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来,洞头的蔬菜生产发展迅速,十字花科作物中蔬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这为偏嗜十字花科蔬菜的小菜蛾、菜青虫提供了丰富的食料,加上小菜蛾、菜青虫世代周期短、产卵量大的特性,已成为本县十字花科蔬菜上为害最普遍、最严重的害虫之一。因此,“海岛蔬菜安全模式研究”课题组开展了小菜蛾、菜青虫混合发生时防治技术的试验研究,筛选出几种对小菜蛾、  相似文献   

2.
一、发生原因小菜蛾为寡食性害虫,一般仅取食十字花科蔬菜,因此,大面积连片种植十字花科蔬菜,对其种群繁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小菜蛾的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食物条件。小菜蛾取食蔬菜的老叶、黄叶都能完成发育,只要田间有寄主植物,  相似文献   

3.
小菜蛾综合防治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忠添 《现代农业科技》2009,(17):170-170,173
小菜蛾是蔬菜上常发性的主要害虫,介绍了小菜蛾的危害特点和发生原因,总结了其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小菜蛾的防治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小菜蛾是蔬菜生产上最重要害虫之一,分布广,繁殖快,主要为害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的蔬菜,是典型的难防害虫。近年来小菜蛾为害加重,严重制约了蔬菜生产;同时广大市民对食菜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研究和应用十字花科蔬菜害虫绿色防控技术已成为广大菜农和市民的迫切要求。为了系统研究小菜蛾的发生规律,我们从2006年开始对小菜蛾进行田间系统调查和性诱剂诱集等工作,初步掌握了该虫在蔬菜上的发生规律,进而提出了系统的绿色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5.
小菜蛾是我市十字花科蔬菜常发性害虫,世代交替,全年危害,尤以春秋两季危害最重,对露地及棚式蔬菜均可造成严重威胁.为探索不同药剂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掌握小菜蛾的化学防治技术,减少农药对蔬菜的污染,我们选取了目前较好的几种农药进行了药效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6.
非十字花科蔬菜葱、苋菜、豇豆等对小菜蛾,菜青虫幼虫取食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放有豇豆、葱、苋菜叶片及叶液浸渍菜心、椰菜叶片的处理中,小菜蛾,菜青虫幼虫对菜心、椰菜的平均取食量一般小于相应的空白与清水对照,但因小菜蛾,菜青虫个体间取食量差异较大,经方差分析,除豇豆叶及豇豆叶液处理的小菜蛾幼虫取食量显著低于对照外,其余和中处理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说明这些非十字花科蔬菜对小菜蛾,菜青虫幼虫取食量的影  相似文献   

7.
小菜蛾是贵州省蔬菜上主要害虫之一,常年发生面积80万亩左右,全省各蔬菜主要种植区均有发生。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以及反季节蔬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小菜蛾世代重叠严重,发生危害程度呈上升态势。  相似文献   

8.
小菜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菜蛾是一种为害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分布。一旦暴发,如果防治不到位,极有可能造成绝收。随着杀虫剂的大量使用,小菜蛾对多种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包括一些效果较好的微生物杀虫剂。为了更好地控制小菜蛾,国内外学者将苏云金杆菌基因转入蔬菜中,研究转基因蔬菜对小菜蛾的控制效果。为了更好地了解小菜蛾的发生特点和危害规律,采用更科学的防治方法,从小菜蛾的分类地位、危害寄主、为害特征、国内外分布、抗药性情况、综合防控技术以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长沙郊区十字花科蔬菜害虫连续3a的系统调查,共鉴定了十字花科蔬菜害虫37种,其中以小菜蛾、菜粉蝶、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菜蚜、跳甲、猿叶虫等危害最重。根据该地区十字花科蔬菜害虫的发生特点,提出了其综合治理技术的要点。  相似文献   

10.
小菜蛾是世界性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在亚热带地区常年发生危害,其主要世代的自然危害损失15%~30%,严重的达70%以上甚至毁产,对蔬菜生产构成极大威胁。在生产中小菜蛾的防治主要依赖化学杀虫剂,因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小菜蛾通过药剂的选择压力和自身遗传作用很快产生抗药性。据报道,它对许多常用杀虫剂均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笔对温州市不同地区与时间条件下的小菜蛾进行了不同杀虫剂田间抗药性测定,旨在明确我市小菜蛾的抗性现状、发展规律,为综合防治小菜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小菜蛾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蔬菜,而巴里坤县种植的冷凉十字花科蔬菜面积越来越大,小菜蛾危害也愈加严重。本文通过对小菜蛾的危害特征、发生规律、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巴里坤县冷凉蔬菜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小菜蛾是沿江地区蔬菜上的主要害虫,不仅发生期长,发生代次多,而且对常规药剂均已产生高水平的抗性。为了积极探索适用于无公害蔬菜生产的高效药剂及其应用技术,2004年进行了氟啶脲等药剂防治抗性小菜蛾的效果与应用技术试验,结果表明,氟啶脲等药剂防治抗性小菜蛾效果好,增产增收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小菜蛾抗药性研究及其治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小菜蛾是一种世界性十字花科蔬菜害虫,巳报道小菜蛾对50多种杀虫剂产生抗药性,包括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类、昆虫生长调节剂及苏云金杆菌(Bt)类等杀虫剂。本全面阐述了国内外小菜蛾抗药性研究概况,包括小菜蛾抗性发展、交互抗性、抗性稳定性、抗性机理及抗性遗传等方面的研究,并对小菜蛾抗药性的治理策略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蔬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反季节蔬菜面积也逐渐增多,尤其是白菜品种种植面积也越来越大,这对调节市场夏秋蔬菜淡季起了很大作用,同时,经济效益好比较高。但由于夏秋气温高,虫害发生严重,特别是小菜蛾,危害性有极大,该虫易产生抗药性,很难防治,对白菜产量损失很大。为了筛选出能有效防治小菜蛾的特效药,为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提供害虫综合防治技术依据,并在生产中进行推广应用,特进行本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几种新农药对蔬菜小菜蛾的防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生产实际出发,选择了几种低毒、低残留、以生物药剂为主复配的新型杀虫剂,对小菜蛾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集琦虫螨克和蝇螨净2种新农药防治小菜蛾不但速效性好,防效高,而且经济成本低,适合蔬菜生产推广使用,同时还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6.
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莆田市涵江区设立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总结了示范区蔬菜病虫害的绿色防控关键技术,针对蔬菜小菜蛾、斜纹夜蛾为主体进行生态调控、物理诱避、生物防治及科学合理用药等综合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17.
朱水财 《福建农业》2006,(12):21-21
邵武市地处闽北,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各种农作物的生长,是我省的主要农业产区,常年蔬菜种植面积近1.2万亩,近年来我市蔬菜种植地普遍发生小菜蛾,为害越来越重,年发生面积0.65万亩左右,严重影响了蔬菜生产和蔬菜品质,菜园一般株受害率达50%-70%,发生严重时菜园绝收。为了有效地避免小菜蛾危害,在总结不同药剂的药效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选择药剂和施药的方法,并且针对小菜蛾的抗药性,在使用药剂防治的同时采用多种办法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8.
小菜蛾防治难的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菜蛾是蔬菜上常发性的主要害虫,主要为害十字花科类的甘蓝、白菜、花椰菜、萝卜等作物,啃食叶片,造成缺刻、孔洞,严重时整叶被吃光,仅残留叶脉,形成“天窗”,由此使蔬菜品质变差.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与此同时.小菜蛾对常用的有机磷和菊酯类农药已产生抗药性,药剂选择范围较窄.是当前生产上使用化学杀虫剂防治困难的典型害虫之一。为此.于2002-2008年连续在邵武市昭阳街道办事处城丰村、莆常村的300多亩蔬菜基地.对小菜蛾防治难的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试验、分析和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27%丁醚脲·高氯防治小菜蛾田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珠三角长年种植蔬菜,用药较多,而为害蔬菜的小菜蛾全年发生,发生代数多(5~6代),小菜蛾是高抗药性的害虫之一.探索27%丁醚脲·高氯乳油防治小菜蛾田间防治效果,为更好地防治蔬菜小菜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小菜蛾,又名吊丝鬼,两头尖,属鳞翅目菜蛾科,是杂食性害虫,受害寄主以十字花科蔬菜为主,但也有番茄、马铃薯、生姜等。近年来,我地小菜蛾大面积严重发生,群集为害,初孵幼虫潜入叶内取食叶肉,呈透明斑块,群众称为“开天窗”,2龄后蚕食叶片,严重时呈网状,产品品质下降,产量锐减,甚至绝收。小菜蛾的为害呈明显上升趋势。为此,近年来,我们对本地区小菜蛾严重发生原因及为害特点,进行了调查分析,并结合当地无公害蔬菜生产,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