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锐 《中国农垦》2006,(4):73-73
新疆兵团九十团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治理.退耕还林等机遇,依托国家高新科技示范园生态农业建设、职工危旧住房改造等,实施国家艾比湖万亩生态林建设工程,开展艾比湖生态环境冶理,对湖畔边缘实行了封育、建设人工植被、实施封沙育林、营造大型宽带防风基干林,保护了艾比湖湿地的自然生态林和天然草场,沙漠化、荒漠化日益得到遏制。该团先后投资近1亿元,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和国家高新生态农业科技推广,依托国家高新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实施喷滴灌节水灌溉,于2002年从以色列引进世界最先进的地埋滴灌进行试验并获得成功。在全团改造了5000亩地埋式滴灌、55万亩膜下滴灌,每年节水近1000万立方米。  相似文献   

2.
小型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与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型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项目作为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农民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有着重要意义。小型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周期较短,可以更快地投入使用,且选址灵活,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农业用水需求。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小型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方案,对节水灌溉项目建设综合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王生 《甘肃农业》2014,(14):50-51
文章介绍了天祝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实施情况。项目实施后,控制灌溉面积1.127万亩,年可节余水量34万立方米,年产生综合效益271.29万元,水利效益149.21万元。不仅确保了项目区设施农业灌溉用水,而且可以有效改善项目区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为全县经济发展和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建设步伐创造有利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4.
小型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是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的高质量建设,有助于改善农民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工程的规模一般不大,能在较短时间内建成并投入使用,可以较好的满足种植人员种植工作开展对于水资源的需求,做好工程项目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文章对民乐县洪水河管理处的小型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工作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带来的效益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确保农业稳产增收、做好农田水利设施基础建设就显得特别重要。基于此,结合农业节水灌溉的基本原则,分析了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的注意事项,以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节水灌溉技术的相关措施,为农田水利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农家顾问》2011,(11):7-7
10月12日.水利部副部长矫勇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十二五”期间.我国农田水利将成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任务.具体目标是: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000万亩.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000万亩。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我国不断完善农田水利设施体系,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165万亩,为粮食连年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而在农业节水灌溉方面,国外又有哪些技术值得我们借鉴呢?1.以色列。以色列的农田与温室大棚普遍采用了喷灌和滴灌的方式,实行了灌溉的自动化管理。灌溉系统普遍采用计算机控制,具有自动化程度高、配套齐全和可靠性高等优点。其灌溉控制器能够控制十几路的电磁阀,根据土壤湿度、作物长势等因素自动进行灌溉,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实施,为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加大投入,深化农村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加大对粮食主产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重点扶持力度,大力普及节水灌溉技术,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新机制、新办法.  相似文献   

9.
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应用节水滴灌技术契合了我国农业节能生产的原则,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本文对农田水利节水滴灌技术进行了简单介绍,分析了节水滴灌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意义,剖析了节水滴灌技术的施工要点,并介绍了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发展现存问题,提出了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滴灌技术的推广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0.
王蕾  曾心韵 《江苏农业科学》2020,48(17):307-312,325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供给是保障农业稳产高产、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因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实地调查陕西省、河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的181个村庄的微观数据,从不同维度分析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供给现状。结果发现,我国小型农田水利的投资仍以国家财政为主,且存在多元化趋势;但在资金利用过程中存在着资金利用效率不高、不透明等问题;近年来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趋势较好,但节水灌溉发展不够完善,农户的参与积极度低下,同时后期维护与管理工作也需加强。基于此,从建立完善的小型农田水利稳定投入机制、完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后期管理体系、重视社会资本作用、调动农户参与积极性、推广节水惜水措施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张尧铭 《甘肃农业》2014,(22):55-56
自2012年民乐县实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重点县项目以来,坚持"政府主导、规划先行,集中投入、整片推进,注重实效"的原则,通过三年建设,改善了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加快了全县传统农业向节水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发展的速度,达到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等多重效益。  相似文献   

12.
任丘市2009年被列为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通过三年建设,在全市农村发展地下低压防渗管道工程146万米,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8.31万亩。项目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有效改善,为建设新农村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吉林农业》2015,(6):22
<正>今年的3月22日是第23届"世界水日",也是第28届"中国水周"第一天。今年"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是"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从水利部获悉,为了确保农业用水、促进节水,我国将加大现代农田水利建设力度,到2020年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亿亩,节水灌溉工程占有效灌溉面积的比例达到60%以上。水利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国大力加强农业节水建设,到2013年底,全国建成各类水库9.8万余座、大中型灌区7700多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2000多万处,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9.52亿亩。全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达到4.07亿亩,其中高效节水灌  相似文献   

14.
1实施旱作节水的重大意义 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是农田灌溉乃至农业用水发展史上意义深远的一场重大变革,是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缓解农业用水供需矛盾的需要,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高产高效农业生产的有效措施,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主要内容。特别是发展早作节水灌溉的意义不仅仅是节约灌溉用水,而且改变了传统的用水、管水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1月8日,在河南省社旗县太和镇马埂村田间地头,施工人员奋战在农田水利打井配套项目的工地。社旗县在"小农水"项目的助力下,先后建成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3万亩,打配机电井1500多眼,增加节水灌溉面积2.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达47.91万亩,该县粮食生产实现了9连增,并被命名为国家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  相似文献   

16.
浅谈沙湾县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丽 《农村科技》2010,(10):79-80
<正>一、改革的意义200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恢复建立了农田水利建设专项补助资金,用于发展高效节水灌溉设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末级渠系量测水设施等一系列水利设施的建设。目前我县  相似文献   

17.
<正>一种采取膜下滴灌、膜上滴灌、地埋式渗灌,实施水肥一体的旱作农业节水新技术,近日在盐池县西滩乡"宁夏干旱区设施蔬菜综合节水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区获得成功。自治区农林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以水肥高效利用为设施蔬菜关键生产技术的核心突破口,建立起半干旱风  相似文献   

18.
云南是一个以旱作农业为主的高原农业省,75%的耕地分布在山区,农田水利建设严重滞后,灌溉设施缺乏,有效灌溉面积为2276万亩(1亩=1/15ha),占常用耕地的36.13%,干旱缺水是云南农业的主要障碍因素。在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农业发展瓶颈的今天,各国的节水农业专家都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层次来研究解决这一问题,积极开展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研究,为此,在国家农业部的支持下,我们在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的旱地上开展了等高聚土垄作节水技术研究,为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挖掘旱地的生产潜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王德磊 《河南农业》2023,(20):51-53
在我国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农业生产的关注度。在农田水利灌溉工作高速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按照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完成水资源科学规划等方面的工作。节水灌溉技术是农田水利灌溉工作达到节水促产目标的关键技术,可以提高农田水利灌溉工作的整体水平。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农田水利灌溉工作中运用节水灌溉技术的作用,介绍了滴灌技术、喷灌技术、管道输水技术、渠道防渗技术等节水灌溉技术的运用方式,给出了提高节水灌溉技术运用效果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新疆伊宁县农业用水紧缺,近些年,地区积极推广高效节水技术如喷灌技术、滴灌技术和微灌技术,提高了淡水资源的利用率,改变了传统农业灌溉模式。该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论述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