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伍铭凯  杨汉远  龙午  吴志涛  王安文 《种子》2007,26(10):80-81
通过山麻风树种子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沙藏种子浸种36 h,出土时间最早、出苗率最高、出苗最整齐,最高平均发芽率为40%,一年生苗平均高10 cm,最高18 cm,平均地径0.2 cm,最大地径0.25 cm。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吉林省西部适宜的文冠果优良速生种源,在继续文冠果不同群体资源果实和种子性状评价基础上,以赤峰8个引种种源的文冠果种子出苗率及其1~3年生苗的连年高生长和地径生长进行调查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的出苗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4#、7#、8#种源的出苗率较高,而且7#种源的出苗率要好于其他种源,其出苗率为95.33%;不同种源第1年高生长和地径生长范围为23.9~44.4 cm和0.398~0.610 cm,第2年分别为42.6~69.5 cm、0.556~0.774 cm,第3年分别为51.2~63.1 cm、0.676~0.836 cm,其连年生长增加趋势明显。同时,不同种源间的高生长和径生长存在明显差异,其中4#、6#、7#、8#种源的高生长和地径生长要优于其他种源;不同种源的出苗率、苗高年生长、地径年生长、3年生苗高和3年生地径等数据的聚类分析表明,8个种源可分为4类,其中第1类的7#种源的综合表现最优,其3年生苗高和地径分别为177.1、2.224 cm。研究结果为后续吉林省文冠果的遗传改良和优质苗木的推广和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不同施用方式下保水剂浓度对作物成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内蒙古干旱地区农业生产实际和保水剂在节水农业中的应用前景,对干旱条件下保水剂浓度对作物出苗和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保水剂不同施用方式下,浓度对萝卜、玉米和糜子的出苗率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保水剂可显著提高作物出苗率并改善幼苗生长状况,但其效果因施用方式不同,差异较大。对萝卜而言,5cm施用深度下,沟施时对应浓度在0.10%~0.50%范围内,出苗率比对照提高25.3~44.0个百分点,混施在浓度小于1.00%时,皆能提高出苗率,但提高幅度明显低于沟施;10cm施用深度下,混施时浓度在0.10%~0.50%范围内,出苗率比对照高30个百分点左右,而沟施则不明显。对于玉米和糜子,混施浓度低于0.30%时,玉米出苗率提高5~7倍,糜子出苗率提高2~4倍。从幼苗生长看,萝卜在试验最低浓度0.10%,玉米和糜子在0.10%~0.30%,各处理株高明显优于对照。总体上保水剂和土壤混施优于沟施,施用深度对作物成苗的影响在不同施用方式下不一致,这种差异与保水剂和土壤的相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种子繁殖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实储藏方式发芽率差异明显,晒干果脱粒沙藏种子发芽率最高达41.8%,是种子储藏的首选方式;遮阴网覆盖对种子发芽率作用明显,达46.63%,高于不覆盖的39.68%,为良好的育苗覆盖措施。昆明山海棠种实千粒重:鲜翅果54.8 g,干翅果26.2 g,种粒7.15 g。种子播后约第30天开始出苗,出苗时间持续30 d左右,出苗高峰在播种后第30~50天。苗木生长期6~11月,速生期6月中旬至10月上旬,8月初、9月中旬、10月初,苗高,地径出现生长高峰。一年生苗平均高(茎长)35.6 cm,最大值107 cm;平均地径0.4 cm,地径最大值0.89 cm;平均根幅19.8 cm,最大根幅65cm;平均根深21.9 cm,最大根深45 cm;平均鲜枝茎重3.1 g/株,最大值37.1 g/株;平均鲜根重7.3 g/株,最大鲜根重102.5g/株。  相似文献   

5.
《种子》2019,(9)
为了探讨辐照对洋紫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本研究分别采用不同辐照率和辐照时间的~(60)Co-γ射线辐射洋紫荆(Bauhinia variegata)种子。结果表明:总辐照剂量相同时,不同辐照率对洋紫荆种子的出苗率和成苗率没有显著影响;在0~375 Gy辐射剂量内,对照组(0 Gy)的出苗率和成苗率最高,分别为82.67%和74.00%,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出苗率和成苗率呈非线性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致死剂(量)为375 Gy。γ射线辐照处理获得的诱变苗株高、地径和相对叶绿素含量同样受剂量效应的影响,尤其是225 Gy的辐照剂量能够显著增加洋紫荆地径和相对叶绿素含量。  相似文献   

6.
乐昌含笑育苗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乐昌含笑种子进行实生育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乐昌含笑种子萌发最适宜的土壤温度为15.93℃以上,地表温度为16.12℃;发芽率最高为66%,最低为56%,平均为60.4%;1年生苗高最高为77.1cm,最低为26.0锄,平均为44.3 cm;地径最大为12.13mm,最小为5.05 mm,平均为8.32mm;苗期高、径生长成正比.  相似文献   

7.
在阿尔山地区以稠李种子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4个贮藏方式,对稠李种子的发芽率、栽种出苗率、苗木株高及地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贮藏方式对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有直接影响;土窖种子与湿沙以1∶3体积比混合贮藏和冷藏窖种子与雪以1∶3混合贮藏的种子发芽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且出苗率更高,但对株高和地径的影响较小;秋播各项指标效果均优于春播。综合考虑试验结果及生产便利,在阿尔山地区以土窖沙藏法、每年秋季播种更有利于稠李的发芽和生长。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贵州冬种马铃薯增产增效的栽培技术,以及早熟马铃薯新品种‘滇黔芋23号’在冬种区域的适宜性和丰产性,选用‘滇黔芋23号’原原种,采用液态膜、地膜、塑料薄膜小拱棚、稻草等覆盖方式进行小区试验,对地温、马铃薯各性状和产量结果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覆盖方式较对照有增温效果,在低温时增温保温效果高于高温,能提高地温0.41-2.35℃;覆盖处理较对照提早出苗2~15天,出苗率也高于对照,其中小拱棚处理出苗最早、出苗率最高;覆盖处理较对照可缩短马铃薯生育期4-10天,也以小拱棚处理提前10天最短;综合经济性状以稻草覆盖处理最好,产量也最高,比对照增产20.3%,差异性分析表明其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稻草覆盖栽培方式和品种‘滇黔芋23号’适合荔波县生产,应加大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9.
农作物三种基本抽样调查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随机抽样法、顺序抽样法、典型抽样法时芝麻试验地出苗率进行调查,各用工时20h、6h、4h,其出苗率分别为53.8%、53.8%、71.3%。结果表明。典型抽样调查比随机抽样调查、顺序抽样调查出苗率高17.5个百分点,差异这极显著水平,工时分别为随机抽样调查、顺序抽样调查的20.0%.66.7%。其精度典型抽样法最高为81.0%。随机抽样法次之为67.5%,顺序抽样法最低为49.1%。对农作物抽样调查,当总体为正态分布时,适宜采用随机抽样;当总体中群体内差异明显、样拳容量较小时,可选用典型抽样;抽样单位在总体内较均匀分布时,则采用顺序抽样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0.
周洪英  邹天才  刘海燕  胡雪华  朱立 《种子》2006,25(12):63-67
对贵州特有植物贵州槭两年生苗采用了磷酸二氢钾、复合肥、尿素3种肥料和不同光照处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根外追肥和全光照育苗对贵州槭的苗高、地径及侧枝生长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追肥和全光照处理后,年平均苗高达58~61.55cm,地径0.97~1.08cm,侧枝数10~15条,质量指数0.4252~0.4760,显著高于遮荫不施肥的处理,说明根外追肥和全光照处理都是促进贵州槭速生的有效途径。(2)不同肥料在苗木生长的不同时期,对其生长量的增加值和生长势存在明显差异,这与苗木生长在不同时期对营养元素的吸收速率和需要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生态旱育秧沼肥不同用量培肥苗床效果的探讨,培肥苗床结果表明:用沼肥培肥旱育秧苗床,出苗较对照提早1.7d;出苗率、成秧率平均提高7.4,6.7个百分点;单株绿叶数、白根数、分蘖数平均增加1.3叶、4.2根、1.4个;单株鲜、干重平均提高0.51g和38.7mg;随着沼肥用量增加,秧苗素质显著提高。大田结果表明:用10kg/m^2沼肥培肥苗床产量最高,平均单产达502.5kg/667m^2,其次是15kg/m^2平均单产501kg/667m^2。分别较对照增产7.67%和7.44%,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加拿大红枫的引种及繁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了探索引进加拿大红枫的可行性,从加拿大引进了加拿大红枫种子,开展了其实生苗繁育、移栽成活率、青枫作砧木嫁接繁殖等研究,测量了1年生实生苗的株高与地径,并对其引种适应性进行了6年观测。结果表明,加拿大红枫种子的出苗率为55.7%,移栽成活率为95.6%。乡土树种青枫与加拿大红枫嫁接的亲和性较好,嫁接成活率达94%,但从第2年开始膨大,产生嫁接瘤,表明青枫不适合作砧木嫁接加拿大红枫。1年生实生苗的平均株高为116.2 cm,平均地径为1.1 cm。加拿大红枫适应性强,能顺利越夏,虫害可防可控。根据气候相似原理和有关引种报告,还论述了在中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区适宜引种加拿大红枫。  相似文献   

13.
香果树实生苗培育技术及苗木质量分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德权  陈景艳  李鹤  高亮  邓伦秀 《种子》2014,(4):113-115
选择生长健壮的成年母树采种、苗床平整、土壤碎细、控制杂草、加强幼苗期水肥管理和病虫防治是提高香果树实生苗苗木质量的关键技术。香果树1年生实生苗苗高生长量平均为27.8 cm,最高为75.0 cm,最低为6.2 cm;地径生长量平均为6.9 mm,最高为15.39 mm,最低为2.5 mm。苗高≥20 cm以上的特级、Ⅰ级、Ⅱ级苗株数占62.8%,可当年出圃造林;苗高<20 cm的Ⅲ级苗占37.2%,继续留床培育1年再出圃造林。  相似文献   

14.
欧行奇  王稼苜  李新华 《种子》2016,(10):67-69
小麦穗发芽在全球范围造成了显著的经济损失和发芽率的降低.本研究以小麦品种百农64、周麦18、济麦20和豫麦34为材料,将不同萌发状态的小麦种子(正常、吸胀、萌动、亚发芽、发芽、超发芽)分别播种在3种不同深度(1.5,3.0,4.5cm)下,研究6种不同发芽程度种子的田间出苗率.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发芽程度和播种深度对不同小麦品种田间出苗率都有显著影响.1)6种不同发芽程度的小麦种子除济麦20是萌动状态的种子出苗率最高外,其它3个品种都是以正常状态的种子出苗率最高;4个小麦品种均以超发芽状态的种子出苗率最低.2)播种深度对不同小麦品种出苗率的影响显著,所有品种均以3.0 cm播种深度的出苗率最高.  相似文献   

15.
播种深度对不同来源羊草种子出苗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桂霞  韩建国  赵霞 《种子》2006,25(9):20-23
研究了野外条件下4种不同播种深度对2种种子来源(野生和栽培)的羊草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深度和种子来源都显著影响羊草出苗率.羊草出苗率与播种深度成反比,覆土1 cm的种苗出苗率最高,覆土6 cm的最低,两者相差4~5倍.栽培羊草在播深1~2 cm时,出苗率显著高于野生羊草;而当播深增加到4 cm后,则呈相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1品种特性加工番茄“红钻石”为有限生长类型,株高70~80cm,开展度80~90cm,分枝8~9枝,叶片厚、宽、大,叶色深绿,主茎6~7叶间着生第1花序,2~3花序自封顶,每花序6~7朵花,枝蔓韧性好。果实为长椭圆型,平均单株结果数45~55个,色红,皮厚0.7cm,纵径7~10cm,横径4~6cm,2心室,汁少,肉多,种籽较少,平均单果重85~100g,最大350g,  相似文献   

17.
胡生荣  张勇  汪季  周丹丹  高永 《种子》2008,27(4):1-6
在实验室和温室内对3种滨藜属植物种子进行蒸馏水、0.4%、0.8%、1.2%的NaCl溶液和10%、15%、20%的PEG溶液引发预处理以及低温预处理(5℃),测定不同预处理方式对种子在干旱胁迫和盐胁迫(NaCl)中发芽率/出苗率和种子胚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室发芽实验中,不同方式预处理整体上并没有显著提高3种滨藜种子的萌发能力,同时引发效果因植物种、预处理方式以及发芽环境而异,表现出较差的规律性;温室盆栽实验中,不同方式的预处理较为明显地提高了灰白滨藜变种2和四翅滨藜的出苗率,但也降低了灰白滨藜变种1的出苗率。总的来看,不同方式种子预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打乱”了种子在不同胁迫强度下的萌发能力。  相似文献   

18.
温度和植物激素对提高南方红豆杉种子出苗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洪英  金平  邹天才 《种子》2007,26(5):12-15
为提高珍稀药用植物南方红豆杉种子萌发活力和出苗率,采用暖冷变温层积法和不同植物激素对南方红豆杉种子进行了萌发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变温层积处理,种胚长净增0.43mm,宽净增0.10mm。部分种子提早出苗,出苗率高达30%,综合出苗率(92%)比对照出苗率(80%)高出12个百分点;植物激素的作用使种子提前9个月萌发,萌发率和出苗率均高于对照;层积基质、播种基质的选择对其种子萌发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种子》2020,(6)
以3份粳稻材料为对象,设置25℃(适温)、12℃(低温)2个出苗温度、4种覆土厚度(1、3、5、7 cm)共8种处理,研究不同温度和覆土厚度对水稻出苗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适温条件下,3份供试材料在覆土厚度为1、3、5 cm时,处理间出苗率无显著差异,当覆土厚度达7 cm时,其出苗率显著降低,与1 cm、3 cm和5 cm时出苗率差异极显著;而在低温处理下,覆土厚度为1~3 cm,其出苗率最高。综合考虑覆土厚度对出苗率、出苗时间、根数、根长、芽鞘节、第二节间、叶龄和株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温条件下,1~5 cm的覆土厚度均可;而在低温处理下,较适宜的覆土厚度为1~3 cm。  相似文献   

20.
1主要指标 播种方式:10cm+66cm+10cm+66cm+10cm机采棉配置方式,2m超宽膜,2膜12行,1膜2管,1管3滴灌方式,理论株数18700株/667m^2,平均行距37.5cm,株距9.5cm,播种量3.2kg/667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