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围绕市场办农业产销两旺经济兴农业走向市场,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市场农业即通过市场信号的波动,自下而上地引导农业资源的流动与配置,从而引导生产、分配、流通到消费的运行、自动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均衡,这种资源的...  相似文献   

2.
1肥料市场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国家化肥流通体制的改革,市场经济的发展,化肥市场逐渐开放,肥料生产、销售、推广出现空前活跃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的蔬菜生产和流通,已由计划经济时期的“域内生产、域内供应”和“统购统销”为基本特征的“指令计划型”供应体制,逐步发展成为市场经济形成时期的“指导性生产”和“自由的市场流通”为基本特征的供应体制。本文报道以下3个结果:1)弄清了计划经济时期的蔬菜生产和流通体制的全貌,指出了该体制的历史作用和局限性,揭示了农产品流通向市场流通发展的必然性。2)分析了经济体制、生产体制的变革对流通体制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宋代统治者和有识之士认识到粮食问题关系到社会安定和国计民生,提出了解决粮食问题的一系列宏观调控策略。他们十分注重粮食流通宏观调控的市场导向,倡导利用和发展私营粮商,反对强行限制粮价,力求粮食自由流通,主张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宋代粮食流通宏观调控思想对当今社会具有诸多启示:宏观调控方式应当与时俱进,宏观调控应当坚持市场取向、构建统一市场、促进多元经营、强化法律规范。完善粮食流通宏观调控应当减少行政干预,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消除地区市场封锁和保护主义,培育多元化粮食市场主体,健全粮食市场监管和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条件下,流通的地位举足轻重。买方市场是市场矛盾的主要方面,消费通过流通来决定生产,也决定着消费的实现程度。只有现代化的流通才能促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新时期开拓农村市场的关键在于通过创新流通方式,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流通不畅、市场无  相似文献   

6.
声音     
《中国农资》2006,(3):8-8
实施信用分类管理,增强全社会的诚信守法意识,是规范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长效机制和治本之策。只有建立规范的农资市场信用体系,才符合和谐社会发展的目标要求,才能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各农资企业才能真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树立起诚信经营的良好形象,这是农资流通行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各级供销社和农资流通企业要积极开展诚信创建活动,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切实维护农民利益。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副主任、中国农资流通协会会长顾国新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农产品流通不畅,已成为严重制约农村经济进一步稳定发展的“瓶颈”。因此,农业增产保增收必须搞活流通。这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战略性任务。一、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出发,看农产品流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首先,从市场经济的特征看农产品流通的重要性。市场...  相似文献   

8.
浅析如何提高农产品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农产品所面临的市场风险,不能简单地归结于需求不足或供给过剩,而是隐含在这种供求关系后面多种成因的并发症。因此,耍增强农产品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一方面要针对买方市场多样化的需求结构,大力推进农产品“供给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另一方面培育“龙头企业”,带动农业小生产进入大流通,以解决农产品流通滞后于生产发展的问题;此外,优化政策环境,从制度上杜绝农村“三乱”,切实把农民负担减下来,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当前,在农资市场主体多元化、流通方式多样化、流通水平低度化并存的情况下,处于市场原生态的我国农资市场流通,能否经受住入世后过渡期的考验,是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信息为基础,通过信息流通的传递和反馈,引导微观主体按照市场需要,合理安排,科学决策,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快农村生产经营体制转变,必须尽陕扭转农业信息滞后的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副产品市场受到了严重冲击,农副产品出现滞销,如何盘活流通?湖北省襄阳县经过不断探索,走出了一条培植龙头企业促进农产品流通的新路子。截止目前,全县已培植成规模、有影响的龙头企业170家,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3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5家,它们在开拓市场,盘活农副产品流通上已显示出了极强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的运行与发展,迫使农民进入市场,实现农村经济全面市场化,必然促使农村社会化服务需求呈增长趋势。从市场经济的供求机制出发,分析探讨影响陕西农村社会化服务需求增长的障碍因素:需求主体经济实力弱,服务需求弹性大;需求主体生产经营规模狭小,专业化程度低,需求疲软,需求主体素质差,需求乏力,服务供给问题多,需求不旺,研究提出促进陕西农村社会服务需求增长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我国农业连续丰收,农产品供给由过去的长期短缺转变为供给充裕甚至相对过剩的新阶段,农业发展面临着需求不旺、流通不畅的新情况。如何通过搞活流通来开拓农产品市场呢?我县昌顺公司挺进京津市场的实践,为解决这个问题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一、转变观念,顺“...  相似文献   

14.
山西农产品流通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农产品流通既是连接农民和消费者的桥梁和纽带,又是引导生产、提高农民收入、调节产销矛盾、稳定市场供给、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必要条件。为充分了解山西省农产品流通现状,构建高效、畅通、安全、有序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更好地解决农产品流通中存在的问题,对全省农产品流通体系的主体、流通渠道、流通模式等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农村百事通》2011,(11):84-84
个人在进行创业时.资金问题往往成为难题。如何借助内外力量实现中小企业融资呢?下面介绍几种方法。1.定期存单抵押贷款。如果急需用钱时而手头现金不足.定期储蓄存款又尚未到期,提前支取将损失不少利息。此时.个人定期储蓄存款小额抵押贷款可解难。该贷款额度起点为1000元,每笔不超过抵押存单面额的80%。最高限额为10万元.贷款期限不能超过存单到期日.  相似文献   

16.
张掖市假劣兽药泛滥原因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兽药的经营单位增多,搞活了经营,减少了流通环节,随之出现了假冒伪劣兽药冲击市场的负面影响。兽药从生产到使用必须经过三个环节,即生产制造、流通销售和消费使用。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制造环节。其次是切断不合格兽药的流通环节,再次是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不使用不合格的兽药,使假冒伪劣兽药无立足之地。  相似文献   

17.
畜禽养殖业为市场提供肉、蛋、奶、毛、皮等人们生活必需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畜禽产品的需求也必将日益迫切。但人们应该清楚的看到,我们已由商品经济时代,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家畜家禽及其产品都是商品,而商品必须通过市场进行流通。商品市场是买方市场,人们需要什么,你生产什么。而人们的需求变化也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而加快。市场有高、中、低不同层次,商品必须适合于不同层次的消费需  相似文献   

18.
美国,欧共体的粮食调控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欧共体的粮食调控政策中国农业大学柯炳生美国与欧共体在粮食价格与流通体系及政策方面既有共同之处,也有明显的不同之处。共同之处是它们均是市场经济国家,粮食的生产和流通都是由具有高度经营自主权的农户和非国营部门来进行的;国家都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国家...  相似文献   

19.
李宪宾 《中国农资》2006,(12):32-33
1998年,国务院对化肥流通体制进行改革,取消了国家指令性计划,实行市场配置资源,标志着我国化肥流通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开始走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8年以来,在市场经济规律作用下,国内化肥流通的市场化进程日益加快,出现了许多新的业态,主要表现形式为:一是现代流通的先进理念  相似文献   

20.
日本农产品流通体系由市场流通和市场外流通两大部分组成,其中,市场流通是主流形式。通过对1988—2012年日本农林水产省统计数据分析可见,批发市场流通呈持续下降趋势,由于消费需求拉动和生产供给推动两种力量共同作用,以及新型零售业态——直销所的创新,引发了市场外流通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