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促进农业科技创新转化 推动江苏农业现代化发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文章阐述了农业科技创新转化与现代农业发展的理论关系,分析了江苏在农业科技创新转化中存在的问题,如应用需要强化、成果转化效果不佳、主体作用有待增强和产学研紧密合作的体制机制活力不足等,并提出推动农业技术创新、培育农业科技创新转化领军单位、建设高水平科技园区等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实现现代农业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省农业农村发展继续保持良好势头.江苏经济社会良好健康的发展态势,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立足落实《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要求,在江苏基层农业科技发展背景下,结合农业科技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农业科技创新应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推进农业科技服务推广与应用,创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是广东全面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克服农业科技体制弊端,促进农业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以广东为例,探讨广东省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现状,对广东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存在的"闭路循环"与"供求失配"问题,从"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联动视角,分析相应的机制与对策,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江苏农垦积极探索和实践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企业增效、职工增收”为核心,大力实施以“科技发展、科技创新、科技推广、科技服务”为主题的“科技兴垦”战略,努力构建科技发展体系、创新研发体系、推广应用体系和管理服务体系。目前,江苏农垦稻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5%,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科技成果转化率达82%,居国内领先水平。2011年垦区水稻平均单产610公斤,小麦平均单产455公斤,大大高出全省水平。江苏农垦在农业科技创新及技术推广方面主要做了四个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5.
林太鹤 《乡村科技》2023,(15):61-64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是推进我国农业规模化、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此,总结江西省农业科技创新现状,分析发现当地存在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服务工作亟待融合、“重管理、轻协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仍有不足及农业科技金融发展存在缺陷等现实困境,并提出构建完善的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建设高能级科研平台、加大平台协同力度,拓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加强成果应用,以及完善“三农”信用评价体系、创新农业科技金融产品等策略,以期促进江西省农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讨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现代农业发展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江苏省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在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存在的优势与问题。结果表明,江苏省农业科技创新的实力雄厚,创新成果转化的效果显著,应用平台已基本建成,成果创新转化体系初步建成。但江苏省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供需间存在着结构性失衡,成果的转化应用需要强化深入,创新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所需要的支撑体系不完善制约着转化应用的健康发展,创新成果转化的活力尚有不足,在产学研结合的体制机制上还存在一些束缚;省级财政用于投入转化阶段的资金比例偏小,财政资金的带动作用有限。基于此,提出了促进江苏省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农业科技创新必要性入手,论述了创新农业科技手段、创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方式等重要性。阐述了我国当前形势下如何搞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指出创新是农业科研单位的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8.
强化“科技特派员”服务模式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科技创新转化的有效方式。"十一五"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狠抓"科技特派员"服务模式,在科技创新与转化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文章总结了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强化"科技特派员"服务模式的主要做法,并提出了推进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新创业的"四大工程"。  相似文献   

9.
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机制探索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文章针对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限制"瓶颈",提出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应在自主创新上强"源",构建科技创新团队;完善农技推广网络,提升农技推广人员科技文化素质,在成果转移上扩"库";突出视觉冲击,在农民应用成果上畅"流",使科技成果通过农技推广网络从科研院校的"高势能"转移到农民的"低势能"。通过提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主动推广能力,建立农业科技成果展示体系、农业电视节目制作体系、农业技术物化体系,加速推进农业科技成果物化转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平度市的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坚持"创新第一动力"引领新旧动能转换,认真落实创新发展理念,突出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促进产业、企业、平台和成果转化,全力发挥科技创新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引领作用,全面提升平度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1.
试论我国农业科技的创新主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综述了关于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的基本观点,并从农业科技创新的特点、发展趋势和我国农业科技企业现状三个角度探讨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的现实选择,提出以省级农科院为重点构建我国农业科技的创新主体,并从加强院(所)人才资源管理、深化市场导向产业协作、建立全国农业科研协作网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措施。  相似文献   

12.
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要素聚集、功能定位及运营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是推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培育和创造农业技术创新主体,实现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本文从理论的视角分析了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孵化内涵、要素聚集、功能定位及运营模式,认为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是以农业科技项目为源头、以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为目标、以科技企业的孵化成长为纽带的要素聚集系统,其基本功能是创造和培育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实现农业技术创新同时兼具农业产业调整、农村经济发展等多重社会功能。在孵化器运营模式的选择方面,认为我国应采取政府主导企业化运作的模式为宜,鼓励和支持民营主导的企业化运作的孵化器模式。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阐释了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内涵、结构与特点,分析了当前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如科技资源配置不合理、产学研缺乏必要的协作、基层农技推广机构运行乏力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构筑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对策,如对省、市(地)、县三级农业科研机构进行职能定位、加强"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转换科技运行机制、增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等。  相似文献   

14.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文章分析了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梳理了现代农业发展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新要求,即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增强农业产业竞争力等,并从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构建农业产业全链条技术支撑体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改善科技创新生态等方面,提出了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农业高质量发...  相似文献   

15.
陕西农业科技创新的思考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赵武军 《农业科技管理》2007,26(3):55-57,89
陕西充分发挥农业科技较强的优势,搭建科研基础平台,创新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和管理机制,全省农业科技创新取得长足发展。文章在分析全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资金投入不足、体制落后等诸多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科技创新的基本思路和发展方向,以及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构建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创新环境,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大农业技术和智力引进,加强农业科技工作的组织领导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已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原动力。近年来,中国步入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快车道,为探寻建立健全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路径与方法,对美国、英国、德国与中国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进行对比。结果表明:①农业产业的特殊性决定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特殊性,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农业科技创新环境、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与应用、农业科技创新国际合作相互作用,构成完整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②产学研紧密结合是美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突出特点,英国则是注重政府引导、信息共享与知识服务,德国是信息化生态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代表,注重信息引领与绿色、可持续发展。③与欧美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相比,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仍存在一些不足,未来可从协调统筹、规划建设、队伍与机制建设等方面入手,全面推动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发展建设。  相似文献   

17.
广西1986~2006年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在对广西1986~2006年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情况进行系统总结、分析基础上,指出广西20年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进一步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出了四点建议,即增加科技经费投入,为科技进步提供有力的保障;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建设,提高科技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大对农民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已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原动力。近年来,中国步入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快车道,为探寻建立健全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路径与方法,对美国、英国、德国与中国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进行对比。结果表明:①农业产业的特殊性决定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特殊性,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农业科技创新环境、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与应用、农业科技创新国际合作相互作用,构成完整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②产学研紧密结合是美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突出特点,英国则是注重政府引导、信息共享与知识服务,德国是信息化生态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代表,注重信息引领与绿色、可持续发展。③与欧美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相比,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仍存在一些不足,未来可从协调统筹、规划建设、队伍与机制建设等方面入手,全面推动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发展建设。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为例,总结了其以科技创新推动地方产业发展的实践经验,分析了地市级农科所以科技创新推动地方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如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强度偏低、科研成果与市场脱节、农业科研与科技推广不能有效衔接等,并从加大对基层科研单位的科研投入力度、发挥市场和政府等多元化主体作用、优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转变传统科技创新思路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