肪提高5.54%,粗纤维降低14.18%。糙皮侧耳对秸秆的饲料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粗饲料是粗纤维含量高、体积大、营养价值相对较低的一类饲料。这类饲料来源极广,包括干草和秸秆秕壳两大类。干草是由栽培的牧草或野青草镰割后经风吹、阴干或人工干燥后所制.营养价值高,是牛的主要粗饲料。秸秆和秕壳是指农作物茎秆及皮壳,包括麦草、稻草、玉米秸、豆秸、豆壳、麦壳等。其粗纤维含量较高,营养价值比干草低。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肉牛粗饲料高效利用方式不断深入研究,如何高效利用粗饲料中的营养成分、提高肉牛的生产性能成为肉牛养殖业的重点。我国每年产生大量玉米秸秆,但由于玉米秸秆的粗纤维含量较高、蛋白质含量较低,木质素含量较高,导致其无法得到有效利用。目前,玉米秸秆利用处理方式主要是干制、青贮、益生菌发酵等,不同加工方式导致玉米秸秆的营养价值和饲用价值具有一定的差异。国内玉米秸秆利用的相关研究中多采用青贮、益生菌发酵等加工方式降低玉米秸秆粗纤维含量,从而使肉牛能够利用玉米秸秆中的营养物质。文章综述了常规玉米秸秆、全株青贮玉米秸秆、黄贮玉米秸秆、膨化和菌酶协同发酵玉米秸秆的饲喂效果,展望了玉米秸秆饲料的发展前景,以期为玉米秸秆在肉牛养殖中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秸秆类饲料是山区农村养牛粗饲料的重要来源,其具有资源丰富,来源广泛,价格低廉优势,但因其营养价值差别大,粗纤维含量高达18%以上,体积大,适口性差,难以满足牛羊营养需要.只有采取氨化调制后,才能提高秸秆的适口性和营养价值,肥育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玉米秸秆作为反刍动物的一种粗纤维饲料早已被人们利用,但因其干燥后,其营养大部分丢失,营养价值降低。为了使干玉米秸秆更好地利用,增加其适口性和营养,将发酵,玉米秸秆经发酵后在多种微生物活菌的作用下,其结构、成伤及pH值发生改变,秸秆转化成优质粗饲料,提高饲用价值,增加养殖经济效益。为了验证发酵玉米秸秆对肉牛育肥的应用效果,我们对肉牛进行了饲喂试验,达到了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氨化饲料就是在一定的密封条件下,用氨水、无水氨(液氮)或尿素溶液,按照一定的比例喷洒在农作物秸秆等粗饲料上,在常温下经过一定时间的处理,即可提高秸秆的饲用价值的一种方法。经过氨化处理的粗饲料主要适用于牛、羊等反刍动物。经过氨化处理过的粗饲料.比原来变得更柔软,有一种糊香或酸香的气味,适口性及营养价值则显著提高;并且大大降低了粗纤维含量。提高了粗饲料的饲用价值,从而降低了饲养成本,是解决饲料来源,提高农作物秸秆饲用价值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1氨化饲料的价值氨化饲料就是在一定的密封条件下,用氨水、无水氨(液氮)或尿素溶液,按照一定的比例喷洒在农作物秸秆等粗饲料上,在常温下经过一定时间的处理,即可提高秸秆的饲用价值的一种方法。经过氨化处理的粗饲料主要适用于牛、羊等反刍动物。经过氨化处理过的粗饲料,比原来变得更柔软,有一种糊香或酸香的气味,适口性及营养价值则显著提高;并且大大降低了粗纤维含量,提高了粗饲料的饲用价值,从而降低了饲养成本,是解决饲料来源,提高农作物秸秆饲用价值的一条有效途径。2农作物秸秆氨化调制方法氨化饲料的调制方法较多,而且也很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0.
氨化秸秆     
我国秸秆资源十分丰富.但浪费极大,利用极不合理。氨处理秸秆是价廉、经济效益显著的粗饲料加工方法之一。经氨化后的秸秆是反刍家畜(牛、羊、鹿、骆驼)的良好粗饲料,其营养价值几乎能与优质干草比美.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资料,100千克氨化秸秆的营养相当于100千克普通秸秆与20~25千克混合精料的总和。根据笔者的试验资料,氨化后可使麦秸的有机物和粗纤维的消化率分别提高7.33和9.34个百分单位。  相似文献   

11.
多菌种双重发酵粗饲料提高其利用率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研究采用筛选优质多种菌株和双重发酵新工艺,对以花生壳和麦草为主的粗饲料进行多菌跛以重发酵处理,然后测量多菌双重发酵粗饲料营养成分,并进行育肥猪的饲养试验,发现多菌双重发酵粗饲料、粗纤维降解率达46.21%,粗蛋白含量提高116.93%,营养价值显著提高,用其饲喂育肥猪猪的生长速度提高16.2%(P〈0.05),饲料转化率和经济效益分别提高7.86%和45.86%。  相似文献   

12.
农作物秸秆是数量极大、分布很广的一项粗饲料资源.但秸秆的营养价值低,必须寻求提高其营养价值的有效方法.为此,国家科委下达了“八五”科技攻关专题“粗饲料营养价值改进技术研究”.该专题分别进行了“液氨氨量计研究”、“碳酸氢铵加热分解快速氨化新工艺、新设备和余氨回收装置研制”和’复合处理秸秆粗饲料研究”三个课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家兔是高效的草食动物,繁殖能力强,饲养成本低,饲养周期短。苜蓿、糠麸、草粉、树叶、秸秆等粗饲料资源,它们的粗纤维含量高,营养价值低,消化利用率也低,一直没能得到很好的利用。但随着对粗饲料的代谢与生理效应的进一步研  相似文献   

14.
提高粗纤维利用率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粗纤维的结构特点及其营养作用,并根据粗饲料营养价值低、采食量低、消化率低的特点,提出了平衡粗饲料营养成分,改善适口性,提高粗纤维利用率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1粗饲料玉米秸秆刚收获时饲用价值较高,由于干燥与贮藏,干物质损失严重,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粗蛋白和维生素的损失较多。营养价值为干物质90.0%,粗蛋白5.8%,粗纤维68.9%。  相似文献   

16.
秸杆微贮就是在农作物秸秆中加入秸秆发酵活菌(即木质纤维分解菌和有机酸菌等有益微生物,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制备的高效复合杆菌),在密封厌氧的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的发酵,将秸秆类中的粗纤维细胞壁破坏,产生多种糖类和菌体蛋白,从而提高粗饲料的营养价值的一种生物工程技术。1秸秆微贮制作步骤1.1发酵容器的准备常用的发酵容器有水泥池、土窖、塑料袋等。大规模的用水泥池、土窖等,但四周也需要用塑料薄膜铺裹;规模小的可用较厚的耐用的塑料袋分装。根据饲养牲畜利用秸秆量确定所建池子的大小,循环使用。保证每个池、窖或袋开口取料到用完,冬…  相似文献   

17.
提高粗纤维利用率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波王继强  王永军 《家畜生态》2004,25(4):265-268,271
本文综述了粗纤维的结构特点及其营养作用,并根据粗饲料营养价值低、采食量低、消化率低的特点,提出了平衡粗饲料营养成分,改善适口性,提高粗纤维利用率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一、粗纤维对猪的营养价值饲料粗纤维是指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饲料木质素的含量和它的可消化性呈负相关。许多试验证明,木质素含量高的粗饲料,如果经适当的化学处理,可明显提高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9.
粗饲料是指总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在18%以上的饲料。主要包括干草类、农副产品类(荚、壳、藤、蔓、秸、秧等)树叶类、糟渣类等。这类饲料的特点是粗纤维多、体积大、难消化、可直接利用养分少。如何有效地开发利用这一潜在的饲料资源,提高其消化率和营养价值已成为畜牧业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目前,对粗饲料的利用主要采取直接饲喂和碱化、氨化处理后饲喂。前者对粗饲料有效成分利用率太低,后者对秸秆类饲料处理效果也不十分理想,主要是其化学与解剖结构所决定。粗饲料在结构上主要是由植物细胞壁组成。细胞壁的基本成分是纤维素、…  相似文献   

20.
牧源秸秆发酵剂是内蒙古赤峰市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于2001—2003年研制生产的高效秸秆生物饲料技术产品。该产品主要由霉菌、酵母菌、芽杆菌、光合菌、乳酸杆菌等多种有益微生物复合而成,具有酶系发达、活性高、稳定性好、安全环保等特点。特别是针对玉米秸秆含粗纤维高的特点,产品含有大量纤维素分解菌和蛋白产量高的酵母菌,使发酵处理后的玉米秸秆饲料质地柔软,味道芳香,粗纤维含量大大降低,粗蛋白含量显著提高,从而提高了玉米秸秆的营养价值和奶牛的消化吸收能力,进而提高了奶牛的产奶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