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农田防护林可以改善土壤水分条件和农田小气候,营造对农作物生长发育有利的环境,从而确保农业和牧业高产稳产。介绍了农田防护林的防护效应、规划设计以及营造技术。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乌兰察布市后山风蚀沙化地区农田防护林建设模式及庇护效应,以商都县西井子镇黑沙土行政村农田防护林作为观测样地进行小气候效应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改善农田土壤水分、调节温湿度等效应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3.
农田防护林,是由许多护田林带、林网组成的平原防护林体系。它的生态效益主要表现在防止风沙干旱和水土流失,改善自然环境,调节农田小气候,使土壤水分更加经济地用于作物的蒸腾,为农业生产的高产、稳产创造有利条件。特别是在干旱、风大、少雨的地区,农田防护林的生态效益更为显著。这些生态效益的产生有其奥秘存在: 一、降低风速,减少风害。  相似文献   

4.
晋中农田防护林建设现状及其效益评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田防护林是林业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通过对晋中地区农田防护林的调查,分析,研究,提出了科学建设农田防护林的对策,并对农田防护林的效益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5.
农田防护林是为了调整与改善脆弱、多灾的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而建立的人工森林生态系统,其最高目标是建立或恢复持续而稳定的高生产力水平、高生态效益的农田生态系统。对农田防护林的研究中的农田防护林发展历史与防护效应两个方面作综述,并对农田防护林的发展进行展望,希望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农林防护林,增加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 一、引言水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条件,是构成土壤肥力的主要因素。在河南地区,由于春季西南季风的吹袭,土壤水分迅速蒸发,造成春季干旱,严重影响了作物生长。因此,营造农田防护林能否有利于改善土壤水分状况,  相似文献   

7.
柴达木绿洲农田防护林建设更新改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嘉 《防护林科技》2012,(5):102-104
通过对柴迭木绿洲农田防护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探讨,以农田防护林防护效益永续发挥为总目标,确立了柴达木绿洲农防林结构配置、树种选择、更新方式和抚育管理等总体规划,并提出加快柴达木绿洲农田防护林更新改造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一、防护林建设状况  我市农田防护林建设,大致经过了四个发展阶段,即五十年代以旱柳、重阳木等为主的极不规则的农田防护林,称为第一代农田防护林。六十年代中期,形成了树种较为统一的以香椿、苦楝、枫杨等为主的农田防护林,称为第二代农田防护林。七十年代中期,结合原有林带的更新改造,在全市范围内出现了设计合理、结合适宜、林相整齐、防护效益好、经济效益高的以水杉、池杉、落羽杉等为主的窄林带中网格防护林类型。到八十年代末,全市平湖区1338条堤、渠、路全长31855公里的地段上建成了由2500多个网格组成的农田防护林体…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农田防护林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典型农田防护林建设为依托,在总结内蒙古农田防护林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并结合现在的林业生产实际及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内蒙古农田防护林的树种选择,减少胁地的途径,采伐更新措施以及农田防护林效益评价和病虫害的防治技术等,提出了内蒙古可同类型区农田防护林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黄土高原沟壑区一直是我国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地区,1991年,位于黄土高原沟壑区的陕西省长武县和甘肃省泾川县被列为全国首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开发试验示范县,以使水土保持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由于农田防护林能保护农田,防御或减轻自然灾害对农作物的危害,保障农业生产的稳产和高产,所以,农田防护林的经营和发展也是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探索农田防护林建设的新路子,保证其健康发展,我们对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区,农田防护林建设有一定代表性的长武县农田防护林的发展历史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经营对策,以期指…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中西部农田防护林土壤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吉林省中西部农田防护林集中分布的13个县(市)设置标准地,调查林带土壤特征和林带林木生长状况。通过林带土壤理化性状的对比分析与研究,发现林带土壤含水量明显低于农田,土壤容重偏高,盐碱地分布地区的林带土壤pH值上升。  相似文献   

12.
新疆150团农田防护林胁地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试验示范区布设试验,采集数据,对新疆150团农田防护林胁地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根胁地对棉田的影响范围为10~12m;在棉花耕作层范围内,随着测点由靠近林带向棉田中部延伸,土壤含水率逐步增高;东、西、南、北4个方向林带对棉花产量都有明显影响,减产幅度在28.0%~68.2%,减产幅度最大的为南侧林带。提出了胁地解决对策:(1)解决农田防护林灌溉问题;(2)开挖断根沟;(3)机械深翻;(4)胁地范围内适宜作物搭配。林带虽对农作物产生明显的影响,只要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或在胁地范围内种植苜蓿等耐阴饲草及作物,可将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13.
农田木麻黄防护林网更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沿海沙地农田防护林网中的木麻黄更新试验,结果认为:福建沿海农田木麻黄防护林更新迹地的沙壤都比较贫瘠且普遍存在P元素的缺乏;补充元素技术可有效地促进更新林带的生长;木麻黄优良无性系的利用能提高更新林带的保存率和生长量;农田木麻黄防护林带更新配套技术的实施可取得良好的更新效果,防护效能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无断根沟的17 a生一路双行毛白杨农田防护林的细根特征。结果表明,在距林带5.0m范围和100 cm深农田内的单位土体细根特征值为:根重92.20g/m3,根长641.01m/m3,根表面积1.058 8m2/m3,根体积103.7 cm3/m3,根尖数301 481个/m3。农田内的各细根特征值都随距林带的距离的增加而降低,基本上随着土壤深度先增加后降低,较高值出现在距林带1.5m范围内的20~40 cm或40~60 cm土层,在1.5m到3.0m的区间迅速或明显降低,在3.0m或5.0m以外则缓慢降低并且细根特征的最大值上升到10~20 cm土层。由此可见,根系胁地最强的范围应在距林带3m以内。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嫩江中下游地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贮水量进行的多点定位观测,定量研究了不同森林植被对土壤贮水量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樟子松林分土壤贮水量大于小黑杨林分土壤贮水量,其幅度为3-56 mm,且两者都显著大于对照农田的土壤贮水量。在不同土壤中,土壤贮水量的大小顺序依次为黑土、黑钙土、暗棕壤,增幅相应为56、25、5、3 mm。农田林网区土壤贮水量在生长季总体上比林网外对照提高2.2%。而不同生长期网内与网外土壤贮水量有一定变化规律,在作物生长旺盛期(5月下旬到6月初)网内较网外低0.6-6.2 mm,6月中旬以后则逐渐增高,在作物生长的的4月份较网外对照平均高15.5 mm。  相似文献   

16.
以长春市城郊农田防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替代价值法计量其生态效益的货币价值,结果表明:生态效益计量的内容包括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农田增产、遏制盐渍化蔓延、调节气候与改善环境、净化空气、吸滞尘埃、降低噪声8个方面,吸滞尘埃、降低噪声效益没有可替代的计算方法,其余6项生态效益的货币价值约为790 807万元.a-1。  相似文献   

17.
白蚁是危害武汉市农田林网的主要害虫之一,对全市立木、农作物、建筑和木材谷物等造成很大损失。本研究调查了武汉市主要农田林网地区白蚁的种类、生物学特性及活动生存环境,并分析了种群与土壤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项目研究地农田林网树木白蚁主要为黑翅土白蚁,喜欢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在粘壤土中,主巢入土深度在150 cm以内的占总数80.2%。通过毒饵诱杀法和药物阻隔法,市售的三种药剂均对黑翅土白蚁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平均防治效果达到80.0%以上。  相似文献   

18.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农田防护林防风阻沙规律及防护效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绿洲边缘及内部营造农田防护林最重要的作用是降低风速、控制农田土壤风蚀、防止或减轻地表起沙和风沙入侵,为农业生产营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环境。绿洲农田防护林是绿洲防风阻沙、控制风蚀必不可少的技术措施之一,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定位观测实验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不同结构类型的防护林防风阻沙的基本规律及防护效益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研究西安市主要森林类型及其健康评价体系,划分森林健康培育类型,对主要森林类型的健康等级进行评价,探讨西安市森林健康经营模式,提出了西安市秦岭北麓中高山水源涵养林区、秦岭浅山丘陵台塬沟壑水土保持林区、平原农田防护林区和城市环境保护景观林区的森林健康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20.
农田防护林更新树种选择及配置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农田防护林更新树种和配置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从新品种的引种上筛选出适于河西走廊发展的农田防护林树种为三倍体毛白杨B10 0 8和BT85 ,并能在瘠薄和盐碱化土壤上良好生长 ;经抗寒性分析得出垂柳、云杉、白榆、柽柳、沙枣抗冻性较强 ;为减缓天牛等蛀干害虫危害 ,在林网配置模式上引入了云杉、侧柏、樟子松、垂柳、小叶白蜡、国槐等耐瘠薄抗寒性强的树种 ,营造多树种林带 ,组成混交林网结构 ,使林网中感虫杨树的比例占 2 0 %左右 ,增加了林网结构的稳定性和长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