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清咽复方水提液的澄清工艺.[方法]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澄清剂用量、药液浓度(生药量:药液量)、絮凝温度分别对出膏率、绿原酸和总皂苷含量的影响,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澄清剂用量对综合指标的影响最大,药液浓度次之.最佳澄清工艺:在药液浓度(生药量:药液量)为1:6(g:mL)时,加入8%B组分和4%A组分,水浴温度80℃.在此工艺条件下,出膏率为19.13%,绿原酸含量为592.81 mg/g,总皂苷含量为473.15 mg/g.[结论]ZTC1+1天然澄清剂对清咽复方水提液的澄清效果良好,且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寻求用ZTC—Ⅱ型澄清剂澄清肉苁蓉总皂苷提取液的最佳工艺。[方法]以加入ZTC-Ⅱ型天然澄清剂后所形成絮状物的重量为指标,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澄清条件,研究澄清剂的添加顺序、使用量、作用温度和作用时间的影响。[结果]ZTC-Ⅱ型澄清剂对肉苁蓉总皂苷提取液的最佳澄清条件为:ZTC—Ⅱ天然澄清剂2种组分的加入顺序为先加组分A再加组分B,澄清剂组分B和组分A的用量分别为1.00和0.50g/L,澄清剂的作用温度为50℃,澄清剂的作用时间为50min,即可达到澄清效果。[结论]与其他提取办法相比,该法的澄清效果好,具有生产成本低,可操作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以ZTC1+1-Ⅱ澄清剂及乙酸乙酯纯化羟基酪醇的工艺条件建立羟基酪醇纯化方法,以羟基酪醇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考察澄清工艺条件;选择最佳萃取剂萃取羟基酪醇;通过旋转蒸发得到干物质并测定其中羟基酪醇的纯度。结果显示,ZTC1+1-Ⅱ澄清剂加入次序是先加B组分再加入A组分;澄清剂B和A的最佳用量分别为0.2、0.1 g/L,水浴温度为100℃,水浴时间为2 h,pH值为5;最佳的萃取剂为乙酸乙酯,萃取4次可达到最佳的萃取效果;大样经澄清和萃取后,羟基酪醇的纯度达34.3%。该法工艺简单,纯化后羟基酪醇纯度较高,为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羟基酪醇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黄芪多糖的提取和纯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水提醇沉、碱提醇沉及碱醇提醇沉等方法提取黄芪多糖,并用不同的絮凝剂对提取的粗黄芪多糖进行纯化,采用苯酚-浓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表明,碱醇提醇沉得到的多糖最多,并且纯度也较高。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可以较好地除去黄芪多糖提取液里的杂质,进而提高黄芪多糖的纯度。  相似文献   

5.
在考察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对巴西菇多糖提纯工艺影响的过程中,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提取原液稀释倍数、澄清剂用量、澄清剂絮凝温度对多糖损失率和蛋白脱除率的影响,进一步以多糖纯度为考察指标,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各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后获得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原液稀释倍数7.20,澄清剂用量7.44%,澄清剂絮凝温度57.23℃,此时,巴西菇多糖纯度为62.78%。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对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果实和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根皮2种中药材水提液进行除杂的最佳方法和条件,以及除杂对上述药材水提液抑菌效果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对药/水比例、澄清剂用量、反应温度进行了筛选并用滤纸片法比较了除杂前后水提物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吴茱萸的水提液在药/水比为1∶5,处理温度为60℃,ZTC1+1澄清剂A组分和B组分加入量分别为6%和12%时条件下除杂效果最佳,蛋白质和鞣质的去除率分别为70.14%和96.04%;牡丹皮的水提液在药/水比为1∶10,处理温度为70℃,ZTC1+1澄清剂A组分和B组分加入量分别为4%和8%时条件下除杂效果最佳,蛋白质和鞣质的去除率分别为83.05%和87.44%;处理前后的吴茱萸水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大小分别为18.4和19.4mm,对绿脓杆菌无抑制作用;处理前后的牡丹皮水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大小分别为22.9和23.1mm,对绿脓杆菌抑菌圈大小分别为14.7和15.6mm。处理前后水提液的抑菌效果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秦枫  陈玉勇  黄文强  朱善元 《湖北农业科学》2011,(19):4049-4050,4076
为了优化101澄清剂对三七(Panax notoginseng)茎叶水提取液的澄清方法,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正交设计考察了101澄清剂组分A、B的加入顺序、用量、温度、作用时间对澄清剂作用效果的影响。得出三七茎叶水提液的最佳澄清条件为先加入0.6 g/L 101澄清剂组分A,再加入1.2 g/L组分B;每加入一种组分后在60℃下作用20 min即可达到澄清除杂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选丹参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均匀试验设计方法,以丹参酮ⅡA、丹酚酸B和总酚酸量为考察指标,优选丹参的超临界萃取及醇提工艺条件。[结果]丹参的最佳超临界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2 h,料液比为10∶3(g/ml);在此条件下,丹参酮ⅡA的转移率为69.03%。丹参的最佳醇提条件为:料液比1∶11(g/ml),乙醇浓度30%,回流3次,每次0.5h。[结论]优化后的工艺合理、稳定、可行,适于丹参的提取。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马尾藻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水提醇沉、梯度醇提和101果汁澄清剂提取马尾藻多糖,经纯化后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提取液中有效成分多糖含量。[结果]101果汁澄清剂法提取的马尾藻多糖含量和纯度均优于其他2种方法,精制马尾藻多糖的含量为6.55%,红外光谱确认为较纯的多糖结构。[结论]101果汁澄清剂法提取马尾藻多糖的方法为最优,稳定且可行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选丹参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均匀试验设计方法,以丹参酮ⅡA、丹酚酸B和总酚酸量为考察指标,优选丹参的超临界萃取及醇提工艺条件.[结果]丹参的最佳超临界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2h,料液比为10∶3(g/ml);在此条件下,丹参酮ⅡA的转移率为69.03%.丹参的最佳醇提条件为:料液比1∶11(g/ml),乙醇浓度30%,回流3次,每次0.5h.[结论]优化后的工艺合理、稳定、可行,适于丹参的提取.  相似文献   

11.
银杏叶总黄酮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溶剂乙醇的浓度、浸泡时间以及超声波提取时间3个因素对提取银杏叶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银杏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是60%的乙醇浸泡10h后用超声波法提取25m in。用ZTC1+1天然澄清剂除杂,虽然回收率减低了25.81个百分点,但使银杏叶黄酮的纯度提高了7.13个百分点。微波水提取的效果优于超声乙醇提取和超声水提取。  相似文献   

12.
菊花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菊花多糖的提取、醇沉以及纯化的最佳条件。[方法]以多糖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对菊花多糖的提取、醇沉及纯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菊花多糖水提工艺因素影响顺序:提取次数〉固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工艺为:固液比20∶1(V∶M,g/ml),提取时间4h,提取温度95℃,提取3次。醇沉工艺因素影响顺序:醇沉时间〉乙醇体积分数〉药液浓缩程度;醇沉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80%,药液的浓缩程度1∶3,醇沉时间9h。纯化工艺因素影响顺序:氯仿∶正丁醇〉纯化时间〉样品∶氯仿-正丁醇;纯化工艺为:氯仿与正丁醇的配比5∶1,样品和氯仿-正丁醇的体积比2∶1,纯化时间10min。[结论]该工艺适合菊花多糖的提取。  相似文献   

13.
银杏叶总黄酮水浸提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提取银杏叶中总黄酮的最佳条件。[方法]采用水浸提的方法,结合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影响黄酮提取的主要因素。[结果]结果表明,温度对黄酮提取影响最大,固液比1∶60,在90℃下,每次1 h,重复提取3次,黄酮提取率最高。[结论]该研究确立了采用水作为浸提剂从银杏叶中提取总黄酮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4.
何志贵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566-22570
[目的]选择适合罗汉果保健酒澄清的澄清剂。[方法]以不同浓度的蛋清、明胶、酪蛋白为单一澄清剂,明胶+单宁、蛋清+交联聚乙烯比咯烷酮(PVPP)为复合澄清剂,研究各澄清剂对罗汉果保健酒的色度、透光度和酒脚高度的影响。[结果]130mg/L的明胶、100mg/L的蛋清、250mg/L的酪蛋白、(100+80)mg/L的明胶+单宁、(60+75)mg/L的蛋清+PVPP的澄清效果较好。其中,澄清效果大小依次为蛋清+PVPP〉酪蛋白〉明胶+单宁〉明胶〉蛋清。[结论]该研究为罗汉果保健酒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微波-碱水浸提银杏叶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银杏叶黄酮的提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微波效应,用氢氧化钙溶液提取银杏叶黄酮,并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在0.5~2.0 min内,黄酮提取率随微波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银杏叶含水量在10~20 ml内,黄酮提取率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黄酮提取率随液料比的增加而增加,液料比在16∶1~25∶1时,提取率基本恒定。在90~95℃内,黄酮提取率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加。在30~50 min内,黄酮提取率随浸提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各因素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依次为:提取温度〉微波时间〉含水量〉pH值〉提取时间〉液料比。[结论]微波-碱水浸提银杏叶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银杏叶5 g、微波功率100%、微波时间2.5 min、含水量25ml、液料比12∶1、浸提温度95℃、浸提2次、每次60 min、pH值为9,黄酮的提取率达93.6%。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胡桃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胡桃叶经水蒸气蒸馏得挥发油,运用GC-MS技术,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具体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用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个组分相对含量。[结果]分离鉴定了其中49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7.02%。其中挥发油中含量在3.00%以上组分有叶醇(8.62%)、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3.84%)、反-(+)-橙花叔醇(45.14%),金合欢醇(5.54%)。[结论]为胡桃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0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王红连  张东升  徐淏  匡群  张一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572-19574
[目的]为食用菌的开发利用提供新途径。[方法]以猴头菇、灵芝、虫草等食用菌水提液为主要原料,添加功能性能量因子D-核糖及其他辅料,研制食用菌复合保健饮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澄清剂用量对混合浸提液的澄清效果,通过正交试验优选饮料的最佳生产配方。[结果]澄清剂的最佳用量为8%;各因素对食用菌复合保健饮料感官指标的影响依次为:灵芝提取液量〉猴头菇提取液量〉D-核糖量〉虫草提取液量;饮料的最佳生产配方为:猴头菇水提液8%,虫草提取液6%,D-核糖2.5%,灵芝提取液22%。超高温瞬时灭菌对饮料中D-核糖含量的影响不显著。[结论]建立了食用菌复合饮料的最佳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壳聚糖絮凝澄清工艺与醇沉工艺对大黄水提液中蒽醌类成分的影响规律。方法 以大黄中5种蒽醌类成分的保留率为评价指标,考察两种纯化工艺在不同条件下对大黄水提液中蒽醌类成分的影响。结果 两种纯化工艺在不同的条件下,大黄水提液中5种蒽醌类成分的保留率大小几乎具有一致的规律,即大黄酸 >芦荟大黄素 >大黄素 >大黄酚 >大黄素甲醚,醇沉工艺对于大黄蒽醌类成分的保留率优于壳聚糖絮凝澄清工艺。结论 醇沉工艺对极性小的成分的保留优于壳聚糖絮凝澄清工艺,而对极性高的成分的保留则相反。  相似文献   

19.
王兆慧  常燕  徐磊  叶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327-17332
[目的]从活性污泥中分离絮凝活性较高的菌株,进行初步鉴定,研究其产絮凝剂的最佳培养基组成和絮凝条件。[方法]采用常规菌种分离纯化方法获得目的菌株,通过单因子试验研究其培养条件、絮凝条件和絮凝活性。[结果]分离到的菌株B2经初步鉴定为黄杆菌属。其产絮凝刺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蔗糖20g/L,(NH4)2SO4 1.2g/L,KH2PO4 4.0g/L。培养基的初始pH值为8.0,装液量为100ml(250ml三角瓶),接种量为2m1。适宜的培养条件:温度为35℃,摇床转速为120r/min,培养时间为48h。用高岭土悬浊液对其絮凝条件进行研究,确定培养液最佳絮凝pH值为7.0,发酵液投加量为2ml,添加Ca^2+、Zn^2+能显著提高其絮凝活性。B2菌株在上述最佳条件下的发酵液对0.4%的高岭土悬浊液和生活污水的絮凝率均在85%以上。[结论]菌株B2絮凝活性较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HPLC法分析山西不同大豆品种皂醇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不同粒重、种皮颜色和生态类型大豆材料中皂醇含量的差异性,筛选高皂醇含量基因型大豆材料,为大豆高皂醇含量品种选育和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具有代表性生态类型的72个大豆品种(系)为材料,用HPLC法对大豆皂醇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供试大豆品种总皂醇含量变异范围为0.92~4.02mg·g~(-1);小粒型材料皂醇A、皂醇B和总皂醇含量显著高于中粒型和大粒型材料;黑色种皮大豆材料皂醇A和总皂醇含量显著高于黄色和绿色;野生大豆材料皂醇A和总皂醇含量显著高于栽培种;不同组织胚中皂醇A、皂醇B和总皂醇含量最高,种皮最低。[结论]不同大豆品种皂醇含量差异显著,且小粒、黑色、野生大豆材料中皂醇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