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河北杨地膜覆盖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适当延迟采条时间,可以增加河北杨种条营养物质含量,促进生根和生长;黑色膜与无色膜对河北杨扦插育苗成活率影响不大,对生长量影响显著;不同作床方式对河北杨成活率没有影响,对生长量影响显著;减少抹芽次数和控制灌水,可以提高河北杨种条质量,促进扦插成活。  相似文献   

2.
低温贮藏对俄罗斯杨种条生理指标及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裸露和密封2种方式低温贮藏1年生俄罗斯杨种条,测定了其在造林前1年11月及造林当年全生长季各月份(4-10月)的生理指标,并调查了其在全生长季的扦插成活率.结果表明:随贮藏时间的延长,俄罗斯杨种条组织含水量呈降低趋势,相对电导率呈上升趋势,而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先上升后下降、可溶性糖先下降后上升;2种处理方式间的脯氨...  相似文献   

3.
新疆杨埋条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可节省劳力,节省种条,提高出苗量。新疆杨的埋条育苗应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适应西部大开发和符合国家<关于加快造纸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若干意见的通知>精神,克拉玛依市启动了林纸一体化项目,提出了“双百工程”(营造100万亩工业原料林和建设年产100万吨商品纸桨),如何在短期内栽植6.67×104hm2(100万亩)纸桨林业原料及提高造林成活率 ,在特殊地区、不同时期的造林技术研究显得非常必要.2000年秋季,新疆准噶尔生态公司营造了66.67hm2(1 000亩)杨树试验示范林,通过不同栽培方式,截干和灌溉等抚育管理试验,新疆杨和俄罗斯杨的造林成活量高达90;以上,总体平均成活率分别为75.2;和84;,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对今后大面积秋季造林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西藏主要造林树种—新疆杨、银白杨和藏川杨等3种杨树的休眠枝和新梢作外植体进行离体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杨树种类的离体培养表现出明显差异,其中,初代培养的成活率表现为藏川杨>银白杨>新疆杨;增殖培养的增殖系数表现为新疆杨>银白杨>藏川杨;生根培养的生根率表现为新疆杨>银白杨>藏川杨;移栽成活率表现为新疆杨>银白杨>藏川杨。杨树初代培养基配方中则以MS+2.0mg/LBA+0.5mg/LNAA效果最好;MS+BA0.5mg/L+NAA0.1mg/L为新疆杨最佳增殖培养基配方,银白杨和藏川杨均以MS+BA1.0mg/L+NAA0.1mg/L为最佳;生根培养基配方中,新疆杨、银白杨以1/2MS+0.2mg/LIBA最好,藏川杨以1/2MS+0.5mg/LIBA最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克拉玛依荒漠区新建的新疆杨、俄罗斯杨、榆树白腊混交林及外围原有的荒漠风沙土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生物量进行对比研究,旨在明确荒漠区植树造林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为土地利用和生态保护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新建林区与外围原有的荒漠风沙土壤取样分析,对比研究荒漠区新建林和外围原有荒漠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溶解性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以及生物量.[结果]新疆杨土、俄罗斯杨土、榆树白腊混交林土及荒漠风沙土0~50 cm土层总有机碳含量分别为10.38、6.73、11.16和4.37 g/kg;试验地0~50 cm土层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平均值的大小顺序为荒漠风沙土>榆树白腊混交林土>俄罗斯杨土>新疆杨土;3种林土与荒漠风沙土的活性有机碳之间有显著性差异,但林种土壤之间活性有机碳没有显著差异;林区土层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均高于荒漠区,各土层俄罗斯杨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均小于新疆杨和混交林区.[结论]林区新建后的各层土壤有机质、活性有机碳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增加,大小顺序为榆树白腊混交林土>新疆杨土>俄罗斯杨土>荒漠风沙土,溶解性有机碳降低.新建林区乔木和草本的生物量均大于荒漠风沙土的生物量.生物量大小顺序为总生物量大小及顺序为:俄罗斯杨>新疆杨>榆树白腊混交林>荒漠风沙土.  相似文献   

7.
刘槐东 《农技服务》2015,(2):109-110
新疆杨是一种适应性广、抗性强、生长较快的树种,是北方地区推广的城乡绿化、农田林网、营造防护林的优良树种。新疆杨苗木繁育的主要方法是扦插育苗,由于其生根困难,所以育苗成活率不高。因而有必要科学地掌握新疆杨的地膜覆盖扦插育苗技术提高育苗成活率。作者在本文从新疆杨的覆膜、种条采集、催芽处理以及整地做床和苗期田间管理等环节,对新疆杨地膜覆盖扦插育苗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银×新杨是新疆林业科学院通过对银白杨和新疆杨采用人工杂交育种方法获得的优良推广无性系。经过18年的区域化栽培试验表明,该白杨派杨树新无性系具有抗逆性强、抗病虫害、生长快、冠形窄小、树干通直等特性。目前主要在北疆地区育苗、栽培,该新品种可广泛应用于防护林、用材林和城镇绿化等,可逐步成为"三北"地区主栽的白杨派新品种。一、种条采取1.采种条时间一般选择在银×新杨落叶后或春季树液流动前  相似文献   

9.
中华红叶杨硬枝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中华红叶杨种条不同木质化程度、贮藏方式的对比观察,从采集种条、整地施肥、扦插、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红叶杨育苗技术,指出选择木质化程度高的种条可促进中华红叶杨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对克拉玛依荒漠区新建的新疆杨林和俄罗斯杨林区及其外围3种原有荒漠区的植被类型、覆盖率、植被生物量、碳储量、土壤含水量和可溶性盐总量进行了调查和测定,分析了干旱荒漠区植树造林对原有荒漠植被生物量的影响,探讨了土壤含水量和可溶性盐总量与生物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外围原有荒漠区相比,荒漠区新建新疆杨和俄罗斯杨林区植被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