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7 毫秒
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正己烷+无水乙醚为流动相,使用紫外检测器、SiO2不锈钢柱分离测定氰戊·辛硫磷35%乳油中有效成分氰戊菊酯和辛硫磷的质量分数。结果表明:氰戊菊酯和辛硫磷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027 0和0.042 8;变异系数分别为0.51%和0.14%;平均回收率为99.66%和99.90%;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9和0.999 7。  相似文献   

2.
啶虫脒-辛硫磷混配制剂的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以甲醇 水为流动相,采用254nm检测波长,对啶虫脒和辛硫磷的有效成分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的方法。该方法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007、0.050;变异系数分别为0.78%、0.25%;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8、0.9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7%、99.77%。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噻·氟腈·苯醚悬浮种衣剂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采用C18色谱柱,以甲醇+水=90+10(V/V)为流动相,在220nm波长下,3种有效成分在8min内完全分离。噻虫嗪、氟虫腈和苯醚甲环唑的线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 1、0.999 5、0.999 2,标准偏差为0.06%、0.02%、0.03%,变异系数为0.37%、0.79%、0.87%,平均回收率为99.77%、99.27%、99.33%。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复方陆朴微乳剂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的方法。样品经85℃水浴去除溶剂后,加入甲醇溶解超声处理30 min、过滤,取滤液,测定其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色谱条件:采用ZORBAX S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5%磷酸-甲醇、流速为0.70 mL/min、检测波长为294 nm、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表明:厚朴酚在0.074~0.518μg/mL(r=0.999 7)、和厚朴酚在0.152~1.064μg/mL(r=0.999 8)范围内,其质量浓度和峰面积之间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厚朴酚的添加回收率在98.8%~100.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70%~1.0%(n=6);和厚朴酚的添加回收率在98.5%~99.5%之间,RSD为0.90%~1.1%(n=6),5个不同批次的复方陆朴微乳剂中厚朴酚、和厚朴酚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692 4和1.216 5 mg/mL。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复方陆朴微乳剂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水+冰乙酸=70+30+0.1(V/V)为流动相,使用C_(18)色谱柱,在254nm波长下对28%苄嘧·扑草净泡腾颗粒剂样品中的苄嘧磺隆和扑草净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苄嘧磺隆和扑草净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 7、0.999 7;标准偏差分别为0.034 6、0.068 9;变异系数分别为1.351 6%、0.269 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0%、99.93%。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准确,适用于28%苄嘧·扑草净泡腾颗粒剂样品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6.
啶虫·杀虫环可湿性粉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水+氨水为流动相,使用C18色谱柱和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260nm波长下对试样中的啶虫脒和杀虫环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啶虫脒和杀虫环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1.000 0、0.999 8;标准偏差为0.029、0.106;变异系数为0.87%、0.42%;平均回收率为99.90%、99.99%。  相似文献   

7.
用HPLC分析20%马拉硫磷·辛硫磷乳油,色谱条件如下:250mm×4.6mm(id)不锈钢柱,内装YWG-C18(10μm)填充物;流动相:甲醇 水=77.5 22.5(V/V);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25nm。本方法马拉硫磷和辛硫磷在1μg~16μg进样范围内和峰面积呈线性。相关系数(r)>0.9995。马拉硫磷和辛硫磷分析的回收率在98.5%~101.4%之间,变异系数<2%。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冰乙酸(pH=3)溶液为流动相,使用C_(18)色谱柱和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220nm波长下对试样中的异噁唑草酮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异噁唑草酮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标准偏差为0.02;变异系数为0.02%;平均回收率99.75%。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复方苦部微乳剂指纹图谱和微乳剂中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含量的方法。样品经85℃水浴去除溶剂后,用0.5%的硫酸溶液溶解、静置后过滤;滤液用浓氨水调节p H至10~11,用氯仿萃取;有机相脱溶,残渣用乙醇溶解。采用Reprosil-par120-NH2色谱柱,流动相为V(乙腈)∶V(无水乙醇)∶V(3%磷酸溶液)=87∶7∶6,检测波长220 nm,柱温30℃,对微乳剂样品进行分离;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版)软件对10个不同批次的复方微乳剂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和数据处理,以中位数法生成复方微乳剂对照指纹图谱;采用标准品对照法对其峰归属进行分析,结合外标法测定微乳剂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结果表明:10个批次微乳剂样品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0,从中分离得到7个共有指纹峰,指认其中两个色谱峰分别为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苦参碱在3.63~58.0μg/m L(r=0.999 1)、氧化苦参碱在4.50~72.0μg/m L(r=0.999 0)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在10、20和50 mg/L 3个添加水平下,两者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98%~99%(RSD为0.77%~2.6%,n=9)和96%~99%(RSD为1.0%~2.0%,n=9),微乳剂中两者的检出限(LOD)分别为0.201和0.225 mg/L,定量限(LOQ)分别为0.671和0.750 mg/L;10个批次微乳剂样品中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的平均含量分别为57.07和43.55 mg/L。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特征性强、信息量大,对复方苦部微乳剂有较好的专属性;建立的HPLC检测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重现性好;两者联用能全面有效地控制复方苦部微乳剂质量。  相似文献   

10.
毒·辛乳油的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叙述的是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以甲醇为溶剂 ,甲醇 +水 +冰乙酸为流动相 ,DOS-C18为填料和紫外检测器同柱分离测定毒·辛乳油中的毒死蜱和辛硫磷。结果表明 ,毒死蜱和辛硫磷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021、0.051;变异系数分别为0.21%、0.34% ;回收率分别为100.6%、99.1% ,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3、0.9985。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选用3种不同种类的崩解剂,用量分别为1%、3%、5%,制备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5.7%水分散粒剂,通过测定崩解性和悬浮率,研究了崩解剂种类和用量对农药水分散粒剂崩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选的崩解剂均不同程度的提高崩解性能,其中羧甲基淀粉钠的性价比最高,并最终通过配方优化确定了甲维盐5.7%水分散粒剂的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12.
用HPLC定量分析阿维菌素和毒死蜱混配的农药,色谱条件:250mm×4.6mm,5μm粒径的VP-ODS不锈钢柱;流动相:乙腈∶水∶冰乙酸=85∶15∶0.4(V/V);流速:1.0mL/min;可变紫外检测器:波长245nm。本方法阿维菌素在1~16μg进样范围内和峰面积呈线性,毒死蜱在5~80μg进样范围内和峰面积呈线性。阿维菌素和毒死蜱的相关系数值(R)分别为为0.9999、0.9953。阿维菌素分析的回收率99.84%~101.0%,变异系数〈2%。毒死蜱分析的回收率在98.68%~100.22%,变异系数〈2%。  相似文献   

13.
陈富英 《江西植保》2013,(4):420-422
通过选用4种不同的杀虫剂防治淮山斜纹夜蛾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0d,10亿PIB/mL银纹夜蛾多角体病毒悬浮剂(奥绿一号)处理的防效达100%,0.15%甲氨阿维·1000万PIB/mL苜银夜核悬浮剂(攻蛾)防效达92.8%,15%杜邦安打悬浮剂防效达91.7%,这3种药剂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进行田间试验以明确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防治甘蓝小菜蛾的效果。结果表明,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3~3.3 g/hm2能够很好的控制甘蓝小菜蛾,且防治效果高于对照,对作物安全。  相似文献   

15.
甲维·丙溴磷31%乳油防治水稻害虫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甲维·丙溴磷31%乳油对稻纵卷叶螟、大螟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是水稻害虫总体防治的理想杀虫剂。甲维.丙溴磷31%乳油60mL/667m2对稻纵卷叶螟的杀虫、保叶效果均达95%以上,对大螟的杀虫、保穗效果分别为88.3%、84.6%,显著优于其他参试药剂。  相似文献   

16.
采用浸叶法测定了甲维盐、虫螨腈对甜菜夜蛾的联合增效作用,结果表明,甲维盐、虫螨腈混合后对甜菜夜蛾幼虫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其中甲维盐∶虫螨腈1∶10比例的共毒系数最高,为153.60,LC50值为0.69mg/L。  相似文献   

17.
本文建立了呋喃虫酰肼在甘蓝和土壤中残留量的液相色谱定量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过SPEFlorisil小柱净化,采用150mm×4.6mm,C18不锈钢色谱柱,以甲醇∶水(75∶2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230nm,外标法定量进行HPLC测定。方法的线性范围在0.01~1.0mg/L,方程y=2075.9X-146.81,相关系数0.9999;最小检出量为0.001ng,最低检出浓度0.01mg/kg,回收率为80.1%~102.5%。  相似文献   

18.
样品提取净化过程建立在SN/T1973-2007《进出口食品中阿维菌素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基础上,用乙腈提取,中性氧化铝固相萃取柱净化,外标法定量。Waters2695-TQD电喷雾正离子(ESI+)多反应检测,通过优化锥孔电压(Cone(V)),碰撞能量(Collision),流动相,定容液比例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锥孔电压为22,阿维菌素能形成稳定的M+NH4+峰,碰撞能量为25,能形成稳定的碎片离子,并且阿维菌素在0.005~0.25mg/kg范围内保持良好线性范围(R20.999),回收率76.3%~101.8%之间,检出限为0.005mg/kg,符合痕量分析要求并能满足确证需要。  相似文献   

19.
在温度26℃、RH70%、光周期L∶D=14h∶10h的条件下,研究了蝇蛹俑小蜂Spalangia endius Walker对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蛹的寄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桔小实蝇蛹的密度变化对蝇蛹俑小蜂的寄生作用有很大影响,用功能反应HollingⅡ模型模拟,其模拟方程为Na=0.4473N0/(1+0.0142N0)。桔小实蝇蛹密度越高,被寄生的蛹量随自身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当蛹密度大于30头时,被寄生的蛹量增幅急剧变小而接近极限水平。通过该方程可明确单头雌成蜂在24h内最多寄生31.55头桔小实蝇蛹,其寄生1头蛹所需时间为0.76h;此外蝇蛹俑小蜂雌成蜂的自身密度对寄生有一定的干扰作用,其干扰作用通过Hassell-Varley模型拟合,方程为α=0.0621P-0.3062,表明蝇蛹俑小蜂雌成蜂的发现域随着自身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变小,寄生蜂雌成蜂个体间的相互干扰效应降低了寄生效能。温湿度对蝇蛹俑小蜂成虫平均寿命的影响研究表明26℃、RH60%~70%为蝇蛹俑小蜂成虫存活的最佳温湿度。  相似文献   

20.
于人工气候箱(23±1℃、RH70%±5%、光照(D∶L=16h∶8h)条件下,在菜豆叶片制作的叶碟上,比较了栗真绥螨与黄瓜新小绥螨对西方花蓟马初孵若虫的功能反应。结果表明:黄瓜新小绥螨和栗真绥螨对西方花蓟马初孵若虫的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模型,分别为Na=0.763×Nt/(1+0.152Nt)和Na=0.257×Nt/(1+0.032Nt),对西方花蓟马初孵若虫的攻击率分别为0.763和0.257,处理时间分别为0.199d和0.125d,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5.0头和8.0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