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9年芦管育苗移栽试验及其栽培实践结果表明用芦管培育适龄早发棉苗,应抓住芦管预腐处理、高肥力完全型营养土制备、病虫草防除、种子精选、适期播种和及时分植壮育与移栽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9年芦管育苗移栽试验及其栽培实践结果表明 :用芦管培育适龄早发棉苗 ,应抓住芦管预腐处理、高肥力完全型营养土制备、病虫草防除、种子精选、适期播种和及时分植壮育与移栽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棉花芦管育苗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供试棉种为苏棉8号,芦管育苗与传统营养钵育苗移栽棉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1叶、3叶期,芦管育苗移栽棉全株及其根、茎、叶氮、磷、钾含量低于营养钵育苗移栽棉,现蕾期两者基本一致;在苗期阶段,芦管育苗移栽棉氮、磷、钾含量均于营养钵育苗移栽棉;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两者的氮、磷、钾吸收量差异逐渐缩小,3叶期至现蕾期芦管育苗移栽棉氮、磷、钾吸收量接近或略超过营养钵育苗移栽棉;棉株各器官中氮、磷、钾分配及其比例两  相似文献   

4.
盆栽和小区试验结果表明,芦管育苗移栽棉的果枝、现蕾和铃数增长在早期显著低于营养钵育苗移栽棉,中后期则增长较快,逐渐赶上和接近对照;蕾、铃脱落则明显少于对照;单铃重及籽棉产量均无明显差异;芦管育苗移栽棉伏桃和早秋桃的铃壳重较低,棉铃经济系数较高,利于棉花经济高效形成.对芦管育苗移栽棉优质高产栽培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棉花芦管育苗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试验于1998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内进行,供试棉花为陆地棉中熟品种苏棉8号,芦管与传统营养钵育苗移栽对比试验(盆栽和小区)结果指出,芦管育苗移栽棉的生进程,株高,果枝数,现蕾量和经济产量等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但是,在棉花的生育过程中,芦管育苗移栽棉的主茎,果枝和蕾量的增长具有前(盛蕾至开花前)慢后快的特点,明显地显示出中期稳发后劲足,盛花以后蕾铃脱落少,成铃早而集中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供试棉种为苏棉 8号 ,芦管育苗与传统营养钵育苗移栽棉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在 1叶、3叶期 ,芦管育苗移栽棉全株及其根、茎、叶氮、磷、钾含量低于营养钵育苗移栽棉 ,现蕾期两者基本一致 ;在苗期阶段 ,芦管育苗移栽棉氮、磷、钾含量均低于营养钵育苗移栽棉 ;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 ,两者的氮、磷、钾吸收量差异逐渐缩小 ,3叶期至现蕾期芦管育苗移栽棉氮、磷、钾吸收量接近或略超过营养钵育苗移栽棉 ;棉株各器官中氮、磷、钾分配及其比例两者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试验于1998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内进行,供试棉花为陆地棉(G.hirsutum)中熟品种苏棉8号。芦管与传统营养钵育苗移栽对比试验(盆栽和小区)结果指出,芦管育苗移栽棉的生进程、株高、果枝数、现蕾量和经济产量等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但是,在棉花的生育过程中,芦管育苗移栽棉的主茎、果枝和蕾量的增长具有前(盛蕾至开花前)慢后快的特点,明显地显示出中期稳发后劲足、盛花以后蕾铃脱落少、成铃早而集中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盆栽和小区试验结果表明,芦管育苗移栽棉的果枝,现蕾和铃数增长在早期显著低于营养钵育苗移栽棉,中后期则增长较快,逐渐赶上和接近对照,蕾,铃脱落则明显少于对照;单铃重及籽棉产量均无显著差异;芦管育苗移栽棉伏桃和早秋桃的铃壳重较低,棉铃经济系数较高,利于棉花经济高效形成。对芦管育苗移栽优质高产栽培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试验于1996~1998 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内进行,供试棉花品种为苏棉8 号。春夏播棉芦管与营养钵育苗移栽对比试验结果指出,芦管育苗移栽棉在现蕾时,其单株干重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但是,在幼苗期阶段,单株干重显著低于对照;并对根、茎、叶物质积累和分配均产生不利影响,这种物质生产弱势是由芦管环境对棉苗早期限根控叶而使同化产物减少所致;在大苗期阶段,芦管棉苗植株干物质积累逐渐加速; 并随着叶面积增大,光合产物增多,营养中心下移,根/冠干重比明显超过对照,出现了下层根旺发优势,形成了强根壮株的良好长势。因此,提高播种质量,改善芦管苗早期的根际营养环境和扩大叶面积,增强物质生产能力,并充分利用大苗期发根优势,将是芦管育苗移栽棉壮苗早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试验于1996~1998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内进行,供试棉花品种为苏棉8号。春、夏播棉芦管育苗和传统营养钵育苗对比试验结果指出,芦管育苗棉花出苗率和生育进程与对照无明显区别;但是,幼苗期阶段根、茎、叶生长均处弱势地位;而大苗期后,长势逐渐增强,到了现蕾期,棉株长势和根、茎、叶干物质积累量均接近或超过对照。这种前弱后强的苗情发展特点,是其特有的双层根阶段性影响的结果。芦管苗双层根的形成,引根大量深扎,对棉花蕾期稳发和防后期早衰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试验于1996-1998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内进行,供试棉花品种为苏棉8号,春夏播棉管与营养钵育苗移植苛对比试验结果指出,芦管苗移栽棉在现蕾时,其单株干重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但是,在幼苗期阶段,单株干重显著低于对照;并对根、茎、叶物质积累和分配均产生不利影响,。这种特生产弱势帅芦管环境对棉苗早期限根控叶而使同化产物减少所致;在大苗期阶段,芦管棉苗植株干物质积累逐渐加速;并随着叶面积增大,光合产物增多,  相似文献   

12.
试验于1996-1998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内进行,供试棉花品种为苏棉8号、春,夏播棉芦管育苗和传统营养钵育苗对比试验结果指出,芦管育苗棉花出苗率和生育进程与对照无明显区别,但是,幼苗期阶段根,茎,叶生长均处弱势地位;而大苗期后,长势逐渐增强,到了现蕾期,棉株长势和根,茎,叶干物质积累量均接近或超过对照。这种前弱后强的苗情发展特点,是其特有的双层根阶段性影响的结果。芦管苗双层根的形成,引根大量深孔,  相似文献   

13.
14.
棉花育苗移栽是棉花栽培中又一项新技术,具有早熟、丰产等优点。本试验的目的是研究棉花育苗移栽在麦盖提垦区的适应性,并探索完善棉花育苗移栽技术,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棉花育苗移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棉花营养钵育苗是栽培技术上的改革,是夺取棉花高产的有效途径。我们从1970年推广育苗移栽以来,面积逐渐扩大,1978年全社6500亩棉花,育苗移栽5500亩,占棉田面积84%,一般亩产皮棉150斤以上。河(?)大队769亩棉花,全部育苗移栽,单产皮棉200.7斤。实践证明,棉花营养钵育苗比直抪好处多。主要是:1.早种、早发、早结桃。一般3月15日抪种,比直抪棉花早一个多月,可以抓住伏前桃。据1976—1978三年调查,育苗移栽的  相似文献   

16.
棉花育苗移栽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及华东各地,运用育苗移栽技术,于前作收后移栽棉花,使前作能充分成熟,棉花能适期播种,以增加两熟产量。但这项技术在华中麦棉合理间作地区的使用价值,迄今各方看法相差颇远,而育苗移栽的增产效果,亦有进行研究的必要。为此,1956年本所特布置了育苗移栽增产效果测定、营养钵育苗播种期和育苗移栽密度等三个试验。兹将研究方法、经过及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胡斌 《农技服务》2009,26(6):25-25,48
分析了影响棉花缓苗期长短的主要因素,并从培育壮苗、根外追肥、合理密植、适时移栽、底肥移栽、干钵移栽、晒宕增温、留足预备苗与精细管理等方面总结了缩短棉花缓苗期的移栽技术。  相似文献   

18.
棉花育苗移栽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棉花育苗移栽技术,包括育苗、炼苗与移栽、栽后管理等内容,以期为棉花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棉花无土育苗栽培可节约资源,有利于优良品种的推广,对保证棉花的优质高产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育苗、移栽、移栽后管理等3个方面总结棉花无土育苗栽培技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棉花育苗移栽已在生产上普遍应用和推广,收到了显著地增产效果。为了更好地掌握育苗移栽技术,进一步探讨不同移栽期、苗令、温度与缓苗的关系,从而找出育苗移栽的适宜时期和苗令,我们研究了棉花育苗移栽中的几个问题。研究方法试验地为两合土。PH7.5左右,地下水位约1.5米,有机质0.76%。试验均采用营养钵塑料薄膜保温育苗。品种为徐州142。1975年试验面积为一亩。3月20日播种育苗,4月3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