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水草只种不管,不但不能发挥水草在虾蟹池塘养殖生产中的作用,而且大面积腐败的水草会污染水质,严重时造成河蟹死亡."蟹大小,看水草"、"养好一塘蟹,种好、管好一塘草"、"要想蟹病少,赶快种水草",这些都证明了水草在虾蟹养殖生产中的重要性.虾蟹养殖好坏跟水草栽培与管理关系极大,根据多年来虾蟹池塘养殖水草管理生产实践,虾蟹养殖前期要种好草,中期要护好草,后期要保好草.现浅析昆山市虾蟹池塘养殖水草管理常见问题及处理对策,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河蟹池塘复合养殖高产高效技术是将河蟹养殖、水草种机、蟹虾混养、鳜鱼养殖、鲌鱼养殖等技术进行组装配套,根据河蟹、青虾、鳜鱼、鲌鱼等生长特点,进行合理的轮养、套养,以提高池塘养殖经济效益的养殖技术.其利用冬季生产空闲季节,进行青虾养殖,开春后先将蟹种与鲌鱼种放入暂养池饲养,待池中水草长成后(4月上旬),将蟹种转入池塘,实行蟹虾混养,不定期将达到上市规格的青虾轮捕出售.6月上旬在池塘中放养规格7 cm左右鳜鱼夏花,待鳜鱼规格达到15 cm左右,将鲌鱼再移入池中.  相似文献   

3.
菱湖区淡水甲壳类养殖主要品种是青虾和河蟹,养殖模式是池塘主养青虾和虾、蟹混养两种。为了摸清菱湖区 1998年全区虾、蟹养殖情况,提高虾、蟹养殖水平,为农民增加收入提供成熟的养殖模式,于 1999年 2~ 3月进行虾、蟹养殖现状的调查,调查了新溪、千金、菱湖、下昂、和孚等重点产区养殖户 20户,池塘 122只, 513.64亩,其中池塘主养青虾面积 302亩,池塘虾、蟹混养面积 211.64亩。   一、池塘主养青虾和池塘虾、蟹混养调查结果对比   虾、蟹混养亩收益比主养青虾增收 1363.76元,增幅 66.8%。虾、蟹混养模式更具有实用性和先进…  相似文献   

4.
张新明  宋维彦 《河北渔业》2012,(10):23-23,25
<正>池塘养殖是虾、蟹池塘的主要模式,已经有多年的养殖历史,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在实际养殖生产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养殖效益的进一步提高,本文针对海水虾、蟹养殖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策略,以期进一步提  相似文献   

5.
虾蟹养殖池塘中水草的作用和养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水产养殖中通常有一些流行的俗语,如"蟹(虾)多少、看水草,蟹(虾)大小、看水草""龙虾好不好,池中有无草;龙虾大不大,塘中草当家"。这些俗语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说明了水草在虾蟹类养殖中的重要性。河蟹、青虾、小龙虾养殖产量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水域内水草和底栖生物(饵料生物)的多少。在养殖过程中种好水草、维护好水草生长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因此,对于池塘养殖虾蟹来说,必须下大力气种好水草并维护好。  相似文献   

6.
河蟹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概述了尚志市近年来河蟹养殖方面的得失,重点对池塘选择、蟹种放养、河蟹管理及栽种水草、适时上市、越冬管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当前,由于人们对生态养殖的认识不够而仅停留在池塘中移植一点水草、投放一点螺蛳等,忽视了依据池塘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养殖管理和调整养殖技术,一些塘口出现水草资源被毁、水质恶化的现象,发生养殖河蟹的死亡,特别是在高温期的夏秋季节,蟹农如不加强管理则势必造成损失。一、水草的管理渔谚说:“蟹大小,看水草;蟹多少,看水草。”由此可见,水草在养蟹中起到特殊的作用。1.水草种类的选择高温季节,  相似文献   

8.
水族情报     
渔工 《海鲜世界》2003,(2):52-53
池塘是养殖水生动物(如鱼、虾、蟹等)栖息、生长、繁育的环境。许多增产措施都是通过池塘水环境来发挥作用的,水环境的优劣,直接涉及养殖水生动物的生长速度快慢、成活率高低,养殖效率的好坏,也就是说是健康养殖成败的关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朝阳村养殖场创新养殖模式,实行虾、蟹、贝生态健康养殖,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带动了周边海水池塘养殖发展,2008年被确定为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  相似文献   

10.
河蟹池塘养殖水体原位净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常州金坛区在池塘蟹、虾"155"养殖模式基础上加大技术研究,集成创新池塘双层护坡、复合型水草栽种、螺蛳优化投放、滤食性鱼类搭配、微生物制剂改底调水、微孔管道底层增氧、水质实时监测等技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净化,形成蟹、虾池塘水质原位净化技术,基本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养殖尾水可循环利用或达标排放。本文结合养殖实际,将水质净化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青蟹的池塘混养,指在养殖青蟹的池塘内,同时养殖其他经济生物品种,形成互为有利的多元化养殖生态结构,有蟹鱼混养、蟹虾混养、蟹贝混养、蟹藻混养等形式,  相似文献   

12.
梭子蟹与脊尾白虾、贝类生态混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混养是一种模仿生物原始生态系统的科学的水产养殖模式。在同一海水池塘中养殖蟹、虾与贝类,可以充分利用养殖水域空间与池塘滩面,实现水中有虾、水底有蟹与泥中有贝类的全方位、立体化养殖模式。浙江省象山县高塘岛乡共有350hmz海水池塘采用蟹虾贝混养技术,平均每667m^2产缢蛏200kg、脊尾白虾15-20kg、梭子蟹60-75kg,每667m^2。产值8000~11000元、利润4500~5500元,创建了一套经济效益较为稳定的生态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盐城市城区北闸村袁同大 ,头脑灵活 ,善于钻研 ,从种植蔬菜转向“特种水产”养殖 ,利用2口面积分别为820 和720 的池塘 ,采取集约化经营 ,同一池塘年内分别养殖罗氏沼虾 ,囤养商品虾和培育早繁苗幼蟹 ,获得了惊人的效益 ,为小型池塘开发利用探索了新的模式。1999年6月至2000年5月一年时间养殖罗氏沼虾450kg ,产值14400元 ;贮养罗氏沼虾978kg ,增加产值15679元 ;培育Ⅴ期以上幼蟹98万只 ,产值17.64万元 ,合计总产值20.65万元 ,扣除苗种、饲料、工资等费用外 ,获纯利9.29万元(…  相似文献   

14.
正目前,我国日本沼虾养殖主要通过人工栽培天然水生植物,如伊乐藻、轮叶黑藻等,以增加养殖空间和改善水体环境,进而提高集约化养殖产量,但天然水草会带来池塘日常管理困难、水草密度无法控制和成虾不易捕捞等一系列问题,间接地制约了日本沼虾养殖的高速健康可持续发展~([1])。该试验将人工水草替代天然水草置于日本沼虾高密度养殖池中,通过对养殖期间池塘水化学指标变化、日本沼虾生长速率以及经济性状等方面的研究,探讨了人工水草对日本沼虾春茬养殖的影响,以期为上述问题提供科学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试验池塘3口,放养1.5 ̄2cm的虾苗,经一个生长季节,规格可达34尾/kg、饵料系数最低为1.55,最高单产达1320kg/mh^2,投入产出比最高达1:2.19。试验结果表明:水质管理、料饵质量、敌害生物、池塘环境及管理水平等条件是影响养殖效果的主要因子。水草控制和水质管理是池塘养殖罗氏沼虾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6.
成爱兰 《水产养殖》2009,30(7):36-37
为提高蟹池水体的利用率及其经济效益,优化蟹池养殖品种的结构,根据克氏原螯虾的生物学习性,2008年在兴化市安丰镇江苏红膏大闸蟹养殖有限公司养殖基地,选择了3口池塘开展了连片成蟹池套养克氏原螯虾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水草对河蟹养殖很重要,"蟹大小、看水草",而且水草对生态的保护非常重要。根据笔者多年的经验,前期的水草较易培养,后期水草较难维护。于是很多养殖户认为这是水草的本性,不论怎么管理,到了高温期都会变得不好。但是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发现有些池塘从前到后水草一  相似文献   

18.
稻田养殖青虾,一些8~9月份繁殖的虾苗,到种麦前还未长到商品规格,只有留待翌年作为虾种放养;为了下年虾苗繁殖,对选留下来的亲虾,需对其进行强化培育,达到产卵繁殖的目的;另外,稻田用大眼幼体培育的幼蟹,都必须进行越冬。因此,虾、蟹越冬是发展稻田养殖生产十分重要的一环。1.选好越冬方式,做好准备工作。虾、蟹越冬有用池塘的,也有在原养殖稻田的。采用池塘越冬,要选择地形比较规则,避风向阳,水深1.5米以上,水草较多的池塘。在原养殖稻田越冬,暂养池必须大而深,并要事先清整准备,也可将原养殖稻田秋季不种植,越冬…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河蟹、青虾因为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是因为大规格河蟹天然产量减少,而人工养殖产量又不高,市场供不应求,因此我省一些地方推广虾、蟹混养模式。但是许多虾、蟹养殖户盲目养殖不仅不能增加收入,反而赔钱,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对虾、蟹池塘的科学改造技术掌握不足,虾、蟹养殖只有具备良好的生长环境,才能够降低虾、蟹病害、提高其成活率,最终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青虾学名日本沼虾,两品种均为营养丰富、经济价值较高的养殖品种。池塘河蟹、青虾生态混养技术是最近几年开发的一项水产养殖新技术。稳步推广该养殖项目对于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益具有现实意义。现根据3年示范的实绩,围绕实现池塘河蟹青虾生态混养每667米2产河蟹65千克、青虾30千克的目标,现将具体技术措施分述如下,仅供参考。1池塘条件蟹池应选择水源充沛、水质良好、环境安静、路通电通的地方,通常蟹虾混养的池塘要求是:(1)面积0.67公顷以上,最大不超过3.3公顷;(2)水深1.5米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