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稻瘟菌致病力变异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保存的4个单孢分离菌后代再分离若干单胞菌株,接种子国内7个鉴别品种上,又可以分成不同的小种。从6个单孢分离菌再分离的后代单孢菌株,分别对13个抗病品种作致病力测定,各后代单孢菌株仅对少数品种的致病力是一致的。从27个品种的小病斑或个别大病斑上分离的病菌,回接原品种后,有11个分离菌对原品种不致病。这些结果说明大多数分离菌对许多品种的致病力是易变的,只对少数品种的致病力保持相对稳定性。作者认为进行抗性遗传和抗性机制研究需要的致病力稳定分离菌,只能根据其对供试品种致病力的稳定性来选择,而不能按一组鉴别品种来选择。  相似文献   

2.
小麦全蚀病菌不同致病力菌株的致病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小麦种子根接种小麦全蚀病菌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tritici,研究了不同致病力菌株的致病特点。结果表明,弱致病菌株可侵染小麦,但罹病过程缓慢,接种第5天仅在皮层观察到少量菌丝体,13天有少量菌丝进入中柱,中柱组织在菌丝侵入前褐变,未出现导管堵塞现象,也不能导致典型的黑根症状。强致病菌株接种第2天可侵入皮层,8天即进入中柱,并在寄主组织内产生大量菌丝体,致使寄主皮层组织和中柱细胞大量褐变和坏死,以及导管堵塞。  相似文献   

3.
2015年从河南省田间小麦赤霉病病穗上分离得到一种生长速度较慢的镰刀菌, 通过形态学和分子鉴定明确其分类地位, 通过田间单小花滴注法和喷雾法接种测定其致病力, 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对麦穗中的毒素种类进行测定, 明确其产毒特征?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8个菌株均为梨孢镰刀菌, 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上为白色菌落, 菌落底部产生少量红色色素, 平均生长速度为13.3 mm/d; 小型分生孢子为椭球形葡萄状, 平均大小为7.1 μm×5.8 μm, 未见大型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 致病力弱, 且不侵染穗轴, 单小花滴注法接种条件下平均病级为0.1, 喷雾法接种条件下平均病小穗率为6.5%; 供试的8个镰刀菌菌株均不产生T-2和HT-2毒素, 均产生雪腐镰刀菌烯醇(NIV)毒素, NIV毒素含量水平为371.74~5 282.80 μg/kg, 其中3个菌株产生少量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毒素(86.13~227.22 μg/kg)?  相似文献   

4.
苎麻疫霉对棉苗致病力的遗传与变异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以分离自江苏省棉铃疫病病组织的苎麻疫霉(Phytophthora boehmeriae Sawada)野生型菌株JS-5为亲本,采用菌丝块创伤接种法测定了苎麻疫霉对棉苗致病力在游动孢子无性系和卵孢子后代的遗传。结果表明,苎麻疫霉对棉苗的致病力在单游动孢子无性系连续两代稳定遗传,而在单卵孢第1代(OG1)则发生连续性变异。从OG1中选致病力强、弱2个单卵孢株为亲本,分别建立单卵孢第2代(OG2)和单游动孢子无性系,并测定其对棉苗的致病力。结果为上述2个单卵孢株的游动孢子后代对棉苗的致病力均与其各自亲本相似,而在它们的单卵孢株群体(即OG2)中对棉苗的致病力继续发生复杂的连续性变异。上述结果表明,苎麻疫霉对棉苗的致病力可能由细胞核杂合多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5.
华南瓜类疫霉种群的致病力及其寄主嗜好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2010年从广西、广东两省(区)9个样区采集冬瓜、黄瓜疫病显症植株,经分离纯化鉴定共获得193株瓜类疫霉。采用菌丝块无伤接种法,将菌株接种冬瓜和黄瓜,测定、比较其对供试寄主植物的致病力及其寄主嗜好性。结果表明,病原群体对寄主植物冬瓜和黄瓜的致病力均存在明显分化现象,可分为强致病力、中等致病力及弱致病力3大类群;来自不同地区的瓜类疫霉对寄主植物冬瓜和黄瓜的致病力明显不同,多数样区以强致病力菌株占优势。瓜类疫霉种群中存在3种寄主嗜好型菌株,A型菌株对冬瓜和黄瓜均表现强致病力,与原始分离寄主无关;B型菌株仅对原始分离寄主冬瓜表现强致病力,而对黄瓜则表现为弱或中等致病力;C型菌株仅对原始分离寄主黄瓜表现强致病力,而对冬瓜则表现为弱或中等致病力。  相似文献   

6.
小麦茎基腐是由多种镰孢菌侵染的世界性土传病害,亚洲镰孢菌(Fusarium asiaticum)是我国冬小麦主产区茎基腐镰孢菌的优势种群,对小麦生产造成巨大损失。本研究利用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标记亚洲镰孢菌,研究其侵染抗感小麦的病理组织学过程,建立了茎基腐病菌与寄主互作的直观性的研究体系,对病害防治及抗病育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PEG-CaCl_2介导原生质体转化法将gfp导入亚洲镰孢菌株CF0915,对转化子进行荧光表达、PCR验证、遗传稳定性、生长特性及致病力分析,选取与野生型表现相近的转化子进行侵染分析。结果表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与潮霉素基因(hyg)PCR扩增表明gfp已整合入真菌基因组中,转化子菌丝与分生孢子表现强烈绿色荧光信号,gfp能够在转化子中稳定遗传,菌落形态、生长速度及致病力与野生型菌株无显著差异;将gfp标记病菌分生孢子接种感病品种1 d后,大量孢子附着于根毛及根表皮细胞开始萌发,接种2 d后观察到抗性品种分生孢子萌发;感病品种接种3 d后,菌丝直接侵入表皮细胞或沿表皮细胞间层定殖生长,扩展至皮层组织,8 d后菌丝从根部迅速扩展至茎基部,至第10 d大量菌丝充塞根皮层细胞,叶鞘维管束也被菌丝侵染,并产生大量大型分生孢子,植株表现褐色病斑,14 d后根部及茎维管束被大量菌丝体填充,而后产生大量厚垣孢子,至25 d大部分感病品种幼苗萎蔫死亡;与感病品种相比,抗性品种在整个侵染过程中表现时间滞后。本研究对引起茎基腐病的亚洲镰孢菌侵染小麦的组织学过程观察,为病菌致病机理的阐释及抗病资源的利用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辣椒疫霉菌的交配型分布及其致病力差异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采用单孢菌落直接配对法和游动孢子悬浮液土壤接种法对2003—2006年采自甘肃省辣椒主产区的辣椒疫霉菌菌株Phytophthora capsici进行交配型和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甘肃省辣椒疫霉菌存在A1、A2和A0三种交配型,以A1和A0占优势,在各产区均有分布,发生频率分别达57.9%和31.6%;A2交配型仅2株,分别出现在酒泉和庆阳。不同来源菌株对5个辣椒品种的致病力存在显著差异,平均病情指数为2.2~56.4,强、中、弱致病性菌株分别占10.6%、52.6%和36.8%,不同地区的菌株致病力有强弱之分,以中、弱致病性菌株为主,同一地区中不同菌株的致病力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8.
山东棉花黄萎菌致病力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选用山东省有代表性的棉黄萎菌16个菌株(系)各配制成一定浓度的孢子悬浮液,于棉苗2~3叶期蘸根接种,观察发病的反应型。结果表明:各菌株致病力强弱差异明显,可分为致病力强的Ⅰ型(即与落叶型相似)、致病力中等的Ⅱ型和致病力弱的Ⅲ型,并发现山东省有落叶型菌系存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粳籼89的穗颈瘟分离菌株的致病力及遗传宗谱研究,结果表明:(1)粳籼89分离菌株的小种类型复杂,既有籼型小种如ZA1、ZB1、ZB5、ZB13、ZC13等,又有粳型小种如ZD5、ZG1等;(2)该类菌株的致病力存在不稳定性,同一菌株不同时间接种,鉴别寄主上表现的小种类型不同,对其他主栽水稻品种或抗源的致病力也表现不同,但这些菌株无论何时接种到粳籼89上均能使其表现感病,病级在4级以上;(3)该类菌株接种到粳籼89衍生品种或其他粳籼杂交后代上,一般能侵染这类品种;(4)利用RFLP技术,采用探针MGR586与限制性内切酶EcoRI组合对病菌进行DAN指纹分析,结果16个粳籼89分离菌株被分在2个相邻的遗传宗谱里,即宗谱1(9个菌株)和宗谱2(7个菌株),这两个宗谱恰好是广东的优势宗谱。  相似文献   

10.
烟草赤星病菌致病力分化与弱毒株抗性诱导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对我国不同地区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20个菌株致病力的测定结果表明,病菌不同菌株致病力有明显的差异。菌株致病力的强弱与其生长量和产孢量有一定的关系。致病力强的菌株菌落生长慢、气生菌丝生长好、产孢量低,致病力弱的菌株则相反。据此选出11个弱毒株对烟草幼苗作诱导接种,其中菌株 TBA16可明显诱导烟苗对赤星病的抗性,当用菌株 TBA28和 TBA19挑战接种时,抗性诱导效应分别为50%—61%和60%—71.4%。  相似文献   

11.
南通棉花枯萎病菌对22个棉花品种致病性的田間和盆栽試驗说明:中棉品种如辽阳一号、鶯湖棉、长丰黑籽、常紫一号、南通白花鸡脚桠鈴果、云南布沼土棉等抗病性比較強,以中棉为母本的中印杂交棉的抗病性也較強;陆地棉和海島棉一般感病程度都較高,但四川选育的陆地棉品种52—128則具有一定的抗病性。将枯萎病菌接种到甘藷等27种作物上,均未感病。五个地区的棉花枯萎病菌致病性的盆栽試驗说明:四川、陝西、辽宁的病原菌致病力較強,江苏的其次,安徽的最弱。以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甘露糖、乳糖、蔗糖、菊糖、溶解淀粉、阿拉伯糖醇等九种糖和糖醇为碳素营养料时,除四川的病原菌在以半乳糖为碳素营养料时生长中等外,其他都生长旺盛。不同地区病原菌的色素形成、小型孢子、大型孢子和厚膜孢子的产生,随碳素营养料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小麦赤霉病主要以菌絲、子囊壳在被害残株、麦壳上越冬,是次年穗枯的主要初次侵染源。种子带病是苗枯的主要原因。本地区发現主要寄主为小麦、大麦、黑麦、燕麦、王米、鵝冠草、意大利黑麦草。除麦类外,至今尚未在其他寄主上找到子囊壳。病原菌的潛育期为2.5—7天,一般发病5—6天,最快4天就会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孢子借雨水冲濺、风力、麦穗互相接触等方式进行传播。收获后垜內的侵染,以分生孢子为主,借接触及水流蔓延。流行的主导因素是降水量与湿度。小麦重槎地、玉米槎地、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地,发病严重。观察了200余个品种,結果无一个免疫品种。但发病程度,有显著的差异;并有长芒比短芒抗病的趋势,如佳选二号、火小麦等比較抗病。后期的侵染和发病率,随收割期、脫谷期、堆垜时間增加而剧增。通过几种垜式对比,認为收割初期湿度大,以放射形垜为佳。种子处理用0.2%赛力散、0.5%赛力散加石灰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Bai G  Kolb FL  Shaner G  Domier LL 《Phytopathology》1999,89(4):343-348
ABSTRACT Scab is a destructive disease of wheat. To accelerate development of scab-resistant wheat cultivars, molecular markers linked to scab resistance genes have been identified by using recombinant inbred lines (RILs) derived by single-seed descent from a cross between the resistant wheat cultivar Ning 7840 (resistant to spread of scab within the spike) and the susceptible cultivar Clark. In the greenhouse, F(5), F(6), F(7), and F(10) families were evaluated for resistance to spread of scab within a spike by injecting about 1,000 conidiospores of Fusarium graminearum into a central spikelet. Inoculated plants were kept in moist chambers for 3 days to promote initial infection and then transferred to greenhouse benches. Scab symptoms were evaluated four times (3, 9, 15, and 21 days after inoculation). The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scab severity indicated that resistance to spread of scab within a spike was controlled by a few major genes. DNA was isolated from both parents and F(9) plants of the 133 RILs. A total of 300 combinations of 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FLP) primers were screened for polymorphisms using 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 Twenty pairs of primers revealed at least one polymorphic band between the two contrasting bulks. The segregation of each of these bands was evaluated in the 133 RILs. Eleven AFLP markers showed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with scab resistance, and an individual marker explained up to 53% of the total variation (R(2)). The markers with high R(2) values mapped to a single linkage group. By interval analysis, one major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for scab resistance explaining up to 60% of the genetic variation for scab resistance was identified. Some of the AFLP markers may be useful in marker-assisted breeding to improve resistance to scab in wheat.  相似文献   

14.
作者应用生物间遗传学的观点和方法,对河北省的小麦品种与叶锈菌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供试的叶锈菌是来自河北省的177个标样,供试的28个小麦品种包括河北省的主要生产品种、区试品种(系)抗源和新鉴别寄主。用毒力频率法分析品种与叶锈菌群体的关系,有6个品种即鉴61、保麦2号、翼植88-5163、石86-2848、唐86-4043和百农3217表现较抗病。根据这6个品种对叶锈菌群体的反应、列出33种不同的毒性公式,在此基础上,根据若干品种对叶锈菌群体同时表现抵抗或感染计算抗性组合,为品种合理布局选择最佳组合,在小种鉴定方面,用新鉴别寄主对177个菌株的反应鉴定出频率在3.4%以上的小种8个,其中以V1,9-16和V1,9-12,14-16的频率较高,分别为13.6%和10.7%,也是近两年来北方冬麦区常出现的小种类型。在小种鉴定的基础上,根据28个品种与6个优势小种互作所出现的浸染型来推导品种和叶锈菌的基因型,共推导出7个抗性基因分散在不同的品种中。  相似文献   

15.
用浸根接种法测定了国内外622个水稻品种对水稻细菌性基腐病(Erwinia chrysanthemiBurkholder et al.)的抗性。结果表明,高抗品种有127个,中抗品种210个,中感品种189个,高感品种96个。粳稻发病重于籼稻,国际水稻(IR系统)品种较为抗病,而斯里兰卡水稻(BG系统)品种较为感病。用来自四个省的10个水稻菌株和2个玉米菌株(E.chrysanthemi pv.zeae)在20个水稻品种上人工接种测定,资料经统计分析,结果发现不同地区的水稻菌株并无致病性分化现象;但不同水稻品种间的抗性差异显著,玉米菌株对水稻的致病力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的调查结果表明,江苏垦区小麦赤霉病菌群体中抗多菌灵菌株的频率逐年上升,多菌灵防效逐年下降,部分农场采用多菌灵防治几乎失效。为了筛选替代多菌灵的药剂,我们在白马湖等6个农场对几种新杀菌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氰烯菌酯SC、40%叶菌唑SC和25%丙硫菌唑WP在所有农场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25%丙硫菌唑WP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在所有农场其防效都超过80%,防治后乳熟期和成熟期病穗率变化不大。40%叶菌唑SC、25%丙硫菌唑WP以及25%氰烯菌酯SC和43%戊唑醇SC混用有显著增产作用,并能大幅度降低籽粒中DON含量。作者认为赤霉病的防治应立足种植抗(耐)病品种,扬花期选用有效杀菌剂适期进行防治。氰烯菌酯、叶菌唑和丙硫菌唑可作为多菌灵的替代药剂。  相似文献   

17.
1976—78年,我们对广州地区瓜类蔬菜普遍出现的“死藤”病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通过分离、培养及接种试验证明,病原菌是一种疫霉菌(Phytoph-thora sp.)。从调查结果来看,本病多在生长后期(结瓜期)发生,多雨高湿是决定本病发生流行的重要因素,而温度对加速和延缓病情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瓜类蔬菜连作以及由于地势低洼,过度密植和灌溉所造成的潮湿小气候都会加重本病的发生。在黄瓜品种间抗病性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试验证明,百菌清是防治本病的有效药剂,于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每隔4~7天喷一次75%可湿性粉剂的600倍稀释液,连喷3~4次,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甘薯品种对疮痂病的抗性及其机理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为查明我国南方甘薯主栽品种抗疮痂病的能力,用疮痂菌孢子悬液对16份品种作苗期接种与田间病情系统观察.结果表明,广薯79-15、潮薯1号等8份表现感病-中感;福薯26、广薯88-70等8份表现中抗-高抗;不同抗、感品种在田间表现长短不一的感病期.对6份品种藤蔓不同的部位和株龄的组织结构作显微测量与计数、接种试验以及糖含量测定显示,不同品种皮层组织结构差异决定对疮痂病的抗、感性;抗病品种藤蔓具有较厚的角质层,叶片气孔和幼嫩组织的腺鳞数目都较少,表现潜育期长,病斑少.且同一品种不同株龄皮层结构差异与感病程度间有密切关系,但其藤蔓糖含量与品种抗性之间不相关.  相似文献   

19.
 稻白叶枯病菌不同毒力的单细胞系混合组配后的致病力随着不同毒力菌所占的比例、彼此之间及与寄主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发生相应变化;同一病田不同病株分离菌以及同一叶片不同叶位段分离菌,均存在致病力的分化;表明稻白叶枯菌在同一块田、甚至同一病叶上都存在不同的毒力细胞。稻株发病程度,是在一定生态条件下,不同毒力的多细胞入侵和协同互作的结果。所以采用"段叶沙培切口取菌胶"法所得的分离株,是含不同毒力细胞的混合体。测定一定数量的此类菌株的致病型分化,即是对田间病菌自然群体毒力组成的表型反应。
来自同一田块的36株分离菌的致病型测定结果与从48县采集的208个菌株所测定的结果非常一致,因此,对一块稻田的病菌的毒力分化测定,可以作为对相似生态条件下的广大稻区病菌自然群体毒力组成监测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