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瘟是由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自从我国研制出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以来,有效地控制了猪瘟的急性发生和大流行,但是猪瘟疫情仍在小范围内不间断地流行。  相似文献   

2.
<正>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由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流行广、传染性强、致死率高,所以国际兽疫局将之列为A类传染病。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起广泛应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预防注射,基本上控制了猪瘟的流行。近年来,猪瘟的流  相似文献   

3.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疫病,感染猪以发热和全身性出血为主要特征,病程短、病死率高。非洲猪瘟主要流行于非洲国家,随后相继传入西欧、南美洲、东欧,以及亚洲国家,对全球养猪业、食品安全和猪及其产品国际贸易产生了严重危害和深远影响。现结合参考文献和我国非洲猪瘟发生、控制情况,分析了非洲猪瘟病毒传播动力学、传播方式,提出防控非洲猪瘟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猪瘟是猪的一种重要的传染性疾病,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猪传染性疾病。猪瘟病毒属于黄病毒科,瘟病毒属,其基因为RNA。其主要致病机理是致小血管壁的变性,从而导致内脏器官多发性出血梗塞和坏死,以出血和发热为主,呈急性或慢性经过,每年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从50年代初,周泰冲等研制出了猪瘟病毒兔化弱毒疫苗株C株,在我国猪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是近年来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猪瘟的流行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典型猪瘟已不多见,非典型猪瘟(或温和型猪瘟)普遍流行。  相似文献   

5.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的猪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疾病[1],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均类似于急性猪瘟,表现高热、皮肤充血、流产及脏器出血[2].猪群一旦感染病毒,发病率高,传染迅速且死亡率高,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A类动物疫病[3].  相似文献   

6.
猪瘟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瘟(Hog cholera or 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由猪瘟病毒(Hog cholera virus or 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引起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流行广泛,发病率高,死亡率高。1984年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A类传染病,我国也将此病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7.
猪瘟又称“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特征为高热稽留和小血管壁变性引起广泛出血、梗塞和坏死,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我国各地不同程度的暴发了猪瘟,发病率高,危害严重,给广大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近年各地猪瘟的发病新特点、流行新情况以及防治新技术,做了详细阐述,供临床工作者及研究人员参考。1病原猪瘟病毒(HCV)是黄病毒科(Flaviviridae)瘟病毒属(Pes-tivims)的一个成员。病毒粒子直径40~50nm,基因组为单股RNA,约12kb长。病毒囊膜有55kD和46kD两种糖蛋白,核衣壳则为36kD…  相似文献   

8.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的猪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疾病,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均类似于急性猪瘟,表现高热、皮肤充血、流产及脏器出血。猪群一旦感染病毒,发病率高,传染迅速且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9.
猪瘟俗称“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的猪传染病。其特征为高热稽留,小血管壁变性引起的广泛性出血、梗塞和坏死等病变。猪瘟具有高度接触传染性,流行广泛,发病率、死亡率高,危害极大。国际兽疫局将之列为A类16种法定传染病之一,我国亦将之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  相似文献   

10.
猪瘟是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病毒病。目前,在我国猪瘟免疫率较高的前提下,其流行形式已从频发的大流行转为周期性、波浪式、地区性的散发性流行。现代猪瘟多发生于新生仔猪,且发病年龄日趋偏小。现将一起猪瘟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浅谈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HC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猪瘟具有高度接触传染性,流行广泛,发病率、死亡率高,是危害我国养猪业最重要的传染病之一。我国自1954年成功研制出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以来,有效地控制了猪瘟在我国的急性发生和大流行。但是,近些年来,转变为周期性、波浪式的  相似文献   

12.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HC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的传染病,也是威胁养猪业是主要的一种传染病。其特征为高热稽留和小血管壁变性引起广泛出血、梗塞和坏死等病变。随着近年来养猪业的发展,该病又在各地养猪场开始流行与传播,给养猪  相似文献   

13.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ASFV是非洲猪瘟病毒科、非洲猪瘟病毒属的唯一成员,是目前唯一已知的虫媒DNA病毒[1]。ASFV基因组为线性的双链DNA分子,根据病毒株的不同其大小约为170~190kb,包含151~167个开放阅读框,可编码150~200种蛋白[2]。  相似文献   

14.
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一种致病性强、传染性高的烈性疾病,由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引起并严重危害养猪业。已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传染病。过去数十年,防控猪瘟的方法主要是免疫猪瘟弱毒活疫苗,但由于无法区分自然感染与疫苗免疫,研发新型、安全、高效的能将感染和免疫动物区分的标记疫苗是当前及未来猪瘟防控的目标。本文在介绍猪瘟病毒分子特征的同时,总结了已有的猪瘟疫苗以及研发中的新型猪瘟标记疫苗,给猪瘟疫苗的研发和猪瘟的防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科、非洲猪瘟病毒属的唯一成员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的一种高致死率、高抵抗力、严格接触性的病毒性疾病,对所有年龄段的家猪和野猪均具有感染性。我国非洲猪瘟传入疫情的出现,对养猪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必将冲击生猪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本文介绍ASF的病原、流行病学特点,并总结防控措施,以期为ASF的进一步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猪瘟是由黄病毒科瘟病毒属中的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被国际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动物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传染病。猪瘟具有高度接触传染性,流行广泛,发病率高的特点,是危害我国养猪业最重要的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17.
浅淡猪瘟发病新特征及防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Hog cholera,HC)是由黄病毒科瘟病毒属中的猪瘟病毒(CSFV)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热性传染病。该病可以一年四季感染各种年龄的猪,呈世界性分布,是OIE规定的A类(在我国被列为一类)法定传染病之一,其临床特征是患猪高热稽留、血液中白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和小血管壁变性致各器官、组织的广泛出血、梗塞和坏死等病变。  相似文献   

18.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HC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的传染病,也是威胁养猪业是主要的一种传染病。其特征为高热稽留和小血管壁变性引起广泛出血、梗塞和坏死等病变。随着近年来养猪业的发展,该病又在各地养猪场开始流行与传播,给养猪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9.
王宏燕  顾贵波 《养猪》2011,(4):81-82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疾病。该病以全身出血、呼吸障碍和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病程短,死亡率高达100%。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和我国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ASFV可以在家猪、野猪和软蜱中循环传播,传播媒介为节肢动物。  相似文献   

20.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的疫病,其特征为高热稽留和小血管变性引起的广泛出血、梗塞和坏死.感染猪瘟病毒的猪抗病力降低,极易并发或继发猪肺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