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补偿生长是大家熟知的一种现象,是通过一段时间采食量的减少来限制生长,但是通过补偿生长,到达屠宰重时动物的生长没有受到限制.已经有很多学者报道了补偿生长与自由采食相比肌肉嫩度增加,然而补偿生长与肌肉嫩度之间的机理仍然不清楚.这篇综述综合了国外补偿生长对肌肉蛋白组影响的最新研究进展,揭示了补偿生长对屠宰后O h和48 h肌肉蛋白组的有趣变化,这可能对弄清补偿生长与蛋白周转及肉嫩度之间的关系很有用.  相似文献   

2.
动物补偿生长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补偿生长效应是指动物由于早期营养不良或营养受限而导致的生长抑制 ,在后期补偿营养后其生长恢复正常的现象。补偿生长效应在多种动物中均有表现。由于影响动物补偿生长效应的因素较多 ,不同的研究结果差异较大。随着动物营养学研究的进展 ,对于动物补偿生长效应的机理将会越来越明了。1 动物补偿生长效应的作用机制许多学者 (Wilson和Osbourn ,1 96 0 ;Winick和Nobel,1 96 6 ;Mosier,1 986 ;Pitts,1 986 )针对动物补偿生长效应的作用机制作了大量的研究。目前 ,对于动物补偿生长效应的作用机制有 5种…  相似文献   

3.
牛羊补偿生长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综合了当今世界对草食家畜补偿生长的研究,探讨了影响补偿生长的主要因素是年龄、基因类型、营养限制的程度和持续时间、补充营养物质的质量和持续时间.补偿生长的作用机制是通过营养限制减少维持需要、增加采食量、增加生长效率和增加消化道内容物来实现的,特别在目前有关补偿生长的研究中,激素是热点话题,不同激素的作用可以看作是补偿反应的一个完整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4种小麦族牧草种子耐盐补偿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不同浓度单盐(NaCl)与复盐(NaCl:CaCl_2:MgSO_4:K_2SO_4=71:3:4:22)土壤中对冰草、中间偃麦草、长穗偃麦草Alker及Tyrell种子萌发时的耐盐补偿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盐胁迫下仅长穗偃麦草Alker表现出耐盐补偿生长现象;复盐胁迫下4种牧草种子均表现出耐盐补偿生长现象,冰草仅在0.4%盐浓度下表现耐盐补偿生长,中间偃麦草在0.2%及0.6%盐浓度下表现耐盐补偿生长,长穗偃麦草Tyrell与Alker的耐盐补偿生长范围为0.2%~0.8%.耐盐补偿生长点除冰草为0.4%外,中间偃麦草、长穗偃麦草Alker及Tyrell种子的耐盐补偿生长点相同,均为0.2%.4种材料种子的耐复盐能力高于耐单盐能力. Alker及Tyrell种子萌发时的耐盐补偿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盐胁迫下仅长穗偃麦草Alker表现出耐盐补偿生长现象;复盐胁迫下4种牧草种子均表现出耐盐补偿生长现象,冰草仅在0.4%盐浓度下表现耐盐补偿生长,中间偃麦草在0.2%及0.6%盐浓度下表现耐盐补偿生长,长穗偃麦草Tyrell与Alker的耐盐补偿生长范围为0.2%~0.8%.耐盐补偿生长点除冰草为0. %外,中间偃麦草、长穗偃麦草  相似文献   

5.
肉鸡补偿生长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肉鸡进行补偿生长处理,可降低其死淘率、改善饲料效率,并且不影响其上市活重或净膛重,但遗传(血统)、性别、限饲养分的时期和时间、限饲程度以及恢复饲喂常规饲料时间长短会影响补偿生长效果。本文综述了可用于肉鸡补偿性生长的各种方法和参数,同时归纳了补偿生长的机制。  相似文献   

6.
<正>在生长过程中,鱼类常常会受到饥饿、营养不足或者其它各种不良环境条件的胁迫,导致其生长速度下降,体重低于未受胁迫的正常个体。当胁迫消失后,在一定时间内,鱼类的生长速度加快,体重会赶上甚至超过正常个体,这表明鱼类出现了补偿生长。补偿生长现象在鱼类中普遍存在,例如,草鱼、鲫鱼、鲤鱼、鳊鱼、黄颡鱼、鲟、黄鳝、长吻鮠等淡水养殖鱼类,鲑、鳕鱼、鲽、鲆、鳎等海水养殖鱼类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补偿生长能力。补偿生长的产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退化梯度上滇西北高山草甸植物群落补偿生长能力及其维持机制,本研究于2018年7月–9月在滇西北的3个草甸退化梯度[重度退化(heavy degradation, HD)、中度退化(medium degradation, MD)、无退化对照(control,CK)]上开展原位刈割试验以分析草甸植物的补偿生长能力,同时采集、分析相应土壤样品的理化性质用于分析草甸植物补偿生长能力的维持机制。结果表明:1)随退化程度增加,草甸植物群落总盖度、平均高度及地上生物量逐渐降低;2)随退化程度增加,土壤容重、土壤含水率、平均粒径、总氮含量及土壤有机碳含量逐渐降低;土壤pH、速效氮含量在退化梯度间没有显著差异(P 0.05),土壤有效磷含量的排序为MD CK HD;3)各退化梯度的草甸植物群落均发生了超补偿生长,且超补偿生长能力在退化梯度间没有显著差异(P 0.05)。禾本科和杂类草植物的超补偿生长能力在退化梯度间没有显著差异,莎草科植物的超补偿生长能力排序为HD MD CK;4)相较于禾本科和莎草科,杂类草的超补偿生长能力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更小;5)相较于CK和MD样地,土壤理化性质对HD样地植物群落超补偿生长能力的影响程度更深。本研究表明,退化虽可导致草甸植物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发生明显的负面变化,但当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尚不足以限制植物群落的超补偿生长能力时,植物群落的超补偿生长能力可维持不变。  相似文献   

8.
小叶锦鸡儿对牲畜啃食补偿效应的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人工模拟和对比研究的方法,研究了沙地天然和人工小叶锦鸡儿被牲畜啃食后,枝条在生长上的反应.结果表明,小叶锦鸡儿对牲畜的啃食具有一定程度的补偿和超补偿能力,当啃食程度较轻时,可促进枝条的生长,增加其可食部分的生物量,即出现超补偿效应;随着啃食强度的增加,其补偿能力逐渐降低;密度较大的人工小叶锦鸡儿对牲畜啃食的补偿能力明显低于天然植株.建立了小叶锦鸡儿补偿效应模型,对补偿效应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典型草原亚洲小车蝗危害对植物补偿生长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辉  韩建国  张泽华 《草业科学》2008,25(5):112-116
以内蒙古典型草原亚洲小车蝗Oedaleus asiaticus为对象,通过田间罩笼和人工模拟取食2种方式,比较了亚洲小车蝗4个龄期及3种密度下对典型草原不同植物补偿性生长反应的特点。结果表明,3龄、4龄期罩笼试验地上生物量高于模拟取食(P<0.05),5龄、成虫罩笼试验地上生物量显著低于模拟取食试验(P<0.05),说明亚洲小车蝗的取食对植物生长存在明显的补偿生长作用。5龄亚洲小车蝗密度小于16头/m2时,地上生物量与对照间差异不显著(P>0.05),植物表现等补偿生长;成虫亚洲小车蝗密度大于4头/m2时,地上生物量显著低于对照区(P<0.05),植物表现欠补偿生长;3龄、4龄亚洲小车蝗密度大于4头/m2时,地上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区(P<0.05),植物表现超补偿生长。亚洲小车蝗3、4龄期,羊草Ley-mus chinensis和冷蒿Artemisia frigida出现超补偿生长,其他植物种群均出现等补偿生长;5龄和成虫期随密度增加,均出现欠补偿生长。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补偿与超补偿的定义,分析了放牧强度、光合作用与补偿之间的关系,探讨了伤害增强光合作用的原因,提出了草地植物补偿性生长还需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11.
在草甸草原家庭牧场比较研究了不同放牧制度对群落物质动态变化规律及植物补偿性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划区轮牧较自由放牧可提高现存量、生长量、生产力;与对照相比2001年两种放牧制度下群落均表现为欠补偿生长;2003年划区轮牧区群落表现为等补偿生长,自由放牧区群落表现为欠补偿生长;两种放牧制度草群营养物质变化规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放牧草地群落的冗余与补偿   总被引:48,自引:4,他引:48  
张荣  杜国祯 《草业学报》1998,7(4):13-19
放牧草地群落的冗余与补偿是植物与环境、植物与动物协同进化的产物,是在草地实现其功能最大化过程中形成的。不同放牧强度下,可有三种形式的冗余存在,即生长冗余、组分冗余与内禀冗余。草地群落冗余的原因,有过度放牧、过轻放牧及草地群落固有的特性所导致。一定环境条件下,冗余与补偿是互逆的过程,补偿生长是冗余产生的条件,而冗余是补偿生长的必然结果。削减冗余可望获得草地产量的补偿或超补偿,从而提高草地的优良牧草产量。实现牧草生长的补偿作用需要一定的条件,如草地群落功能不饱和、牧食后足够的恢复生长时间、充足的水分养分条件、毒害草较弱的竞争能力以及恢复生长的基础生物量等。最佳的利用方式是放牧草地群落只有内禀冗余存在,而没有生长冗余和组分冗余。  相似文献   

13.
在草甸草原家庭牧场比较研究了不同放牧制度对群落物质动态变化规律及植物补偿性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划区轮牧较自由放牧可提高现存量、生长量、生产力;与对照相比2001年两种放牧制度下群落均表现为欠补偿生长;2003年划区轮牧区群落表现为等补偿生长,自由放牧区群落表现为欠补偿生长;两种放牧制度草群营养物质变化规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放牧对草地生理补偿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总结了补偿与超补偿的定义,分析了放牧强度、光合作用与补偿之间的关系。探讨了伤害增强光合作用的原因,并提出了草地植物补偿性生长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养猪》2021,(3)
补偿生长是猪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种本能现象,是猪固有的一种属性。营养限饲诱导的补偿生长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受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影响,主要是基因型、限制生长阶段以及限制和恢复的模式。文章综述近些年有关营养限饲后的补偿生长反应对猪生长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猪生产的饲喂模式优化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异针茅在不同生境下补偿生长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的补偿生长受放牧扰动和生境资源的共同影响,但何种条件易于引起植物发生超补偿生长是长期以来争论的问题。在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草甸3种生境(畜圈、牧道、封育)设置扣笼和无扣笼对比样方(不放牧和放牧处理)研究了异针茅(Stipa aliena)的补偿生长特性。结果显示,异针茅分株各部分中除根系在牧道生境为等量补偿外,叶片和花序在畜圈和牧道生境均为低补偿。异针茅的分株密度、高度以及生长分配在封育生境最高。分株各部分的相对生长率在畜圈生境最低,在牧道生境最高。典范对应分析表明,对异针茅补偿生长和相对生长率影响最大的因子是采食率。尽管畜圈生境具有良好的土壤养分和水分条件,但仍不能抵消该生境家畜重度采食和践踏对异针茅的负面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异针茅分株种群补偿生长的主要因素是放牧强度,而土壤资源获得性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7.
草甸草原不同放牧制度群落物质动态及植物补偿性生长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邢旗  双全  金玉  松梅 《中国草地》2004,26(5):26-31
在草甸草原家庭牧场比较研究了不同放牧制度对群落物质动态变化规律及植物补偿性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划区轮牧较自由放牧可提高现存量、生长量、生产力;与对照相比2001年两种放牧制度下群落均表现为欠补偿生长;2003年划区轮牧区群落表现为等补偿生长,自由放牧区群落表现为欠补偿生长;两种放牧制度草群营养物质变化规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补偿生长技术广泛应用于草食动物、家禽和猪等动物的特定饲养阶段,可提高机体蛋白质沉积率、改善饲料利用率、促进激素分泌、增强酶活性等。本文就补偿生长对动物机体的影响及其限制因素进行阐述,并浅谈补偿生长在动物生产上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相似文献   

19.
通过青海省环湖区高寒草甸草场天然牧草生长胁迫与再生力关系的试验研究,认为高寒草甸草场对生长胁迫的耐受、补偿能力较低海拔地区的弱,在遭受生长抑制后对不利天气的抵抗能力也减弱。牧草对刈割强度的补偿性生长表现为:轻度和中度刈割后牧草为超补偿生长,重度以上为欠补偿生长。放牧强度和放牧时间均为影响牧草再生能力的显著因子,并且放牧强度的影响要大于放牧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张功  新国 《饲料研究》2003,(1):30-30
在这个由Aubum大学所做的试验中 ,共有 32头被选的瘦肉型猪和对照组的 32头猪参加生长前期限饲氨基酸以及后期补偿生长后在胴体品质、生长速度以及肉质方面的测定。通过试验 ,专家们得出结论 ,在生长前期限制氨基酸给量 (赖氨酸的给量低到每kg 5 10mg) ,猪在其补偿生长阶段后 ,在生长速度和胴体组成方面不受影响 ,补偿生长不仅提高整个养猪业的生产效益 ,同时也减少了全期由于氮污染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所以 ,前期限饲氨基酸 ,后期补饲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近十几年来 ,科学家们就选择生长速度而造成代谢器官活动强弱、氮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